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353|回复: 0

[真题]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7 09: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 不定向选择题 (30分)
1、 学习动机是由( )几个方面构成。
A、意志
B、学习需要
C、诱因
D、爱好
2、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有( )
A、目的更明确,
B、持久性明显发展,
C、精确性提高,
D、概括性更强。
3、相同要素说是由( )共同提出,是对形式训练说的一种挑战。
A、桑代克
B、贾德
C、伍德沃斯
D、奥苏贝尔
4、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 )
A、操作性行为
B、条件刺激
C、获得与消退
D、刺激泛化与分化
5、态度的结构包括(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意志成分
6、有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包括的阶段有( )
A、建立问题表征
B、调整解决方案
C、搜寻解法、
D、执行解法
7、一篇课文,如果记忆20次能够达到背熟,那么如果要想达到最佳的学习程度,应该记忆( )次
A、20
B、25
C、30、
D、40
8、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主要有( )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复制过程
D、动机过程
9、全身松驰法由()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A、沃尔朴
B、福勒
C、雅各布松
D、奥苏贝尔
10、奥苏贝尔提出的同化模式有( )
A、先行组织者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组合学习
11、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着作是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着的( )
A、《教育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概论》
C、《年龄和教育心理学》
D、《教育实用心理学》
1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 )
A、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B、替代经验
C、言语暗示
D、情绪唤醒
13、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有( )
A、成熟
B、练习和经验
C、社会性经验
D、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14、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有( )
A、道德认知;
B、家庭教养方式;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15、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为( )的任务。
A、30%
B、50%
C、60%
D、80%
16、学习策略的训练要遵循的原则有( )?
A、内化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特定性原则
D、生成性原则
17、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时,这个阶段是(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长阶段
18、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模式主要有( )
A、探究模式
B、指导模式
C、治疗模式
D、社会影响模式
19、强迫症包括( )
A、强迫观念
B、强迫整洁
C、强迫思维
D、强迫行为
20、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
A、动机原则、
B、程序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强化原则
21、加涅按学习结果分类,有( )
A、智慧技能的学习,
B、认知策略的学习,
C、知识的学习,
D、行为规范的学习。
22、掌握了“蔬菜”这个概念,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属于(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强化学
23、前运算思维阶段儿童的言语表现出自我中心的特点,自我中心的语言的表现形式有( )
A、重复
B、内心独白
C、独白
D、集体独白
24、心智技能的特点是( )
A、客观性
B、观念性
C、内潜性
D、简缩性
25、不同的学习者的练习曲线的共同点有( )
A、开始进步快
B、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
C、后期进步较慢
D、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26、智商IQ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在中学为( )
A、0.6-0.7
B、0.5-0.6
C、0.4-0.5
D、0.3---0.4
27、概念学习的主要方式有( )
A、概念理解
B、概念形成
C、概念同化
D、概念内化
28、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 )几个阶段。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实践
29、问题解决的特点有( )
A、目的性
B、认知性
C、知识性
D、序列性
30、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心理因素主要有( )
A、心理障碍
B、知识水平
C、心理冲突
D、特殊的人格特征
二、填空题 (15分)
1、学生的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 )的差异。
2、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 )。
3、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流畅性、( )、独创性。
4、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示和( )。
5、恐怖症的类型,在中学生中( )较多见。
6、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请求、拒绝和( )。
7、记忆包括识记、( )、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
8、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是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 )。
9、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产生式系统。
10、桑代克根据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 )、(练习律)、(效果律)。
11、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由( )提出。
12、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等人发现,遗忘的进程是( )。
13、有些学生把精力集中在一步一步的策略上,他们提出的假设一般说来比较简单,每个假设只包括一个属性,这种策略被称为( )
14、要在城市中新开通一条公交路线,应怎样设计较合理?这个问题分类应属于( )。
15、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 )和学习倾向。
三、判断对错并做简要说明 (25分)
1、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2、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所以“组织者”一定呈现在要学习的材料之前。
3、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不能进行惩罚。
4、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
5、发现学习一定优于接受学习。
四、简答题(20分)
1、简述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
2、为什么说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3、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4、智力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5、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 (30分)
1、论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及其教育意义。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保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答案
一、不定向选择题 (30分)
1、BC 2、ABCD 3、AC 4、CD 5、ABC 6、ACD 7、C 8、ABCD 9、C 10、BCD 11、D 12、ABCD 13、ABCD 14、BCD 15、B 16、ACD 17、B 18、BCD
19、AD 20、ABD 21、AB 22、B 23、ACD 24、BCD 25、ABCD 26、B 27、BC 28、ABC 29、ABD 30、CD
二、填空题 (15分)
1、思维水平
2、最近发展区
3、变通性
4、利用表格
5、社交恐怖症
6、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7、保持
8、差异性
9、命题网络
10、准备律
11、班杜拉
12、先快后慢
13、系列性策略
14、无结构的问题(或界定含糊的问题)
15、学习策略
三、判断对错并做简要说明 (25分)
1、正确。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2、错误。“组织者”一般呈现在要学习的材料之前(“先行组织者”),也可以在学习材料之后呈现。它既可以是在抽象、概括性上高于学习材料的材料,也可以是具体概念,在抽象、概括水平上低于学习材料。
3、错误。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应给以必要的惩罚,两种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但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
4、正确。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程序教学的基本做法是把教材内容细分成很多的小单元,并按照逻辑关系顺序排列起来,构成由易到难的很多层次或小步子,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教师(或教学机器)要在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后立即反馈,出示正确答案。这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方式。它适合那些能力高且个性独立的学生。它基本上是一种自学程序,缺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5、错误。发现学习只是比接受学习多了前面一个阶段—---发现,其他没有任何不同。研究者必须消除对接受学习的误解。他认为:接受学习未必就是机械的,它可以而且也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有意义学习活动多偏重于接受学习,这是有原因的:首先,由于发现学习费时太多,一般不宜作为获取大量信息的手段。其次,在一些学习情境里,学生必须用言语来处理各种复杂的、抽象的命题。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是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关键是看具体的条件和目的。
四、简答题(20分)
1、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分类:一个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这两个维度互不依赖,彼此独立。并且每一个维度都存在许多过渡形式。
2、(1)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知识按获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类。(2)学生学习知识的认识过程又具有特殊性。过程相对径直而简短。
3、一、有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二、树立良好的榜样。三、利用群体约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易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四、价值辨析:讨论交谈等。五、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另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也有效。
4、创造性与智力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即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
5、(一)生物因素:1、生物遗传因素。2、病菌、病毒感染、3、脑外伤或化学物质中毒。(二)社会环境因素:1、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2、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三)个体心理因素:1、心理冲突。压力最大的“趋—避式冲突”。2、特殊的人格特征。
五、论述题 (30分)
1、答: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一)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区分了2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所特有的,它使得人类心理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这两种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维果斯基提到的工具有两个层次:物质生产的工具和精神生产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
维果斯基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与其他人以及语言等符号系统的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包括教学,对发展起形成性的作用。儿童的认知发展更多地信赖于周围人们的帮助,儿童的知识、思想、态度、价值观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儿童发展的情况取决于他们的学习的方式和内容。他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
2、心理发展观。他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由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转化的发展有四个表现:(1)随意机能不断发展。随意性越强,心理水平越高。(2)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1)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2)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3)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
3、内化学说:他十分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掌握了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维果斯基的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
4、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他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主张教学应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教学可以促进发展。
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因为儿童的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动态的,它取决于教学如何帮助儿童掌握知识并促进其内化。只要教学充分考虑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能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就一定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对教学的影响:
维果斯基是一个建构主义者。首先,他认为心理发展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过程,是由结构的改变到最终形成新质的意识系统的过程。其次,强调活动,认为心理结构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他认为活动是以语言及其他符号系统为中介的社会性活动。第三,强调内部心理结构,认为新知识必须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过程,在新水平上整合新旧信息以形成新结构。
维果斯基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研究者提出了不少教学模式,其中值得注意是的支架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要点:首先,强调在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的发现活动,其次,教师指导成分将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水平,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向学生转移。维果斯基的理论对合作学习、情境学习等也有一定的指导性。
此外,维果斯基的思想也强烈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教学不只局限于对教学结果和外部因素的强调,开始注重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在因素,如一些背景性和过程性因素。
2、答:教育应该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二是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调整的技能;三是帮助学生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中学生常出现二种倾向:一是对自己估计过高,过于自信;二是自我评价过低,过于自卑。对学生发展都不利。3、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学生应注意两点:一是对他人期望不要过高;二是避免与他人盲目竞争。4、帮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首先,要保持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健康;其次,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第三、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向好友等倾诉;写信、写日记等;转换环境)。5、让学生学习性卫生的知识。6、帮助学生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求助心理咨询并不是有“病”,心理咨询是一种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为学生提供心理学帮助的过程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2-23 16:19 , Processed in 0.24152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