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325|回复: 0

《沁园春・长沙》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6 19: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年级与科目:高一语文
教材:必修一         
主编人:陈红雨     审核人:闫文、张夏青
课题:《沁园春・长沙》         
类型:阅读理解     学习日期: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
2.品味关键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   
学法导航: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意象——再读诗歌,描述画面——反复朗读,感悟意境,体会情感
1、字词:
百(  )(gě)急流——联想——(kē)(   )求   孟(  )   沉(    )(kě)坎(   )
(    )(màn)江碧透——联想——(màn)(    )条斯理  轻歌(    )舞     (    )延    帐(   )       (    )骂  (mán)(    )菁 (wàn)顺(   )摸瓜
浪(    )(è)飞舟——联想——(jié)(    )力   墓(    )
(      )岁月(不平常的日子)——联想——头角(    )(比喻年轻人的气概、才华超越一般)
挥斥方(    )(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联想——挥洒自如(写字作画十分自如)、挥斥八极(热情奔放于天地之间)
万类霜天jìng(     )自由          怅(    )liáo kuò(     )    问cāngmáng(     )大地  
万户hóu(     )                  màn(    )江碧透           浪è(     )飞舟
2、阅读《导学案》P4—5,了解基本常识。
3、通读,由组长进行诵读过关检查,根据“准确”→“流畅”→“有情感”三级标准评定本组的“诵读明星”。
诵读明星:                                                                  







评选理由:
4、本词上阙写景,你能说出词的上阙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来写的吗 ?试概括上阙描绘的景物的特点。





5、上阙最后三句,写出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提出了什么问题。

6、本词下片中"忆"的是什么内容 ,由哪个字统领 ,表现了毛泽东的什么精神?





问题探究:
1、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诗人是如何描写秋天景色的。





2、本词语言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例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请再举出四个例子来简要分析。





3、结尾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4. 关于秋景你知道古人是怎样描绘的吗 写出古人描写秋景的诗句或一般人对秋的感受,诗人与古人、一般人有何不同。




学习反馈:
完成导学方案中“应用演练”
反思总结:
    学习了诗歌,请你从诗歌的语言、结构、内容等角度,写写你的收获。






相关链接:
1、        和同学比一比看看谁记得又多又准。
红军不怕远征难,              。    宜将剩勇追穷寇,               。
天若有情天亦老,              。    雄关漫道真如铁,                。
踏遍青山人未老,              。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
除此之外,你还能写出毛泽东的哪些诗歌或诗句?






2、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按形式分为:
(1) 古体诗
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如:
《陌上桑》、《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迢迢牵牛星》、曹丕《燕歌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李白《蜀道难》、白居易《琵琶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近体诗
包括律诗和绝句。
①绝句:五言或七言,全诗四句;无须对仗。押韵:五绝首句一般不入韵,七绝首句入韵较多;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五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柳宗元《江雪》等。七绝如王昌龄《从军行》、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牧《泊秦淮》等。
②律诗:五言或七言,全诗八句;押韵、对仗(对偶):三、四句对仗,五、六句对仗。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五律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杜甫《春望》、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七律如杜甫《登高》、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李商隐《锦瑟》等。
律诗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
(3)词
①词的名称: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如《东坡乐府》、《白石道人歌曲》、《稼轩长短句》。词形成于唐,盛行于宋。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②词的分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③词的分类:
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落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④词的牌与题:词牌与词的形式有关,规定词的调、字数、平仄等;词题与内容有关。
(4)曲
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陈文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4-18 19:13 , Processed in 0.14058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