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316|回复: 0

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0 11: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3、4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猜一猜、想一想、拎一拎、说一说等活动,帮助同学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知道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感受1千克物体的轻重,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几千克物体的轻重。
教具、学具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质量为500克的食盐或白糖至少二袋、质量为1千克的洗衣粉、装了不同重量物品的袋子若干个
学生准备:质量为500克的食盐或白糖、质量为1千克的洗衣粉、每人准备一件物品要知道它的质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走进动物世界。
同学们,咱们昨天通过了解可爱的蜂鸟,认识了“克”这个质量单位,今天,老师要为大家带来几位大家熟悉的小伙伴,看看在它们身上你们又能有哪些收获?(出示各种小狗的图片及体重,最后图片定格在课本情景图上。)
2.发现“千克”
在刚才的信息里,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可能会说到一些小狗的重量,会提到发现了“千克”。)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千克”。
关于“千克”,你知道哪些知识?还有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千克可能也是质量单位,比克大,1千克有多重?……)
3.了解“千克”
正像大家猜测的那样“千克”也是一个质量单位,可以用字母“kg”表示(板书:kg)可1千克有多重?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板书课题:千克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猜一猜——千克与克的关系
请同学们借助原来的知识猜一猜,1千克可能等于多少克?为什么?(大部分同学都会说1千克=1000克,因为原来学过1千米=1000米)大家可真棒!借助原来所学的知识,直接猜出了答案,正如大家说的那样,1千克=1000克(边说边板书)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猜想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以后的学习我们会经常用到。
2.小组活动——感受1千克
(1)找一找,周围哪些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
(2)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重量。
(3)猜一猜,还有什么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利用盘秤验证你的想法。
(4)将你的发现填到学习纸上!
学习纸:  探寻生活中的“1千克”
物品名称
多少数量是1千克
小组活动时,师巡视、指导,寻找优秀素材。(素材多种方面,有一个物品,也有多个物品……)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班内交流——发现1千克
说一说,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可能会有这样的填法:)

学习纸:  探寻生活中的“1千克”
物品名称洗衣粉食盐或白糖上好佳糖数学书……
多少数量是1千克1袋2袋10袋大约6本……
2.评价质疑——体会质量不变
(1)瞧一瞧,咱们寻找了这么多的物品,它们各不相同,有的是一个,也有的是多个,可有一点是它们是相同的,那就是(引导学生回答:质量都是1千克)。说的对!只要都是1千克,我们就说谈们的质量相同。如果质量都是2千克呢?(质量相同)都是4千克?10千克?……
(2)1千克铁与1千克棉花哪个重?为什么?(学生会说:一样重,质量相同。)
(3)数学活动:猜一猜:哪些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
将物品装在袋子里让学生掂一掂,猜一猜。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想一想——深化千克明白
(1)什么样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说:如比1袋洗衣粉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反之用克作单位。)
(2)做一做,课本6页第二题。
(3)说一说,关于千克,你了解到了什么?
2.课内小结:
正如大家提到的那样,在神奇的动物世界中,我们了解到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1千克又叫1公斤(板书:1公斤),可以用“kg”表示。并且借助我们原来的知识,我们知道了1千克=1000克,真了不起!让咱们一起走进训练场去接受新的挑战!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基本练习
课本第6页第1题
找生说说物品的重量。
2.提高练习
《同步学习与探究》中“千克的认识》练习题。
注意:单位换算时,引导学生说一说填写原因及方法。
3.开放练习
了解生活中的秤,看看他们分别秤什么样的物品,怎样称重?
板书设计:
千克的认识
质量单位: 千克(公斤)kg
1千克=1000克
使用说明:
(一)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力求遵循知识发展的规律和学生认知的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他们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感受了千克的实际重量,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通过执教这节课,我个人感觉的亮点之处是:
1.借助知识迁移,明白学习新知
千克与克的关系,借助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既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明白,又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自豪感。
2.建立数学观念,强化千克明白
“千克”的教学,我一改原来称重的方法,而是利用手中物品的质量,让学生直接建立1千克的观念,并通过“掂一掂,猜一猜,想一想”等方法,强化学生对千克的明白。并将1千克作为敲门砖,估一估其他物品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对千克的明白。
(二)使用建议
“千克的认识”是质量单位承上启下的一课,只有让学生建立起“1千克”的概念,“克和吨”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因此要下大力气帮学生感受“1千克”。
(三)需破解的问题
本节课的设计重点是明白“千克”,还可以利用情景图的袋鼠问题,将千克与克对比,来凸显千克的特点。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24 21:33 , Processed in 0.09406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