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25|回复: 0

小学语文《有的人》教学教案模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7 14: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服务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难点: 明白二种人的涵义
教学流程
一、轻叩鲁迅,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幻灯出示鲁迅图片)
    师:对,他就是鲁迅!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通过本组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鲁迅这个中国伟大的革命者、思想家、文学家已经有了较深刻地认识,接下来让我们看一段影像资料。(课件播放《鲁迅》电影片尾葬礼部分)
师:看了这段影像资料,你心里体会到了些什么?
生说:(送葬的人多,鲁迅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和热爱……)
师:下面请大家再来读这段一遍,体会人民对鲁迅的尊敬和热爱。(课件出示文段)
    师导接:是呀!“鲁迅死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1949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13周年,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隆重地纪念鲁迅,著名诗人臧克家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了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写下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生:齐读诗题二遍
二、听范读,理顺思路
    1.自读诗歌。
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走进诗歌——齐读一遍。
    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小节读一读?)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样?为什么?(注意表扬:他读得很有感情,你点评得也很到位,掌声送给他们。)
    2.听范读。
师: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听一听朗诵家沙桐和长潇是如何诵读的这首诗歌的? (课件播放2009年新诗会沙桐和长潇朗诵的《有的人》)
过渡:听了二位朗诵家的朗诵后,你是否有一种被感染了的感受呢?下面就请大家好好地学习这首一诗吧,好好体会鲁迅伟大的人生。首先,让我们来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及层次。
3.理思路。
师提问:这首诗一共有几节?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说后,师课件出示,再齐读段意。)
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 作者提出了对生和死的不同的观点。
第二部分(第2、3、4节):写了二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
第三部分(第5、6、7节): 写了人民对待二种人的不同态度。
师提问:请同学们认真分析三部分之间是什么结构关系?(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是全诗的总纲,二、三部分是对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触最深的二点分别进行解说和深入开掘,赞颂鲁迅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精神。)
三、品读重点句子、词语,明白诗意,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思考问题:

诗歌前四节中每节有二个“有的人”,它们的意思是否相同呢?(课件出示)
(每节诗前二句都是指反动统治者。每节诗后二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二)小组内交流,明白诗句意思。
看看你还有哪些诗句的意思是不明白的?先在小组内交流,把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吧。
(三)读重点句子,体会深层涵义。
诗句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思考一:这一节写了几种人?(二种)他们指的是哪些人?(课件出示)
填空完成对这节诗的明白。(课件出示)
思考二:二个“活”与“死”有什么不一样的涵义呢? (课件出示)
前面的“活”是指人活着,后面的“活”是指精神活着。前面的“死”是指精神死了,后面的“死”是指人死了。 (课件出示)
诗句2.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哪个同学来读读这节诗?其他同学听后说说:你是怎样明白这节诗的?(温馨提示:注意红色的字词)
诗句3.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请同学跟老师一起来明白这句诗的意思。
诗句4.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这里的“摔垮”有什么深刻的涵义呢?
诗句5.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请同学跟老师一起来明白这句诗的意思。
四、分角色朗读,体会表达方法。
1.朗读要求:
     (1)男同学读每节诗的第一、二行,女同学读每节诗的第三、四行。
     (2)要有感情地读,读出人民对反动派的恨和对像鲁迅这样的人的爱的感情来。
2读完成后思考:诗歌是为纪念鲁迅先生(“有的人”)而写,但为什么还要写反动统治者(“有的人”)?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更好地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的无比崇敬和爱戴之情
3. 请找出文中具体运用对比的手法的地方
•        1、每一小节前后二句话构成对比。
•        2、第二小节和第五小节构成对比。
•        3、第三小节和第六小节构成对比。
•        4、第四小节和第七小节构成对比。
五、领悟诗歌主旨。 (填空:课件出示)
六、拓展延伸。
1. 你还知道哪些像鲁迅一样一心为人民的典范呢?请你说一说。
图片出示鲁迅这样的人物(配解说)
2. 欣赏歌曲《八荣八耻》。
王院小学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26 08:58 , Processed in 0.08947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