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 数学六上册 37至38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用方程解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计算方法,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方程只是打基础。 这类解决问题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安排仍采用先列方程求解的方法,加强了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解决问题的联系,重点帮助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量的准确分析,明确它是已知还是未知,以此来确定怎样用方程解。此外也加强了方程解与算术除法解的联系,使学生通过方程解领会此类解决问题的特征,学会用算术法直接列式计算。这样既培养学生灵活解答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方程解决问题。 2、经历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尝试能力,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3、感悟教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学生通过经历解答解决问题的体会,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根据教学内容,本课的重点为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大部分都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在前面已经学习过解决问题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在这节课中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师指导为教学方法。 三、教学理念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动态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所以我在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指导学生采取以下的学法。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充分的时间讨论、思考,自己主动的获取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出新知 第一个环节:复习旧知,促进迁移,设计如下: 1、爸爸体重75千克,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7/15,那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出示与例题有关的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学生练习后,关注这几个问题: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怎样用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把谁看作单位“1”? 该环节主要复习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旧知,为新知的探究铺路搭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个环节: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课件展示例 1 ,创设情境 。 教师点出本节课的主题并板书课题。 组织学生看题,分析题意。教师提问指导,小组合作交流。 1 题中的单位“1”是什么? 2 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3 试着用线段图画出数量关系式并用方程解答。 小组汇报,教师板书学生汇报过程并详细解析步骤。 设计意图:从各种信息中筛选有用的条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画图是将学生的抽象思维转化为可见的数学关系的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件展示例2 让学生观察例2与例1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问题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过程。 设计意图:不同的数量关系,其本质还是一样的,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从本质上把握题意、解决问题,同时是渗透类比的思想。 第三环节:多形式练习,巩固知识体系 教材38页做一做、练习十。 多形式的练习,促使知识的形成和内化。新知尝试练,难点强化练,练习面向全体学生。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 主要从这几个问题讨论:这节课学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通过交流学习 心得,查漏补缺,同时培养学生敢于提问质疑的学习精神。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求条理清晰、简单明了、一目了然,既突出教学重点,又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