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339|回复: 0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6 20: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章节与主题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1
主备人        贺恒立        审核人       
使用人        初一语文组        使用周次日期        9月29日
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        ①会读会写“髻、镶、藻、贮”等生字。
②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秀气、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③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境中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本课时重点难点或学习建议        教学重点: 朗读,感知文章优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境中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本课时教学资源的使用        相关课件            自 主 备 课
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
学习过程       
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
1、字词积累:(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书写哦)
暖和(      )   着落(      )   看护妇(       )   发jì(       )
xiāng(    )嵌   水藻(     )  贮(    )蓄(     )   澄清(       )
2、积累文学常识及了解写作背景:(读一读,并整理下来)
老舍,原名(     ),字(    )。北京人,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著名的作品有《       》《      》等。话剧《      》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3、自读文章后,完成问题:(温馨提示:用一句话概括)
文章主要写了                      ,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4、本文语言优美,多处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你找出了多少,快和大家交流分享吧!(温馨提示:在书上划出相关句子,并在一旁作上批注)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书写,完成练习哦。




        一、导入新课
二、老舍及其创作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三、解题
《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







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
(1)注音:                 
济南(jǐ)  镶(xiāng)    水藻(zǎo)     贮蓄(zhù)   发髻(jì)
澄清(chéng)   着落(zhuó)      看护(kān)
(2)释义:
响晴:文中指天气晴朗、燥热。         设若:假若。
秀气:文雅,不粗俗。                 贮蓄:储存积蓄。
澄清:清澈明亮。                     空灵:清净透明。
3.阅读课文,思考:
(1)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图定格,仿照《春》中画图的形式进行概括。
五、精彩语段研习,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1.齐声诵读第3语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
投影: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         
(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     (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8)你在对全段的朗读要求上有什么体会?
2.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请学生归结本段的写景特色。
3.吟咏体味第3语段。       


















识记字词,一定要记住哦






组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诵读赏析第3语段,
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
朗读课文第3段,完成下列问题。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                                         
(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                                         
(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举例说明                                         
                                                                     
*通过与小组伙伴交流测试题/或教师核对答案.给自己打分:             分。
*本节课,在学习兴趣、学习状态方面,你给自己的评价等级是:          (优/良/一般/差)       




完成
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




贺恒立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2-24 00:05 , Processed in 0.13554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