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39|回复: 0

[习题] 2015年班主任理论与实务考试模拟题A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3 09: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填空

1、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组织保证和重要阵地。

2、根据班级组织的人际关系特征、主要矛盾冲突、结构化程度或集体性以及发展水平,可将班级组织的发展过程分为孤立探索、群体分化、组织整合三个阶段.

3、班主任是主要班级管理者,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中,学生主体原则侧重于班主任工作目的方面,是班主任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4、体制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对学生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最为复杂最为困难的任务。

5、班级信息管理的要求是及时性、真实性、实用性。

6、量化管理是一种操作简便、赋分精确的评价方式,具有精确、客观、可比、实效性强等优越性。

7、课堂学习是我国目前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建立课堂学习秩序是班级常规管理的重点。

8、狭义的班级活动主要包括主题班会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

9、团队学习是建立学习型班级最基本的形式。

10、班主任心理辅导的具体目标应包括发展性目标和防治性目标两个方面。

11、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及时获取有关班级管理的信息是班主任管好一个班级的关键。

12、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13、心理辅导式班主任工作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尊重、同感、理解、信仰与积极关注的态度,全方位构建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生生、师师、家校等)以及和谐向上的班级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适宜的环境。

14、价值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养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学生毫无疑问应该是价值观教育的主体。

15、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部已将诚实守信列入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

16、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质量最终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班级工作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能否采取合理、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

17、在班级中形成教师期待效应,这种肯定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们激发积极向上的信心和一种内驱的激励力量。

18、共青团的性质决定了它是班集体的核心力量,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和支持者,是协助班级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

191862年京师同文馆正式创立并首次采用了班级的授课方式,班级授课制由此得以移植。

20、班主任工作从根本上讲是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教育活动。

2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正式实行了班主任津贴制度。

22、班主任工作从根本上讲是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教育活动。

23、班级组织的结构内容划分为组织目标,组织机构和组织规范。

24、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班干部和普通学生构成了班级管理系统的主体。

25、班主任权威的主要作用有定向,组织,协调,监控,评价,决策。

二、选择题:

1、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班级。

2、按时问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教育、生产和生活三位一体同时进行——个别授课制——班级授课制。

3、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导向下,班主任工作也发生的变化有

①倡导全员班主任即人人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②专业化,即对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作进一步的规范和强化。

4、我国从何时起规定:凡担任班主任的老师在上岗前或上岗后半年时间内均需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200612

5、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学校,其班主任工作实践有不同的侧重点,采用了不同的理论方法。这些共同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班主任理论体系。这不包括《班主任之友》

6、班级组织的基本成员有学生群体、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其中的主体部分是学生群体。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有:①学生主体原则、②因材教原则、③启发疏导原则、④实践活动原则  ⑤集体教育原则、⑥民主公正原则  ⑦爱严相济原则  ⑧以身作则原则⑨调查研究原则

8、班集体的硬件建设实质是组织建设。

9、班主任的教育方法有:①说理教育法、②激励法、③榜样示范法、④角色模拟法、⑤暗示法、⑥契约法

10、班级活动的形式可以分成以下儿种:  ①模拟活动、②交流活动、③文艺活动、④竞赛、⑤辩论活动、⑥纪念活动 ⑦实践活动、⑧庆祝活动

11、能体会当事人内心秘密世界仿佛身临其境,能设身处地的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达到对当事人境况心领神会的情感是共情。

2、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管理模式有:①权威管理模式、②目标管理模式、③制度管理模式、④量化管理模式、⑤自主管理模式、⑥民主管理模式、⑦合作管理模式、⑧学习型管理模式。

13、给班级授课制奠基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在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奠定了班级教学的理论基础。

1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确定适合的教育对策,这是班主任工作原则之因材施教原则的反映。

15、在实施班级目标管理活动中,班主任要逐一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互相沟通,为班级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16、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核心。

17、学生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

18、老师喜好按自己的意志来管理班级,反映了班主任工作未按学生主体要求来执行。

19、学生向师性的心理特点,要求班主任应做到以身作则。

2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培养班集体。

21、在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教导工作的教师是班主任。

22、班级的静态陶冶作用是指班级集体的环境和氛围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3、学校管理目标是拟订班级工作计划的基础。

24、评价中受肯定的班主任能够引发其他班主任的赶超意识,而其自身双会为保持领先而再作努力,这体现了班主任工作评价具有激励作用。

三、判断:

(√)1、新时期班主任角色不论如何转变,它所承载的学生管理和教育的工作职责永远都不会改变。

(×) 2、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缓释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3、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班级内的全员参政议政,人人有事做,人人有管当。

(×)4、对学生的惩罚,应以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标准适度进行,必要时劳动也可以作为惩罚的内容。

(×)5、根据班级建设的实际情况需要,班主任在制定班级制度的时候,应本着越多越好、越全越好的原则。

(√)6、班主任起着桥梁、纽带作用,既是班级运行机制的中心枢纽,也是班级与校内外其它相关组织机构建立鞋系、彼此协调的中介者。

(√)7、抓住特点、写出个性,循循善诱、语重心长是操行评语应有的特点。

(√)8、依据《日常行为规范》中衣着整洁的相关要求.学生不得留长指甲、不得染指甲。

(×)9、为了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骨干作用,使班主任成为人人羡慕的岗位,应

鼓励骨干老师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

(√)lO、班主任管理权既是班主任的基本权利又是基本义务

(×)11、班主任在工作中,以正面改造型教育为主,少用塑造型教育。

(√) 12、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及时获取有关班级管理的信息是班主任管好一个班级的关键。

(×)13、团组织是学校进行教学、思想品德教育、技能训练以及课外活动的基本单位。

(×)14、组织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信息问联系。

(×)15、我国中小学德育主要是通过开设班会的形式来操作的,把班会等同于教学过程。

(√)16、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养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学生毫无疑问应该是价值观教育的主题。

(√)17、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

(×) 18、班级团支部应全部置于班主任的行政管辖之下,由班主任布置团支部的工作,什么问题均要经班主任同意。

(√)19、表扬是教育的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20、班主任在指导团组织活动时要防止两种倾向:  一是包办代替,二是撒手不管

四、简答:

l、什么是学生主体原则?班主任在工作中坚持学生主体原则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学生主体原则:学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是班级教育的目的;班主任在班级工作过程中,应该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和重心,充分尊重和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具体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自己,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哪原则?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1)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其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2)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⑶、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相结合,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育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3、什么叫自主管理模式?用自主管理模式管理班级应该注意什么?

自主管理模式:以学生的自我约束为基础,自我管理为手段,自我评价为途径,自我发展为目的的班级工作模式。

注意: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处理好松与紧的关系。处理好多与少的关系。

4、班级精神文化的定义是什么?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有哪些途径?

班级精神文化:班级在发展中,受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班级理念、哲学以及价值观,它是一种以意识为形态的班级核心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途径: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确定健康的奋斗目标。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5、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最为复杂最为困难的任务。简述班主任的教育任务有哪些?

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指导;环境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指导;人生规划。

6、班主任是班级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班主任自身应具备那些方面的素质?

①缜密有力的组织管理能力;②机智灵敏的应变能力;③广泛灵活的交往能力;④深刻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⑤生动艺术的语言表达能力:⑥爱心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⑦情感是学牛接受教育的关键;⑧才德是教育学生的保证;⑨宽容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7、班主任赞美表扬艺术有几种方法?

    ①、口头表扬法;②歌声表扬法;③喜报表扬法;④奖品自我选择表扬法。

8、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答:①说理教育法;②比较鉴别法;③典型示范法;④形象熏陶法;⑤自我修养法;⑥实践锻炼法。

9、新时期班主任的角色转换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由说教型向感染型转换;由限制型向促进型转换;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由时代型向未来型转换。

10、班级危机管理可大致分成哪几个阶段?

    危机预设;危机准备;危机确认:危机控制;危机善后。

11、什么是班级活动?广义的班级活动有哪几种?

班级活动是指由班级成员参加的集体教育活动。广义的班级活动是指在教育者的组织和领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完成教育计划而组织的由班集体成员参加的一切教育活动,包含以下五种:学习活动、生活活动、班会活动、团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

12、什么是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对学生成长有那些影响?

答: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实现班级目标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班级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有:教育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

13、班级活动的形式有那些?

答:班级活动的形式有:模拟活动、交流活动、文艺活动、竞赛活动、辩论活动、纪念活动、实践活动。

14、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什么?201

答:①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②经常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③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④指导班委会和少先队工作;⑤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⑥搞好班级的经常行管理工作;⑦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2-12 12:08 , Processed in 0.517639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