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36|回复: 0

小学语文练习四 教案教学教案模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7 14: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练习四
一、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五个项目,内容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毛字。教学的重点是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
二、学情分析:
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解释时要态度诚恳,心平气和,说明原委。
三、教学要求:
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学习写毛笔字。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
四、教学重难点:
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题,问: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
(2)学生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获得的知识来回答?
(3)老师提问: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用的多不多?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五个俗语,看看各自是讲什么的。
(2)师提问:这些俗语分布很广,你们听说过吗?
(3)试着说出他们的意思。
3、教学第三部分
(1)老师由上一部分的教学到导入俗语的地域性。
(2)要求学生当堂回忆生活中的俗语。
(3)指名说一说。
(4)老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发现和搜集俗语。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老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同位每条词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习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5)通过读讲词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
(6)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反馈
(1)指名读,集体练习读
(2)集体一齐背诵,指名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学习写毛笔字。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导。
(1)指名读题目,老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姥姥的剪纸》。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格式。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与相连的字相差大
(5)老师重点指导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老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2)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 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学习写毛笔字
1.学写毛笔字
2.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
3.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着二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
(3)学生初练,老师及时指导。
4.练习
5.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教学后记
俗语的积累主要是在平时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一些同学积累俗语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第三课时
说话:学会做解释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1、师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被别人误会。这时你可以适当做解释。解释时要态度诚恳,心平气和,说明原委。碰到下面几种情况,应该怎样做解释呢?
2、每个学生任选一条认真读题,做好演练准备。
3、提示学生想清这样几个问题:
(1)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
(2)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对方的误会,说明原委。
(3)怎样解释,也就是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
(4)解释时还要注意态度,要使对方愿意听你解释,以求得好的效果。
4、想好后先低声练说。
5、同桌互说。
6、当众演练,师生评议。

李年林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26 08:50 , Processed in 0.09718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