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710|回复: 0

[语文] 2013届联考题——古诗词鉴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7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清溪行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 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
(1)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
答:                                                                                          
(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 (1)颔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诗的尾联描绘了凄凉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寂寞抑郁的情绪。(意思对即可)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杨村
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注】 ‘‘政”通“正”,正当的意思;“清和”指农历四月。
  (1) 试从“绘色”的角度对这首诗的中间两联进行赏析。
答:                                                                              
(2) 结合你对尾联的理解,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主旨的。
答:                                                                             
答案  (1) 绿色的杨柳和葡萄,红白相间的鲜花,金黄的麦田和碧蓝的天空,浓墨重彩,色调对比强烈。诗的中间两联勾画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美丽图画。
(2) 尾联是作者的感想,意思是说,在这农历的四月天,我还在赶往异地做官的路上,农村是这样的美,何不回家种田?出去辛辛苦苦做官,究竟是为了谁呢?这首诗的前三联描写农村的美好风光,目的就是这最后一句。在主旨上,作者是用自然美来表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用田园乐趣来衬托辞官归隐的愿望。
3.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file:///C:\Users\fang\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C68.tmp.png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file:///C:\Users\fang\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C69.tmp.png
晁端友file:///C:\Users\fang\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C7A.tmp.png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天。file:///C:\Users\fang\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C7B.tmp.png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file:///C:\Users\fang\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C8B.tmp.png
【注】 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file:///C:\Users\fang\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C8C.tmp.png
(1)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作“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啮残蔬”。其中“不寐”与原诗“假寐”相比哪个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file:///C:\Users\fang\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C9D.tmp.png
答:                                                                                                  
                                                                                                   
答案 (1)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归,疲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情。
(2)“假寐”更好。“假寐”,即坐着打盹儿,表明诗人旅途劳顿,要睡又因心绪不宁,只得“假寐”,同时由本句的“坐”的“卧”,层次清楚。而“不寐”则与第四句“卧听”重复。(说“不寐”好,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4.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 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中 秋 月      
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2)请就《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这首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答:                                                                                             
                                                                                                
答案 (1)白诗:抒发了被贬后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而产生的愁闷(抑郁、惆怅、失落等)之情。
苏诗:面对不可永在的中秋美景,抒发了人生难料,前景未卜的感叹,表达了应珍惜眼前美好时光及时享受快乐的思想。
(2)昔年与今年的对比:去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江边度过。
乐情与哀情的对比:昔之乐游,今之苦叹;昔之欢快,今之愁苦。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河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秋逼暗虫通夕响”一句在整首诗中起到哪些作用?
答:                                                                                          
(2)“漫漫轻云露月光”,一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诗中主人公是什么人?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回答。
答:                                                                                         
答案 (1)照应诗题;表现秋虫鸣叫时间之长;暗示思妇(主人公)彻夜不眠;衬托思妇(主人公)离情萦怀和难耐的寂寞。
(2)①承前启后。(承上句长夜不眠,故而引起望月,为思夫做铺垫。)
②主人公是位丈夫远行的思妇(或“……的妇女”,或“……的中年女子”)。
③诗歌表现她丈夫远行独守闺中的凄清孤寂和关怀(关心)丈夫的无限深情。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闻邻船吹笛
杨 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注】 分:料,料想。
(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头与结尾处的景物描写相呼应,寄寓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B.第三句写笛声由“楚调”转为“吴音”,其中暗含了吹笛人的内在情感。  
C.末尾两句情味深长,“折柳”含伤别之意,“陇头花”即“陇头梅”,含思念之情。
D.这首诗的体裁为七言古诗,语言质朴无华,意蕴丰富,感人至深。
(2)本诗以“闻邻船吹笛”为题,表现了诗人闻笛的多种感受,这些感受是什么?
答:                                                                                             
(3)这首诗开头两句“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与《琵琶行》中的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有景物描写,两处写景,作用有何不同?
答:                                                                                             
答案 (1)A(诗歌结尾两句不是写景,而是诗人的心理感受)
(2)诗人感受到吹笛人羁旅行役之苦( 或吹笛人作客他乡之久、飘泊别家之远、形色憔悴之状),吹笛人的思乡之情,引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思(或引发了诗人共鸣)。(意思对即可)
(3)杨诗中 “江空月寒露华白”,描写了秋江月夜空寂、凄清的图景,为闻笛提供了背景,奠定了全诗悲凉、
凄楚的感情基调。白诗中“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秋江月夜的寂静,烘托出琵琶声令人沉醉的动人效果。
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梅  花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⑴从本诗末句透露的信息可知,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诗人        (人名)。
⑵本诗首句表现了梅花            的品格。次句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               
的景象。
答案 ⑴陆游 ⑵①不畏严寒,坚贞不屈 ②比喻 ③梅花纯洁、繁茂,漫山怒放
8.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遇旧友
吴伟业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乱离①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注】 ①乱离:指明,清之际的战乱。
(1)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消息苦难真:听到关于朋友的消息,也苦于难辨真假。
    B. 拭眼惊魂定:擦干百感交集的泪水,惊悸的心安定下来。
    C.衔杯笑语频:难得相遇的老朋友举杯同饮,笑语频频。
    D. 白首两遗民:战乱中我已白发苍苍,成了被遗忘的人。
(2)“已过才追问”一句中的“已”“才”两字似不着力,实则耐人寻味。请简要说明。
答:                                                                                         
(3)请简析“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一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                                                                                          
答案 (1)D(“成了被遗忘的人”错。)
   (2) “已”强调了两人已经擦肩而过,“才”强调了错过之后才觉面熟,又回去“追问”的情形。两字呼
应,表现了两人变化之大,突出了相逢的意外。
   (3)这两句强调了“离乱”,交待了相逢的背景,表明了相逢的不易,突出了相逢的惊喜,也才有了相认后
的盛情相待。给相逢之喜增加了悲凉的色调。
9.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 ~(3)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 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 ①谢将军:谢向镇守牛渚时,偶遇家贫的袁宏,十分欣赏,彻夜长谈,从此名声大振。
(1)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的一开头,便写出夜晚江面上的辽阔空明,为引发融通古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
    B.诗人对袁宏在贫寒中被谢尚赏识的际遇非常羡慕,夜泊牛渚,怀古之情涌上心头。
    C.望秋月而思古人,诗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呼唤那赏识自己旷世才华的伯乐。
    D.这首诗简明而又单纯,没有深刻复杂的内容,却有着一份悠然不尽的神韵。
(2)这首诗中的“空”字对颈联的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                                                                                         
(3)针对这首诗尾联的内容,具体谈谈诗人的无尽情思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答:                                                                                         
答案 (1)C(“余亦能高咏”是说“我”也有高咏的才华,不是说诗人“发出高亢的呐喊”。)
(2)“空”字是“白白地”“无用地”的意思,强调对谢将军的怀念是毫无用处的。这个“空”字统领了颈联的内容。颈联指出,“我也能像袁宏那样高吟好诗,可是没有谢尚那样的人来说,感慨当世不再有谢将军那样的爱才识才之人来赏识“我”的才华,与颈联的“空”来呼应,抒发怀才不遇的深沉叹息。
(3)尾联想象次日一早扬帆远去,落叶纷纷的情景,表达了怀才不遇的凄冷寂寞,体现无尽的伤感之情。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                                                                                         
答案 (1)这一联主要运用了通感、比喻、拟人手法。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地写出了分别的伤感。
   (2)“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抒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能将两个字结合诗歌准确分析即可得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 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1)请对首句中的“老”字进行赏析。
        答:                                                                                       
                                                                                                      
   (2)后人评说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指出唐温如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运用拟人的手法,融情于境,生动传神。不仅是洞庭湖被西风吹老,诗人自己也被无情的时光吹老,一夜发白,写出了诗人因秋风而生发的悲秋之意,迟暮之感。
        (2)风格特征:想象奇特,飘渺奇幻,浪漫色彩。
        ① 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如“西北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满船清梦压星河”。
        ② 意象奇特。将神话传说、梦境与自然景象组合起来构成一幅飘渺奇幻的画面。如“湘君”“清梦”“星河”。
12.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                                                                                          
答案 (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    棠
郑 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 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 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 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 羡他蝴蝶宿深枝。
(1)明代的王象晋形容海棠曰:“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本诗中哪两句表达了这种意思?并写出海棠怎样的风韵美?
答:                                                                                          
                                                                                                     
                                                                                             
(2)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本诗中三、四句表达了这种意思。海棠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海棠花蕾“新著雨”
而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海棠显得别具一番风
韵,显得异常之美。(意思对即可)
  (2)第三联诗人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则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意思对即可)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2-24 03:39 , Processed in 0.11842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