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一夜的工作》节选自作家何其芳的《回忆周恩来同志》。作者在文章中先简要交代了自己得以目睹总理工作的缘由,然后着重叙述了他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最后抒发了自己真切的感受。整篇文章具有以下特点:(1)文章简短,但内容具体充实。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了总理一夜工作的片断,来反映周总理一生的工作作风和精神品质,选材方面具有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特点。(2)文章质朴无华。所写的事全是作者亲眼所见之事,记叙过程没加任何华丽的修饰,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总理的热爱和敬仰,感情色彩十分浓郁。(3)文章笔墨集中,中心突出,凡与中心无关的枝节,作者都尽量压缩,做到了有详有略。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受到周总理伟大人格的熏陶;二是引导学生领悟本课通过生活小事和运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人物伟大精神的表达方法。 课文的重点是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这部分。这部分是从工作辛劳和生活简朴两方面表现周总理崇高品质的。 课文的难点,主要在最后两个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难在理清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感受作者那种强烈的感情。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国家总理的办公室,却只有寥寥几件必不可少的办公设备,的确“极其简单”,这与“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此而已”是“不过这样罢了”的意思,在课文中的意思是仅仅这几样,再一次强调了设备极其简单。这个句子说明周总理生活极其简朴。 ②总理招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记录稿,其实是备咨询的意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且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首先,联系前后句子来细读,我们会发现作者的描写客观真实,毫无夸张修饰的成分。为什么说总理是一句一句地审阅?因为总理是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句句如此。从哪里可以看出总理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因为总理是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要问我一两句。总理审阅文件的认真、细致程度令人惊讶。其次,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得知,总理审阅的这一份文件是他自己写的报告,大致有400多句。自己写的报告总理审阅时却是一句一句地审阅,认真思考,反复斟酌,并且谦虚地征求别人的意见,以致于审阅这一份文件花了相当长时间。总理审阅文件的认真、细致的程度可以说令人震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做事一丝不苟、举轻若重的总理。由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索,总理为什么如此极其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地审阅一份文件? ③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这是周总理彻夜工作用来充饥的食物:一杯清茶、一小碟“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实在简单到极点。周总理工作任务那么繁重,饮食却如此简单,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工作上不辞劳苦,生活上却低标准要求自己,周总理的高尚品德通过吃夜宵的这一细节,具体地表现出来了。 从上文的“两杯”绿茶可以推断,花生米也应该是两个人的,既然是两个人的,当然应在一个人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但是两个人的花生米的量仍是少到“数得清颗数”,以致作者怀疑是否有所增加,因此在句中加了“好像”一词。 ④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由于目睹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亲眼看到了周总理工作是那么劳苦,而生活又是那样简朴,作者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胸中有千言万语想向人倾诉。在前一段中,作者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历朝历代哪里有过像周总理这样的总理。因此,他情不自禁地发出“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的感叹。在这一段中作者的思绪又从纵向转到横向的对比上,于是向全世界发出内心的呼喊:“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这里,一方面表达了作者为能有机会亲眼看到周总理一夜工作而激动、自豪的心情;另一方面,作者从周总理一夜的工作而想到了总理每个夜晚的工作,所以作者自信而又自豪地喊出:“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2)对词语的理解。 浏览:粗略地看,不是仔细地看。可联系“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等语句来理解。 咨询: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备咨询”是一个词组,在文中指“作者何其芳准备接受周总理咨询”。 1.读读记记“审阅、陈设、极其、转椅、隔壁、记录、浏览、思索、热腾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4.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 1.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本课的教学在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基础上,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因为每个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获得许多个性化的感悟,有的着重感受到总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有的着重感受到总理简朴的生活态度,有的着重感受到了总理的平易近人……因此, 教师应该创设机会让学生交流各自的读后感,并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在交流中丰富对总理的认识。反过来讲,教学时尽量避免“直奔中心”,避免整体感知课文阶段就急于让学生找出中心句,对总理的认识过早地统一到“总理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上。 2.深入解读教材,正确引导学生“解疑”。本课即使不安排“质疑”的教学环节,学生也会提出很多问题。例如,“作者仅仅亲眼目睹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他为什么说总理的每一夜都是这样工作的?”“周总理为什么不先审阅作者带去的文件,而要让作者等了几乎整整一夜?”“总理为什么不白天工作,晚上休息?”……当学生真的提出这些自己深感困惑的问题时,作为教师不要敷衍、搪塞,而是应该联系上下文,联系相关资料(如,“相关链接”中的资料)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3.抓住课文的难点进行教学。这篇课文的难点是最后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这两段话,要抓住重点词语。第一段话,可抓住“新中国”,意思是与中国历朝历代相比,只有“新中国”才会有这样的总理。第二段话,可抓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等词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意在同世界各国相比;“每个”意在强调,“我”看见的“一夜的工作”只是他无数个夜晚工作的缩影。教师可引导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周总理工作的情形,教师也可借助一些补充材料介绍周总理工作的一些情形。 4.把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和领悟表达方法结合起来。本课在表达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选用生活小事(其中不少是生活细节),以平实的文字表现人物的高尚品格。在引导学生领悟这一特点时,不要把它当作写作知识来讲解,而应融于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之中让学生领悟体会。可在学生对课文有了较深的感受之后,让学生具体讲一讲课文是怎样表现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 5.提醒学生注意本课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蒙眬”的“眬”是后鼻音,“眬”是目字旁,不要误为日字旁或月字旁。蒙眬,指快要睡着或刚睡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的样子,不要同“朦胧”相混。“朦胧”也是一个词,主要指月光不明。“咨询”的“咨”是平舌音;“咨”的下半部是“口”,不要误写为“日”;“询”的右半部是“旬”不是“句”。 四、教学案例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一、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 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不止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思考下面的问题:“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还可以让学生读读生字词并结合课文理解。 二、抓住重点词句,探究课文重点内容和语言表达 1.讨论: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哪些句子写出了生活的“简朴”?哪些词用得特别好,突出了周总理的“劳苦”“简朴”?要求学生先找出句子,再找出词语。学生找出的词语可能有:一尺来高、一句一句、相当长、极其简单、一张、两把、一盏、如此而已、一小碟、数得清颗数。找出来之后,让学生说说,用上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2.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相机诱导。比如,学生如果讲到“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中的“极其简单”用得好,说明周总理办公室的陈设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时,教师可追问:能不能把“极其”换成“相当”“很”“十分”等词语呢?以便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用词的准确、贴切。 三、朗读、背诵及说、写练习 1.全文朗读。 要注意对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朗读的指导。如,读“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和“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时,要充满自豪感。前一句,读国名时要慢而有力;后一句,要强调“这样”,读出反问的语气。 要安排充分的时间,采用自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恰当地处理朗读的重音、停顿、语调和速度。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可让一名学生高声领读,全班学生轻声伴读;在读到作者内心独白时,可安排多名学生一遍一遍地接连不断地反复诵读,造成一种深沉的反复不断的赞叹气氛,好像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在呼应作者似的,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和思想的感染。 2.片段背诵。 先引导学生分清最后两个自然段内容的侧重点,前一自然段重点写作者对自己说的话,后一自然段重点写作者想对全世界说的话;然后帮助学生理清这两段话的表达顺序,最后引导学生提取主导词: 对自己:新中国、一夜、劳苦、简朴 对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夜、每个夜晚、你们看见过吗 这样指导之后,让学生反复诵读,然后背诵。 (丁培忠设计) 五、相关链接 1.何其芳(1912—1977), 四川省万县人(今属 重庆万州区),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家。17岁发表作品。1938年到延安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1947年曾两次被派往重庆,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从事文化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何其芳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同时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写有少量诗作。何其芳早期诗作艺术精致,色彩绚丽,以清新柔婉见长。参加革命后诗歌创作变得平易朴实,乐观豪放。 2.周恩来生命的最后时刻(节选) 1975年6月1日周恩来总理住进了医院。周总理入院以后还一直坚持办公。每天由秘书挑选文件,交邓大姐带到医院。开始时,周总理亲自批阅文件,看参考,看报纸等。后来病情发展,便逐渐由邓大姐来念文件。因为总理平时工作异常繁忙,时间上赶不准,所以没有听广播的习惯。住进医院后就由卫士和护士轮流给总理读报纸,大小消息都得念,一点也不能马虎。 周总理在病床上工作仍然那么认真。甚至在上手术台之前还要批阅文件。住院的日子里,不仅没有改变,相反还加快了自己的工作节奏,一再要求医务人员要把治疗和他的工作统一起来,治疗要适应、配合工作,要使工作不受影响和干扰。他经常是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周总理这种把个人生命置之度外,对工作高度负责的事举不胜举。 3.第一次“文代”大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的简称。1949年7月2日在北平(即 北京)召开。周恩来同志在会上作了 政治报告。 4.中南海中海和南海的合称。位于天安门和故宫博物院的西侧,始建于辽、金,经元、明、清各朝代扩建。新中国建立后,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所在地。 5.政务院我国最高行政机关。1954年以前我国中央人民政府用此名称,后改为国务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