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351|回复: 0

《沁园春•长沙》(简案)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6 20: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学目标
1、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领会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构思:通过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导入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四、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点评,教师补充,明确字音、节奏、语气轻重缓急。)
2、结合划分节奏,听朗读录音。
3、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思路。
4、整体感知,思考:本词上下两阕各写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五、再读鉴赏
品味鉴赏上阕
     1、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
2、一个“看”字管到哪里?
3、描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描写的视角变化是怎样的?
4、哪几个动词用的传神?
     5、最后一句叩问大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怀?(补充时代背景)

品味鉴赏下阕
    1、下阕中的哪个字是领字,一直管到哪里?
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稠”“曾”和“忆”两字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下阕主要追忆“同学少年”的往事,作者和他的同学有着怎样的精神风貌?
4、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情景蕴涵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六、熟读成诵
七、小结
八、布置作业:
    发挥想象,把上阕改写成200字左右的情景交融的散文。


魏凤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2-23 21:10 , Processed in 0.07672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