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959|回复: 0

[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评价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30 14: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语文课程的评价必须改革

   "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一门课程最终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方法,课程管理就会落空。

   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评价方面存在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局限等诸多不足。在实施评价的具体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简单化、惟量化等弊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评价中的作用,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习结果,评价具体的课程方案优劣的惟一指标,把考试与评价等同起来。这与多年来形成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是分不开的。在学校的工作紧紧围绕着"升学"这个指挥棒的氛围下,就自然地会出现这种以考试代替评价的倾向;并且这种旧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人们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用这样一种方式来看待评价,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来进行评价。

   二是过多地强调量化的评价手段,而忽视对定性评价的研究。在课程评价上运用量化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并不是说只有量化的方法可以反映课程的实质。事实恰恰相反,如果过分地强调量化方法,而排斥其他方法,甚至把定性的方法说成是简单化、不科学的方法,势必会造成评价者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少,而所能得到评价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少,最终使评价走进死胡同。

   三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评价过程。例如在以往的考试评价中,只有教师进行试题设计、阅卷评分和试卷分析,致使评价过程变成只有教师参与的单向评价活动。这样就使评价的结果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任何一种缺少全面的、客观的评价结果,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

   《语文标准》中的"评价建议",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原则性的总建议,第二部分为五项分建议。原则性的总建议主要表述了几个重要的评价思想和规定了若干评价原则;五项分建议则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交代了评价的实施要点及注意事项等。它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的具体方式以及评价的主体等方面都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是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对传统评价思想的革命,体现了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是在课程评价的取向上摒弃片面的评价观念,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课程的全貌。课程实施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研究领域,它包含了许多相关的因素,必须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认识和评价具体的课程实施。从近年来课程评价方法的发展来看,大多是针对以往的评价方法过分重视"科学"的定量分析,从而使评价的范围狭窄,造成一种片面的评价这一端提出来的。因此,《语文标准》坚持全面评价的取向,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所谓整体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内容看,语文课程是一个整体,评价语文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包括写话、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而不能像以往那样只重视阅读与写作的评价;从评价领域而言,它的范围不能仅限于知识和能力,即认知领域,还要从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也就是说,评价既要对产生这一学习的结果进行描述和判断,又要对产生这一结果的多种因素和动态过程进行描述和判断;既要看到学生智力发展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们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作用的一面。

   三是在课程评价手段上,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全面的课程评价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手段来配合。对课程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的评价,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从国内外的课程评价改革来看,为真实地了解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在评价上都比较重视将多种评价手段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评价。所以,"评价建议"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其中,"加强形成性评价"和"更应重视定性评价"被置于非常突出的地位。而这些评价中的诸如"成长记录的方式"、"语文学习的档案资料"等评价手段,正是以往的传统评价中所没有的。

   在实施评价中,与评价密切相联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考试(考试是教育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评价不等于考试,它们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的概念。考试作为一种测量的结果,它是评价的一种依据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前者是局部,后者是整体。所以,以往那种把考试与测验作为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成效的惟一手段的做法是片面的。语文考试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往往也是制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瓶颈",因为考试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性。只要考试的内容与方法不变,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难在教和学两个方面有大的突破。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没有根本性的变革,与语文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几十年一贯制,缺乏有效的变革有关,所以改革语文考试是实施课程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评价建议"特别强调"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这对遏制语文教学中片面强化考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无疑也有积极作用。事实上,课程评价手段除了考试测验以外,还有访谈、观察、文献研究、范例考察、个人经历记录、档案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这里既有量的测量与分析,也有质的研究方法。定性的方法与定量的方法并不是对立的,在同一个评价过程中,可以将这两类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四是在课程评价主体上,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就改变了以往的评价只有教师参与的倾向,确立了学生也是课程评价主体的地位。这种评价的实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现代教学观。换句话说,如果不能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主体地位,那他们也就无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里的道理很简单,因为评价的功能不仅是对课程实施结果的考察,而且还有对课程进行诊断、比较、修订、完善等多项功能。事实上,完整的课程实施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作为教学双方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理应都是课程评价的主体。而任何一项新的课程方案的实施,如果能受到绝大多数师生的欢迎,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参与,那么其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此外,《语文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有关"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等原则、方法,不仅符合心理学原理,适合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少年儿童,也与重视定性评价、加强形成性评价的改革趋势相适应。

   解读"评价建议"的第一部分,有一个概念值得关注,即"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它并不是指学生语文学习分数的成绩档案,而是所有定量与定性评价资料的集合,它与"成长记录"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其中,也包括采用成长袋评价的方式,即通过记录学生某一项学习任务从开始到结束全过程中主要活动的成长袋来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表现。成长袋评价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定性评价。这里,我们重点解释一下成长袋评价的方式。

   众所周知,我们以往的语文课程评价采用的是量化评价,就是力图把复杂的课程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通过数量的比较与分析,推断某一评价内容的效果。这种评价如果使用得当,的确能够凸显某些教育现象,发现一些教育问题,并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根据。但是遗憾的是,我们过去的评价目的是追求惟量化评价,甚至更简单化为分数评价。这种过分夸大量化评价的功能,并错误地根据分数高低为学生排队,强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做法,导致学生的学习为分数所驱使。在教学过程中,其典型的特征就是标准化测验在评价中占主导地位。这种测验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知识应用的具体情境,师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由此而被湮灭。而事实上,把复杂的课程现象和教育现象简单化为数字,它不仅丢失了许多非量化的重要信息,而且还会歪曲教育信息,更何况语文学习的内容本身,就有许多是无法量化的。为了较为全面、客观、正确的反映课程与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以及为改善课程设计,促进学生发展提供真实可靠的根据,课程评价还必须有定性评价。所以,定性评价就是力图全面充分地描述和揭示评价对象的特质,以彰显其中的意义,增进理解。定性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成长袋评价无疑是效果比较明显的一种形式。成长袋评价不同于以往的评价把课程→教学→评价三者看作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如下图所示,视为动态的循环回路关系,它实质上就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而获得的效果。


成长袋评价的意义,对教师而言,主要的变化就是可把课程、教学与评价整合起来,贯彻到日常课程实施过程中去,即运用当前的课程活动达到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估的目的。具体地说,就是学生的某项语文学习活动,其最终的成品如作文、读书报告、问题设计或解决方案等,能够提供有关他们学习的情况,因而也就有了评价的意义。

   对学生而言,成长袋评价的更大意义,在于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因为在传统量化评价中,问题的设计、答案的确定、分数的评判,全由教师掌握,学生完全无法介入。而成长袋评价由于要考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所取得的成就,学生就成了选择成长袋内容的一个决策者甚至是主要决策者,因而他们也就有了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进步的机会。当然实行成长袋评价,它的目的不是对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阶段考核,而是对其进步的持续性考察。

   成长袋评价根据使用目的、提交内容以及对学生的不同帮助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种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理想型成长袋。这种成长袋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成为对自己的学习历程具有思考能力和一定评价能力的人,因此它可以成为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的一种有效工具。它的内容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二是系列作品,三是学生的反思。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是学习计划产生和编制的文件资料记录。通过这部分成长袋内容,学生选择课程,确定计划时的理想就得到展示。它的构成,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画以及录音、录像带等。

   系列作品是学生在完成某一学习计划过程中创作的各种类型的作品集。如果说,对一项作品产生过程的记录表明了学生语文学习成效的深度,那么成长袋中的系列作品则表现了学生取得成效的广度和范围。例如,一个成长袋可以包括被报刊采用的随笔、论文、诗歌,以及课堂表现的录音等。

   学生的反思记录,对他们在学习上的提高尤其重要。学生的反思,是指他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作品的特征,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进步表现,以及已经实现的目标等所发表的各种看法。通过这种反思,一方面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重要契机,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习惯。

   当学年终结时,成长袋中所包括的学生最后一份作品产生过程的记录、反思,以及最后一件作品的完成,都变成了学生该学年成长记录的一个部分。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2-23 12:38 , Processed in 0.49751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