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二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明白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朗读:
谁能看着图,结合我们刚才的想象,把盘古神力无穷的样子读出来?
(6)男生齐读
5、引读其他句子:
(1)在这一小节中还有一个句子也能体现盘古的神力无穷,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
(2)出示: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喀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3)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再读。
(4)一个翻身就能让宇宙裂开一条缝,你有这个力量吗?只有盘古才有这个神力,他就靠这神力,把天地辟开来了,后来又发生了一系列奇妙的变化--引读下文,屏幕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读不好的打断指导,引导读出上下二句的变化。)
三、学习“顶天立地”
1、天和地分开后的盘古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图,这就是天地分开后的盘古(老师引读: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天和地的变化而变化。那到底是怎样变的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书。)
2、引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天是怎么变的?地---- 盘古的身体---- 这样------
(2)点拨:同学们,盘古在天地间支撑了多少年?(一万八千年)时间是多么漫长,盘古是多么不容易啊!所以注意这个“一万八千年”和三个“极”,也许你会读得更好,要不要试一试?
(3)出示:头顶天,脚踏地---用个成语来概括,这就叫---顶天立地(老师板书:顶天立地,引导学生读出其高大雄伟)
3、引读第5自然段
4、老师过渡:为了不让天和地重新合拢,盘古就这样在天地间苦苦支撑了几千万年,直到含着微笑倒下。这时你对这个“巍峨”又有什么新的明白?还仅仅指盘古身躯的高大吗?
教学过程中一要突出课文叙述时的顺序,二要注意课文关键字词教学的落实,三是适当的地方可以再进行拓展练习,特别是盘古开天辟地时的情景。”巍峨“一词的教学设计有匠心。
二、学习“开天辟地”
1、那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1、2自然段,划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是最能体现他神力无穷的句子。
2、老师巡视,投影出示:
“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3、指导朗读
4、(1)练习一下,试着把盘古的神力无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评价引导,点拨重点词语:
“猛劈猛凿,巨石崩裂”加点,再读读这句话,特别注意这二个词,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先自己想,再到小组里说,然后全班交流,引导结合生活经历来谈)
(3)组织交流,老师适时度评价渲染:
(4)出示图,加以小结描绘
同学们想相象还真丰富,通过你们的描述,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盘古:随着他的猛劈猛凿,只见一道斧光凿影,火花飞溅:耳边回回响着那呼呼的风声:你听,巨石崩裂时,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响着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整个宇宙在剧烈地震动着。让我们感觉到盘古真是 神力无穷!
(5)再次朗读:
谁能看着图,结合我们刚才的想象,把盘古神力无穷的样子读出来?
(6)男生齐读
5、引读其他句子:
(1)在这一小节中还有一个句子也能体现盘古的神力无穷,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
(2)出示: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喀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3)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再读。
(4)一个翻身就能让宇宙裂开一条缝,你有这个力量吗?只有盘古才有这个神力,他就靠这神力,把天地辟开来了,后来又发生了一系列奇妙的变化--引读下文,屏幕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读不好的打断指导,引导读出上下二句的变化。)
三、学习“顶天立地”
1、天和地分开后的盘古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图,这就是天地分开后的盘古(老师引读: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天和地的变化而变化。那到底是怎样变的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书。)
2、引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天是怎么变的?地---- 盘古的身体---- 这样------
(2)点拨:同学们,盘古在天地间支撑了多少年?(一万八千年)时间是多么漫长,盘古是多么不容易啊!所以注意这个“一万八千年”和三个“极”,也许你会读得更好,要不要试一试?
(3)出示:头顶天,脚踏地---用个成语来概括,这就叫---顶天立地(老师板书:顶天立地,引导学生读出其高大雄伟)
3、引读第5自然段
4、老师过渡:为了不让天和地重新合拢,盘古就这样在天地间苦苦支撑了几千万年,直到含着微笑倒下。这时你对这个“巍峨”又有什么新的明白?还仅仅指盘古身躯的高大吗?
教学过程中一要突出课文叙述时的顺序,二要注意课文关键字词教学的落实,三是适当的地方可以再进行拓展练习,特别是盘古开天辟地时的情景。”巍峨“一词的教学设计有匠心。
授后小结
今天的第一课时我从一个小游戏导入,这个小游戏是看图片猜故事.那些图片都是一些孩子们熟知的神话故事,因为带一定趣味性,所以同学们回答也都很踊跃.之后我又跟同学们讲了神话故事与别的故事的区别,让同学们对神话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知道我们本课学的也是一篇神话.这节课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在字词的教学上.让学生们注意了生字的平翘舌音还有前后鼻音,还有几个难字我示范写给学生看,强调一些该注意的笔画,因为我觉得有些小朋友们在写字的时候还是很粗心的.希望可以改掉这样的坏毛病.生字中有几个动作词我还请同学表演出来,通过生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字义,加深印象.在揭示课题的时候我也让同学们提了三个主要问题,这些问题通过学生的自渎,指名分节读也基本理清了思路,只需要学生自己细心点次的朗读中加深感悟,升华情感,深入体验 ;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积累内化,并通过老师对背诵方法的点拨指导,引导学生抓住盘古身躯的不同部分的顺序,边读边想象这些部分所化生的事物,熟读成诵。因为记忆这一段掌握这顺序是难点,通过老师这样的引导,就能有效地化解记忆的难点,在课堂上熟读成诵,从而减轻学生的课外背诵的负担。
书后作业还要求学生认识“对仗”这一写作特点,这种语法知识如果只是老师给予也许显得太单调乏味,于是,在教学时,试着通过学生通过读,自己去发现,自己去体会,从而初步认识这一写作手法。
授后小记(第三课时):
练习4的读读背背中有以下八个词语:
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 大刀阔斧 开天辟地
与日俱增 顶天立地 化生万物 改天换地
这八个词语不仅概括了《开天辟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词语的排列顺序也与课文描述的先后顺序完全一致。基于这一发现,我决定将这一内容的教学渗透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一方面结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明白这八个词语的意思,另一方面又通过这八个词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有关语句的描写及内容的明白。同时我决定就将这八个词语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板书,使学生可以很清晰地了解故事发展的一个完整的过程。
比如“昏天黑地”一词,文中相对应的句子是:一天,大神醒来,睁眼一看,四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再如“大刀阔斧”一词,文中句子是: 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这样,结合文中语句,通过朗读、感悟、想象,学生对词语的明白自然会更形象更深刻。明白深刻了,记忆及背诵的效果自然也会有明显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