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01|回复: 0

小学语文有些人(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模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7 15: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几个普通人给自己留下人生感悟的事,描述了他们对自己的触动,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课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学会给本文加小标题。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人性美的魅力,品味在小事中蕴含丰富的感情。学习本文以情感为线索连事成文的方法

教学构想

   本篇课文是一片拓展阅读课文,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放手让学生多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丰富的感情。学习本文以情感为线索连事成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张晓凤的资料

    臧克家的《有的人》   魏伟的《我的老师》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有些人有些事情往往会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人和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有些人》。

    3、简介作家:张晓风:当代台湾著名作家。中国江苏省铜山人。她是一位多面手,著作有散文、小说、杂文、戏剧等。

    生平简介:(1941—  )女,作家。笔名晓风、桑科。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讲授中文、小说,戏剧、诗词等课程。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作品富有人道精神,并蕴含爱国怀乡情感,近年因笃信基督教,流露出浓厚的宗教情绪。有小说:《白手帕》、《红手帕》、《梅、兰、竹、菊》;科幻小说:《潘渡娜》;散文:《初雪》、《孤意与深情》、《她曾教过我》、《常常,我想起那座山》、《那部车子》、《绿色的书筒》、《爱情篇》、《饮啄篇》、《衣履篇》、《春之怀古》、《步下红毯之后》、《圣经之拓片》、《一个女人的爱情观》、《只因为年轻啊》、《地毯的那一端》、《大型家家酒》、《花之笔记》。

    二、朗读课文

    1、老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2、识记生字:

    肋lèi  恍huǎng惚hū 吝  lìn  褴lán褛lǚ 伫zhù  眩xuàn  榉jǔ 扼è

    3、识记字词:

    恍惚:神志不清,或精神不集中。


    恒常:平常、经常。

    吝惜:过分爱惜。

    褴褛:破烂(多指衣服)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心领神会:深刻地领会。

    愚鲁:愚笨。

    三、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

    (1)自读,发现问题。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2)讨论,筛选、整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3)课堂讨论,确定思考题 。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老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课文讲了几件事情?

    作者从这几件事情中体会到什么?

    3、总体感知(拓宽与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四、给课文每个故事加个小标题

    挖出自信   敬畏自律   陷入自责    君子谋道

    五、老师小结

作业设计:

     预习《丑公主》

板书设计:

有些人

挖出自信   敬畏自律   陷入自责    君子谋道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4-25 19:24 , Processed in 0.09274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