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3239|回复: 0

[地理]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7 01: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 言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 课程的基本理念
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强调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三、 课程设计思路
1.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2.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3.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共6学分,由“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各2学分,36课时)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学的联系与融合。必修课程的设计注意其结构的相对完整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4.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各2学分,36课时)七个模块组成。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利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部分学校因条件不具备,可暂缓开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但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开设。本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的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选修课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供感兴趣的学生选择;有志于从事相关专业(如地学、环、农林、水利、经济、管理、新闻、旅游、军事等)的学生建议在选修课程中修满4学分。

高中必修模块——“地理 1”结构分析
一、“地理1”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本次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提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不主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分离和割裂,但从知识内容的比重来看,“地理1”还主要是自然地理,重点是阐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应该说本模块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知识和理论的基础。
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虽相互独立,但都是按照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统一设计的:本模块主要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2”主要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3”主要说明在一定区域内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的7个模块之中,“宇宙和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等模块侧重于地球科学和自然地理的模块,都涉及到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所以,学习本模块有利于学习以上选修模块。另外,即使偏重于人文地理的模块,如“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要从地理角度深入理解,仍然需要学习本模块的内容。即使学习选修模块“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不仅需要有自然地理的基础,还需要以地理视角、地理观念来看待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运用地理方法研究问题,而本模块对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视角、地理观念和地理方法具有其他模块不可替代的价值。当然,反过来先学习选修模块也可以为更好地学习本模块积累感性知识。
二、“地理1”内部结构分析
本模块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四部分。

本模块是经典的自然地理内容。自然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的传统内容,教学课时一直不少于54课时(每周3课时,一学期按18周计算)。本模块的教学课时只有32课时,并且为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按原来课程设计的内容量也要压缩。所以,必须用全新的思路来选择本模块的学习内容。
1. 从公民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1)本模块知识内容的选择,首先考虑的是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从学科系统性的角度来考虑。因为,这样既可以突出学习地理的实用价值,又可以大大删减传统的学科知识。以前必修课自然地理部分将大气、水、地质、地貌、生物、土壤各要素一一剖析,而本模块的内容标准没有对生物、土壤要素作学习要求。对于某自然地理要素,所选择的内容也很不系统。例如,关于地质只选择了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关于地貌的知识只选择了地表形态的变化;关于大气的知识只选择了大气受热、气压带和风带、天气系统;关于水的知识只选择了水循环和洋流。即使选择的内容,对其要求也简单明确。例如,关于太阳,只要求其对地球的影响,删除了关于太阳本身的知识;关于洋流,只要求其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删除了洋流的成因、类型等知识。
(2)重视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地理学习能力是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模块的内容设计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运用地图(或图表、资料)的能力。本模块共有9条“标准”(占全部“标准”的一半)体现了此项能力培养,并又分为用(绘)图说明和读图分析(归纳)两大类。第二,举例(或结合实例)说明的能力。本模块共有6条“标准”(占全部“标准”的1/3)体现了此项能力培养。第三,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本模块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宇宙环境及地球运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重视基本地理观念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最高层次。从地理学科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本模块主要围绕一些基本的地理观念培养来设计内容。这些基本的地理观念包括: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显著特征;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人类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就成为自然灾害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模块遵循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将人地关系作为内容设计的主线。例如,天文部分侧重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自然环境部分关注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及其地理意义;并且单列出一块内容从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变化、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四个方面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为高中地理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作为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论基础,本模块需要为其他模块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因此,本模块选取了一些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等。基本规律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基本过程包括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
3.采用案例学习的思路安排课程内容
为解决课程理念、学习目标与学科知识的矛盾,改变从知识学习向素质培养的转变,本模块内容设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案例分析方法运用于课程内容设计,即从同类中选取隐含着本质性因素、基础性因素的内容作为案例,让学生透过案例窥一斑而见全豹,举一反三,学习认识问题的思路,然后由个别的知识向类的知识迁移,进而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论。例如,为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选择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案例;说明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选择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的影响为案例;说明自然条件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选择全球气候变化为案例;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要求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
参考:http://geo.cersp.com/sKcjs/lists/200604/542.html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连载1)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前言”部分首先阐明了此次高中地理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定位。接着便给出了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是根据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定位的要求衍生而来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共有5条,我们可以概括成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1. 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和第二条基本理念是根据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定位的要求衍生而来的,是高中地理课程最核心的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高中地理课程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和谐统一”。高中地理课程从兼顾社会、学科和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出发,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互相统一和渗透整合,并力图将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框架设计、目标制订、内容选择、标准拟定、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之中。
课程标准这一核心理念的重心又落在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上。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地理素养既内化为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地理知识与技能是学生正在构建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为学生的目前生活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地理能力包括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地理意识包括空间意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等。它们是在地理认知达到一定境界后的自然感悟与意念流露。地理情感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地理思维活动、影响地理判断能力、支配地理活动的精神支柱,它表现在学习兴趣、文化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
2. 重视探究,注重过程与结果评价的结合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是课程标准的第三条基本理念。在各种学习方式中,尤其要注重探究性学习。在地理学科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分为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类两种类型。课题研究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地理社会调查、地理科学实验和地理文献研究等。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如某块农田的排灌及土地利用类型模拟设计、某住宅区的商业网点模拟规划等。当然,新课程也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而是倡导多种学习方式合理结合。
高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五条是关于教学评价的。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实施建议”都对地理教学评价提出了建议:评价目标追求多元化、评价内容力求全面化、评价方法倡导多样化、评价主体注重多元化、着眼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标准注重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并且强调地理学习评价的三个“相结合”,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3. 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
从课程设置来讲,这次地理课程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之中都安排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内容。对于这一点开始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根据我国的国情,尤其是农村地区,在中学开设地理信息技术课程是“好高骛远”。地理课程标准研制人员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反复分析,统一了思想: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对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日益显著;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加之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价值,在高中阶段将其纳入地理课程体系,意义重大;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讲,基础教育阶段的地理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也很紧迫;课程设置的时代性表现为课程的先进性和一定的超前性,课程内容结构不仅要考虑目前的国情,更应放眼于5~10年后的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实情,因而将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内容纳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之中是恰当的。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除了上好必修、选修模块中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内容以外,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快速取得丰富的网络资源的习惯与能力,侧重对学生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尽力争取提供个别化的学习环境,充分认识地理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技术手段并高度重视学校多媒体网络化地理专用教室的建设,等等。
参考:http://geo.cersp.com/sKcjs/lists/200705/2441.html
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探索与反思
王容红
从2004年秋季试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来,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校高一、高二年级地理课改工作初见成效,教学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困惑。
一、我们的感悟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探讨与实践,我们认为地理课改首先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把握好课标,使用好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等;以下是我们的具体做法:
1、认真研读和领悟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编写地理教材的依据,各种版本的教材无一不是是围绕课程标准编写的。对于课标无论是教材的编者,还是教材的使用者,都有各自的理解。我们觉得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具体,讲多深、讲多少,很难把握。新课程地理教材正文简短,有的只有几句,许多知识点到为止,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过大(变相地加重了教师负担);针对正文篇幅小、弹性大的特点,我们备课组的几位地理教师每周都坚持集体备课,统一要求,集体讨论(讲哪些、讲多深、怎么讲);利用教材素材理解掌握它想说明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及规律,同时紧密结合实际,寻找生活中的一些和地理知识相关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关的原理等。
2、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在吸引力
高中地理教材中穿插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注意发挥图像作用,注意教给学生读图技巧,启发学生如何挖掘图中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及时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
由于初中阶段地理不作为中考科目,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根本就不重视,造成地理基础非常差,进入高中后普遍感到地理难学,而且地理知识缺乏系统性,比较零散,许多老师说:地理新课程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更困难。针对知识缺乏系统性、零散的情况,上课时我们利用第二教材帮助学生了解三维目标和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教师每上完一节课要进行课堂小结,每学完一个单元也要进行小结,及时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把一些陈述性知识变成生成性的知识,让知识开花结果。
4、营造探究式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针对难学这一点,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心理上预先让学生喜欢它,尽量发现学生某方面的优势并不断强化其学习地理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①把课程标准分解,刚开始要求放低一点,让学生尝试到成功,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②充分利用模型、文字、图片、多媒体动画等,以创设一个新奇的环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直观表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③注意发挥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潜在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加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④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让学生去体验身边的地理,并从体验中去探索、领悟、学习。在学习气旋与低压的有关知识后,我们把教材进行了整合,直接引入了学生比较熟悉、对海南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台风。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我们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台风云图引导学生分析台风的形成、结构、以及台风影响下的天气等知识,接着又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气旋知识对台风影响下风向变化的原因进行解释,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上述做法,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教师教起来容易,学生学起来也就不太难了。
5、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课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大脑皮层活动处于最大程度的兴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为此,我们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予必要的关怀、勉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表演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二、我们的困惑
困惑之一:新课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很活跃,但由于活动过多,一节课很难讲完,出现了地理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现象。
困惑之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面小
目前,我校的班额偏大,大多在60人左右,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十分明显,有内向型、外向型;有思维型、情感型;有基础较好的和较差的等各种类型。教师难以控制和了解全局,无论是学生自主活动还是分组活动都会出现活跃的学生热情高涨,而内向的学生遭受冷落,得不到应有的活动机会。而且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活动效果,活动也难以满足各种层次学生的需要。此外,不少学生懒于动脑、不愿动口,任凭教师怎么鼓励、启发都懒于参与课堂活动,因此,要在课堂上开展“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十分困难。
困惑之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仍然未能很好地整合。教学是一个让学生探索知识与方法、增长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课改理念告诉我们,教学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还难以把握这两者的关系,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放开了,却忘了结果;或者重视了结果,而教学的方法却又回到了传统当中,很容易出现“穿新鞋,走老路”这种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致力于寻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积极探讨对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法。
三、我们的反思
1、教师要不断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
课改给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教科书提供的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当今课改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鉴于此,在业务上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使自己的地理教学能力提速,使自己能充分地驾御课堂,上课方式上更有创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共鸣,结出思维和知识的火花,跟上新课程的时代步伐,进而推进新课改的落实。
2.师生地位的变化
课改与以往课堂不同的是,教师的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位,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甚至是参与者、合作者。走近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讨论,一同体验发现知识和构建知识的快乐,使学生听而不厌,学而不倦。因而也就有了学生心灵的舒展和灵性的飞扬、想象力的生发,也就有了学生的敢想、敢说、敢争论,敢于将自己的意见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
3、教师必须写好教学后记
作为地理教师,坚持写好教学后记有许多好处。 写好教学法后记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但面对的学生不同,如生理、心理、知识水平、性格、兴趣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差异,找到一个既符合教材逻辑规律,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写好地理后记是捕捉教学“灵感”的有效方法。在地理教学设计中产生“灵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善于捕捉”灵感”,并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写好地理后记为撰写地理教研论文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学后记是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心得,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记录。因此,教师的教学后记不能仅仅停留在坚持“记”上,而应该将这些零散的看似互不相干的教学后记整理出来,认真加以思考、分析、概括和总结,探究教学中出现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撰写有关的教学教研论文,为地理教学服务。
参考:http://geo.cersp.com/sJxyj/wtyj/200604/473_2.html
高中地理实验教材使用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张铁牛 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根据新课标编写的实验教材(以下称新教材)正被不少省市所接纳;根据原大纲编写的教材(以下称旧教材)也将慢慢地淡出历史舞台。笔者认为,认真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并且根据当前的教学实际,认真探究并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则是用好新教材的前提。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问题
        使用新教材后,大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教学目标(这里指课时目标)如何设计?如何看待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关系?由于新课标将课程目标从三个维度来陈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是部分教师把三个维度机械地“移植”到教学目标中去,把教学目标分三大块陈述: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种设计实际上源于传统的教学目标设计法(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三个领域陈述)。所不同的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替代了“德育”,增加了“过程与方法”目标。
        对于这种设计模式,首先,应肯定其积极的一面,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斯霍在《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一书中指出:“情感领域的目标更强调感觉、情绪、鉴赏力,以及价值观和态度之转变”。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比单纯的“德育”内涵更丰富,更能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德育”带有模式化、强制化、空洞化的色彩。“过程与方法”主要是针对过去忽视学生主体参与地位,忽视对学习的探索发现过程、知识的获取方法等而提出的。增加“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新课标的一个“闪光点”。其次,对于完全沿袭新课标的三个维度来陈述教学目标,值得商榷。
        1、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内涵和确定依据不同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置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是学生接受一定阶段的教育后德、智、体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程度,它是一个长期目标。按课程论观点,课程目标应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教学目标是指通过课时教学期待学生所要达到的结果,是一个短暂的目标。课程目标需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目标加以落实。
        从设计依据看,课程目标的基本内容是课程专家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来确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教师依据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来确定。所以,完全照搬地理课程目标来设计教学目标不太合理。
        2、“过程”不应该作为目标
        中央教科所课程专家白月桥认为:“过程”是一种流程、操作程序,它不是目标,通过“过程”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体验情感,形成个性化的行为习惯才是目标。所以,我们认为“过程”是达到目标的“中介”、“桥梁”,“过程”是动态的,具有生成性,我们不应该把一个动态的过程当作一个既定的结果(目标是预期的结果)。
        3、教学目标分三个维度陈述并不科学
        为使教学目标更具全面性,从上述三个维度来考虑目标的基本内容是可行的。但每个课时目标都套用三个维度分块陈述是不科学的。原因有二。一是课时目标是短时目标,要求学生在一个课时学习后三个维度都发生变化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内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变化应是潜移默化的。二是三个维度是个联系的统一体,在实施中应是相互促进、共同完成,而不是分个实现。分开陈述,似乎紧扣了新课标,实际上分割了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教学目标的整合性功能,不利于教学实施。
        所以,教学目标应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有重点、分层次地确定。如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的内容应侧重于知识目标,以程序性(包括策略性)知识为主的内容应侧重于技能、能力、方法目标。三个维度的目标不应分开设计,而应整合在一起。
        二、新旧教材的关系问题
        如何看待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关系,这是我们在使用新教材时必须解决好的另一个问题。这里可能会走入两个误区:一是拿到新教材(尤其是地理Ⅰ、Ⅱ),感觉新旧教材差别不大,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不自觉地回到老路上去;二是在从众心理影响下,全盘接受新教材,否定旧教材。这都是对新旧教材缺乏冷静、认真的比较,对新课标要求领会不透而致。在此,笔者仍主张辩证地看待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关系。
        新教材与旧教材分别按不同的“标准”来编写,在形式上和内容上肯定有质的区别。比如,湘教版新教材在内容和选材上更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重视探究学习,基本上按活动式课文编排,不追求学科内在逻辑;而旧教材学科逻辑较为严密,活动式课文少、叙述式课文多。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新课标是对原大纲的继承和发展,新课标的许多理念和指导思想在原大纲中也是可寻觅的,如重探究性学习,重能力培养;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来设计高中地理课程等。
        所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看待新教材,有必要将新旧教材认真对比,既可发现其各自的不足,又可使旧教材成为新教材的教学“参考”。
        如通过湘教版Ⅰ第一章和旧教材(人教版)第一单元对比发现:
        (1) 为了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新教材P10使用的图1-5“天体系统层次”;旧教材P4使用的 “太阳系示意图”。显然,将新旧教材的两图结合使用更合理。
        (2)旧教材中P8 “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可作为分析材料补充到新教材,用以说明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很有说服力。
        (3) 对磁暴现象的解释,旧教材P9的描述为: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新教材P14则解释为这些射电(指高能粒子流)能到达地球,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按旧教材的解释更合理、易懂。
        (4) 对自转方向、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变化规律,旧教材配以相应图示,利于教学;新教材缺失,可作补充。
        三、“教材”与“学材”的关系问题
        如今有许多专家学者强调:地理教材不是“教”的材料,而是“学”的材料,教材应该叫“学材”而不应该叫“教材”;教师不应该“教”教材,而应该用教材“教”等等。在这些观点的引导下,部分教师对“教材”与“学材”的关系产生了偏差,于是乎出现这样一种情况:降低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大肆搜集课外资料来补充、替代教材,美其名曰开发课程资源。对于上述观点和做法,笔者有以下思考。
        1、上述观点的提出有其特定的背景:长期以来,人们把教材奉若神明,一切以教材为准则,不敢越池半步,把教学等同于教教材,这显然是错误。但我们也应看到,地理新教材是按课标编写,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新课程要求。地理新教材应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核心资源,每个学生人手一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以它为主要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既是“教”的材料,又是“学”的材料(当然不是唯一)。
        2、师生通过多种途径大量搜集教科书以外的素材作为“学材”,不现实,也没必要。现在各个学校地理教师比较紧缺,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同时为适应课改要求,教师还需不断“充电”。所以,在有限的精力范围内吃透新课标和新教材是当务之急。从学生方面看,学习课程多,学习压力大,过多的搜寻教科书以外的所谓的“学材”,会使部分学生应接不暇。如果每个学科都如此,更会增加学生负担,最终也会流于形式,这与课改精神格格不入的。笔者认为,用好教材中的图片、阅读材料、探究活动、案例等仍是重中之重。比如湘教版地理Ⅰ有阅读36个、地图25幅、景观照片27幅、示意图53幅、活动69个,这些资料都是经过了千挑百选的。可见新教材本身就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学材”。当然,根据学情适当补充一些“学材”也是必要的。
        3、“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强调的是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机械地把教材内容灌溉给学生,而应该灵活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轻视教材的地位。比如课标要求的“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内容,湘教版新教材把它辟为一个专题,而人教版新教材把它分散到几个专题中去。我们在教学中可根据需要把它们进行调整,甚至还可以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中有关生物循环的内容放到“物质循环”中去。这些做法都是合理的。
        四、学习方式的选择问题
        按学习论观点,学生学习方式可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大类。接受学习主要指学习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无需经历发现便把所学内容加以内化,在将来需要时再现。发现学习则要求学生在知识内化之前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由于发现学习重过程、重体验、重获取知识的方法而成为当今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提倡发现学习不等于否定接受学习,不能把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接受就是完全讲授灌溉。对此,美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予以了澄清:“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这是毫无根据的”,也就是说只要是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可取的。
        当今不少教师唯恐偏离新课标旨意,机械地照搬新教材设计的探究活动去实施,甚至在此基础上增加大量的课内外探究,满堂“发现、探究”不敢讲授,表面上是重视学生的发现学习,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实际上是对新课标的误解。
        新的课程目标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要求“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新课标之所以突出发现学习是因为当今的地理教学以死记硬背、填鸭式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其主体地位受到了压抑,该学生去发现的由教师替代了。为扭转这种局面,新教材在编写中根据新课标要求,融入了大量的让学生“动”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体验教学。如湘教版新教材摈弃了以往教材平铺直叙、给出现成结论的做法,辅以大量的实践、探究、思考等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等内容的学习都要经历“发现”过程。一方面,发现学习费时费力,有限的教学时间不允许花过多的时间去“发现”。另外,有些地理概念和原理是前人经过无数次理论和实践的检验总结出来的经典内容,无需再去“发现”。如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只需呈给学生有关图表、数据,学生就能归纳总结出来,没必要再通过复杂的研究性学习去发现。同时“发现学习”需要一定的存量知识,这部分知识在相当程度上必须通过接受学习获取。
        所以,在新教材的教学中,采取“接受”还是“发现”学习方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类型)、学生的实际、教学时间等选择,不要拘泥于“发现”的形式。
        作者单位: 张铁牛  湖北武汉市关山中学 (430074)
  严明堂  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 (430079)
        参考:http://geo.cersp.com/sJxyj/dljc/200603/329.html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高初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泉州市教科所地理科、市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中心教研组
        南安国光中学
        基础教育地理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地理课程是一个整体,两者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密切联系。地理课程标准对高初中地理学习提出了具体目标。学生经过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基本上能够为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地理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但在进行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时,出现学生感觉与初中地理的学习不同,不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教师感觉新教材难教,难教学生学地理,高初中教学脱节现象,影响高中新课程的正常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高初中教学不能顺利衔接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初中地理基础知识能力掌握不牢、不同版本初中教材部分内容不同、高初中课程标准要求有所不同、初中考试评价要求不高、高中新教材内容选择不完整等方面。
        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在某些地理基础知识技能、基本地理能力等方面存在储备不足,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学习能力有缺漏,例高中学习必须具备的重要地理原理知识(地球运动、气候等)部分基础缺失或不扎实;运用地图进行地理学习的能力、阅读地图与资料分析处理提取地理信息等能力不强;对中国与世界区域及特征认识不全等。这主要是由于初中课程标准对有些地理知识仅要求初步认识,一般不涉及原理性的知识,对中国区域、世界区域只进行案例式学习不作全面要求,初中阶段学习不同版本教材,学生的地理基础参差不齐,初中地理学习考试评价要求不高,学生基础不牢等等原因的影响,造成学生不能尽快适应和有效进入高中地理学习。
        另一方面高中地理新教材内容选择不完整,教材内容跳跃、跨度大,对学生缺乏的知识基础没有作补充说明,造成学生难理解有关地理知识。
        如何处理好高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衔接问题,如何把握高初中课程标准,用好新教材,指导学生在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之上,有效学习高中地理课程,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研究高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要求,分析处理高初中教材、关注和了解学生学情,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铺垫、充实处理,对地理学习方法加以指导,以有利于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
        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比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关注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是贯穿高初中整个基础教育地理课程的核心。
        从高、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内容比较来看,课程理念基本一致,但在具体要求三维目标等方面,高初中地理课程侧重点既有分工又有密切联系,初中为基础,高中较初中要求有不同,并在初中基础上加以提升。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照表(部分内容)
        主要内容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4构建开放工的地理课程;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  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设计思路                 1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 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2地理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 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3地理要素采用单独列出和区域地理结合 两种方式。4分区部分只列出区域基本地 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 知识与基本技能,及必选区域的数量,而 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5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                 1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 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 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 规律等。 2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 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技方法 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 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3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体现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 4选修课程由七个模块组成,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 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现地理学科特点与应用 价值,以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 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课 程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部分)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3.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3.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 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4.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 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过程 与 方法 (部分)                 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 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 问题的对策。
                情感 态度 与 价值 观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 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 基本地理国情,……。3.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形成 全球意识。 4.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步养成 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 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 发展的现状与趋势,……。3.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 的价值.4.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 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内容 标准                 地球与地图 世界地理—概况 海洋与陆地、气候、居民、 地区发展差异;认识区域大洲、地区、 国家。 中国地理—概况 疆域与人口、环境与资源 经济与文化、地理差异;认识区域位置 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 乡土地理                 必修 地理1—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 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必修地理2—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必修地理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 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 选修地理—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 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 技术应用。
        实施 建议 之 教学 建议                 1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 “综合性”。2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 教学方法。提倡探究式学习。3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 4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2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 3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 4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5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
        对高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学习可获得以下方面的初步认识:
        1、高初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基本一致。
        从根本上讲,地理课程均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总目标。重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区别在于阶段上的目标要求层次不同。
        2、均重视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高中更强调信息技术的运用。
        3、知识与技能方面,初中是高中的基础。初中主要是初步掌握基础地理知识、侧重对地理环境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有关地理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地理基础技能。行为动词多为"知道、认识、说出、懂得、在图上说出或找出、举例说出、初步学会"等。自然地理部分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初步认识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初中的基础上,高中强调理性认识地理环境,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掌握并且能运用地理原理。地理技能要求学生独立掌握与运用,如地理实践观测、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技能等。
        4、学习方式相似但高中是在初中基础之上的递进。初中地理学习主要关注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联系生活实际,鼓励积极探究。高中重视自主合作学习,倡导探究学习和各种形式的地理实践活动。
        5、地理思维能力与地理学习能力方面,高中阶段是以初中为基础的进一步发展。初中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对地理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学习能力(比较、分析等),初步具有收集处理地理信息能力,初步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高中地理学习能力培养要求比初中更高,更突出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之上,侧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关注培养学生具有更高层次的探究能力、更高要求的收集处理地理信息能力。例课程内容的行为动词多为"阐述、分析规律、分析原因、分析问题、结合实例分析、归纳规律、举例说明影响差异"等。
        6、均强调运用地图与资料学习地理知识,阅读和提取图文中的地理信息,但高中要求层
        次更高。例初中地理"运用地图说明、在地图上说出、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或描述,初步学会阅读地图说出"等等。高中地理"运用地图归纳规律、运用地图分析意义、运用地图和资源概括解释、运用示意图、绘制示意图分析"等。
        7、均注重地理案例教与学,强调掌握学习方法,重视地理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方法的迁移与运用。
          例初中课标"举例说明、用实例说明、举例分析、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国家、地区、省区、区域),以某区域为例"等。高中课标"举例说明、结合实例、以某种自然……为例、以某区域为例"等。课标对地理学习内容不作全面系统的要求,而重视通过案例学习,掌握方法。高中地理同样强调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思路,地理原理知识的迁移运用。只在具体内容上不尽相同。
        8、在知识体系方面由于对地理学习内容不作全面系统的要求,学生在初中地理学习中,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的学习没有单独列出,在中国区域、世界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等内容,只列出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具体区域学习不作规定,所以学生对区域认识不全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地理学习。
        根据以上对课标的分析,在处理高初中教学衔接问题上,建议在地理基本技能与能力、地理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衔接给予重视。
        二.高初中地理教材在具体知识点上的分析比较及教材处理建议
        必修I
        高中 课标                 课程内容: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目标: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对应的初中课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中内容标准一                 一:宇宙中的地球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
        初中内容标准基础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2、地球仪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人教版高中教材                 第一章    行星地球: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圈层结构。
        初中教材相应内容                 人教版: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产生的主要地理现象---昼夜更替、四季、五带。 湘教版:内容呈现与人教版存在差别。 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太阳高度与气温高低的关系),地球的运动与气候,主要地理现象---昼夜更替、四季、五带。湘教版有涉及对区时的学习,人教版则无。
        教材处理与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对这方面的要求是比较低的,其学习目标为“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只要求了解现象。高中阶段教育的课标要求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其行为动词是“分析”,表明对本课“标准”的要求要从义务教育阶段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高中地理新教材分别以“地球自转与时差”;“地球公转与季节”两个标题来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部分内容与初中地理相关内容承接,并不能全面明确体现地球运动产生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方面的地理意义。标题对学生掌握其地理意义,可能产生误导。分析时,虽然大部分地理意义均有涉及,但不够明确突出,有可能使学生认为主要只有“时差”和“季节”两种意义。建议教学时分别以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从昼夜更替、地方时和时差、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三方向分析 (偏转的原因不要求) 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二):从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三方面分析。这样处理,可能较符合课标要求。而且教材中地球运动地理意义不涉及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偏转,对后面学习大气水平运动等知识有影响。
        高中内容标准二:                 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相应的初中内容标准                 海陆变迁: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主要气候类型 :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我国的自然环境: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人教版高中教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常见天气系统,全球气候变化。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初中地理教材相关内容                 人教版:七上:认识卫星云图,降水量的测量,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全球气候变暖”讨论活动。 七下:亚洲复杂的气候、(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季风。南亚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非洲热带草原气候。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八上: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锋面雨阅读材料,灾害性天气台风。 湘教版: 七上:认识认识卫星云图,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的形成原理,降水量的测量。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形状、太阳高度与气温、地球运动与气候、海陆分布与气候、地形地势与气候,人类活动与气候,热岛效应),地球在变暖阅读材料。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受西风影响。七下:亚洲东部、南部的冬季风和夏季风,亚欧大陆同纬度气温和降水量比较,亚欧大陆东部(中国东北)与西部(西欧)冬季气温差异原因分析。对欧洲海洋性气候形成起重要作用的因素(陆地轮廓、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与西风、北大西洋暖流、山脉走向、地形平原为主等。)南亚季风与降水。
        教材处理与教学建议                 一、关于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的课标要求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教材用一幅图说明: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来,所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此段教材虽然基本能够说大气的受热过程,但是却使人觉得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太阳短波为什么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到地面?而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却会绝大部分被大气截留下来呢?初中地理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基础作铺垫,而本部分教材又没有适当的阐述,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去掌握这部分知识,对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更是难以真正理解,这不符合高、初中地理的分工、衔接要求。因此,建议在教学本部分内容时,要适当补充大气的组成 (如水汽、氧、臭氧、二氧化碳、云、尘埃等) 并对各组成成份对太阳短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等进行适当讲解。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 (短波辐射) 吸收得很少,使之能够大部分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表面吸热升温。而地面放射出的长波辐射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从而增高了大气温度等。讲清了这些知识,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图2.4) 和大气的温室效应及其作用。 二、关于气候的形成因素 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教材是通过举例的形式来说明的。初中地理教材基本不涉及风带、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所以学生不明确它们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而此处教材直接应用说明赤道低压控制—→气流上升—→多雨,而副热带高制控制—→气流下沉—→少雨,觉得较为突然。建议适当说明一下上升为什么就可能多雨 (不一定多雨),下沉为什么少雨的原因,并引导学生迁移到极地高气压、副极低压带地区。或者把后一节“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低压、高压与天气的知识放到前一节来讲述 (因为其中有讲到空气抬升逐渐冷却,其中水汽易凝结成云致雨等知识) 作一定铺垫。风带的影响不能只停留在西风带,似应扩展到信风带的影响,因为信风影响范围相当大,并引导学生探究其影响的原理,如是否受西风带的影响就温和多雨,信风带影响就少雨等。 气候知识在中学地理中的比较重要。初中侧重对阅读气候统计图表资料,分析气候特征,气候影响因素分析要求较简单,主要是指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初中已有基础。在教学中注意初中气候基础知识的引用。湘教版中气候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对欧洲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的简要说明可充分运应用。在两个版本的初中教材中对气候影响因素分析共同部分主要在季风(环流)气候。 在本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本节活动题:“比较欧洲西部和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分布范围的大小”,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气候的四大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包括风带、气压带、季风环流) 、下垫面 (包括海陆位置、分布、地形、洋流等) 、人类活动。并对高初中地理中的不同提法 (如初中所提纬度位置与高中所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关系),初中地理零散或没有提到的其他因素 (如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作适当的补充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对区域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方法与步骤。“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可再引用有关气候类型由学生进行分析,掌握方法。 常见天气系统建议注意初中学过的锋面雨、台风等知识。 全球气候变化、热岛效应初中也有初步涉及。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初中主要在湘教版中有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高中内容标准三:                 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高中教材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初中内容标准                 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初中教材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亚洲气候分布、非洲气候分布、乞力马扎罗山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山地自然带。
        教学建议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举例,建议补充初中学过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四大圈层的相互关系。
        高中内容标准四:                 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高中教材                 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前已述)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相应的初中内容标准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根据资料分析我国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初中教材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色列的节水农业。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 板块构造学说。台湾地形与交通布局。 南亚气象灾害。 泉州地理:泉州的气象灾害。泉州的海陆变迁、泉州地形地貌。
        教材处理与教学建议                 一、关于地壳运动 地理必修I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在介绍内力作用时。指出: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按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同时教材还说明了两种运动给岩层和地表形态带来的巨大影响,——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但教材到此却打住了,地壳为什么会运动?地壳运动的机制如何?教材没有作一定阐述。虽然课标对此不作为重点要求,但从高中地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的分工,以及初中地理已有的知识铺垫来看,建议在本部分教材中还是对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板块的定义,六大板块分布图、板块的边界类型、板块运动的特点、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对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的影响等作适当的介绍,而不是仅仅在教材的第79页安排一段非常简短的“板块运动与褶皱山系”的阅读教材。事实上,初中地理七年级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材中对板块构造学说已有初步的介绍,日本一节中也有关于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的活动探究,但初中学生对如此抽象的知识只有粗浅的认识,而且,从板块构造学说与世界上一些大规模褶皱山系的形成、分布位置以及与世界许多地方经常发生的地震、火山灾害的联系来看,适当了解板块构造,对培养高中生的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来说,也很有必要。二、关于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自然灾害等内容初中有案例,可引用。 三、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可指导学生分析其他自然资源,掌握分析方法。
        必修II
        高中课标                 必修II课程内容: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知识目标: 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初中课标基础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高中内容标准一:                 一:人口与城市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4、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5、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6、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初中内容标准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3、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4、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5、说明家乡人口数量、人口变化的基本情况。6、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7、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8、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9、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高中课程内容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人教版高中教材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世界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增长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人口政策。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的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的合理容量:(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初中教材相关内容                 人教版: 七上:P64-701、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人口问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产生的影响)。2、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及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3、不同的人口政策。P73黑人被贩卖至美洲。P80美国移民国家。七下:世界各大洲人口数和自然增长率,亚洲人口,人口对资源(土地)和环境的压力。 P36印度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压力。印度的人口政策。P71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八下:P55珠江三角洲的民工潮。        
                湘教版: 七上:P39-44 1、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分布、人口问题。2、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3、P46美洲的“黑人”。 七下:P12 亚洲与欧洲的人口分布及欧洲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 P23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率比较。非洲粮食问题与人口问题。P31美洲:移民与经济。P87美国人口与城市,人口迁移原因。        
                泉州地理:泉州历史上及近年来的人口迁移。        
        教材处理与教学建议                 联系初中地理人口增长与分布的知识,关键系统归纳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与地区分布,可运用数据、统计图表资料比较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与差异等,以中国人口增长为案例,分析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人口迁移:可以初中的黑人的迁移、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美国移民与经济、中国的人口迁移、泉州的人口迁移等为例指导学生探究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注意归纳要点。 环境的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可联系初中人口增长与资源(土地)环境的压力、非洲人口与粮食问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城市人口增加产生的问题等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合理人口容量。(此部分内容人教版过于简单)应分析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关系。可指导学生举例探讨某一自然资源要素(水资源、土地)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区别全球环境承载力、局部区域如某一国家(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之差异。试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我国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问题与观点。从初中地理学习过的“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主要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角度讨论正确认识环境合理人口容量及我国的人口政策。        
        高中课程内容                 4、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5、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6、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教材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城市化。        
        初中教材相关内容                 人教版: 城市部分:七上:P78乡村与城市,聚落与环境。七下:P30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八下:北京、香港、澳门、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与上海。 城市化部分:七上: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及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七下:P97-98,巴西的城市化问题,图9.31巴西利亚城市平面图。P77澳大利亚规划建设的城市堪培拉,图8.41。八下:北京的现代化建设,P55-56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化。 地域文化部分:七上:P83(传统聚落—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图4.26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图4.27云南丽江古城。七下:P12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P24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P55中东的文化差异,图8.10麦加的大清真寺.P80移民国家,华人和华侨,图9.1“唐人街”。 八下:中国四大地理区域P10文化差异。北京历史悠久的古城。        
                湘教版 七上:P51聚落的形态,乡村演变为城市的4个阶段图文。 七下:P40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P44南亚宗教与社会。P50阿拉伯国家、耶路撒冷。P68日本东西融合的文化。 P82法国文化与旅游。        
                泉州地理:历史、宗教文化、泉州的城市化进程。        
        教材处理与教学建议                 初中地理对城市及地域文化的认识,主要是从城市的分布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文化景观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民族习俗的关系等角度。城市内部功能分区是新知识、地域文化对人口、城市的影响认识初中较少涉及。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作为难点,可多举例说明。城市的空间结构与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可以初中学过的北京、香港、澳门、上海为例。 对城市化部分可适当引用初中的例子及帮助学生理解,初中对此已有一定的认识。同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乡土实际。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人教版教材没有单列成专题内容,建议对教材前后内容再处理整合,对地域文化含义的理解可以初中“亚洲的多样地域文化”等为例,对城市的影响可从城市聚落建筑风格、城市职能特点、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城市景观、城市发展等方面进行认识理解,适当列举上述初中的例子,多以景观图展示各类影响的例子。 建议适当引用泉州地理中的案例如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对泉州城市建设、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影响;泉州的城市化进程。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侧重对人口数量增长的影响、及对人口人种的影响。教材中例子较少,建收集资料、增加一些实例。        
        高中内容标准                 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5、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初中内容标准                 七年级: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八年级: 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说出我国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举例说明自然条件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教材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农业区位选择、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工业地域的形成、传统工业与新工业。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初中教材关于“农业生产”的相关内容                 人教版 七下:P28东南亚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水稻种植业;P38印度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水稻、小麦的分布与(季风气候)降水、地形的关系。P61欧洲传统的畜牧业,对欧洲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位置、气候、地形等方面的分析。P71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P74-75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形成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P82-85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发展形成不同的农业带。P94巴西的农作物集中分布地带及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分析。 八上:P100--10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及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分析。P102-104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P107不同类型地区发展农业方向问题的讨论,初步了解影响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        
                湘教版七下:P12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地区种植水稻有哪些得天独厚的条件。P38东南亚普遍种植水稻。P44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以水稻种植为主。P48西亚: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P81法国小麦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葡萄酒生产自然社会条件。P85美国高度发达的经济—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专门化。P100澳大利亚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农牧业。八下:P4-5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泉州地理        
        教材处理与教学建议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部分: 初中地理主要侧重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的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学习的案例有但少。 人教版高中教材中呈现的农业生产类型初中均有涉及,教学中可充分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的知识,不难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及区位因素的变化则可在联系初中的知识(例八上“不同类型地区发展农业方向问题的讨论,初步了解影响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珠三角的外向型农业等)基础之上,适当运用典型案例分析理解。 教学中应关注的几点问题:如教材的处理问题
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教材中没有解释,根据课标要求应对农业区位因素加以分析。
农业生产技术因素在图中没有体现应补充上并加以说明。
以案例形式呈现的农业地域类型要注意分析之后,对其主要特点及形成条件等内容的要点宜进行归纳。
教材对农业地域类型的所有种类没有全面介绍,是否要适当说明或有选择地补充说明。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没有实例,在教材中没有专题内容,对环境的影响正反两方面可适当补充例子加以说明(包括不同的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应注重地理综合分析方法的掌握,学会举例分析说明。        
        初中教材关于“工业生产”的相关内容                   人教版 七下:P21-24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经济特点的形成及主要影响因素、工业区集中分布沿海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日本太平洋沿岸的环境问题。P39-40印度发展中的工业:分析主要工业的分布及其与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印度的高新技术产业。P43-45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达: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P60-61欧洲西部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形成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P77澳大利亚丰富的矿产资源与采矿业、冶金和机械制造业。P85-89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硅谷、美国主要的工业区;资源消耗大国:对世界资源、环境的影响大。P92-93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铁矿资源丰富、现代工业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之列、矿产和重工业集中分布。热带雨林的危机。 八上:P108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工业的空间分布、主要工业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八下:P37-38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工业区的分布。P82-84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湘教版七下:P54欧洲西部雄厚的经济实力:集中分布有德国等工业大国。P68日本发达的经济:进口能源和矿产,工业集中分布的沿海。P80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大国。P86美国:世界上的工业大国。美国工业的分布。P100澳大利亚发达的工矿业。 八下:我国工业:主要工业分布、高技术产业。
                泉州地理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教学建议                 主要工业区位因素:结合初中已学知识即能理解,教材中仅一幅示意图呈现,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建议教学中对各因素作简要分析说明。注意综合分析一般因素与主导因素的关系。 工业地域的形成 教材中的部分案例初中有初步学习过,经过深入分析学习,能理解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活动中的案例 (如P67、70、72)也可适当引用初中教材的例子,资料加深和拓展后进行分析。人教版教材中有些较杂的内容可有选择地利用进行教学。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都有哪些、工业地域的发展特点如何分析”教材中没有完整系统的说明,建议教学归纳知识要点,掌握分析方法。 “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中也较少专题说明(除德国鲁尔区材料),建议可用日本工业、美国工业、长江沿江地带工业污染等为例。
                
        初中教材 关于“交通运输”的相关内容                 人教版: 七下:俄罗斯发达的交通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湘教版: 八下:交通运输业。 泉州地理
        教材处理与教学建议                 教材内容较简要,建议重新处理教材。“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的教学可结合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等部分内容的教学。同时建议补充联系生产与现代生活举例说明什么是地域联系、主要方式类型(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如何理解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教材第一节的“主要运输方式”内容相当于初中内容的重复,建议不必重复出现在教材中。重点应在“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内容要进一步充实,教学中多举例。
        高中课标                 课标内容: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初中课标                 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高中教材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初中教材                 美国能源消耗大国、日本对太平洋沿岸的污染、南极环境资源保护、中国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泉州地理乡土教材的素材。
        教材处理与教学建议                 本部分内容主要为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有突出的时代特色。建议适当引用初中的有关内容案例,开发引用新的课程资源素材,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进行学习。
         
        三.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衔接的建议
        1、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
        首先明确高初中是有机的整体,课程理念基本一致,学习方法及能力要求基本相同,只在知识要求方面有差异。关注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高中阶段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及时弥补,必须加以落实。例如阅读地图能力,提取地理信息能力,地球地图知识、世界地理区域、中国地理区域的有关知识等。(见表一)
        2、研究教材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学情,处理教材。
        阅读初高中课标、教材,分析学生学习基础,了解不同版本初中教材学生学习情况。备课时有机组合高初中的内容,有效处理高初中教材内容的衔接(见表二)。
        3、 研究教学方法的衔接,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突出探究性。关注学生已有的初中经验、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开展案例教学,案例要典型并注意与初中知识的有机联系。切忌牵强附会,应注重方法指导、能力提升,以达到高中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方法高初中均可用的方法应加以使用。例地理发现教学法、地理启发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等。
        4、 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
        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开发利用初中地理课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5、 注重地理学习方法指导,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不能只关注知识更新,更多的应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衔接,如案例学习法、地理分析比较学习方法。关注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如地理学习必备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等思维能力、阅读地理图表资料提取地理信息能力、实践活动能力等。同时应关注学生的地理学习态度与学习策略的指导。
        6、设计适合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活动。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索与合作探究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弥补应掌握的地理知识技能。构建开放的多元的地理学习方式,地理知识的学习途径渠道多元,指导学生从网络、课外阅读材料、媒体、学生资源、教师资源、课堂教室、生活环境、校园环境学习地理,提高地理素养。
        参考:http://geo.cersp.com/sJxyj/dljc/200707/2753_3.html
如何理解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
常华锋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望。据此,我们可以把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界定为通过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对学生在地理知识、技能、方法和地理观念、行为等方面的发展的期望。
1.教学目标是靠教学活动去实现的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作用的发挥是以教师角色转变为前提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要多元化,既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咨询者、促进者,同时也应该是教材。课程,的开发者与实施者。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只有扮演好这些角色,才能真正有效地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
采用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不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同。学生学习方式与方法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速度与程度。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过去单一的接受学习为多种学习方式的有机整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学习方式。
2.教学目标的分类达成
教学实践中,为了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人们往往把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领域。一般地,教学目标按时间尺度(纵向)分为(学科)课程目标、模块(分册)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按目标领域(横向)分为(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法)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类。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他们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不同领域的目标是有机的整体,而分类则是人为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要机械地按三个领域制定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目标层次越低,如知识与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越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达成,相反,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如地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需要的达成时间较长。
就其可操作性而言,时间尺度大的教学目标要比小尺度的教学目标更笼统、更模糊。最小尺度的教学目标,即课时教学目标要具有最大的可操作性。如果课时目标过于笼统,那么它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教学目标。如有的老师在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中看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的教学目标中列出“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显然,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不合适的,因为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对学生提出这么高的期望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相应地,如果将“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认识宇宙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构成的”作为教学目标则比前者降低了一个层次,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教学目标是隐性目标和显性目标的统一
学生的发展是心理发展与行为发展的统一,所以教学目标具有内隐性与外显性,不仅表现为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与心理的变化,也表现为在不易表现于行为的或难以测量的心理变化。如在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鲁教版,模块三,第二单元第二节)教学目标过程中,如果将教学目标之一列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那么这一目标就比较难以量化与测量,如果列为“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则相对容易测量,如果进一步将教学目标定为“养成节约的习惯、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一次性用品”则更具外显性、 行为化。
教学目标的内隐性与外显性是相对的,我们既不能为了测量与评估,过分强调目标的外显性,人为地将目标行为化,也不能过于强调情感体验等内隐性目标,而忽视行为目标的价值。
5.教学目标行为要求
(1)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的期望,因而目标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如“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意思就是说,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行为动词要尽可能具体而明确。虽然有些教学目标是难以测量的,但是许多心理变化是可以通过行为体现出来的。为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使用的行为动词要尽可能地“具体”、“明确”。如“说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要比“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更妥当。
(3)确定明确的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说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的行为条件可以是“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再如在“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又特殊的行星”这一教学目标中,“运用资料”就是一个行为条件。
(4)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定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理想)要求。
6.关注过程目标
过程性目标即经历(体验)、体验(体会)与探索。过程性目标与结果性是相对应的。回顾我们教学实践,过程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只重视结果性目标,不重视过程性目标;第二个阶段是开始认识过程性目标的价值,但是“过程”服务于“结果”,即重视过程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第三个阶段是“过程”与“结果”并重。“过程”的目标是启发智慧的思想与方法,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困惑与顿悟以及在这过程中所产生的愉悦与精神体验。
目前,在落实过程性目标教学实践中,存在有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不同。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不同,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真正能动起来的是少数,如何解决这“少数”动而“多数”不动的问题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另外,当大多数学生真正“动”起来以后,对教师课堂组织水平又提出了的挑战。第二个问题是教学时间不够用。一般地,以过程性目标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教学所需时间大约为以结果性目标为主要价值取向教学所需时间的2-3倍。
总之,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指向针”,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归宿”,既是一个既定目标,又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既要从学段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制定全面、具体、恰当,并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目标,又要使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层次性和可检验性,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概念,努力使教学目标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12 22:04 , Processed in 0.25485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