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493|回复: 0

《岳阳楼记》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6 20: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实词,了解“以”、“则”等虚词;疏通文义,理解重点词句。

2.学习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重点)

3.理解本文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及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意义;(难点)

学法指导:反复诵读,熟读成诵;结合语境,积累词句;抓关键句子,理解主旨。



课文导读:《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      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叙说了事情本末,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观胜概,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一、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范仲淹,字       ,谥号        ,北宋中期杰出的         、          、        。幼年时代家境贫寒,在母亲教育下,发愤读书并怀有大志。公元1015年考取进土。后来曾经镇守西北边疆,抵抗西夏,使西夏不敢进犯。1043年任参知政事,任职期间,敢于直言,实行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不幸遭到排斥被贬到邓州任太守。《岳阳楼记》便是他在邓州任上应好友滕子京所请而作。作者一生的诗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

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榜进士。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后被贬谪守岳州,心里很有些愤慨。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范仲淹很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时范仲淹的处境同滕子京一样,写此文是劝友也是自勉。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们登楼赋诗。

二、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谪(     )守    浩浩汤汤(     )    岸芷汀兰(     )  偕忘(     )    怒号(     )    薄暮冥冥(     )    日星隐曜(     )  滕子京(     )    属予作文(     )   衔远山(     )   樯倾楫摧(     ) 朝晖夕阴(   )霪雨(   ) 霏霏(   ) 潜形(   ) 岸芷汀兰(   )








2、朗读点拔:第一段以叙为主,应读得舒缓、庄重;第二段写洞庭湖景色的文字,应读得雄浑。“前人之述备矣”,语调平缓,“然则”一句引出新意境,语调升高。“得无异乎”应读出疑问语气,第三段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以下写景文字,应读出愁苦凄楚的情味来。第四段“至若”引出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应读得高亢、嘹亮,节奏明快而有力。第五段以“嗟夫”开启,带来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三句疑问句,语调应上扬,“噫”一句,应读出悲凉慷慨,一往情深的意味。

三、自主探究

1.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行疏通句子,并画出疑难语句,整体把握文意。

2.解释下面画线的词语。

(1)谪守          (2)百废具兴         (3) 属        (4)浩浩汤汤         

(5)横无际涯              (6)朝晖夕阴          (7)然则           

(8) 南极潇湘         (9) 迁客骚人              (10)连月不开         

(11)薄暮冥冥            (12) 满目萧然              (13) 沙鸥集翔      

(14) 宠辱偕忘           (15) 或异二者之为           (16) 微斯人     



3、翻译下列重点语句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三、自主学习

1、归纳每一段的主要内容,连线每段的表达方式

(一)                       描写

(二)                       抒情

(三)                       叙事

(四)                       议论

(五)                       抒情

2、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说明了什么?



3、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4、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5、朗读3、4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写了什么内容?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表现了怎样的心情?和上文有什么联系?



6、“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7、“古仁人之心”与一般“迁客骚人”异在何处?



8、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9、.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在现代社会中还有什么借鉴和教育意义?



10、划出本文的主旨句,并写在下面。



五、巩固检测:

1.填空:

(1)《岳阳楼记》选自        ,作者     朝的      。岳阳楼与      、        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的楼址在现在的     省       市,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          的阅兵台,宋朝时重修该楼的是         

(2)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         ”的旷达胸襟和“         、          ”的政治报负,也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3)文中概括写迁客骚人“悲”的句子是:                                       ;“喜”的句子是:                                                         。

(4)文中具体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                                      

(5)表现作者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6)“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是照应上文的                一句,“退”照应上文的                  一句。

(7)第三段、第四段是两个并列描写段,分别由           两词引出对洞庭湖景物的描写。这两段是第二段的分写段,照应第二段中的           。

(8)联系全篇,作者的构思是:由□□入手说到岳阳楼的“□□”,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自然引出□□,说明作记的意图。

2、一词多义。

A和:政通人和(   )   至若春和景明(    )

B通:政通人和(   )   北通巫峡(   )

C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D空: 浊浪排空(       )   长烟一空(         )

E一: 一碧万顷(       )  长烟一空(          )

F极:南极潇湘(     )  感极而悲者矣(      )此乐何极(      )

G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H或: 而或长烟一空(        ) 或异二者之为(          )



3、通假字。

A百废具兴(        )        B属予作文以记之(           )

4古今异义。

A气象万千(气象  古义:            今义:            )

B微斯人(微   古义:               今义:            )

5、流传至今的成语。

A气象万千  

B心旷神怡   

C政通人和




许露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2 17:07 , Processed in 0.08127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