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113|回复: 0

[音乐] 从音乐课标实验教材看音乐课程改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30 15: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从音乐课标实验教材看音乐课程改革为体现素质教育理念,明确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各项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新开发了一套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科书》。此教材为每学期一册,在编排方式和教学内容上有大的突破,改变了过去教科书片面强调“双基”的弊端,使以往教材内容“繁、难、多、旧”的现状有了很大改进。不仅从版面上可以看出这种变化,深入学习,会发现其中包含了更多音乐教育的新观念、新理论。结合学习(标准)的体会,现将新教材作一具体分析比较,从而更深、更准确地理解音乐新课程标准和音乐课程改革的方向。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科书》每册大约分为6个单元。每单元均设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井围绕主题选取和展开音乐材料,紧扣(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四个领域,即音乐感受与借鉴、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井以这四个领域为一条贯穿全文的“动脉线”,辅以另外一条丰富而有序的“静脉线”(主题式单元)。“静脉线”大致涵盖了音乐与人生、社会、自然、音乐与民族、国家、地域、音乐与历史、音乐与姊妹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动脉线”与“静脉线”的交叉、综合,编织出该套教科书体例与结构的脉络。

  (音乐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包括目前正在编撰中的一下、二上、七下、八上)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较为突出的特点是:以音乐审美为中心,提倡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重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强调音乐与文化的关联和多学科综合,注意完善评价机制。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首要,也是由中小学音乐在各学科中的位置和特征所决定的基本教学原则。

  因为在中小学,音乐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审美教育主要是以音乐作品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情操的教育。所以,必须在教学的全过程和教材的各部分都贯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也应当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给予有机渗透,在强调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正是在以上这些审美过程中,来培养中小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这一理念的体现,在(音乐实验教科书)中不乏其例。

  如,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包含以下几个教学内容: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启发学生对我们平时司空见惯的声音产生兴趣,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世界、观察事物的习惯——具体在音乐教学中,就是善于用耳朵“倾听”;

  2.唱歌(大雨和小雨)。模仿大雨、小雨的不同音响——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模仿;

  3.在音乐厅里。由自然 界中的声音,引入到音乐中的声音;

  4.听听我创造的声音。由模仿进而到创造能力的培养;

  5.唱歌(大鼓和小鼓)。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强弱的模仿;

  6.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合理地运用声音的手段,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创造,用声音表现故事情节。

  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让小学生在刚开始学习音乐时,就能注意到自己身边的各种声源、乐器、音响、音乐,引起学生对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的兴趣和思考。这样的编排,抓住了音乐的本质——声音,使音乐教学在音乐的氛围中展开。可以说,这样的编排在音乐教科书中还是第一次。

  二、“提倡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现教育观念的转变。

  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改变过去在音乐教学中曾经存在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体的形式,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和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学习、积累音乐知识和文化的广阔天地。因此,在教材中提倡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贴近自然,采取围绕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主题内容为单元的办法,选取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的音乐材料,使学生在富有自觉性和自主性的学习中感受音乐,逐渐培养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审美和情感内涵的能力。即使在小学低年级的教材中,也努力体现了这一理念。

  如:除在小学第一册第一单元就安排了“有趣的声音世界”外,在此后的“音乐中的动物”,“动画城”等单元中,又激发学生对音响中的动物世界、动画片中的音乐世界的兴趣,从而逐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自觉、自主的学习、感受、享受的习惯。

  三、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并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为中小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提供机会和素材。(音乐实验教科书)对此十分重视。无论是中学、小学,或者是各单元、各课时、各环节,都很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在小学阶段,除了唱游,讨论、歌表演之外,还安排了“听听我创造的声音”、“用声音编织的故事”、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音乐探宝、模仿填词、我的“音乐网页”等。在中学阶段安排了配乐诗朗诵。记录歌词、学习竖笛、画旋律线、思考讨论、歌乐配舞、写诗配音乐、参与音乐擂台竞赛、自己组织新年音乐会等。让中小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以往人们常常将音乐与美术体育连在一起,归并为“技能科”,也简称“小三门”,其实这是一种简单化的误解。音乐、体育、美术的确有一定的技能性成分。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他们都是文化中的一个门类。就以音乐来说吧,从它的学科性质看,虽有自然学科的成分(如对音响,音律的研究属于物理学的声学范畴;对歌唱、乐器演奏的研究属于生理学等),但更重要的是属于人文科学。因此,中小学音乐学科从一开始就应当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培养。在(音乐实验教科书)中,十分注意把音乐放置在文化脉络中来介绍,同时着力于对音乐中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理解。不仅注重宏扬中华民族古代、近现代、当代的优秀音乐文化,而且把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民族音乐作为重要内容引入教材,广泛吸纳各历史时期的优秀外国音乐创作成果,从而大大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还注意吸收文学、美术、影视、戏曲、曲艺等姊妹艺术,吸收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的新概念、新成果,软化学科边缘,拓宽学习途径,以此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和特点。

  四、努力完善评价机制。

  这是(音乐实验教科书)的另一特色。它将评价机制渗透在教材的各个单元和全书中,有助于学生直接、有效、愉快地参与评价活动(不仅注意终结性评价,同时也重视过程性评价)。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每一单元都有学生自评和师生互评的表格,以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学生主动参与的状况。在每册教科书的最后一个单元,有学生自主进行和以集体参与为主的“我的音乐网页”(小学)、“旋转舞台”(中学),以便学生在复习学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音乐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同时,评价的方式是动态的,可通过照片、录音、录像等形式对每学期的音乐活动加以记录,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通过逐年积累、对比,更好地进行教学效果的分析和评价,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音乐实验教科书)在结构上是开放的。因为是主题式的单元结构,各地、市、学校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编合适的乡土教材,以替换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音乐实验教科书)特别注意单个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如在“动画缄”这个单元中,就收编了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凸现了音乐文化的内涵,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17 20:52 , Processed in 0.40928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