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88|回复: 0

小学语文螳螂捕蝉(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模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7 15: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
请同学说说自己熟悉的成语故事。
二、朗读课文、熟悉内容
要求以自读、散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古文所写的内容。
三、深入了解、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说说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
⑴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
⑵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⑶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⑷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2.        说说课文大意。用一个成语概括是什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3.        想一想:你觉得文中的“蝉”螳螂“黄雀”“持弹丸者”犯了什么错误?文中的哪一句话点明了这一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成语阐明的道理。
4.再读课文,进一步明白课文。
四、穿插口语交际:联系语境,说说“蝉”螳螂“黄雀”“持弹丸者”当时会想些什么?
五、比较阅读,明白"螳螂捕蝉"和"吴王伐荆"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要求:
1、另摘录“螳螂捕蝉”一文。(附:螳螂捕蝉  刘向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2、读文章说说还有哪些不懂之处,师生共同解决。
3.比较附文与课文有何不同?说说"螳螂捕蝉"和"吴王伐荆"二者之间的有何联系?

六、课外作业
1、适当增添描写,用现代文改写本文故事。。
2、阅读“鹬蚌相争”,说说它与“螳螂捕蝉”有何相似之处?
(鹬蚌相争  赵1且伐燕,苏代2为燕谓惠王3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甘4其喙5。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二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6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7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注释1、赵:春秋、战国时的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部一带地区。2、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是战国时著名的说客,洛阳人。3、惠王——就是惠文王,赵国的国君,名叫赵何。4、甘:把东西夹住的意思。5、喙:专门指鸟和兽的嘴。6、弊:弊病,害处,这里是疲弊的意思。7、熟:仔细)
3.积累成语,完成综合学习“漫游成语世界”。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5-24 11:41 , Processed in 0.07179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