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47|回复: 0

小学语文空城计(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教学教案模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7 15: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利用工具书把课文读通、读懂。能复述课文。
   3?学习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激发学生,你能根据他不同的笑推想一下他的内心吗?
    A?“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明白笑容可掬的意思并展开联想。提示:大兵压境,故作镇定、轻松)
    B?“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结合情况谈感受,并联想。提示:计谋成功后如释重负的庆幸。)
    C?从“笑”这个神态,我们看到了——诸葛亮处乱不惊、临危不惧等。
   2?除了神态,文中还写到了他的语言、动作,找到相关语句,看看你能从他的言行中体会到什么?
    (根据学生发言进行点拨:如兵临城下,镇定安排时的足智多谋;“于城上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时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向众官解释自己的计谋时,“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尽在眼前。)

    引导学生去读文中的重点词句,与文本对话,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自己学习诸葛亮的语言、动作,掌握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明白次要人物性格,引导学生学习用对比、衬托的方法来刻画人物。
   1?了解众官的反应和见识,体会衬托的作用。
     兵临城下,诸葛亮镇定自若,巧施妙计,其他人的表现呢?找到相关语句读读,看看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通过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葛亮临危不惊;通过众官“无不骇然”衬托诸葛亮“抚掌而笑”;通过众官“必弃城而走”与诸葛亮妙计退敌的对比,突出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2?了解司马懿的性格,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A?我们了解到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描写,他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却去断蜀军的粮道,夺取街亭、柳城,后又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可见司马懿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大将,并非平庸之人。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结合文中对他的描写,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点拨:疑心病重(“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骄傲自负,刚愎自用(不听司马昭的劝告,还骂儿子“汝辈岂知”)。
    B?这样写有何作用?(突出孔明的足智多谋,计高一筹。)
     小结:刻画人物的方法: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性格;用对比、衬托的方法来刻画人物。
  四、总结拓展,激发阅读兴趣
   1?“空城计”为什么能施展成功?
     (相机点拨:神机妙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等。)
   2?若有时间训练小练笔,运用掌握到的写作方法。
   3?仅靠一篇课文,要了解一个历史名人是不全面的,可推荐学生搜集有关“智慧”的名言,去读更多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如“三顾茅庐”、“七擒孟获”、“草船借箭”等。
   4?欣赏《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同时幻灯出示三国中人物图片,如:关羽、张飞、刘备、曹操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0-7 05:19 , Processed in 0.07402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