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43|回复: 0

[数学] 小学数学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0 12: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知识技能: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认识周长的涵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二、数学思考:
1、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
1、会通过对日常生活中长方形、正方形的观察、操作和测量,探索常常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建立周长的概念。
2、能利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情感态度: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材说明:
首先教材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长方形、正方形的观察、操作和测量,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建立周的概念,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学会计算。这样的安排,有利于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去主动地学习和探索。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教材引导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探究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在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探索和交流一般平面图形周长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对于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习题,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六、课时安排:5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五册第58、59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完成“练一练”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帮助,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和学具准备:
1、 教具:正方形手帕、四边形纸、三角板、直尺、剪刀
2、 学具:四边形纸若干张、报告每4人一张、三角板、直尺、剪刀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1、这本书的面是什么形状呢?(长方形)我们用手来摸一摸,发现是平平的。
   黑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平的)
2、出示长方形,这是___?(引答)
3、这块手帕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正方形)这块橡皮的这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呢?(正方形)
4、出示正方形,这是_____?(引答)
5、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上下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二、 新课教学
(一)研究什么
  你觉得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可以来研究他们的什么呢?(指名学生说)
  大家想要研究的真是多,但是呢,今天我们暂时只先研究它们的边和角。还有的我们放到以后研究。(左右板书:边、角)
(二)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1、今天老师给了你们许多纸,你能找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吗?小朋友自己找,老师也来找,你们找到了拿在手里,举起来给老师看看,老师找到了把它帖在黑板上。
2、小朋友真聪明,都找对了!要研究长方形的边和角,可以用什么方法呢?(数、量、折、比,量了以后把结果写在你手中的长方形上)
3、现在四人一组合作,用你需要的工具和刚才我们说的方法找出长方形边的特征和角的特征,找到以后,把结果填在报告里,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找书本帮忙。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老师巡视指导)
4、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和小朋友亲自动手观察,大家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结果。谁来向全班小朋友汇报你们一组讨论的结果?
5、指名汇报:
(1)(指名说)第一个有几条边。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的?(指名回答,老师板书:数)那小朋友帮我一起来数一数(老师拿张长方形纸演示)果然,长方形有4条边,所以,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2)(指名说)第二个边的特征。上下二条边,左右二条边,这种具有相对关系的边,我们就叫它们是对边,所以,长方形的上下二条边和左右二条边分别相等我们就可以说是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大家一起说一遍: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提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呢?(老师板书方法:量)你量出来的结果分别是多少?果然,你量出来的数字可以说明对边相等的。我们再来量一量黑板上这个长方形的边看。(老师演示量)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老师板书方法:折。)问:你是怎么折的呢?能折给其他小朋友看看吗?(学生上前面来折)哦,老师明白了,长方形的对边重合,所以相等。我们一起来折一折,我们先这样对折,这二条对边重合,说明这一组对边相等,我们摊开来,再这样对折,这二条对边也重合,说明,这二条对边也相等。恩,小朋友真聪明,用这种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很有趣哦!原来,折纸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知识。

(4)(指名说)第三个有几个角。提问:长方形有4个角,你又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老师演示数)。果然,长方形有4 个角。Very good!
(5)(指名说)第四个角的特征。4个角都是直角你又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呢?(学生说,老师板书:比)好,我们来比一比(老师演示)。
   6、我们的小朋友真是棒,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有哪些啊?我们一起说,语句说完整。(老师板书)
   7、那长方形较长的边和较短的边叫什么,你们能分别为它们取一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说,老师板书)长,用英语怎么说呢?(老师出示英语卡片:length领读)宽,用英语怎么说呢?(老师出示卡片:width领读)你能用手指指出你长方形的长和宽吗?把长方形纸拿出来,我们一起指一指(老师拿出长方形纸和学生一起指长宽长宽,再幻灯演示长长宽宽)
   8、刚才我们研究了长方形,你能说说长方形的特征吗?
(三)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1、认识了长方形的特征,我们就要来认识正方形特征。老师这儿有一张正方形纸片,你们有没有?(没有,只有长方形纸片。老师把正方形纸贴上黑板。)谁会动手将一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正方形?
   2、学生演示。你的手儿真巧,老师告诉大家,他变的这个图形就是正方形。为什么说它是正方形呢?正方形有些什么特征呢?我们还是分小组研究,先把你手中的长方形纸照刚才那位小朋友的方法变成正方形,再用刚才我们研究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数,量,折,比来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得出结果后,把结果填在报告里。(老师巡视指导)
  3、谁来汇报你们一组的结果?(幻灯出示) 提问:你是怎么发现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的?(你会用折纸的方法来证明吗?怎么折?学生自己折着试试。请学生演示,说出这样折说明哪二条边相等。邻边相等,对边相等,所以四条边都相等)
  4、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边叫什么?(板书:边长)
  5、刚刚我们又研究了正方形的特征,有哪些大家一起说。(老师板书)学生再一起读一遍。
   (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
  1、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学会了哪些本领?
  2、我们来比较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的特征?(指名说: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都有四条边,每条边都是一条什么?(线段)我们说,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就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四边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指名学生回答(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4、说明:长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备,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我们通过自己动手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接下来,我们要来做一些练习,来考一考大家有没有都掌握了。
   1、第一题,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
  你找到了吗?找出来了哪几个?你为什么认为它们都是长方形呢?
  老师提醒大家,只有全部符合报告上四条特征的才是长方形。
   2、第二题,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正方形?
你找到了吗?你找到了哪些?为什么认为这些都是正方形?
老师提醒小朋友,一定要满足报告上有关正方形的所有特征才可以断定它是正方形。
   3、举例: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小朋友们真棒,一下子举出了这么多的例子,看来,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长方形和正方形,大家是和他们交上好朋友了!)
   4、判断:
(1)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2)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是长方形。…………(   )
  说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
  为什么这句话是错的?
(4)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打开书本,翻到105、106页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地方。

五、作业布置
   1、思考题:数出图中一共有几个长方形。
   2、练习二十三第4题
教学后记:
认识周长
一、教学内容:书61-62页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和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建立周长的概念,明白周长的涵义。
2、会测量计算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主的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并拓展研究不规则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测量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建立周长的概念,能指出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并会测量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是教学重点;正确、深刻地明白周长的涵义是教学难点。三、教学意图和教学思路
四、教学过程
   1.体验中引出周长。沿着操场的边线绕操场跑步一圈(板书"一圈"、“边线")、让学生比划路线,描述多少是"一圈"、什么是"边线"、贴平面图,让学生用粉笔画跑步的路线,强调"起点"、"终点"、操场一圈边线的总长度、操场的周长。(板书周长)
   2.操作中明白周长。
(1)指导学生找出身边物体的周长、指出课本封面的周长。(电脑显示给予确认)
(2)让学生指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多媒体随后显示)
  3.测量计算中深化对周长的认识。
(1)(显示老鼠和兔子分别绕三角形、四边形的草坪跑步一圈)
  提问:谁跑得多?比什么?怎么能知道它们各自的周长呢?
(板书:测量计算)
(2)在作业纸上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的周长,再组织小组汇报。
(强调:所有边长的总和)
(3)测量更多边形的周长,总结强调周长即"一周边线的总长度"。
  4.引导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1)出示方格纸上的正方形、长方形,要求测量计算并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巩固练习。正方形的边长为2分米,计算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和由这二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强调:计算的应是有关图形"一周的总长度"。
(3)测量并计算周长。(出示下面的图形)
5.合作解决问题。测量计算出硬币和树叶的周长。
教学后记: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2 18:54 , Processed in 0.11252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