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62|回复: 1

[练习] 【每日一练】2014年7月25日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4 23: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有人大器晚成,有人侧重于理科,有人聪明早慧,这说明了人的心理发展具有()特点。
A.阶段性B.顺序性
C.不平衡性D.差异性
2.下列属于人本主义动机理论的是()
A.操作作用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
C.成就动机理论D.归因分类理论
3.知识迁移的前提是()
A.已有知识背景B.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C.对原理的运用程度D.情境的相似性
4.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及时复习往往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这是因为及时复习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即遗忘进程呈现出的特点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
C.比较均匀D.没有规律
5.教师成长成熟最主要的标志是是否关注()
A.教师B.生存
C.学生D.教材
6.当进入一间屋时,有人关注盆景,有人注意看条幅,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恒常性
C.理解性D.整体性
7.小学记忆的特点是()
A.小学儿童有意识记占优势
B.小学中年级有意识记占优势
C.小学高年级学生有意识占优势
D.小学靠视觉记忆
8.一个人的思维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而变化体现了思维的()
A.深刻性B.批判性
C.灵活性D.敏捷性
9.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A.京师大学堂B.五四以后
C.京师同文馆D.废科举,兴学校
10.“愤悱启发”最早由()提出。
A.墨子B.孔子
C.荀子D.孟子
11.反映新时期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是()
A.《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纲要》
12.教育系统最基本要素是()
A.教育媒介B.教育内容
C.学生和老师D.过程与活动
13.“学校和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不得随意开除学生”出自()
A.宪法B.教育法
C.教师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
14.教师工作对象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这说明教师是()
A.组织者B.管理者
C.研究者D.示范者
1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A.巩固知识B.领会知识
C.运用知识D.检查知识
16.《学记》中“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中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
17.地理课中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气候的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
18.教学计划的中心环节是()
A.教学科目设置B.学科开设顺序
C.课时分配D.学周安排
19.中小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
C.班级教学D.小组教学
20.教师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活动的教学方法是()
A.说理法B.实际锻炼法
C.示范法D.陶冶法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23: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案及解析
1.D【解析】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往往千差万别,这就是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不平衡性,不平衡性的主要表现是关键期。
2.B【解析】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是人本主义动机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人本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成就动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马斯洛是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3.B【解析】知识迁移有主观条件也有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相似性是知识迁移的客观条件,也是前提条件。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知识迁移的条件。★★★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A。A是知识迁移的主观条件,但不是知识迁移的前提条件。
4.A【解析】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长时记忆遗忘的特点是先快后慢。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遗忘进程的特点,属于心理学部分常考题。★★★★
【错因分析】对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记忆不清。
5.C【解析】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其中教师进入关注学生阶段是教师成熟的最主要标志。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教师成长的阶段。★★★★
【错因分析】对三个阶段的特点记忆不清。
6.A【解析】当面对众多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个体的关注点不同显示了知觉的选择性。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知觉的特性,是心理学部分常考知识点。★★★★
【错因分析】本题容易选择知觉的理解性。理解性和选择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用词语将知觉对象标志出来。
7.C【解析】一般来讲,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无意记忆占优势,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有意记忆才开始超过无意记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发展。★★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B。考生需要注意,有意记忆占优势的时期是小学高年级,而不是中年级。
8.D【解析】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它反映了智力的敏锐程度。思维敏捷性强的人,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适应变化的情况来积极地思维,周密地考虑,正确地判断和迅速地得出结论。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思维的品质。★★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C。灵活性指个体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主要反映的是智力的迁移。而根据客观事物变化而变化主要体现的是思维的敏捷性。
9.D【解析】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
【命题立意】考查旧中国的学制沿革。★★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牢固。
10.B【解析】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即由此而来。
【命题立意】考查萌芽阶段的中国教学思想。★★★★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充分。
11.A【解析】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命题立意】考查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错因分析】略。
12.C【解析】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最基本要素,研究教师与学生及其相互关系是教育学的重中之重。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错因分析】教育媒介也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但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13.D【解析】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律法规知识。★★★
【错因分析】略。
14.C【解析】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命题立意】考查教师的职业角色。★★
【错因分析】对教师的各种职业角色理解不透彻。
15.B【解析】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过程的结构。★★★★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充分。
16.B【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施教者杂乱无章而不按规律办事,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学原则的灵活运用。★★★
【错因分析】对古文理解偏差或对教学原则的内涵理解不透彻。
17.C【解析】命题学习是指获得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的复合意义,实际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关于地理位置、地貌和气候的学习属于命题学习。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知识学习的类型。★★★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概念学习。关于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气候的学习是学习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命题学习。
18.A【解析】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其中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计划的内容。★★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充分。
19.C【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我国中小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组织形式。★★★★
【错因分析】略。
20.B【解析】实际锻炼法是指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命题立意】考查实际锻炼法的涵义。★★★
【错因分析】对几种教学方法的区分不明确。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5-23 04:50 , Processed in 0.09628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