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234|回复: 0

[习题] 2015年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0 15: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写在右边的括号内。
1.  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卢梭         D.杜威
2.  教育能使潜的生产力转化为 (     )
A.现实中的劳动力    B.强大的劳动力      C:高效的劳动力        D.复合的劳动力
3.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
A.物质前提作用       B.主导作用       C:巨大作用        D.动力作用
4.  在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中,“团结协作”反应的是教师(     )
A.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 B.对待学生的态度 C:对待同事的态度  D.对待自己的态度
5. 课程权利的分享,意味着课程由统一化走向多元化,这反映了(     )
A.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B.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C:缔造取向的课程实践观              D.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6.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教师提出的议题,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弄清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读书指导法
7. 德育可使每个个体满足自己的需要、愿望,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体现了德育对个体发展具有的(     )
A.生存功能       B.发展功能        C:享受功能     D.催化功能
8. 班主任要善于恰如其分地确定班级发展目标,指定班级发展规划,这表明了教师的(     )
A.教育教学能力   B.班级管理能力    C:道德反思能力  D.精神关怀能力
9.《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     )
A.发展教育事业                     B.提高全民族素质
C: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D.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0. 义务教育的对象是(     )
A.适龄儿童和少年   B.适龄少年       C:适龄青年       D.适龄少年和青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的选项写在右边的括号内。
1.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教育的(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复杂性    E.艰巨性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教育能够(     )
A.保存和传递文化   B.选择文化    C.决定文化    D.整理文化   E.活化文化
3.环境问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包括(     )
A.机遇    B.条件    C.效率    D.手段    E.途径
4.素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     )
A.身体素质   B.心理素质    C.审美素质     D.全面素质   E.社会素质
5.教师的能力培养主要包括
A.预见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D.教育科研能力   E.自我调控能力
6.课程计划的结构包括(     )
A.规定教学科目      B.规定教学目的     C.规定学科的设置程序
D.规定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     E.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7.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主要的观点有(     )
A.认识过程说   B.认识和发展过程说   C.内发论    D.实践说   E.外铄论
8.班级授课制的特点是(     )
A.以“班”为学生人员组成的单位         B.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单位
C.以“课程表”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周期     D.以教室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
E.以“课”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9.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包括(     )
A.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    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C.德育过程内部诸要因素之间的矛盾
D.德育与体育的矛盾   E.德育与美育的矛盾
10.《教师法》的立法依据可分为(     )
A.宪法依据   B.客观依据    C.政策依据    D.理论依据  E.事实依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赫尔巴特的___________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着作。
2.义务教育的两个基本特性:一是强制性;二是___________性。
3.遗传素质的___________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对教育的社会性质和人的培养有定向作用,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___________功能。
5.从整个教育结果和教育质量来看,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每个教师所作的工作只是人才培养的全部劳动过程中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___________性。
6. _________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7.我国中学教学的基本组成形式是___________。
8.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言行一致的品格,这体现了德育的___________原则。
9. ___________是一个班级具有自身特色的稳定的集体作风,是班级成员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的整体反映。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实施时间是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育对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哪些?
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有两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
2.举例说明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六.案例:本大题有两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请对下例中王老师的教学做出评价。
王老师上课后,二话不说,他让本班学生刘茜同学到办公室去一下,说是数学老师找她,而数学老师却不在办公室里。于是刘茜同学怀着疑惑的心情跑回教室,而王老师在教师里早就交待了如果刘茜同学一回来,大家都使劲的笑她,让她发窘,然后仔细地观察她的表情、神态、动作,揣摩她的心理。结果是刘茜被大家笑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下面观察的同学是指指点点,兴趣盎然。在这时,王老师告诉刘茜,老师骗了她,结果她是满脑惶惑,怅然、失望、害羞、愤怒等各种感情一齐涌上心头。此时刘茜同学的表情、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尽显于外,成为全班同学极好观摩的“模特儿”。抓住这个当儿,王老师让学生进行片段练习《刘茜的窘态》,并让刘茜同学写《我被骗了·······》,着重从被骗的心理入手,这样就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2.下例中的的老师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
语文课上,学生们都在认真的听讲,后排的两个学生却头碰头在专心研究什么。我皱起眉头,边讲课边走到那两位学生身边。他俩觉察到了,连忙收起手中的东西开始听讲。我就没说什么,又边讲课边走回讲台。
下课了,我请他俩带着那东西到办公室。他俩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副惴惴不安的样子,却很听话的跟来了。当他俩拿出那个东西,我也有些吃惊,那是当时市面上也很少见的电子词典。我有意识的显出极感兴趣的样子,向他俩请教:“这是什么?怎么使用?”他俩高兴起来,给我演示如何查汉字。原来上课时他俩就在研究这个电子词典呢。“真不错,得花很多钱吧?谁给你买的?”我问道。“200多呢,表哥买的”“你表哥舍得花这么多钱给你买这个学习工具,你们成绩很不错吧?”他俩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拿出记分册,开始给他们分析他们的若项和强项,他俩极感兴趣的听着。“亲人们对你们的希望不小啊!你们可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他们对你们的希望啊!”他俩使劲的点点头。“这个小机子能储存多少单词?翻查一个单词需要多少时间?咱们比一比怎么样?”我顺手拿起桌上的《现代汉语词典》,说了一个字,随手就翻到了,解释的很详尽。两个小孩子却“进入”“退出”地忙活了一通,落后了,再对照电子词典的解释,义项少,解释也简单。原来它就是一本简易的词典啊!还不如这种印制的字典词汇量大,解释的详尽,查起来方便、快捷。虽然不方便携带,课堂上还是用印制的词典省事。“以后上课注意提高听课效率,也対得起表哥的词典好不好?”我边说,边把词典递给他们。他俩惊喜的接过来,听话的点头答应着,拿起电子词典走了。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学的着作《灵魂论》的作者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冯特         D.艾宾浩斯
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人格;另一方面是(  )
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    C.情绪情感过程  D.意志过程
3.桑代克从1896年开始,先后用迷津和迷笼研究动物的学习活动,这一理论属于(  )
A.刺激—反应理论  B.认知—发现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顿悟学习理论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反映的心理现象(  )
A.后象   B.感觉适应   C.感觉对比    D.联觉
5.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做(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6.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属于(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正迁移   D.负迁移
7.在人脑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加工,从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想象
8.一般来说,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更容易引起(   )
A.有意注意   B.注意转移   C.无意注意   D.注意分配
9.某中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容易见异思迁。他属于传统气质类型中的(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0.在人际交往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这属于人际印象形成中心理效应的(   )
A.正性偏差   B.近因效应   C.第一印象   D.定势效应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   )
A.  逻辑性   B.过渡性  C.闭锁性  D.社会性     E不坦率性
2.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   )
A.逻辑技能  B.动作技能  C.具体技能  D.抽象技能   E.智力技能
3.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记忆可分为(   )
A.形象记忆  B.有意记忆  C.情绪记忆   D.逻辑记忆  E.运动记忆
4.问题解决的一般性障碍主要包括(   )
A.情绪障碍  B.文化障碍  C.言语障碍  D.习惯障碍  E.知觉障碍
5.动机作为活动的一种动力,具有的功能包括(    )
A.激活的功能   B.指向的功能  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D.稳定的功能  E.满足的功能
6.个体对挫折的反应表现在(   )
A.应激性反应  B.情绪性反应   C.理智性反应  D.激情反应   E.人格的变化
7.情绪的两极性表现在(    )
A.快感度    B.紧张度   C.强度   D.激动度   E.应激度
8.人格结构是十分复杂的,它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   )
A.气质    B.人格倾向性   C.性格   D.人格心理特征   E.自我调控
9.一般能力包括(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注意力    D.想象力
10.挫折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应对挫折的方法有(   )
A.正确对待挫折   B.改善挫折环境   C.总结经验教训
D.调节抱负水平   E.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         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2.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称为         。
3.温故而知新,这属于          迁移。
4.明适应使视觉器官在强光的刺激下感受性         了。
5.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为         。
6.对“月晕而风,础晕而雨”的判断,属于          思维。
7.意识的最基本特征是意识的          。
8. 个人成就动机强弱与个体对成功概率的估计有着密切的关系,     的成功率是最高的。
9.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创立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理论,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和
三个维度去考虑。
10.知道某人是上海人,人们就会推断他精明、细致、能干,但狡猾、小气,这种心理效应就是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学习迁移及其种类。
2.     简述感觉记忆及其特征。
3.     简述思维及其种类。
4.     简述情绪状态。
五.论述题:本大题有两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久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结合这句话,论述教师职业与心理学的关系。
2.论述人际认知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六.案例:本大题有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李杉的家庭条件较好,是家里的独子,在当地一所中学读书。因为父母工作忙,他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两位老人非常溺爱他。他可是学校里的“名人”,曾经和几个哥们把另一个班的几个男生暴打了一顿,从此“名声大振”。为此,他被学校警告处分,可他并不在乎,还经常和同学炫耀自己的“勇敢”,认为自己是个“英雄”。他学习成绩很差,经常旷课,即便来上课,要么睡觉,要么跟老师捣乱。他喜欢穿名牌,课下经常打游戏,泡网吧,有时没钱了,就跟爷爷奶奶撒谎或跟同学“借点”。
请结合心理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
2.小赵是一所城市中学的老师,4年前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这所学校教学,刚参加工作时,小赵工作特别有激情,她主动接近同学,认真备课,还组织学生成立了奥数兴趣小组。2年前,学校一位数学老师调走了,她的工作量一下增加了一倍,一个教案有时要讲8次。承担了这么多工作,她觉得领导应该高看一眼,在评职称、进修方面给自己一些照顾,可领导并不买账。渐渐地,小赵开始讨厌上课,有时没有备课就敷衍了事,奥数兴趣小组也解散了,有时还跟学生发脾气,对同事也开始变得冷漠,甚至产生了辞职的念头。
请结合心理学知识分析此案例。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1-23 12:58 , Processed in 0.16962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