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561|回复: 0

[政治] 2014中考政治专题知识总结汇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6 10: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热爱生命
1.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应该如何对待大自然?
答: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的一员,我们人类的生活来自于大自然,没有大自然的恩赐,我们的生命就会失去存在的可能。
   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2.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 答:首先突出表现为最具有智慧及能制造劳动工具;其次表现为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与途径的多样性。
3.生命的宝贵:答:独一无二,短暂的,具有不可重复性
4. 我们要如何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
答:(1)要学习法律知识,明确法律赋予的权利,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生存希望。
(3)在珍惜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
5. 人生的价值:答:在于劳动创造以及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上。
6. 青少年要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答: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充分利用有限的今天,通过今天努力的学习和明天积极的工作来创造人生价值;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处,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养成持续学习的好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7. 如何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答:(1)正确认识人于自然的关系,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2)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身心健康负责,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不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3)善待其他生命。
二、认识自我
1.为什么要进行自我评价?
答: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我们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全面认识评价自己,有利于悦纳自我和悦纳他人,有利于完善自我,有利于身心健康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2.认识自我的途径(方法)有哪些?
答:通过自我探索;倾听他人评价;与人比较,通过集体认识自我。
3.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和认识自己?
答:从三个方面:外在体征(生理自我);内在的精神世界(心理自我);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社会自我)。
4.怎样悦纳自我和完善自我?
答:悦纳自我:勇敢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每天保持好心情;多想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取得成功时,尽情体验自己的喜悦并与他人分享。
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的控制能力;适当地展示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断地吸取他人的优点;用于接受挑战,体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美好社会。
三、心理特点
1.少年时期主要的心理矛盾是什么? 答: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心理封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
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2. 情绪:
(1)情绪的特征?
答:情绪是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四种基本情绪是:喜、怒、哀、惧。
(2)情绪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答:情绪是把双刃剑,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①积极:情绪可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
②消极: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
(3)克服青春期烦恼(调控心理冲动、调控情绪)的方法。
答:(1)开放心灵,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甚至向社会寻求帮助;(2)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做事不主观武断,减少和消除盲目的冲动行为;(3)保持自我完善的意识,多读书,多做好事。(4) 自己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注意转移法(改变注意力焦点法,改变环境法);合理宣泄法(在适当的场合哭,运动,听音乐,唱歌,向他人宣泄);理智控制法(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心理换位法)
3.挫折
(1)挫折产生的原因?
答:人在实现目标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既难以克服又找不到替代目标,就会使人产生挫折感。
(2)挫折对人有什么影响? 答:消极:会给我们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 积极:挫折能使我们经受考验,得到锻炼,成为迈向成功的转折点。
(3)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挫折?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答:面对挫折冷静思考,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不屈不挠,最终走出困境,成为生活的强者。冷静对待,自我疏导,请求帮助,心理换位,精神升华,应对挫折关键是战胜自己!
(4)我们应如何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品质?
答:①要认识到挫折不全是坏事,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它可以提高我们扭转逆境、克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②我们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自己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砺意志,学会坚强,当挫折来临时,勇敢面对,
③树立远大目标,从细微做起,从我做起。
(5)磨砺意志的方法与途径:
明确提出锻炼意志的任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1)确立明确的目标。人生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磨砺意志的过程。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专注、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2)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并非都是有趣的。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更要靠意志力,这恰恰是考验和锻炼意志的好机会。
(3)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要磨炼坚强的意志,就要学会约束和管理自己。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请家长、老师和同学监督和帮助。
(4)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磨砺意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小事做起,还会增强磨砺意志的信心和决心。
4.“逆反心理”:
(1)产生的原因:
客观:青少年与父母生活阅历不同,思想观念、人生观、价值观等不同,产生所谓的“代沟”,父母、老师的管教方法不当;
主观:青少年逐步进入青春期,身心发生急剧的变化,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心理过渡期,开始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世界,对父母、老师的思想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有时会产生反感,即产生“逆反心理”。
(2)造成的危害: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使自己作出一些后悔或违法的事情,伤害父母、老师,不利于建立良好的父母子女和师生关系。(3)克服的方法: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多与父母、老师沟通。
5.“从众心理”:
(1)含义:个人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由自主与多数人保持一致和心理现象。
(2)作用:
积极: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消极(盲目从众):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金钱,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习生活;阻碍了中学生正常的发展,甚至迷失自我;导致中学生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甚至断送生命,成为严重社会问题;妨碍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甚至助长社会的歪风邪气。
(3)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坚强的意志;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培养高压的生活情趣;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不盲目从众。
6. “好奇心理”:
好奇心是我们行为的动力,好奇心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对新生事物的兴趣,但如果缺乏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好奇心也容易导致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
7.“闭锁心理”
(1)含义:对人怀有很深的戒备,只要求对方无条件地开放和接纳,而自己却没有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作出回应。
(2)危害:如果不及时克服,就容易发展成为自闭心理,把朋友拒之门外,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3)克服:人际交往是双向性的,如果我们想要获得理解就要袒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如果我们渴望人际交往中的温暖,就要信任对方,积极主动的与人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4)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每天保持一种好心情,对老师、对同学态度友好,与人交往主动豁达,不计较个人得失。
8. 克服考试焦虑
(1)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在重要的考试面前,担心和紧张是正常心理反映。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但严重的考试焦虑则会影响学业水品的发挥,也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应学会调节,从容应对升学考试。
(2)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①认识到考试焦虑是可以调节的,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②增强自身实力,勤奋学习,成竹在胸,是治本之策;
③正确认识考试的意义,端正考试的心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④采用自我心理训练法,必要时寻求老师的帮助或寻求心理咨询
⑤要事实求是的调整自我期望,不要期望过高,以减轻心理负担。
专题2     道德品质
一、 自尊自信
(一)、自尊
1.自尊的含义及表现
答:(1)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爱护的心理。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2)表现: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如: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行为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以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同时还注重自己对自己价值的肯定,自己相信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其次,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体验自己是有价值的,并且这种价值常常得到他人的欣赏和认可。第三,懂得知耻,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2.知耻与自尊的关系
答: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唯有自重,才能自尊。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那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一个人如果能懂得知耻,就会格外珍惜自己的自尊,也会主动爱护他人的尊严。
3. 自尊与自卑、自负、虚荣的区别:
答:(1)自尊:恰如其分的肯定自己,追求内在的价值;
(2)自卑: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我贬低,甚至自暴自弃;
(3)自负:过度的肯定自己,同时贬低别人;(4)虚荣:追求外在的、表面的荣耀。
4.自尊的作用
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获得可定使我们感到愉悦和满足,否定会使我们情绪低落,心灵受伤。自尊的人积极向上。自尊是使人奋发进取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自尊的人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能时刻用正确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形象。无论是自己对自己价值的肯定还是他人对我们价值的肯定,即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5.如何获得他人尊重?——自尊与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
(1)自尊的人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自重、自爱。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尊重,就既谈不上尊重他人,更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2)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只有关注他人的自尊,使他人享受自尊的快乐,我们才可能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6.如何培养自尊心?
①克服虚荣心理和自傲心理,懂得知耻。
②维护人格最重要。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   ③尊重他人,我们就能获得他人的尊重,有利于维护自己的自尊。
④为人豁达,自尊适度。对待议论与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但对于恶意的侮辱与诽谤,则要及时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7.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①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自尊经常受到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我们当然也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与他人共享自尊的快乐。
②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也才会获得他人善意、妥帖、温暖的提醒,有助于我们成长为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8.怎样做到尊重他人?
①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②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善于欣赏、接纳他人;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就是与人相处时,能由衷地欣常和赞美别人的优点,长处,允许他人有超越自己的地方。对别人与对自己不同的地方,要接纳,不排斥,不藐视。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就是对于他人的缺陷,缺点,我们不能取笑和歧视。侮辱他人,就是冒犯别人的尊严,极易制造矛盾,引发冲突,仇恨和报复,最终令冒犯者自取其辱。)
(二)、自信
1.自信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也就是指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够做成某件事,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2)表现: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这种“我能行”的态度,就是一种自信。
2.自信的作用?(为什么要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这是因为自信的人具有追求成功的心理因素,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自信是准确的自我定位和客观的自我评价,是一种进取的精神和科学态度,是遇到困难勇不低头的巨大精神力量,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3.怎样唱响自信之歌?(如何树立和增强自信?)
学会尊重自己,客观看待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找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夸夸自己;心理暗示法:遇事对自己说:我能行!选准突破口,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让自己取得成功,增强自信心。
(2)树立民族自信心,做自信的中国人。民族自信是个人自信的根基。将民族自信与个人统一起来,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
二、自立自强
(一)、自立
1.自立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立是一种人生观,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
(2)表现:①生活自立。独立地科学的安排自己的生活,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②学习自立。自主地科学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处理自己学习中的问题。③处理社会问题自立。自主处理自己所遇到的社会问题,靠自己开创自己的事业。
2.为什么要自立?(自立的必要性、自立对自己各方面成长有什么好处?)
(1)我们终究要离开家庭和学校的呵护,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自立有利于我们立足于社会。(2)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心理和道德品质锻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负责任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使自己走向成功。(3)自立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有利于社会进步。
3.怎样做到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1)认清依赖的危害,摆脱依赖性。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明确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2)向榜样学习,增强自立意识,遇事要有主见,学会自主。
(3)多实践,多锻炼。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还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
4.依赖的危害
依赖思想对于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因为依赖心理不仅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自强
1.自强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 自强指积极向上,永不懈怠,依靠自己的努力奋发图强的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
(2)表现: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
2.为什么要自强?(自强的作用)
(1)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豪迈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一个人能否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自强不息的人,才能不断走向成功。无数成功者的经历,都生动地说明了自强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3.怎样做到自强不息?(自强的方法)
(1)理想是自强的航标。要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为人生的理想而执著追求,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
(2)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人,而是勇于并战胜自己弱点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和天赋,只有自强不息的人,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天赋,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3)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想自强和成功,就一定要认识自己的长处、自己的天赋、自己的兴趣,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确定努力方向,扬长避短。
    自强要从少年始。只要我们选准航向,战胜自身的弱点,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三、责任与诚信
(一)、责任
1.什么是责任?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
2.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责任可以来自:①对他人的承诺;②分配的任务;③上级的任命;④职业的要求;⑤法律规定;⑥传统习俗;⑦公民身份;⑧道德原则等。
3.承担责任的代价。
学习和工作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负责任需要我们承担某些精神上的代价;需要我们放弃一些个人的兴趣和利益;
4.不负责任会产生什么后果?
①从个人来说,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如得不到他人的信任,受到谴责,甚至受到法律的惩罚。更重要的是背离了做人的基本要求。②从整个社会来说,会导致效率低下,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增加社会成本,影响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每个人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5.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我们许下诺言,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信守承诺,也就为自己赢得信任。失信于人,即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会对他人、对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失。因此,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
(2)勇担过错。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而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更能考验我们的勇气。错了,就要勇于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3)自觉承担责任。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4)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在反思中,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6.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1)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2)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3)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和谐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例:一个人通常要扮演的五种角色及承担的相应责任:①子女: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②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③朋友:忠诚、互助、互谅。④公民:遵纪守法、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荣誉。⑤社会成员: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
7. 我们为什么要承担责任?责任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作用)是什么?
每个人必须依赖社会而生活,每个人的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后果,不同的社会身份要求我们要承担不同的责任,责任有利于促进个人自由和进步,有利于建立幸福的家庭,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①从个人的角度看,承担责任是自身成长的需要。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承担责任就会有一定的压力,正确看待压力把压力变为动力,会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增长才干,朝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尊重与支持,最终获得社会的赞誉与认可。学会负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所以青少年要敢于主动承担责任。
②从社会的角度看,承担责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积极主动的承担着责任,能使社会文明进步,和谐发展,
只有每个人都具有社会责任感,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应对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要有清醒的认识,用于承担应负的责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
8. 怎样选择承担责任?
(1)时间:相对紧迫的   (2)相对重要性:最重要的 (3)可能性:自己有能力完成的
(4)创新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9. 公民应如何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1)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2)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我国青少年肩负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
(4)树立服务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10.为什么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答:(1)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曾从他人和社会获得过帮助,也应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他人和社会;  (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现代公民应备的素质;
(3)有助于我们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培养良好品质;
(4)有利于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到提升,有利于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
(二)、诚实守信
1.什么是诚信?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
2. 诚实的意义:
答:(1)只有一颗诚实的心才能中才能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谦逊等良好道德品质;(2)只有诚实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
(3)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
(4)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
3. 诚实的地位:  答: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各种良好品德的基础。
4. 诚实与信任的关系。
答: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
5. 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答:社会:⑴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人与人的交往方面。要以真诚换取友谊,坦诚想见,言而有信;
   ⑵遵守法律,遵守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原则;
⑶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明白诚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
公民:(1)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这是诚信的基本要求,不撒谎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之一。
(2)慎重许诺。轻易许诺而不兑现,是一种不良品质。在没有把握答应别人的要求时,不要轻易许下诺言。一旦有所承诺,就应努力兑现,兑现不了的应做及时的解释。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3)要有诚信的智慧。正确处理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之间的关系,当二者发生矛盾时,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正确处理诚实与说谎之间的关系。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但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4)诚实的核心是善。诚实做人应与人为善,出于公心,永不自欺。注意处理几种关系:诚实与隐私;诚实与善意的谎言;诚实与全盘托出。(辨析题)
6.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不诚信的现象:
⑴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人们的道德水准参差不齐。在我们身边,有时会看到一些不讲诚信的人、见利忘义的行为;
⑵市场经济中不讲诚信的现象是难免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完善,法律逐步健全,社会和个人信用意识的增强,诚信缺失现象会逐步扭转;
⑶大多数公民和企业的诚实守信的行为,才是市场繁荣、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
⑷那种认为“讲诚信吃亏”的说法是错误的,弄虚作假、不讲诚信的人必将受到惩罚。
四、竞争与合作
(一)、竞争:
1.作用:
(1)积极:个人:激发人们的上进心和创造力,使个人智慧与力量得到充分的发掘和施展,
集体:良好的竞争机制使群体获得更快的发展进步,急速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快社会的进步。
(2)消极:个人如不能正确看待竞争的结果,可能使失败者被挫折感所压倒,陷入自卑或产生妒嫉心理,甚至导致不良竞争,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使胜利者骄傲自满,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2.正确对待竞争的压力的途径:
(1)竞争能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面对竞争,不胆怯,不逃避,不让自己被压力所压垮(2)采取正当的方式,坚守自己的人格,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3)尊重对手,向对手学习。
(二)、合作
1.作用:合作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手段,古往今来,每一项伟大事业的成功无不取决于团结合作,重视合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①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的目的,需要彼此的合作。
②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③在合作中获得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④良好的合作有利于事业的成功,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喜悦,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2.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确立共同目标,需要理解、沟通与宽容,有奉献、团队精神。
(三)、合作与竞争
1.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既对立又统一,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竞争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竞争的目的。
2.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
(1)做合格的竞争者,要消除嫉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2)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又在互助合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3)如果社会生活中既有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人们之间又富于团结互助精神,就能创造一个生机勃勃又共赢共享的美好社会。
3.怎样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1)坚持公平的原则,体现“共赢”   (2)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
(3)发扬团队互助精神,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公平与正义
(一)、公平
1.什么是公平?
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一般来说,所谓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公平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因此,我们应该理智的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2.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社会和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
(2)有利于满足个人的合理期望,调动自身的积极性;(3)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如果人们受到不公平对待,会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
3. 如何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1)认识: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作出不懈努力。
(2)做法:①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②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觉得委屈、困惑时,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或许我们会更加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③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们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4. 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1)原因:①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②在这种合作中,人们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③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融人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推动社会高效和谐地运转。
(2)做法:为了更好地合作,我们需要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决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则对其他人不公平。只有做了我们该做的,才可能获取自己该得的。当我们在付出的时候,同时也在收获着别人的付出。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
(二)、正义
1. 什么是正义的行为和非正义的行为?非正义行为有什么危害?
(1)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如见义勇为、遵纪守法等)。
(2)非正义的行为的危害: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如果选择消极的态度,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
2.怎样自觉维护社会正义?
(1)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2)做有正义感的人。
①尊重人的基本权利,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作为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社会正义。
②尊重规则,即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遵守社会公德,
③尊重自由,每个人都有义务维护他人的自由,
④承担责任,关心他人的命运,关心祖国的命运,关心人类的命运
不仅要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张正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会为自身、为他人的正义去努力,更会为集体的正义去奔走,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3. 正义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规则的约束。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4. 为什么说社会的发展需要正义?
(1)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2)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的时候,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在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3)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而正义则可以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最终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
可以说,如果缺少正义的支撑,那么社会必然土崩瓦解。正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更为紧密,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
六、明善恶,辨是非
1.做人的良知就是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明善恶,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2.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
懂道德,学法律,用道德和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选择好的榜样;学会理性分析,独立思考,三思而后行;树立美好的理想。
3.社会的复杂性
社会是复杂的,美丑善恶无所不包,是非善恶没有明显的标签。吸收怎样的社会影响,对于我们成长为怎么样的人至关重要。只有吸收有益的营养,剔除糟粕,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4.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社会影响,(独立思考,理性分析,学会选择)
(1)长辈亲朋常常是我们生活的向导,然而他们的思想言行必然反映社会的复杂性,对长辈亲朋的言行我们也需要分清是非,问个究竟,不能无原则的一概服从。长辈亲朋如果做错了,我们应该帮助纠正。(辨析)
(2)公共传播媒体是社会的镜子,反映光明也暴露着黑暗,充满好奇心的我们要学会选择
(3)“社会流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心理的综合反映。它的发生常有商业运作的背景,也少不了从众心理的推动,需要我们独立思考,理性行动,避免盲目从众。(辨析,分析说明)
5.在生活的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行为,不做错事,突破内心和外部的障碍:
①要战胜自己:人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的软弱,只有坚定自己的意志,把握正确的良知标尺,才能抵御诱惑;
②要学会打破情面:有的人并非全无是非善恶观,而是身不由己,被动追随。我们要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
③坚持理想,身体力行:只要我们能坚定地守护自己的美好理想,并且身体力行,就能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专题3  学会交往   善待他人
一、与父母交往
1.父母的关爱
我们的生命来自于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们,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抚养、照顾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
2.孝敬父母
     尊重父母(基本态度),热爱父母(行动体现),回报父母(感情基础)。
     我们孝敬父母就要做到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3.“爱的冲突:(辨析)
(1)产生的原因:
①进入青春期 ,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重视,甚至挑战父母权威;
②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③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还把我们当小孩,不放心、唠叨、责怪。
(2)危害:使父母忧心,是自己烦恼,不利于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使家庭气氛紧张。
(3)化解的方法:“爱的冲突”是正常的现象,但不能以正常为由而任其发展,因为“爱的冲突”不正确化解会带来消极后果,“爱的冲突”可化解:
① 要走进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② ②学会与父母沟通商量。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通过沟通,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家长的意见
③把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
4.与父母交往的艺术:赞赏父母;了解父母;耐心解释; 认真聆听;换位思考;尊重理解;
帮助父母;求同存异。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原谅,不必争个高下输赢不可。
二、友情伴我同行(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
1.既需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爱;        2.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
3.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4.要真诚待人,坦然大方地与异性同学交往,建立纯洁的友情;
5.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6.在与异性同学交往时,要学会保护自己。
三、师爱助我成长
1.老师对我们的爱体现在哪些?
老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心灵的保健医师,体察我们的内心,为我们扫除心理障碍;是我们道德人格形成的导师,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做事;是榜样,言传身教,让我们终身受益;是朋友,尊重理解和爱护我们,
2.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基础上的,应该知师、爱师、敬师,建立爱生尊师、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1)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良师,更是我们的朋友。如果我们能主动热情诚恳与老师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向老师倾诉烦恼,坦露心扉,寻求帮助,就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和帮助,让自己快乐地学习,更快的进步。
(2)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①当我们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发生矛盾时,要学会冷静思考,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坦诚交流,用正确的方法矛盾。
②当发现老师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时,应该给老师指出来,这也是爱老师的表现,但态度要诚恳,方式要恰当。
(3)掌握向老师提意见的技巧:把握时机,语气平和,坦诚相待,方式恰当
四、交往的技巧与原则
(一)、文明礼貌:
1.文明礼貌的重要性:
⑴ 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谦虚恭敬的言行举止是互相尊重、有效沟通、增进友谊、提高自身吸引力的必要条件;而傲慢粗鲁的言语动作则是导致敌意、妨碍沟通、恶化关系、降低自身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⑵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礼貌是尊重人的具体表现。我们讲文明,有礼貌,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的品质。对人不礼貌,就会造成伤害,妨碍与人交往。
⑶礼貌是文明的体现。礼貌在满足他人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自尊。是否文明礼貌,决不是个人的私事,也决非无足轻重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2.礼貌用语的要求:
(1)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 (2)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3)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盛气凌人。
3.文明交往的艺术与技巧
    ⑴真诚坦率、正直勇敢、谦逊宽容、善于聆听、热情开朗、乐观幽默、细心体贴、彬彬有礼、坚持原则等。
   ⑵对于虚伪、欺诈和不怀好意的人我们要懂得拒绝和远离。不受诱惑,保护自己,也是社会交往的重要课题。
(二)文明交往三原则:平等待人,宽容理解,尊重他人
1.平等待人
(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体现在:
  人格和法律上的平等。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2)平等待人的表现:
无论人的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相待。
(3)如何做到平等待人?
   ①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克服缺乏平等意识观念;
   ②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避免盲目武断的歧视心态;
   ③要去处陈腐观念,避免以金钱、权力、美貌取人的态度。
   ④形成人格平等的观念,诚心尊重他人人格。
   ⑤应当平等对待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宽容理解
(1)含义:宽容: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接纳与己不同的意见。
   理解: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个人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与隔阂,造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2)生活需要宽容:
   ①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差异,需要相互宽容,尊重彼此的个性。“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
   ②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无意之中的伤害,需要得到他人的宽容。
   ③宽容是美德。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扬人之长,谅人之过,能赢得尊重与友谊。
   ④宽容是境界。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仇视,体验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⑤宽容自己就是接纳自己,即实事求是的面对自己,既不挑剔自己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妄自尊大。
    ⑥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
(3)宽容的原则:
    宽容并不意味着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宽容不等于纵容,不等于放弃原则。宽容是有原则的,要讲究策略。当我们受到别人无意伤害时,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错,切不可冤冤相报、以牙还牙;在可能的情况下,还要以我们的宽容感化当事人,使其改过。对待家人,同学,朋友,老师等,不能斤斤计较,而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
宽容不是要迁就错误,原则上不能让步。
(4)生活需要理解:
    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面对的处境、需求、心情、感受也各不相同。社会是有千差万别的个人组成的。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可能变成永无休止的战场。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当我们以欣赏的眼光看人时,就会获得尊重、信任、感激、理解和友善。我们对周围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
3.“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1)与人为善:是以善良的心待人。
(2)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即想人之所想。
(3)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4)“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实质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是: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和发展。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五、在集体中快乐成长:
1. 集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1)理想的班集体:
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严明的纪律和融洽的同学关系,有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2)良好的班级体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良好的班级体能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有利于我们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以集体利益为重,为集体添光彩
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集体中的成员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成长的乐园;集体的健设离不开个人,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
3.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1)我们要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2)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的正当利益。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会促进集体的发展。在集体生活中,集体应当尊重每个成员的个性,尽量满足个人的合理要求。
(3)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集体生活中,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4.为集体添光彩主要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
(1)首先需要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牢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决不做损害集体荣誉和利益的事。   
(2)更应该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3)还体现在当集体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时,敢于积极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这不仅是集体成员道义上的责任,有时也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严重损害集体利益的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4)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是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最高表现。
六、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中,适应各自所处的生存条件,经历着各自的历史,创造出不同的经济生活方式,形成不同的语言文化,体验着不同民族的情感,追求着不同的精神信仰。这些千姿百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都是人类指挥的结晶,每个国家和民族都为世界文明的宝库贡献了自己独特的财富。
2.各种文化的关系: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虽然各具特色,但是他们是息息相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3.各种文化的共同特点:真诚、善良、和平等人类的共同价值。
4.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5.如何正确面对文化差异?
(1)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对待文化差异,我们应该加强沟通了解,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2)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面对不同文化,我们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3)要做文化友好往来的使者,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还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4.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学习外来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而要批判地继承,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博采各国文化之所长,特别要善于吸收发达国家适合于社会发展和我们国情的文明成果;同时,自觉增强文化辨别能力,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我们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还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5.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我们应如何对待我国传统文化
(1)在走向多元世界文化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能迷失自己,不能失去自身文化的独特性,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
(2)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青少年责无旁贷的责任。
(3)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进一步发扬光大,使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4)要做文化友好往来的使者,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还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6.跨出国门的中国人应该如何面对文化的差异、更好地融入当地主流文化中?面对文化差异,应该克服自己的不安和焦虑;消除误解,尽量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不采取防卫心态,多关注他人的经验和看法,避免妄下断言;寻找能联结双方的相似点;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探索有效的沟通技巧;在交往时,不卑不亢,以礼相待。要做文化友好往来的使者,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还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10 08:58 , Processed in 0.56517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