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某学科教师,所以我是教师。正是这看似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推论误导了我们相当部分的教师,使他们只当自己是某学科教师,如语文教师、数学教师等。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学科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出现了偏差。其实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首先我是教师,然后我才是某学科教师。
学科教师是实施某一具体课程所必需的,我们不能把一堂语文课上成数学课,也不应该把思想品德课与历史文化课混为一谈。每一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和研究对象,故其教学行为肯定是有所不同的。老师们大多习惯于学科教学,对学科教师角色的扮演很熟悉,履行学科教学任务也可谓得心应手。加上目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之不断强化,很自然就得出这样的结论:某学科教学质量高,该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就强。正是这样的观念,让我们在对教育成果沾沾自喜、自我陶醉的同时,也带来了令人尴尬的教育局面——学科发展面临瓶颈,教师越来越没有激情,学生最终却不喜欢他一直都学得好的学科……
教师角色需要由学科教师来担当,但教师角色应担负的职责是学科教师本身不能自然实现的,学科教师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过程中,很难自然地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的使命。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搬进了新家,觉得书房里缺少书香气,他决定买块励志类的匾挂在墙壁上。买来匾后发现没有挂匾的钉子,买来钉子后,发现没有锤子。他去朋友家借来锤子,当他用锤子在墙壁上钉钉子的时候才发现,需要使用电钻在墙壁上打出几个小洞。他找来电钻,在墙上打出了小洞,又被告之必须在小洞里放进些木屑。等到他削好木屑后,不幸的事发生了:他已忘记他要做什么了,他买来的匾始终没能挂到墙壁上……
那些习惯于把自己归类于为某学科教师的教师们很像上面故事里的主人公。他们关注的重点是学科知识本身,追求的是学生的卷面成绩,一张考卷发下去,学生考得好,就是硬道理。为了巩固学习效果,进行反复训练、搞题海战术、频繁考试、假日补课等,已成为当前教师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杀手锏”。一旦学生考试成绩不好,就一股脑儿地推卸责任,要么说学生底子太差,基础没打好,弄得好像是原来老师没教好导致的;要么说学生难教,厌学情绪严重。却不知学生的厌学情绪正是他导致的。更有甚者,竟然抱怨学生天生就笨,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完全丧失了教师应有的儒雅。
由于缺失教师角色理念,没有形成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什么教育理念、课程改革、教法学法、教学效率、教育科研等,在他们看来都与己无关。在他们眼里,教育观念是虚的,教法学法是空的,教育科研是假的……
不仅如此,由于缺失教师角色理念,没有明确的教育理想,教师们感受不到职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体会不到职业的崇高与伟大,因此也难以产生对自身职业的归属感;没有适时的教育理念,教师不能与学生共成长,感受不到教学过程的乐趣,教学没有激情,工作没有热情,对学生一时的管教失败,就会使他们怀疑自己的职业价值,从而慢慢丧失职业的自我认同感……
本文无意否定学科教师的应有地位,只是希望我们不要忘记自己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学科教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