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1|回复: 0

小学语文螳螂捕蝉(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模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7 15: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理清思路,把握寓言主旨。

2、准确把握“其”的指代作用。

3、品味方位名词、动作神态描写的精妙。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是学习文言文的启蒙阶段。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学习,尤其是从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坚持每天一则文言短文,选自《文言文启蒙读本》,目前已学了119则。由于长期的积累,学生的文言文能力明显提高。就《螳螂捕蝉》这样浅易的文言短文,文字上已没有多少障碍。因此,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文言虚词“其”的准确把握和语言的品味上。



三、教材分析

(一)理清思路:

全文一共三个句子,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别为:记叙、描写、议论。

圈划关键名词,理清记叙、描写的思路:园——树——蝉——螳螂——黄雀——弹丸



(二)领悟主旨

明白字面义和引申义:螳螂想捉蝉,没想到黄雀在自己的后面。引申为只顾眼前利益,而忘记了身后的祸患。

翻译表达观点的句子:这三个小东西都力求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竟都没有回头看它们身后的灾祸。

告诉我们:居安思危、近忧远虑、瞻前顾后、全面权衡;不能鼠目寸光、只顾眼前……

  

(三)品评语言

1、体会动词的锤炼

请在横线上填空:饮露,欲取蝉,欲啄螳螂,

其共同点:都表示动作。

其不同点:已经发生的动作与将要发生的动作;

         爪子的动作与嘴的动作;

         饮的是液体;啄的是固体。



2、品味状语的修饰作用

请在横线上填空:高居悲鸣,委身曲附,延颈

这些词语在文中具体描绘了——

蝉:位置、声音、

螳螂:体态、动作

黄雀:颈的动作

这样的描写的作用是:抓住了不同动物的特征,栩栩如生。突出了它们只顾眼前的利益,对即将到来的灾祸全然不知。



3、体会方位名词的准确运用及其表达作用

请在括号中填空:上、后、傍(旁)、下

类似的词语还有哪些:左、右、前

这些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交代具体的位置,说明危险可能来自四面八方。



4、明确文中六个“其”的指代作用

(1)其:树

(2)其:蝉

(3)其:螳螂

(4)其:黄雀

(5)其:蝉、螳螂、黄雀

(6)其:蝉、螳螂、黄雀

尝试替换之后朗读,效果有何不同?(用代词很简洁;否则罗嗦!)



(四)读写迁移

1、生活中有类似的故事吗?请说一个小故事。并作出恰当的评价。

2、回家作业

生活随笔:生活中的“螳螂捕蝉”现象扫描




四、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
教学步骤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大约2分钟
背课文

   
提出背诵的要求:反思背诵的诀窍
二二背诵
交流背诵体会
熟悉语言材料是深入体验感悟的基础

大约3分钟
理思路

   

  
点拨与板书
学生发言预测:

表达方式;

关键名词。
理清思路,有助于背诵,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主旨。

大约5分钟
悟主旨

   
提问:哪一句话与主旨有关?表达方式?
口头或书面翻译
明白故事的寓意;本文是用议论句来表达的。

大约15分钟
品语言


1、  动词:饮、取、啄

2、  状语:高居悲鸣,委身曲附,延颈

3、  方位词

4、  “其”
口头回答与书面随测结合;回答问题与朗读背诵结合;小组交流与全班交流结合。
沉浸文本,结构化地呈现语言知识,具体地体验语言的精妙,加深对主旨的感悟。

大约12分钟
拓视野
提问: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畅所欲言
沟通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


写随笔


生活随笔:生活中的“螳螂捕蝉”现象扫描
读与写结合,培养学生写作迁移能力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0-8 22:11 , Processed in 0.07130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