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景剧判断分析( 4题)
1. 甲某32岁,从外地回家乡探亲,带回一名贵玩具电动跑车赠与其7岁的侄儿乙,乙随即将该玩具赠与其好友6岁男孩丙。请问:
(1) 甲乙间的赠与关系是否有效?为什么? (2)乙丙间的赠与关系是否有效?为什么?
参考答案:(1)有效。这是因为,赠与人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处置自己所有的财产。尽管乙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但乙接受赠与,属纯获利益,依法不须经其监护人同意,亦属有效。(2)无效。这是因为,乙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赠与行为必须经其监护人同意,方属有效。
2. 某初中学生王超,在教学楼内玩球时,故意将一价值200元的吊灯打坏。学校在调查完事实后,依据学校有关“损坏公物要赔偿和罚款”的规章制度,对王超作出三点处理决定:(1)给予警告处分;(2)照价赔偿吊灯;(3)罚款200元。对此,学校、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都没有感到不妥。该校校长还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以此事为案例,大谈依法治校、从严治校的重要性。请问,该学校对学生王超的处理决定是否合法?为什么?
参考答案:给予警告处分和要求照价赔偿吊灯是合法;对学生课以罚款违法。这是因为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个方面,学校有对学生予以处分(纪律处分)的权力,但却没有对学生进行行政处罚的权力。罚款是行政处罚的一种,只有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才有行政处罚权,学校对学生予以罚款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而且还规定,在实施行政处罚时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依据的,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在该案例中,学校对学生予以罚款的依据、以“法”治校的依据是学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而这些规章制度中有些内容本身就是违法的。学校管理者如果把“违法治校”当成是“依法治校”,将会造成更大的错误
3. 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
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请问:该案例中是否有违法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违法主体是谁?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1)有违法行为。(2)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第三款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对义务教育分别家庭和社会方面做了法律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3)李某及个体户。
(4)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执照。
4. 初一(2)班班主任冯老师强调发型问题后学生李某仍然留着一头长发,
冯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由于师生对话不愉快,老师拉开抽屉顺手拿出一把剪子,顺手把李某中间的一绺头发已剪掉。李某回家后将事情原委告知其父,其父怒冲冲跑到学校兴师问罪。见到冯老师开始还较理智,后来便破口大骂,李父反复强调:“正月里理头死舅舅,又不是文化大革命,凭什么给我孩子剃阴阳头……。”校长及时赶来,
晓之以礼,二人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错误。请问:(1) 冯老师的行为有何不当?请说明理由。(2)李父的行为有何不当?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冯老师的做法是变相体罚的一种,已经伤害了李某的人格尊严。冯老师应该向学生道歉。(2)《教师法》第35条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李父到学校兴师问罪,
已经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鉴于没有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李父应该向学校和冯老师道歉。
六、风险题(共 30题)
1 、外国公民某甲,潜入我国驻该国大使馆行窃,被我国大使馆工作人员李某发现,为脱逃李某的抓捕,某甲用刀将李某刺伤后逃走。请问某甲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可否适用我国刑法?
答:适用我国刑法。
2 、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答:其一,存在不法侵害。其二,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其三,防卫行为必须是使合法权益
免受不法侵害。其四,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其五,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的损害。
3 、一般累犯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答:(1)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2)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3)后罪发生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的5年以内。
4 、为课堂教学的需要,少量复制他人作品,是否构成侵权?
答:不构成侵权。
5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在多长期限内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答:三个月。
6 、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合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是否有权请求国家赔偿?
答:无权
7 、国家机关能否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对提起行政诉讼?
答:可以
8 、行政复议受理期间,申请人可否就同一法律事项向人民法院起诉?
答:不可以
9 、 教育规章进入诉讼时,对司法机关审判案件只有参考作用。请判断这句话的正确与否? 答:正确。
1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各项中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CD)
A. 教育局局长 B.某市的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政府
11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如果父母经常虐待未成年子女,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父母的监护权能能被剥夺?
答:不能。
12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职务有(ABC)。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C. 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 D.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13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什么标志?
答: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14 、请说出两类引起债的发生的依据?
答: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单方行为(如遗赠)。[答出两个即可
15 、请简要回答犯罪的构成要素?
答: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16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理》的有关规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隔几年举行一次?
答:三年
17 、一个行政行为有那些效力?
答: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
18 、请说出民法上监护制度的对象?
答: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19 、我国的中等教育分那两个阶段?
答:分为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20 、什么是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
答:是指与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1 、请说出财产所有权的内涵?
答:对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22 、国家机关的教育法律监督包括那几类?答: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23 、请简述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答:职权法定;法律优先;法律保留;依据法律;职权与职责统一。
24 、请说出法人成立的要件?
答:依法成立;有独立的财产和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5 、获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什么学历条件?
答: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6 、人身权具有那些特征?
答:非财产性;不可转让性;不可放弃性;法定性;绝对性和支配性
27 、学历证书是学历系统内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对完成学制系统内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的受教育者所颁发的文凭,请说出学历证书的种类?
答: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
28 、教师职务序列设置在国家29个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中占五个,分别是那五个?
答:高校、中学、小学、中专、技工学校。
29 、债权人的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所为的减少财产的行为危害债权的实现时,债权人为保全债权得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该行为的权利。请说出撤销权成立的条件?
答:(1)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行为 (2)债务人与第三人主观上有恶意
30 、前些年,教师工资拖欠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农村较为突出,2001年,国务院调整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规定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分别通过哪两级政府统筹和统发,这样从机制上彻底解决教师工资的拖欠问题。
答:省级和县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