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279|回复: 0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0 11: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页  信息窗1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体验认识质量单位---吨,并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吨的涵义,初步建立1吨有多重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学会吨与千克之间单位的换算,并能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3、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教学思想,掌握猜想、验证、合作学习的探究方法。
4、通过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推理,建立1吨实际质量的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一个苹果、一袋10千克大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吃的水果,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制造悬念,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拿出一个苹果,猜一猜这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有多少呢?一箱苹果呢?接着,出示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的图片,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一车苹果质量又是多少呢?学生大胆猜想并自由回答。
2.出示一些集装箱图片,让学生想象这些物品有多重。
计量这些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如果都用千克作单位,结果会怎样?(数很大,不够方便)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同学们估计一个苹果,一箱苹果的重量时虽然数值上稍有差别,但使用的单位都是克和千克,这说明当我们需要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时,通常用克、千克作单位,但当计量大宗物品或比较重的物品有多重时,克和千克就不能够很好的表达了,这时,就要引入一个更大的表示物体质量(重量)的单位—吨,从而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初步体验1吨有多重。   
讲台上有1袋大米,让学生在袋子上找出这袋大米的质量(10千克)。然后让 3个学生到黑板前提一提这袋大米说说感受。
这时老师借助多媒体呈现:依次呈现1袋大米、5袋大米、10袋大米、100袋大米,学生在老师呈现同时回答:10千克、50千克、100千克、1000千克。
老师边板书边告诉学生这时的1000千克大米在我们数学王国中就是1吨。1吨就是1000千克。
板书:1吨=1000千克
通过屏幕观察1吨给你什么样的感受?1吨大米摆在眼前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回答。
2.利用自身体重,想象1吨的重量。
班级学生的质量是多少千克。选择一个体重接近25千克的同学,让大家猜想多少个这样的同学大约有1吨呢?
学生大胆猜想:10个,20个、25个……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班内交流,验证猜想。
哪个小组把你们的发现结论告诉同学们。

小组汇报: 1名同学25千克,10名同学就是250千克,20名同学就是500千克,40名同学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2.全班同学共同验证小组结果是否正确。并给汇报的小组给予肯定的评价。
3.通过背一背,抱一抱,跳一跳让学生感受吨。
背一背、抱一抱体重是25千克的同学,感受一吨就是40名这样同学的体重;
40名学生一起跳一跳,体验一下,一吨重的物体从天而降,会是怎样的感觉?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见到过用“吨”作单位?(自由发言)
说说下面图中牌子上的20t表示什么意思?(课件展示)
  
通过小组讨论得出: “20t”指这座桥的限制总质量为20吨。
2. 老师总结:同学们通过我们身边同学的体重和身边生活的知识我们认识了吨,“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大的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它用字母t表示,相信同学们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在生边找到更多吨的知识。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你能用质量单位“吨”说一句话吗?
学生可能说到:我家一个月用水大约5吨,荆河桥的限制总质量是20吨,我家的小汽车大约有2吨重。
2.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课件展示)
3.小明在学完了吨的认识这一课后啊,回到家时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你读一读,找出日记中用错的质量单位并改正过来。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
4.同学们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认真学习,仔细观察就能获得新知,这节课你从生活中又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自由回答)
5.利用所学的质量单位,写一篇数学日记。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1t=1000kg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吨”。教学中通过图片介绍,生活经验感知,亲身体验,数学计算和推理,让学生充分感受和认识“吨”。
(2)直接感受“吨”。“吨”是一个用来计量重量的单位,我让学生通过背一背,抱一抱,跳一跳等活动直观感受吨,借助想象与推理,让学生明白1吨到底有多重。
2.使用建议:本教案是从学生身边生活入手,通过观察、计算、体验等活动获取新知,教学随意性大 ,为更能提高学生兴趣,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 ,选着不同的素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24 21:33 , Processed in 0.08484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