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332|回复: 0

小学数学统计与可能性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下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0 12: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12—113页。
教材简析:
   该领域将小学阶段学习的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与整理。复习的主要内容有统计表、统计图(条形、折线、扇形)和可能性的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第一、二学段所学的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2、在对知识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能综合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有效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发展统计意识和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了有关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先来想一想我们学习了有关统计的哪些知识?你能把我们学过的统计图的特点整理一下吗?
二、分类整理,发现规律
1、自主整理,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先独立整理,然后再把自己整理的成果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发现规律
提问: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的回答中完成统计表。
种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特点

提问:什么情况下要选择条形统计图?什么情况下要选择折线统计图?什么情况下要选择扇形统计图?
3、整理可能性的知识
谈话:除了刚才整理的统计图和统计表,我们还学过很多关于可能性的知识,你能自己整理一下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吗?xkb1.com
全班交流。
在学生回顾的基础上,整理成下图:
【设计意图】:在对知识回顾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讨论交流,应用提高
1、完成自主练习1
谈话:今天我们进行一项近视原因的调查。你认为影响近视的因素有哪些?
下面我们就调查一下我们班同学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的情况。
先在小组内完成统计表,再填写在班级的统计表中。

学生搜集数据并整理填写。
提问:观察统计表,如果要描述看电视所用时间的情况,选用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为什么?
请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观察、分析统计图,你能说明一下近视是否与看电视有关吗?
做完这个统计表,你想对班里的同学说点什么?
想一想,近视除了跟看电视有关,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课下调查班里患近视的同学,完成统计表。新课标第一网

小结:回想一下,在进行一项统计活动时,一般要经过哪几个主要步骤?
   (板书:确定主题,设计调查表——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决策)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统计实例,让学生体验完成一项统计活动一般要经历“确定主题,设计调查表——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等环节,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统计有助于我们处理繁杂无序的数据,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所以生活中处处有统计,用统计。希望同学们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到我们生活中来,做个有心之人,用数学的眼光来看生活,真正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过总结概括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应用统计的知识解决。
[课后反思]:
1.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复习整理学过的统计知识,进行有条理地回顾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组成块,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复习整理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合作与交流中共同获得提高。
2.注重学生的体验,重视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青岛市城阳区实验小学   王宇)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28 18:57 , Processed in 0.09284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