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2348|回复: 0

[习题] 新课程基本理念问答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1 10: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什么是课程

   课程,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在1859年最早提出的,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该词源出于拉丁语“跑道”,含有“跑的过程与经历”之意,后转意为教育上的术语,意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学习的进程,固而课程有时又简称为“学程”。

    关于课程的定义,众说纷纭,概括国内外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界说,大致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的环境和氛围的影响。狭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

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学生与教师的经验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社会即课程,自然即课程。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来,成为课程生态有机构成的时候,它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课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的载体。具体来说,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①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施工蓝图。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办一所学校首先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要规定相应的教学任务,这一切并不是凭空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制订课程目标,规定课程内容及课程结构,实施课程计划和标准等环节来实现。

    ②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在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主要依据课程内容。教师备课,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教学等,都必须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来进行,不能脱离这个根本。

    ③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无论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都要通过课程呈现。在学校中,学生以课程为基本的学习内容,为自己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④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设置合理与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⑤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学校所有评价指标的建立都可依据课程来进行,学校可以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教育质量评估,提高教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

3.为什么要突出地强调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之所以被如此重要而紧迫地提出来,首先是由于它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的最主要的依据。综观中外教育改革,无不是把课程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把课程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加以改革和建设。

  其次,因为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一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的课程改革,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行体系,改革在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一是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二是初步推动在统一基本要求下的教材多样化,引入了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三是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仍然存在;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正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第三,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我们必须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从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来认识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大意义,从而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地高度负责地参加并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



4.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主要存在七大问题:

    ①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要求不能完全适应。

    ②思想品德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③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

    ④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⑤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⑥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

⑦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
5.当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和趋势是什么?

当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和趋势是: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②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

    ③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比例;

    ④注重综合化课程,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综合化,置以克服分科教育的缺陷;

    ⑤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⑥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



6.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7.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可概括为“六个改变”: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伏,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8.什么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9.为什么本次课程改革要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

本次课程改革中,将广大教师所熟悉的“教学大纲”改成了“课程标准”。这并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区别在于:  

①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即: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教学大纲则关注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②课程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学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关注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

    ③课程标准突破学科中心,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而教学大纲则以学科为中心。

    ④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教学大纲则强调教师的教。

    ⑤课程标准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提出多元评价建议,评价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而教学大纲则更多地关注学习的结果。

⑥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即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而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清晰明确的规定,而且规定了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及深度、难度指标,多数教学大纲还规定了详细的教学顺序,以及各部分内容的课时等,忽视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

10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七条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第十二条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第十三条指出: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和多样化。据此,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学中予以充分体现。

    ②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是一个最低限度的基本要求,为编写多样化的教科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③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不同版栖的教材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切人视觉、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

④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课程标准可以通过教材不断检验来完善。



11.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首次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尽管各有特色,但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大致包括以下五部分:

    ①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②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③内容标准——内容领域及行为目标o

  ④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⑤附录——术语解释、案例。



12.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以下五个特点: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②突破学科中心,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③改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⑤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较好的环境。



13.如何理解并落实新课标中的三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融合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

    ①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新教材特点,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落实。

    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个有机整体,不是三项并列目标,不能将其硬性割裂分开。

    ③三维目标的落实是一个灵活创新求真的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有序地落实。

  ④受传统的习惯影响,教师尤其要强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层面上的目标意识。
14.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纲要》第二部分对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

    ①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完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应加强写字教学。

    ②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至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③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④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设职业技术课程。



15.为什么要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课程结构调整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我国传统的课程结构,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首先,在写课程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经验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程所占比例很少;国家课程1{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课程类型单一,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语、数等科目所占的比重过高,挤占了其他学科的时间。

新的课程结构将扭转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中小学课类型单一、科目比重失衡的局面,从而实现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具体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学校课程体系中具体科目比重关系的调整,体现了我国开展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16.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纲要》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



17.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应如何理解并落实?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在实践层面上落实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②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

③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问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各门课程要区别对待,但这种区别对待的目的正是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均衡,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

18.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哪里?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加强学科的综合性。新课程结构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②设置综合课程。本次课程改革不仅开设了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而且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这也就是说,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在学校课程结构中所占比重是随着学校教育层次的变化而变化的。

  ③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19.新课程结构的选择性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选择性集中体现在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将lO%~12%的时给予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而形成了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

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而言,要求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适应学生的个性展。



20.如何理解“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本次课程改革将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九年一贯地进行课程设置。“整体”指将各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通过课程的横向组织,使各门课程在差异得以尊重的前提下互相整合起来,消除以往学科本位所造成的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甚至壁垒森严的对立局面,使各门课程、各个学科产生合力,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人格整体发展.“一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就一门课程而言,要强调“连续性”,使课程内容在循环中加深、拓展,并不断得到强化、巩固;就各门课程关系而言,要强调“顺序性”,使不同课程有序地开设,前后相互连贯,同时使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累积效应,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21.如何正确认识分科课程及其优缺点?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从课程开发来说,分科课程坚持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础,强调本学科知识的优先性;从课程组织来说,分科课程坚持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

    分科课程具有以下优点:①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它是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的重要途径;②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③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现行分科课程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容易导致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容易导致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22.新课程体系中现行的分科课程有什么变化发展?

    本次课程改革在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前提下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对分科课程本身进行了改革,使分科课程得以改善。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①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改变。

  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各学科都力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作为课程主干内容;各学科在保留传统课程内容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从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吸取新的基础知识,增加新的具有时代性的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剔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各学科都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努力面向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从而使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形成互动的关系;各学科都力求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学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总之,新分科课程内容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从而与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统分科课程有显著区别
23.本次课程改革设置了哪些综合课程?

    本次课程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综合课程有:

    ①《品德与生活》(12年级)

    ②《品德与社会》(36年级)

    ③《科学》(36年级)

    ④《历史与社会》(79年级)

    ⑤《科学》(79年级)

    ⑥《艺术》(19年级)

⑦《体育与健康》(79年级)



24.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

设置综合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①知识的琐碎化问题。在分科课程中,教师只需要处理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而在综合课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活动或任务的需要,选择许多学科领域中的知识并加以整合。这对习惯于传统分科教学的教师而言是很难适应的。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把许多知识信息机械地甚至牵强地拼合起来,从而导致知识的琐碎化。

    ②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成功地实施综合课程需要教师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果教师缺乏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就不可能将这些知识技能有效地整合起来,这样就很可能导致综合课程形同虚设。另外,如果教师本人从未体验过综合课程,那么他们实施综合课程的难度将更大,要帮助教师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认识和解决综合课程的诸多问题,提高教师对综合课程的理解和信任。

③管理问题。要在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学业考试上充分考虑综合课程的特点,营造有利于实施综合课程的外部环境。



25.如何认识综合实践活动及其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点:

    ①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②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二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经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动过程与结果具有开放性。

    ④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兴趣,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⑤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26.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有何意义?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特色与亮点,也体现了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2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以下基本理念:

    ①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②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③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谋求自我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28.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研究性学习;

②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③劳动与技术教育;

④信息技术教育。

除以上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级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学生同伴问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10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29.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上应遵循哪些原则?

    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遵循下列原则:

    ①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②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③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④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⑤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这三大指定领域。

⑥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初整合起来。



30.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利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联系。具体说来,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

①学科领域的知识可能在综合实践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②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

    ③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



31.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应该成为一个简单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序高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管理学生,教师还要主动地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协调学生、学校与家长的关系,协调社会有关部门、机构与学生活动的关系,为学生开展实践性学习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还对指导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资历和能力要求。主要包括:()规划与设计的技能;()组织、管理与协调的能力;()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2.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在联系是:二者都强调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二者的终极目的都指向学生的个性发展,尽管直接目的有别。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归纳、整合、开拓、提升;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则可从学科领域细化、深化生活中的主题。
33.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情感体验、意识态度、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系统的基础知识传授不再作为追求的唯一或主要目标。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

①获得亲身参与科学探索的积极体验;

②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学会合作与分享;

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⑤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⑥激活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34.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其特点是:

    ①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②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的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主动学习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③实践性。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④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的课程,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o

⑤重过程。研究性学习将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实施获得感受和体验,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快乐,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5.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即选择课题、进行课题研究和结题,换种说法,即提出问题、分析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①进入问题情境阶段(选题)。本阶段首先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布置研究任务。这时,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进行信息交流活动、介绍已有的研究性学习案例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诱发探究动机。

  ②实践体验阶段。本阶段中,学生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在开放情境中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小组合作与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沟通,以科学态度解决实际问题,从一定角度认识环境、认识自我,形成记录了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等多种形式的“作品”。教师则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一些方法指导和思路点拨,不失时机地发展和发扬学生的创意和其他闪光点。  

③表达和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多样化,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曾一个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36.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流程与学科教学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种课程实施的流程与学科教学相比,有很多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是:

    ①课程的组织实施过程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学生没有了固定的教材、固定的教师,学习内容各异,指导教师可以自由聘请。

    ②课程组织形式已不再是班级授课制的形式,而主要以学生小组为活动单位,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共同完成课题研究的训练。

    ③课时安排虽集中排在某一单位时间内,但除此以外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外还要安排大量时间学习,同时学生完全自主决定其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④学生的活动场所已不再固定在校园内、教室里,而是离开了教师的视野所及的范围,在更大的空间内流动学习。

37.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研究性学习的开设,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送者、组织者、指导者;从仅仅关注教科书变为同时关注本学科知识

与实践的联系、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及懂得科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变为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

教师上述角色的变化,反映了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一个只会把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显然已经落伍。以研究性学习为开端,教师将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和完善自己。



38.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同时更为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它的基本目标是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融人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学生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一般有五个方面:①服务社区;②走进社会;③珍惜环境;④关爱他人;⑤善待自己。



39.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哪些特点?

    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形成了综合形态的课程设置,将劳动与技术教育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   

    ②进行了课程内容的结构性重组,确立了劳动、家政、技术、职业准备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有一定独立性又有一定渗透性的内容结构。

    ③建构了包含性和拓展性两部分的这种富有弹性的目标体系,使各地方、各学校以及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内容的选择主体成为可能。

    ④拓展了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空间,劳动与技术教育学习内容在范围上的拓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⑤确立了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在初中实行劳动与技术学习的“合格证书”制度。

    ⑥注重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负有一定教育使命的不同教育主体在劳动与教育中的功能区分。



40.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三个相互承接的任务:

    ①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使全国90%左右的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③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劳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信息化课程资源以及高效的学习工具。



41.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观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理念主要有:

    ①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流,是沟通,是对话;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师生与教材的对话。

    ②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

    ③教学应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机贯串于教学全过程。

④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42.如何建立师生积极互动、立足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双边关系?

    建立师生积极互动、立足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双边关系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起点和依据,加大对原有传统教学中不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行变革的力度,确立学生主体性地位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

    ②创新是社会与民族进步的动力和灵魂,也是教学变革与发展的动力和灵魂。创新观念应贯串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统帅教学的全过程。

    ③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

    ④采取多样而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保持高昂的积极性。

⑤改变原来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43.如何认识并进行课堂教学对话?

    教学对话是指教师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

    在教学中采取对话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至苏格拉底,他主张“教育不是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找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正如雅斯贝斯所说“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所以说,对话是教学中交往的重要途径或形式。

师生交往互动要求教师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在课程生态环境下的与学生的“对话”,从而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传话”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让课堂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创生出新的智慧来。在进行对话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它的对象不仅仅指对方,还指对方的观点;二是要尊重彼此的传统习俗或经历;三是言论、信仰和行动的自由;四是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五是关心具体的生活经验;六是通过具体行动(实践)验证。在对话中,师生都为教学活动所吸引,共同创设交往的情境,他们平等参与、真诚合作、积极创造共同成长的精神氛围。



44.为什么新课程强调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



45.为什么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为本”?

中小学教学是分学科进行的。学科教学的重心在学科还是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过分关注学科,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是学科本位论的反映。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在强化和突出学科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学科本位的错误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指导思想。学科教学依然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46.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生观?

   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那么,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

    ()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应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快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还给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珍视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学生应该受到尊重、爱护;作为自然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生理、心理上的特点,把“孩子看做孩子”。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必须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代替和包办;

③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47.如何理解课程的生成性?

生成性是指建构主义教学观主张的生活性和生长性,教学是师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生活之中,是师生发掘生命意义的生命活动过程,是以认识为主要活动方式的生命成长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随着教学活动过程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48.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尤其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心,多帮助;()教师要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拓展知识视野,强化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完善个性,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49.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怎样转变?

   ①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与学生一道探索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不断地加以审视反思、研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使之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教师角色是开放型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50.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怎样变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师更加注重营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①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②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③被孤立、自卑的学生;④有过错的学生;⑤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⑥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①不体罚、辱骂学生;②不训斥、羞辱、嘲笑学生;③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④不冷落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①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②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③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美好品行;④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师、教科书等权威观点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②帮助学生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

    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观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引导学生辨明方向;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唤起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学生不断进取。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最重要因素。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可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可以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得失,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教师发生联系,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其次,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再次,要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并对家庭教育的方法进行指导,以便使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保持一致。
51.什么是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比学习方法高一个层次的概念,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不是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它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52.传统学习方式的弊端是什么?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存在很大弊端,具体表现为:①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来获得知识。②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③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④学生很少有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形成学生的高分低能,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53.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它具有以下特征:①主动性;③独特性;④体验性;⑤问题性。



54.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重视操作实践。它要努力让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主动建构知识,获得经验,提高能力。

55.什么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需要,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内在学习动力,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技能,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依据既定的学习内容或据学习需要,采用分工、交流、互助的方式,相互协作以获得知识、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教师在教学中,创建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搜集与处理信息、试验、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国外有学者将探究性学习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实验性探究、逻辑推理任务、基于测量的研究、工程性设计、技术性设计、开放性的研究。



56.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必须通过激发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来实现。只有那些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需要,给学生带来理智上的挑战,并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和活动机会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改变过去事事包办,要么“满堂灌”,要么“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7.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  

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当前,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制度建设。

①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新课程的推进完全是一个开放性的探索过程,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都是课程的建设者,都应当承担起探索、创新的职责,因此,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要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要使教学研究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必须进行制度化建设。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②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学校要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以及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同时,还可以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班主任联席会、家长会、学生代表会等,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改革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③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对教师工作的考查、考核、评价、评定是学校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它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具有直接的导向、激励、控制作用。首先在考核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坚决摈弃过去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的做法,而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最后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成果,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58.如何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就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并成为出色的教师。不进行教育研究的学校,就不可能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校长要为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提供条件支持,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充分发挥各级教研组织的作用;要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为教师和各级教研组织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排忧解难,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通过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以校为本的研究,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以校为本的教研,更应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要认真组织好各类教研活动,要加强集体学习、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分享经验。通过各类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教研水平。

以校为本的教研,还要有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要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教师的研究,充分肯定和承认教师的研究,释放教师的创造精神,特别是允许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和鼓励教师上出“自己的课”。要从教学和教师的需求出发,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专题教研、论文评比、优课评选等形式,为教师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引导教师走上研究之路。学校还应积极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和参加教科研活动的机会,鼓励通过各种渠道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实现老师的的专业发展,从而达到学校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59.为什么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每一项新的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使教学活动在整体上丰富和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设备、优化教学技术,是教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客观要求。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技术革命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看不到现代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对象、变革教学方式提供的物质支撑,就很难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发展服务,就很难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体现人类技术进步的成果。从这种意义上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是发展的时代要求。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问题。



60.新课程关于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关于评价的基本理念是发展性评价,即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它具体包含三层含义:

    ①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

    ②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

③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并注重尊重个体的需要与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



61.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①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②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性差异和个体化发展的价值;

  ③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④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⑤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62.新课程的评价有何特点?

   新课程的评价有如下特点:

    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改革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参与的交互活动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  

②评价内容多维化。即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关注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的独特性的认可,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   

    ③评价过程的动态化。有机地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给予多次评价机会;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

④评价方式多样化。即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丰富评价和考试的方法,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63.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①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②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

③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64.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①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以及交流与反思等。

    ②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③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65.课程实施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①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结合本次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多个层面,周期性地对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

②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为此,打破惟“升学率”论学校办学质量的传统做法,将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和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发展相结合,从学校领导班子、制度与管理以及教学研究制度等方面建立促进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



66.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其基本内涵表现为:

    ①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的需要。

    ②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③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

    ④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

⑤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生思想品德的评价不宜采用等级分数来评定。



67.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四个工作环节:

①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②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③搜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情况的数据和证据;

④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订改进计划。

    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从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转变为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

    ②要从单纯通过考试对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作鉴定转变为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反馈与矫正,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③考试只是课程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与其他课程评价方式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式、方法、手段,并对考试结果进行不同的处理,尽可能减轻考试对学生的压力。考试的内容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偏题、怪题、难题。

④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测验,教师必须对每位学生的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不能把考试成绩作为标示学生类别的标签。小学的学习成绩评定应尽量采用等级分数,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不宜采用等级分数来评定。

68.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促进“全面发展”不等同于追求“全优发展”。“全面发展”主要是针对以往学生评价中过分关注学业成绩的现象而提出的,尤其要摈弃学校或教师为片面追求学业成绩而以牺牲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做法。“全面发展”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功能和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学生发现和发展多方面潜能的机会。因此,各课程目标中不仅包含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还要求关注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全优发展”是要求学生必须每一方面都达到最优,这在教育实际中很难实现,这样做既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和当今时代对人才多样化要求背道而驰。

    ②处理好评价技术的有限性和教育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学科学习目标,还有一般发展性目标。一般发展性目标通常是蕴涵在学科教学中的,如学习的情感、态度、习惯、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能力、探索精神等,就很难以一些客观的、量化的指标加以测评。应注意避免教师只以显性的评价指标评价学生,即“考什么就教什么”“评价什么就重视什么、培养什么”的片面、僵化的做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在更高层次上关注课程功能的变化对教育和评价提出的新要求,即无论是显性、可客观测评的,还是隐性、难以进行客观测评的内容,只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都应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关注点。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其他能力发展的现状与需求;与学生共同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

④交流与反思。积极与学生、家长、校长、同事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制订改进计划。

总的来讲,教师评价集中体现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两个方面,各学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制订更为详细的教师评价方案,以结合教师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9.如何运用成长记录袋对学生进行质性评价?

   成长记录袋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成长记录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运用成长记录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成长记录袋的内容通常涵盖了一项任务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完整过程。成长记录袋的形成一般应包括明确目的、确定评价的内容、确定评价的对象在什么年级水平和技能水平、确定要收集的内容和收集的次数及频率、调动学生参与这几个步骤。成长记录袋的评分程序一般为:

①向每一个人介绍成长记录袋;

②制定、交流计划和保存、使用计划。整个形成过程通常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



70.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的内容、标准应包括哪些方面?

   新课程的标准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不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水平的惟一标准,而是从新课程对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发展的要求,提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尤其是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包括:

    ①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生活;积极上进,具有奉献精神;公正、诚恳,具有健康心态和团队合作的团队精神;

    ②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能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促进积极的师生互动赢得学生的尊敬;

③教学设计与实施。能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其他能力发展的现状与需求;与学生共同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

    ④交流与反思。积极与学生、家长、校长、同事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制订改进计划。

总的来讲,教师评价集中体现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两个方面,各学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制订更为详细的教师评价方案,以结合教师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1.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新在哪里?

   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是教师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如教师的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以及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详略得当等等,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关注教师是怎么讲的。即使关注到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基本上被看作是教师“教”的回应,或者成为教师“教”的点缀。总的来说,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

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为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即使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的价值。因此,新课堂提出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转变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管理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



72.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评价一堂课的主要标尺有哪些?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评价一堂课的主要标尺有:

    ①是否体现了目标多维,即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有机融合。

    ②是否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情境与氛围,激发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③是否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否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④是否体现了平等对话,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⑤是否能激活思维,引导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⑥是否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经验、体验,是否能联系社会实际、生产实际。

    ⑦是否能适度向课外延伸,体现课内外结合。

    ⑧是否能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到自主学习,合作    学习,探究学习,教师讲得少,学生讲得多,动脑动手。

⑨是否能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学习,使每个学生各有所获。



73.评价改革就是考试改革吗?

很多教师把评价改革等同于考试改革,认为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的改革。这是一些地区长期以来将考试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惟一手段而造成的。本次基础教育课堂改革明确提出,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方法,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更为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过程,需要借助其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收集反映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过程状况的证据。目前的考试技术主要还是用来考核学生发展的结果,忽略了其发展过程,因此考试改革本身无法等同于新课程中的评价改革。



74.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应遵循哪些原则?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精神,中小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有以下6条。

    ①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②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③对学生、教师与学校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既要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既要重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也要重视在学校的课程管理、教学实施等管理环节中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教育氛围。评价

标准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④评价方法要多样,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

    ⑤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⑥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75.中小学考试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作为评价的一种方法,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与评价改革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新课程评价倡导“立足过程”的发展性评价,考试改革无论从其功能和价值上,还是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以及对考试结果的处理方面,也都体现着相同的评价理念和工作思路,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多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少考查记忆性的内容。如名词解释,计算速度,计算技巧方面的内容。考试命题应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

②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试行统一考试多样化形式,并提供多次考试机会,给学生选择的权利。

    ③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④关于升学考试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建议参考其他评价结果(如学校推荐性评语、特长、成长记录袋等),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结合起来。将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分开,前者重在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后者具有选拔的性质,逐步扩大高一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等。

76.我国传统的课程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传统的课程管理存在以下四个问题:课程管理的权力过于集中统一,缺乏民主性;课程目标过于抽象,缺乏操作性;课程内容过于统一,缺乏适应性;课程实施规定过死,缺乏灵活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都由国家统一规定,从而造成理想课程与现实课程的差距。



77.新课程管理着重要解决哪些问题?

  《纲要》提出,要解决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问题,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78.课程管理的趋势和特点是什么?

  课程管理的趋势和特点是:

    ①课程权的逐步下放,并不意味着放松管理,相反管理的力度要加大,制订规章制度,分级管理,规范执行,科学指导。

    ②课程管理制度类型的整体走向——寻求平衡,趋于融合。

  ③教育民主化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课程管理民主化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④课程管理规范化。课程管理规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课程管理的法制化及机构专门化。

    ⑤课程管理弹性化。课程管理富有弹性,趋于灵活,是当前各国的特点和趋势。

    ⑥课程管理社会化。

⑦课程管理改革愈来愈受重视。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战略中一颗最重要的棋子,具有基础性的、冲锋陷阵的作用。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的实体。因此,课程改革倍受重视。



79.什么是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的开发主要是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制定各个领域或科目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的主体部分,涵盖的课程门类和所占课时比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比是最多的,因而在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80.实施国家课程只是国家的职责吗?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中,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虽然规划、设计国家课程的权力主体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但国家课程要落到实处,地方政府特别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也负有重大的责任,没有地方一级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国家课程是难以得到有效实施的。同样,地方课程的权力主体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负有指导和监控的责任;校本课程的权力主体是学校,但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有指导和监控的责任。所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实际上是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权力主体共同完成的,只不过它们各自承担的职责各有侧重、范围有所不同罢了。



81.什么是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在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82.开发地方课程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地方管理的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①地方课程可以克服单一国家课程制度的诸多弊端。

    ②优化宏观课程结构。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主要是通过设计多样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来实现的。

    ③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桥梁。

④地方课程也是学生联系社会的纽带。



83.什么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84.开发校本课程有什么重要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在学校现场开发并展开的。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在于:

①校本课程充分体现了课程权力的民主化。

    ②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提高教师实施课程的质量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④校本课程开发能够帮助学校全面实现课程的社会职能。



85.如何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由于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认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甚至就是课程本身,所以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时候就自然联想到编教

材、印教材和发教材。其实,这是对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狭隘的理解,甚至是一种误解。

    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不仅仅在于编写教材,或者说主要不是编写学生统一使用的、人手一本的教材,特别是有些地方及学校编写教材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无论是人力、物力还不能达到要求。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考虑,如

①强化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阵地建设、组织结构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如实建好教育科研工作的平台:

②学校可以根据师生的特点、教育资源、学校传统以及教育者  的办学旨趣来确令学校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

③学校原来的有些活动课和选修课,特别是一些兴趣小组活动,本身就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校本课程的表现形态,可以直  接归人校本课程;

④地方、学校的自然矿产资源等地理环境、历史古迹民风民俗等人文环境、社会团体机构等社会环境,都可以作为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因此,只要我们善  于思考,善于发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及家长、社会的力量,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途径还是很多的。
86.如何理解课程资源的含义?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例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蒡荸来源。又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现实中的许多课程资源往往既包含着课程的要素来源,也包着课程实施的条件,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互联网络、人力和环境等课程资源就是如此。实施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

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同,课程资源可以划分出许多不同的类型,但目的都是要帮助澄清课程资源的基本概念框架,加深人们对于课程资源的理解。



87.课程与课程资源是怎样的关系?

课程与课程资源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有课程就一定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但是它们毕竟还不是一回事,课程资源的外延范围远远大于课程本身的外延范围,它只有在经过相应的加工并付诸实施时才能真正进入课程。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用程度。



88.课程改革为什么要强调课程资源的作用?

   这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用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可以说,课程资源的作用比以往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外课程资源对于课程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了。所以,强调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是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89.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基本途径:

    ①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与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②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

    ③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和使用。

④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此确定编制课程教学计划的依据。

    ⑤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人才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利用这些资源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聘请各领域的专家或有一技之长的人担任校外辅导员,组织参观、游览、社区服务、公益劳动;建立各种实践基地、教育基地等。

    ⑥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比如校际之间对各自的资源进行登记整理,然后以一定的形式建立资源数据库,并建立方便管理、查阅、使用的共享机制,以达到校际之间课程资源互补效应和增量效应。类似的共享方式可以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之间进行,还可以学校与各种社会公益机构,如图书馆、少年官、博物馆、科技馆之间进行。

⑦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运用网络技术贡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使之成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与广大同行交流和分享;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

90.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课程实施条件资源方面显然没有优势,但从课程要素来源方面看,其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关键要更新课程资源观念,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比如广大农村,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及栽培、家禽家畜的习性及其饲养,丰富多彩的动植物、民风民俗、民问艺术、纺织技艺等,都是很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而且他们的价值绝不比城市学校所拥有的诸如图书馆、博物馆等资源价值低。应该说,只要善加利用,城市与农村课程资源各有优势。因此,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于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来说,更为重要。



91.农村初中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如何进行调整和改革?

   此次课程改革,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现状,对农村初中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是,在保证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前提下,不延长课时,不加大授课总量,调整部分教育内容,在农村初中引进“绿色证书”教育,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现行农业技术教育。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地区,要依据地理条件、农业经济、科技、主导产业等情况并考虑当地农民的意愿,因地制宜地选择“绿色证书”教育的具体内容,不搞“一刀切”;不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地区,要切实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在课时安排方面,适当调整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课程。在初中阶段的劳动技术课时和地方安排课时安排“绿色证书”培训课程,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有300课时左右的教学时间,其中60%左右用于理论课,40%左右用于生产实习课。县、乡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确定23门专业课程,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掌握某种岗位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实行新课程的地区,可在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绿色证书’’教育的课时。各地也可采取其他形式进行“绿色证书’’教育。另外,根据农村的需要,调减部分脱离农村实际的内容,补充农村和乡土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农村实用经济政策、经营管理、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课程的弹性和灵活性,各地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为使“绿色证书”教育更适合农村普通初中学生,教育部、农业部将对“绿色证书”教育的有关教育内容和要求进行修订,省、地()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据此组织、委托有关人员编写有关教学资料,供不同地区的农村普通初中学校选择使用。



92.创造性使用教材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证明,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它要求教师进一步树立课程意识,以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来重新审视、规划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以更高、更宽的眼光来设计教学、看待学生,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一时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中应充分认识教学目的重要性。每节课、每次活动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否则容易形式化——为活动而活动,为体验而体验,为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轻率、刻意地去更改教材内容,等等。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和谐一致的原则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本着眼点与归宿。

最后,希望教师们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记得某《科学》教材对学生使用温度计的方法进行说明时,列举了“平视,看好刻度,准确读出”等要素。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眼睛平视,读刻度,一定要等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再进行。“水银柱不再上升后”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要素,必须给学生以提醒。这启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树立通过自己的实践来验证、完善教材的意识,要克服权威定势中对教材、教参、教研员及专家的依赖,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善于思考。把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与教学实践相联系,在教学活动中学会探究、验证、思考,成为实践的研究者、探索者。当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有了明显的课程意识和研究、探索意识,他就不再是普通的“教书匠”了,而是已经步入到学者型、专家型的实践研究者行列,他的专业化水平必然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93.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哪些新的教学思想和策略?

新教材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新教材从以往单纯规定和建议教学方法,发展到引导教师形成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方式,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想,那就是主体性教学思想和反思性教学思想。以此为指导,教师应该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四种:

⑴主动参与教学策略

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策略。教师激励、引导的含义应该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动机、指导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保证学生参与教学的全面性、为学生提供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必要的参考意见等。

⑵“探究——发现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是关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探素研究,获得该事物现象的本质及关于现象间规律性联系的知识,发展智力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教学策略。这时特别注意探究教学也必须一定的程序。学生的探究活动始于问题,而问题产生于学生对教师创设的问题的仔细观察。这就要求创设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符合教学活动要求的认知意义,即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有与问题相适应的观念,而且学生的已有观念又不能对问题情境作出完全理性的解释。

⑶合作学习教学策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是以小组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去达成小组共同目标,并以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主要区别是: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小组合作目标是组内成员合作的动力和方向;组内成员之间分工协作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是合作学习活动的主要评价指标。

⑷联系生活教学策略

联系生活教学策略是通过教学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生活或通过对生活的模拟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掌握、智力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策略。



94.教师专业发展有效策略的五项修炼

①学习:实现自我超越。未来的教师应当成为学习型的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精通教学内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并以积极健康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学技艺指导学生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更新观念、充实知识、掌握方法,在客观审视现实的同时不断超越自我。

    ②实践: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的假设、成见,甚至图像、印象。在教育工作中,它影响着个人如何对待外在客观世界,如何采取行动,决定自己什么可以做或不可以做,什么时候做,到底怎样做。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就必须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自觉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反思、研究、创新中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心智模式。   

③培训:建立共同愿景。教师的共同愿景是实现专业发展。为此,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参与新课程培训,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培训目标的达成休戚相关,自觉地把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和培训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加快角色转变,改进工作方式,始终实现专业提升。

    ④合作:整合团体智慧。团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教师要实现共同愿景,就必须通过合作来发挥团体智慧。在合作中,每一个教师都可以自由交谈,并且要在思想碰撞中发现别人的远见,发现有碍团体发展的消极因素,进而通过发挥集体的智慧优势来加以解决。

⑤研究:学会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以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思考方式,它要求人们掌握问题整体运作的本质,以提升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学会系统思考、科学研究,从宏观视角动态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及时吸收学生的反馈信息,密切关注、深刻洞察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渐变,用系统的、发展的、鼓励的眼光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95.教育科研课题拉动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几种趋势

面对教育发展和改革形势的挑战,提高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已经成为应对挑战的必经之路。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既有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专业化发展的普遍历程,也有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实施教育科研的课题拉动,促进教师团队整体发展是得到公认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①教师研究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人们通常把教师成为研究者当作了教师专业化的同义语,是否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成为区分一个教师是专业教师还是非专业教师的根本标志。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教师的研究能力越来越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研究能力的培养往往采用参与行动研究,参加课题小组或问题解决小组,观察同伴的教学,撰写教育叙事,编写杂志,参与教材和课程改革过程等方式。

②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注重发挥教师任职学校的作用。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职前培养、职初培训和在职研修发挥着不同作用。教师所在任职学校是教师工作、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师育人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本人成长发展尤其是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采取的策略主要有课题拉动”“校本培训与校本研究”“教师发展学校等等。

③教师专业发展由个人发展变为组织发展。以往强调教师的个人学习和改进,这种学习会带来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善。但是如果组织的理念与运行方式不改变,必将限制教师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教学实践。这就会造成教师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但使用的频率越来越少,因为他发现没有别的人在用这种方法,或者因得不到校方的有力支持而难以为继。组织发展的模式有多种,可以向全体教师传授专门技能,培训教师的观察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反思、解决问题;还可以开展就问题生成的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参与对问题的诊断、对研究方案的设计及实施,在研究过程中使教师得到专业发展。

④更加重视教师直接参与专业发展模式的构建。人们普遍认为有效的专业发展必须让教师参与制定计划;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计划要与学校、学区及地方的教育计划相关联;要兼顾和协调政策规定的课程与个人选择的课程;教师要进行校内和校外的学习与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和决定权开始从政府教育部门下放到学校和教师个人。



96.为什么说课程改革对我市基础教育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首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与智力的支持,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人才的培养模式、目标上都进行了重大调整,实施好新课程,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强的新一代公民,更好地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其次,推进新课程改革,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突破口。应试教育导致的种种弊端只有通过课程改革才能逐步解决,抓住课程改革就抓住了基础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最后,推进新课程改革就是走教育发展由量的扩张转为质的提高的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一次极好的历史机遇。



97.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任务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①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认同并逐步确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定位,自觉投身于课程改革之中去。

    ②从我市实际出发,全面加强课程建设。执行新课程计划,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③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课程的实施水平。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④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探索并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改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研究制度。

    ⑤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要将课程改革与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结合起来。要打破条块分割局面,采用多种形式,逐步实现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⑥加强对教育行政干部、教研员、校长、教师队伍的培训,建设一支懂业务、善管理的教育行政干部队伍、教科研队伍、校长队伍和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⑦根据新课程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与实验教学的要求,切实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学校实验室、图书馆及体艺、劳技、信息技术等教育教学实施的建设。

⑧验证各科课程标准、试验、实验教材;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地方、校本教材的编写、各种教材选用的有效机制。
98.我市的中考改革将怎样为课程改革服务?

   中考改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课程改革,近两年的中考命题也要逐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要求。要继续加大考试内容的改革力度,关注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关注对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同时,积极探索纸笔测验以外的口试、操作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重视将结果与过程统一起来,加大过程评价力度。



99.实施新课程对教研部门和教研员有哪些新的要求?

   教研部门和教研人员是推动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课程改革对教研部门和教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研部门应该成为中小学与大学、研究机构之间的桥梁以及凝聚各种教研力量和资源的纽带,比如,促成师范院校课程研究中心与中小学建立起伙伴关系,专家与教师建立起合作关系,校际之间建立教研机制开展互动交流等。教研部门还应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行课改的决策智库,并积极承担教师培训工作。

    教研员的角色要发生改变,变以“检查指导”为主为以“合作研究”为主,教研员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发现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倾听学校的呼声,了解教师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及时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与技术帮助等。应当结合听课、调研,与教师展开对话,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以一种积极互动的方式,与教师平等交流,共同切磋,与课改同行,与教师一起成长。新的教研方式要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而不是限制与束缚,更不能包办代替。要鼓励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而不要过多地用条条框框去“规范”教师。教学研究要以新课程为导向,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开展研究;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00.面对新课程,教师应做好哪些准备?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崇高的使命感和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并从各个方面做好准备。

    ①思想观念上的准备

    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课改的文件,了解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内容和实施要求,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切实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及评价观,增强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使命感和自觉性。

    ②业务素质上的准备

    认真学习、研读学科“课程标准”、国标本教材以及课程专家的论著、文章,研究与新课标、新教材、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提高开发新课程、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③工作方式和方法上的准备

    要更加重视教师间、师生间、教师与家长间的合作与交流;要高度重视在教学工作中的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大力倡导“反思型”教学;要积极投身于新课程的教研工作,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做“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15 16:47 , Processed in 0.595221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