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47|回复: 0

[资料]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复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3 10: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2、面向每一位学生。
3、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
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多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包括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 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存在智力等。为我国新课改“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建构主义理论:在学习观上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构建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在学生观上强调学生经 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其核心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主张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以及潜能的发挥,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课程“新”在哪里?(改革、创新)
“观念新”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身心发展有规律)
学生是独特的人(完整的人,有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有巨大差异)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的人,学习的主体,责权的主体)
教师观(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从师生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研关系看,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
从学教与社区关系看,教师是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包括与同事及家长等)  
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果
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学习方式新”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评价体系新”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方法多样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课程标准取代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研究学习;
5)改革课堂教学;
6)倡导面向未来,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
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
8)重视教师的理解与参与;
9)提出“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2-23 19:24 , Processed in 0.32428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