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415|回复: 0

登岳阳楼(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6 22: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湖南省隆回二中罗志辉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诗歌赏析的能力,把握本诗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2.领会《登岳阳楼》通过描绘雄伟壮阔的艺术境界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受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把握诗中的经典名句,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    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问撩情,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大屏幕投影)
1.江南有哪三大名楼?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被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2.你能背诵出多少句古人描绘洞庭湖的佳句?
   ①屈  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②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③许  棠:“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④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⑤杜  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⑥刘禹锡: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⑦诗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你记住了几副写岳阳楼的名联?
  ①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②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③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④四面河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⑤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     

二、回顾作者及作品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三、 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 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四、诵读并默写这首诗
    这首诗内容极为丰富,感慨也极深沉,要读得深沉缓慢。
    首联从“昔闻”到“今上”长达数十年,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读得快了则意味不同。颔联写岳阳楼景色,读时须有纵目远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应慢读——似乎说“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这是为下文蓄势。
    颈联说个人,有无限辛酸,调子低沉些为好。
    尾联说国家,有满腔悲愤,调子稍稍上升——这是全诗高潮所在。

五、赏析诗歌
1.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①翻译
    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我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
    ②“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早闻洞庭盛名,早有渴望尽兴一游的夙愿,然而无奈战乱频繁,身世漂荡,到了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③首联侧重写洞庭湖水面广阔,汪洋万顷。

2.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①翻译
    大湖广阔浩瀚把吴楚两地东南隔开,天地象在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漂浮荡漾。
    ②“坼”“浮”两个字炼得好,好在哪里?
    “坼”,分裂。“浮”,漂浮荡漾。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
    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宏伟奇丽的景色,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曹操咏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体现了一种“雄浑阔大”的意境,而杜甫此联 “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宋代刘辰翁语)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
    ③颔联侧重写洞庭湖气势宏大,吞吐乾坤。

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①翻译
    我漂泊江湖,亲朋故旧早不知闻,竟无一字寄给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
    ②颈联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作用。
    从颔联到颈联,诗的意境从宽阔转到狭窄,但这两联是相辅相成的。清代史学家浦起龙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到尾联,意境又转到宽阔,诗的前后相互衬托,全诗意境构成一个整体。
    ③试分析颈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面对汪洋浩淼的洞庭湖,回想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眼前既“老”且“病”,郁居木船,飘流湖湘,更是身世危亡,苦不堪言。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诗人抒发了一种忧己伤世无限悲苦之情。

4.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①翻译
    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我不禁涕泪奔流。
    ②尾联在抒发个人悲苦的感情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体现了诗人作者怎样的情感?
    在尾联中,诗人在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这种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头,诗的意境从狭窄转到宽阔,由个人的悲苦转而想到国家的衰颓。由此可见,诗人总是不会停留在个人痛苦上,他总是以国事为念,体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六、探究总结全诗
1.主旨意境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对洞庭湖浩翰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上下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2.艺术技巧







    ①意境博大深远,风格沉雄悲壮
    ②全诗对比强烈,对仗工整
    ③用词精当,含意深刻。
七、课后练习
1.熟读、背诵这首诗,在朗读中进一步理解全诗的意境和感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①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答:“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②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2 16:52 , Processed in 0.07317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