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441|回复: 0

[习题] 教师上岗考试教育学部分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0 10: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A
  A.教育现象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2.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C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C
  A.骑马 B.投枪C音乐 D.吟诗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B
  A.教育 B.环境C.遗传 D.主观努力
  5.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B
  A.早操、课间操 B.体育课C.体育竞赛 D.学生自觉锻炼
  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D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C.逻辑过程 D.认识过程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C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C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A
  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
  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10.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B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11.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D
  A.课外校外教育 B.各科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2.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A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13.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C
  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填空题
  14.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15.遗传是指人们从上代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些先天的生理解剖的特点,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能性。
  16.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即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17.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8.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简答题
  19.简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权等。(3)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以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2)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2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论述题
  22.试从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出发,论述实行小班化教学的优越性。
  1)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堂,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略)(3)其优点在于: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4)但是班级授课制也有其弊端。主要在于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和集体统一,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5)我国许多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师资力量不够等因素,使得班级规模过大,这使得教师一时之间难以兼顾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多种类多层次需求,使得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尤为突出。而小班化教学则是针对这种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改革趋势。它在保留班级授课制优点的同时较好克服了其弊端,有利于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最佳发展。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
  A.《大学》 B.《中庸》C.《学记》 D.《春秋》
  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D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B
  A.生产劳动 B.模仿C.语言 D.动物本能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C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B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B
  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 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 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B
  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 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
  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D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C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
  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二、境空题
  14.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S226;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15.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16.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17.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18.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21.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如何相互结合,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
  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3)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4)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试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2-23 13:46 , Processed in 0.267906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