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84|回复: 0

小学语文《声音的产生》教学教案模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7 14: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和学生记录单
新桥中心小学  温希金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产生的实验;经历“假设──实验验证”这一科学的探究过程。
2.在探究过程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3.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
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实验记录的使用。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尺子、皮筋、气球以及各种发声的物体。
2.老师准备:音叉、小鼓、锣、水槽、烧杯、小瓶(内悬泡沫小球)与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描述:
一、创设教学情境,认识各种各样的声音
课件播放音乐:其中有鸟叫声、上课铃声、汽车喇叭声、小提琴声、打雷下雨声等学生身边经常听到的声音。
请大家闭上眼睛,用耳朵认真倾听,你都听到了外界的哪些声音?
(学生汇报)
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能不能给我们大家来学一学。
(学生汇报,模仿各种声音)
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声音的奥秘。(板书:声音)
【从学生熟悉的身边声音现象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唤醒学生和本课有关的已有知识储备。】
同学们最想探究有关声音的什么问题呢?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整理: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却很难听?
……
(完成课题板书:7  声音的产生)
【引导学生自行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是本节科学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同时老师有目的的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对于问题的筛选与提出问题是同等重要的,这样训练,学生今后就会从身边入手,提出自己能研究的问题,增强问题的针对性。】
二、制造声音,猜想声音的产生
1.了解学生对声音产生的认知水平。
根据你的知识经验,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老师根据学生的猜测进行简单板书)
你能不能利用身边现有材料,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来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看哪个小组的办法多?
(学生制造声音)
各小组汇报。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本环节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对声音的产生做初步的猜想,汇报时抓住学生的发声方法,通过发声方法的多样为下一步猜测声音产生做铺垫。】
2.提出自己的猜想。
根据刚才的实验你现在认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小组交流汇报)
【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如果学生的猜想与初步验证不一致,自己会产生新的想法,注重了实验设计的层次性。让学生通过多种发声方法以及看到的现象,初步认识到声音与物体振动有关系。】
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应该怎么办?
【同学汇报,明确猜测要用实验去验证。明白科学结论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三、合作探究,验证猜想
1.设计实验。
同学们的猜测必须要用实验来验证,能不能利用我们现有的材料去验证自己的猜想?(老师介绍材料超市中准备的材料)
(1)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2)交流实验方案,完善方案设计。
在动手实验之前,我想问一下大家,实验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明白讲一讲在探究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课件展示注意事项。
【通过课件展示出应注意的事项,特别是小组合作不要出现噪音,学生的研究才能深入,不出现过多的干扰。】
2.分组实验。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来研究。注意观察发声前后物体有什么不同,探究声音产生的奥秘。
【进一步强调观察时注意的问题,把学生观察点放到物体上面。】
学生根据实验设计,组长领取合适的材料。
(老师发放科学探究记录表,学生自主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声音的产生实验记录表
关于声音的产生,我们的猜测:
我们是这样证明的
我们选择的发声物体        发声时观察到的现象
        听到        看到        其他感觉
++                       
                       
                       
                       
                       
我们的结论:
【学生进行探究时要留出15-20分钟的时间,老师参与到各小组的活动中,让每组学生在实验时材料选择有所侧重,固体、液体与气体都要有所设计。小鼓鼓面的振动要通过放在上面的小物体推测,气体发声实验重点抓住小瓶内泡沫小球的跳动现象,液体发声注意观察水面的变化。老师巡视时,适时给予指导,可以画图也可以用文字表示。这样便于实验的汇报与总结。】
3.学生汇报与交流。
(简单评价学生的实验情况)现在各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实验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其他小组的同学要把他们发言的要点记录下来,以便与自己的实验结果相对照。
(学生上台展示记录表,老师及时提醒学生记录汇报中的要点)
学生汇报。
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再结合其他小组的实验情况,看能从中发现什么或得出什么结论。
4.学生讨论分析实验数据。
通过分析,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结果,适当板书。)
老师小结: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它们的发声都有振动现象。所以我们都认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根据同学们实验数据整理,把声音产生总结到振动上。不能直观看到的要结合其他的现象进行推测,例如气体的振动发声通过瓶内泡沫小球的跳动,把看不见的化为可以看到的现象。】
5.利用锣进一步实验反证。
既然我们认为物体发声是因为物体在振动。那么当锣发声时,应该有什么现象?
轻轻的敲击锣,你看到锣的振动了吗?
(汇报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大家都没有看到锣在动,但却听到了声音,是不是我们刚才的结论有误啊?
学生发表意见。
【这里给予一个反证,再次引出“矛盾”能又一次激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更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知。】
怎样能看到锣的振动?
(学生设计方法,可以用手摸,也可以放上乒乓球等物体把看不见的化为可以看到的。)
怎样让锣的声音马上停下来?
学生演示汇报。
【通过学生亲自感知,利用反证只要不振动了,声音就消失了,从反面也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6.小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小温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29 17:46 , Processed in 0.09013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