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20|回复: 1

[练习] 【每日一练】2014年2月13日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2 21: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优秀班主任首先应立足于增强( )。
    A.教学意识 B.育人意识
    C.成就意识 D.创新意识
    2.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3.下面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 )。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着提高
    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4.一名5岁(CA)儿童,在智力测验中,测得的智龄(MA)是6岁,他的智商应该是( )。
    A.83 B.100 C.120 D.110
    5.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6.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XX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 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7.新课程改革倡导( )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8.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9.材料分析题
    初读课文《找骆驼》,了解课文大概意思后,教师提出:商人找到骆驼后,回来的路上再遇 老人 ,会对老人说什么?的理由是什么?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后,想法很多,例如:
    (1)对老人说:“谢谢,对不起,我错怪你了。”
    (2)不和老人说话,不理老人,自己偷偷走掉。
    (3)一个老头,闲着没事干,出来瞎溜达啥?等等。
    学生说第一种想法时,教师引导他们从书上找理由,学生较快说出。当学生说到第二种想法 时, 教师问:“你的理由是什么?”
    “这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商人。”一生说。
    “对,我童话书里看到很多商人都是坏蛋。”又一生说。
    “那如果你看到这样的商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教师试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说出:“老  人帮你找到了骆驼,你应该谢谢他。”之类的话,可是学生却说:“这个坏蛋,打他一拳,让所有人 都 打他一拳。”
    请用学习方式的有关理念对以上材料进行简单评析。
    10.材料分析题:
    一小学某班,有一伙小捣蛋爱玩足球。为了玩具和看球赛,常影响学习,有时还迟到、旷课 ,甚 至几次为了抢球和争夺场地,与别班同学发生冲突。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组织这些“小捣蛋” 成立 了一个球队,选了队长,并制定了队规。此后,每天组织练球,在活动中练出了纪律、团结、意 志和 自我控制能力。
    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上述材料中,班主任是如何对“小捣蛋”们进行教育的。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21: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
    1.【答案】B.解析:班主任的工作最终指向学生个人的发展,故班主任必须有良好的育人意识。
    2.【答案】A.解析:迁移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效果有促进与阻碍之别,据此可将迁移分为正 迁移 和负迁移。
    3.【答案】D.解析:ABC项都属于本能。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D.解析: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8.【答案】B.解析: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9.【答案要点】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后提出问题研讨,整个进程中,实施了自主学习、探究 学习、合 作学习等学习方式。选择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益于 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同时,对文本的开发起到了促进作用。应 该说在学 习方式选择上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引导学生探究中,出乎意料,出现了问题。这是很自然 ,很正常 ,也是很好的事,它说明小学生虽阅世不深,但知识面正在不断地拓展,他们是非分明,爱 憎分明, 感恩心切,纯朴可爱,对“知恩不报”、“忘恩负义”的“坏蛋”恨不得“打他一拳”.
    美中不足的是他们年幼易冲动,有些人还不知采用怎样的方法更好地处理问题,有待于教师正确 的引 导,故在学生出现对“忘恩负义”者及“坏蛋商人”要“打他一拳”以示打抱不平时,老师应该 问: 采取这样的态度处理问题,妥当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家再仔细 读读 课文,文中的“商人”是不是这样的人,从而让学生回到正确的处理问题上来,回到对文本的深 入探 究中来,从而实现情感熏陶与知识技能培养有机结合,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目的。
    10.【答案要点】
    1.该案例中班主任运用了德育的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从提 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注重 摆 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小学生活泼爱动,兴趣广泛,喜欢参加自己爱好的活动。德育要 把 学生的积极性趣引领到正确方向上来;(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他们表现出的积极  性和微小进步,都要注意肯定,多加赞许、表扬和激励,引导他们逐步向前,以培养他们优良品质。  案例中“小捣蛋”们经过班主任的疏导教育,改变为“在活动中练出了纪律、团结、意志和自我控制  能力”.是一个成功的疏导教育案例。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5-23 00:12 , Processed in 0.13403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