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72|回复: 0

[习题] 2015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与应用模拟试题3套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30 09: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单项选择题
1、一项对从左向右书写的人群的眼动观察研究表明,很大一部分人倾向于首先观看图像的左上角(41),有( )的人首先观看画面的左边。
A、三分之二 B、二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二
2、视觉图像的真实程度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一种适当真实的对应关系,提供这种适当真实关系可以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依据杜威对视觉的研究结果,所需要的真实程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一种( )表示。
A、斜线 B、抛物线 C、不规则曲线 D、双曲线
3.视觉图像可以分为4种类型:( )、模拟的、类比的、结构的。
A、真实的 B、象形的 C、条形的 D、数码的
4( )视觉图像是人为地模仿真人实物,是对历史和真实事件的有根据的、科学的人工方式的再现。
A、类比的 B、结构的 C、模拟的 D、真实的
5、将三种基色光按一定顺序轮流投射到同一表面上,只要轮换速度足够快,则由于视觉惰性,人眼产生的彩色感觉与三种基色光直接混合时相同。这种方法称为( ),是顺序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A、生理混色法 B、空间混色法 C、相减混色法 D、时间混色法
6、将三种基色光分别投射到同一表面上邻近的三个点上,只要这些点相距足够近.则由于人眼的分辨力有一定限度,将产生三种基色光相混合的彩色感觉。这种方法称为( ),是同时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A、生理混色法 B、空间混色法 C、相减混色法 D、时间混色法
7、利用两只眼睛同时分别观看两种不同颜色的同一景象,也可以获得混色效果,这是( )
A、生理混色法 B、空间混色法 C、相减混色法 D、时间混色法
8( )是利用颜料、染料的吸色性质来实现的,通常选择黄、晶、青三种颜色为三基色。
A、生理混色法 B、空间混色法 C、相减混色法 D、时间混色法
9( )视觉图像是运用某种已知事物的特征和图像来近似地显示和说明另一种人们不熟悉或陌生的具有类似特征的事物。
A、类比的 B、结构的 C、模拟的 D、真实的
10( )视觉图像是用于分析、说明各类事物、组织、设备、计算机课件等的原理结构、程序过程的方框图,除了图形的内容上、结构上与被显示对象联系密切,其他方面基本无关。
A、类比的 B、结构的 C、模拟的 D、真实的
11、通常,视觉图像的运动感受来自3个方面:人物或事物形象本身的运动(动作);获取视觉图像的不同角度、取景情况等(拍摄)( )
A、因果 B、画面的更动 C、对比 D、平行
12、动态画面组接的蒙太奇方法可以分为3类:( )
A、象征的、对比的、隐喻的’
B、叙事的、抒情的、隐喻的
C、叙事的、抒情的、理性的
D、象征的、对比的、理性的
二、判断题
1、色彩可以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两类,对于不同的色彩,人们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与联想。冷色指青、蓝或与青蓝相近,使人有后退收缩的心理共鸣;暖色指红、黄,或与红黄相近的颜色,使人产生前进和扩张的心理感应。(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规则的形状中,三维的像球体、柱体、锥体、方体、椭圆体等,平面的有圆、方形、椭圆形、五角形、三角形等,这些形状的数量是有限的。不规则的形状在数量上是不可数的,在真实的世界中,除了人工制作的物体,几乎全部都是不规则的形状。(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电视是根据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和视觉心理,运用电子技术和光电技术,制作事物的图像信号的方法和技术。(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4CD-R是一次性记录光盘,又称追加记录型光盘,提供给用户的一种空白光盘,用户可以利用光盘记录音像或图文信息,一次性记录后便不能抹去,作为永久的记录。(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5CD-RW是可抹可录的光盘记录形式。它使用专门的材料,记录时激光束射到盘面上,使盘面的被照射部分晶态结构发生变化。当播放时利用激光在非晶态部分的散射特性不同取出信息。抹消时,再用不同强度的激光束照射使非晶态部分再恢复成晶态结构,然后还可以重新记录新的内容。( )
6VCD是在图像和伴音信号的数据压缩技术得到完善和充实的基础上,推出的一种新型影碟机(VideoCD),即在CD光盘的格式中录入了经过数据压缩处理的视频和音频数字信号,因而又称为数字视频光盘机。(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7、人类运用视觉图像来表达思想和传承信息的活动,大约可以上溯到没有文字记载的、距今5000年以前的史前史。远古荒蛮时代的岩画、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上的装饰纹样(例如,我国仰韶文化史前遗址出土的彩陶)都是最好的例证。(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8、在现代人类视觉信息传播、交流中,视觉图像成为与文字并列的媒体而发挥着重要作用。(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9、实验表明:人们学习的11%是通过听觉,80%以上是通过视觉,人们只能记住20%左右的听到的内容,却能记住50%以上既听到又看到的内容。(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0、视觉图像不是视觉活动的全部内容,确是视觉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提供的实体化和具体化.这是官语和文字在教育教学应用中都无法实现的、一种人体感官上的经验( )
11、一般来说,视觉图像的真实程度并不与传播的效果成正比。虽然真实程度越高,与真实情况越接近,但是不代表其传播效果一定越好。实验表明,视觉图像的真实程度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一种适当真实的对应关系,提供这种适当真实关系可以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依据视觉研究结果,所需要的真实程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一种抛物线表示。(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2、视觉图像的读和写分别是指能够准确地理解视觉图像信息的能力和有效地创造视觉图像信息的能力(例如,对漫画的创作和对现代电视广告的创意制作),这两个能力是被称之为“视觉文化”的基本内容。(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三、简答题
1、相加混色法。
2、相减混色法。
3、视觉图像的类型。
4、投影仪的使用和维护。
5、电视。
四、论述题
1、视觉图像的构图。
2、透射式投影仪的组成和原理。
3、视听教学媒体的教学功能。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C 5D 67A 8C 9A 10B 11B 12C
二、判断题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12A
三、简答题
1、彩色电视所采用的、将三种基色光按不同比例相加而获得不同彩色的方法,称为相加混色法。红色光、绿色光相加得黄色光;绿色光、蓝色光相加得青色光;蓝色光、红色光相加得晶红色光(即红紫色光。晶红简称晶);红、绿、蓝三色光相加则为白光。为了实现相加,除了将三种不同亮度的基色光同时投射到一个全反射表面上从而合成不同彩色光以外,还可以依据人眼的视觉特性用下列方法进行相加:
(1)、将三种基色光按一定顺序轮流投射到同一表面上,只要轮换速度足够快,则由于视觉惰性,人眼产生的彩色感觉与三种基色光直接混合时相同。这种方法称为时间混色法,是顺序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2)、将三种基色光分别投射到同一表面上邻近的三个点上,只要这些点相距足够近,则由于人眼的分辨力有一定限度,将产生三种基色光相混合的彩色感觉。这种方法称为空间混色法,是同时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3)、利用两只眼睛同时分别观看两种不同颜色的同一景象,也可以获得混色效果,这是生理混色法。
2、相减混色是利用颜料、染料的吸色性质来实现的,通常选择黄、晶、青三种颜色为三基色。例如,黄色颜料能吸收蓝色光(黄色的补色),于是在自然光或白光照射下,反射光中将因缺少蓝光成分而呈现黄色;青色颜料因吸收红光成分,被自然光或白光照射时呈现青色;品红色颜料可以吸收绿色光,被自然光或白光照射时呈晶红
色。当把黄、青两色颜料相混,则在白光照射下,反射光中将因缺少蓝光成分(黄色颜料吸收)和红光成分(青色颜料吸收)呈现绿色。同样,黄、晶红颜料相混会呈现红色,青、品红颜料相混会呈现蓝色,三色(晶、黄、青)相加为黑色。
3、一般情况,视觉图像可以分为4种类戮:真实的、模拟的、类比的、结构的。
真实的视觉图像通常是对一些真人实事的拷贝,是超越时间空间的历史记录和实况传播。例如,风景胜地、著名建筑、人物风情等的彩色照片和完整实验活动或机械加工过程的录像、大型活动的实况转播、纪录片、专家的授课等等。模拟的视觉图像是人为地模仿真人实物,是对历史和真实事件的有根据的、科学的人工方式的再现。例如世界、国家和城市、区县的地图,计算机模拟实验和以真实历史(例如。战争、事件、重要活动)为题材的各种电影、电视片等。
类比的视觉图像是运用某种已知事物的特征和图像来近似地显示和说明另一种人们不熟悉或陌生的具有类似特征的事物。例如,各种漫画、童话故事和用水流类比电流,用军队攻堡垒类比白血球与细菌的对抗等等的各种彩色画册、影片、电视节目和计算机动画。,结构的视觉图像是用于分析、说明各类事物、组,织、设备、计算机课件等的原理结构、程序过程的方框图,除了图形的内容上、结构上与被显示对象联系密切,其他方面基本无关,包括流程图、过程曲线图、组织结构图、设备功能结构图、计算机课件程序操作图等。例如,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图、电视接收机的原理功能图等等。
4、投影仪的使用和维护:
(1)、架机、挂幕、接电源。
(2)、开机、开灯。
(3)、调像、调焦。
(4)、放映和关机。
(5)、投影仪的维护。
5、电视是根据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和视觉心理,运用电子技术和光电技术,制作事物的图像信号的方法和技术。能将外界事物变成活动图像的电视系统,分为成像、传输、显像三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首先在发送端利用摄像器件的光电转换,将景物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光图像转换为电信号,叫做摄像。然后,通过无线电波或电缆(包括光缆)的方式传输电信号。在接收端利用显像器件的电光转换,将电信号重新还原为对应的光图像,叫做显像。图像的摄取与重现是基于光和电的转换原理实现的。实现光电转换的关键器件是发端的摄像管与收端的显像管。摄像的过程即是把景物的光像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从电信号返回图像的逆过程,或电视图像的重现过程称为显像。它是把图像电信号恢复成为人眼可见的光像,显像是由显像管来完成的。
四、论述题
1、视觉图像包括静止的画面和动态的画面,有画面必然联系到.构图。构图是视觉图像的基础,是静态图画面和动态图画面的组成内容。构图以形成画面为主,包括平衡、线条、形状、质地和色彩5个要素的组合。
(1)、平衡。(2)、线条。(3)、形状。(4)、质感。(5)、色彩。
2.透射式投影仪的光学系统由光源、聚光和成像三部分组成。
(1)、光源部分。(2)、聚光部分。(3)、成像部分。
3(1)表现运动状态和过程的教学内容。?(2)表现与时间有关的教学内容。(3)表现与空间有关的教学内容。(4)表现抽象的教学内容。(5)演示实验或实验情境。(6)向学生提供各种案例学习材料。
(7)视听媒体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代替教师的教学。(8)提供学生不能直接观察和感知的内容。
(五)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四种关于课本的优点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课本可以提供稳定的信息并可靠地传递给读者,但是不容易进行检验、评定和修改。
B、课本包含有相对持久的信息.不像影视或播音之类的媒体,信息呈示较为短暂。
C、使用课本不需要特殊的环境,其便携、使用简单的特点可使学生随时随地很容易地使用它,只要有阅读条件就可以r使用,而不限于专门的时间和场合。
D、课本给学生提供了许多选择余地,获取信息可以从任何一点上开始,它能被粗略地浏览或仔细地研习,能被泛读或跳读,因此允许学生自己控制信息呈示的速度。
2、下列四种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A、课本往往不能完全确定或详细说明其内容潜在的各种解释,因为它精简了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过程。,
B、课本常常要求学生运用想像力来进行联想。而联想是按照个人经验产生的、会与作者的思想相互一致。
C、尽管也要求学生主动地使用课本,但它并不是能够相互作用的媒体。也就是说,学生不能在阅读课本时随时提问,发表感想,获得反馈意见。
D、课本不擅长于连续运动或操作动作的信息传递,对于动作技能的教学存在先天的劣势,需要与其他教学媒体相辅相成,共同来实现有效地教学。
3、选择课本包括这样四个步骤:识别目标、了解学生、审读课本和( )
A、课本与教学目标相配合 B、对可能学习这门学程的学生做出相当粗略的估计 C、对诸如内容及需要的教学辅助手段等做出评价D、评估对学生的影响
4、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
A、教学板具有能写、能画、能贴、能擦的功能,是允许教师灵活地用来提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的重要媒体。
B、在教师能够用投影、录像等视觉媒体授课的今天,原教学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教学媒体——教学板已成为明日黄花。
C、讲台后面有块黑板,加上教师手中的一支粉笔一本书,是近代教室和近代教学最明显的标志。
D、教师可以用粉笔在黑板上面直观地、方便地表达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笔记和复习。
5、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A、为教学专门制作的模型并不都具有使学生感知学习对象的有关形态和结构特征,获得事物表象的功能。
B、模型与实物、标本不同,它不是实际物体的本身,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实物为原型,经过加工而模拟做成的仿制品。
C、教学模型与实物和标本不易得到,或它们不易带进教室,就可以制成,如地理课的沙盘模型、化学课的分子结构模型、物 理课的发动机模型、生理课的人体模型等,因此,{模型是一种三维立体的实物替代晶。
D、物体的模型可以是原型的扩大,也可以是原型的缩小,又:可以是原型的简化,便于学生观察或“解剖”等练习,不仅能够帮助认识事物的外形,而且还能揭示事物的内部结构。
6.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
A、若满足使用大屏幕投影机对室内环境照度的要求,便不能满足学生看书写字时的环境照度要求
B、将教学闭路电视信号接人教室
C、能与计算机校园网相连
D、在课堂上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或从网中调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量。
二、判断题
1、教学板具有能写、能画、能贴、能擦的功能,允许教师灵活地用来提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的重要媒体。甚至在教师能够用投影、录像等视觉媒体授课的今天,人们习称黑板的教学板仍然是班级教学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教学媒体。(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课本包含有相对持久的信息。课本的这一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许多选择余地,获取信息可以从任何一点上开始,它能被粗略地浏览或仔细地研习,能被泛读或跳读,允许学生自己控制信息呈示的速度,而不限于专门的时间和场合。(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课本内容往往不能完全确定或详细说明其潜在的各种解释,因为它精简化了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过程,常常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力来联想这些信息,这对于不少学生来说,很可能会是一种按照个人经验产生的联想,与作者思想是不同的。(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4、绘制图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①正确无误,具有象征意义的科学性;
②简单明确,一幅图表只表达一个主题;图幅尺寸大至全体学生都能毫不费力地看清楚;
③适当利用颜色对比,以增加图表的吸弓[力和分辨率;
④选用质地良好的纸张绘制,有条件的还可以裱糊一下,使其美观和耐用。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5、多媒体是指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存储等加工处理,再以单独或合成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术。(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6、声卡用于处理音频信息。它可以把话筒、唱机(包括激光唱机)、录音机、电子乐Qa等输入的声音信息进行模数转换、压缩处理,也可以把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的声音倌号通过还原(解压缩)、数模转换后用扬声6a放出或记录下来。MIDI是声卡功能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三、简答题
1、课本的优点。
2、课本存在的缺点。
3、图表内容的专门用途。
4、教学语言的可接受性。
四、论述题
1、常用板书格式。
2、试述课堂教学的非官语性行为。
3、教学语言的类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B 5A 6A
二、判断题
1A 2A 3A 4A 5A 6A
三、简答题
1、课本的优点是十分突出的。作为特殊的教学语言,可以提供稳定的信息并可靠地传递给读者,容易进行检验、评定和修改。其次,课本包含有相对持久的信息,不像影视或播音之类的媒体,信息呈示较为短暂。课本的这一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许多选择余地,获取信息可以从任何一点上开始,它能被粗略地浏览或仔细地研习,能被泛读或跳读,因此允许学生自己控制信息呈示的速度。此外,使用课本不需要特殊的环境,其便携、使用简单的特点可使学生随时随地很容易地使用它,只要有阅读条件就可以使用,而不限于专门的时间和场合。
2、课本存在的缺点也是明显的。课本知识的接受取决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上失败的最大原因也许就是不善于阅读。课本内容往往不能完全确定或详细说明其潜在的各种解释,因为它精简化了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过程,常常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力来联想这些信息,这对于不少学生来说,很可能会是一种按照个人经验产生的联想,与作者思想是不同的。尽管也要求学生主动地使用课本,但它并不是能够相互作用的媒体。也就是说,学生不能在阅读课本时随时提问,发表感想,获得反馈意见。课本不擅长于连续运动或操作动作的信息传递,对于动作技能的教学存在先天的劣势,需要与其他教学媒体相辅相成,共同来实现有效地教学。
3、图表在内容上有一些专门的用途:
(1)、分析图:表明某些事实间的联系形式;
(2)、统计图:进行多种资料的比较和分析;
(3)、地图:显示特定区域的地理现象的;
(4)、系谱表:显示由一定因素共同构成的某种网络结构关系;
(5)、程序表:说明特定的组织状况或事件过程;
(6)、编年表:反映历史演变过程中的时间关系;等等。
4、正确使用图表的方法:适时出示图表,用略图辅助主图,图表与语言的结合。
四、论述题
1、常用板书格式有以下几种:
(1)、提纲式。(2)、词语式。(3)、表格式。(4)、线索式。(5)、图示式。(6)、演算式。
2、课堂教学的非言语性行为包括:
(1)、位置移动。
(2)、身体的局部动作。
教师身体的局部动作可以对学生的态度、情绪、学习等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①面部表情。②眼神交往。
(3)、适宜停顿。
(4)、示范操作。
3、从语言的功能角度划分,教学语言可以分为叙述性说明、描绘性说明、论证性说明、启发性说明和解释性说明五种类型。
(1)叙述性说明。(2)描绘性说明。(3)论证性说明。(4)启发性说明。(5)解释性说明。
(六)
一、单项选择题
1( )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四个基础理论。
A、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B信息技术、传播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C、系统理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信息技术、传播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2、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包括( )四部分。
A、任务分析、前期分析、策略和评价    B、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策略和前期分析
C、前期分析、目标、策略和评价        D、前期分析、目标、策略和学习者分析   
3、前期分析的内容由( )三部分组成。
A、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    B、学习者分析、使能分析、信息加工分析
C、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信息加工分析    D、使能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
4、教学设计分为( )三种层次。
A、系统级、课堂级、产品级    B、宏观、中观、微观   
C、高级、中级、低级         D、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5、里奇把教学概念模式分为( )三类。
A、时间中心模式、学习者中心模式与任务中心模式
B、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学习者中心模式、行为主义教学模式
C、脚手架教学模式、抛锚教学模式、学习者中心模式
D、时间中心模式、任务中心模式与发现式教学模式
6、从下面提供的学习理论选项中,选出被人们最早用于教学设计的那个理论。( )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论
7、从下列四种关于学习需要的说法中,选出有错误的那个说法。( )
A、在教学设计中,学习需要是一个专门的概念,是指学习者学习方面当前的状况与被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距离。
B、或者说,学习需要是学习者已经具备的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C、学习需要分析是界定现实结果和期望结果之间差距的一般过程。
D、虽然学习需要分析的结果提供“差距”的有效资料和数据.然而对确定总的教学目标没有影响。
8、在迪克和凯瑞的教学设计模式中,哪一项被认为不是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于( )
A、总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选择教学策略 D、修改教学
9、梅里尔从( )三个方面考察教学材料的设计过程,并提出称之为“成分呈现理论”的设计过程模式。
A、学习结果分类、呈现形式、规定方法    B、内容、行为、方式?
C、学习结果分类、呈现形式、方式        D、内容、呈现形式、学习结果分类
10、史密斯和瑞根提出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把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策略、教学评价和修改按照四个基本问题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化。这三个阶段分别是( )
A、分析、策略和评价    B、目标、策略和评价    C、分析、策略和目标    D、目标、分析和评价
11、下列哪些不是布里格斯的过程模式的特点?()
A、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侧重考虑学习者能力水平
B、比较忽视教学的具体传送方式
C、把焦点集中在教学设计的全过程或者是所有因素方面,强调构建项目框架结构
D、注重对教学设计具体过程及步骤的描述
12、下列四种方法中,哪一种不是夕L.部参照分析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A、对毕业生做跟踪访谈、问卷调查;听取他们的感受和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数据分析。
B、到毕业生所在的学校了解、访谈或问卷调查收集数据;了?解他们对毕业生的意见和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改进意见;并进行数据分析。
C、进行专家访谈,了解专家关于社会目前及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观点和意见,并进行有关的数据分析。
D、设计对比组、实验组的教学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判断题
1、制定的教学策略应具有针对性、灵活性、整体性,针对性指能准确高效率地实现特定的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灵活性指能方便有效地适用于多种目标的教与学活动,整体性指通过教与学活动的程序、方法、组织形式等的正确选择与有机组合,实现系统优化和整体功能。(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教学设计包含了教学和设计两个涵义。教学是教育中的特定内容,设计是人类特有的能力。(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教学设计是设计的一种类型,它是把与教和学有关的原理用于策划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系统过程,是具有创造性的科学活动。(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4、评价和修改是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从系统过程来说,依照系统控制论的观点,一个系统过程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而没有反馈信息的系统过程,要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是不可能;所以,教学设计系统过程在反馈信息的调控下,才能成为一个有效控制的过程、成为一个有序的过程。从教学效果来说,由于教学的复杂性,不可能象一些科学规律那样有固定的因果关系,教学设计中的发展教学策略,要在多次的试行和修改中才能逐步实现教学最优化(相对而言)的效果。因此,评价和修改作为反馈调控方法和工具,是教学设计系统过程不可或缺的内容。(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5、根据教学问题的大小和简繁,相应的教学设计也有系统级、课堂级、产品级三种层次。课堂级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如一节课堂教学的设计。它常常由教师自己进行,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设计的重点是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选择、改编和应用已有的媒体材料,而不是从头开发。设计的目标是有效的利用和整合现有的条件,针对性的组织好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产品级是以具有特定教学用途(或目标)的教学产品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而专门用于研制开发的具有高科技性、交互性和通用性的教学产品。如远距离教学使用的自学包的设计。它具有较为复杂和形式多样的特点,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由设计小组来完成。系统级是建构教学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如建构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这类教学设计由许多阶段组成,阶段既有即时的,也有长期的。(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6、在考虑个人的能力是如何发展的问题时,仅说能力是什么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考察能力是如何通过学习活动获得(习得)的问题。学习条件源于个体之外和源于个体之内两方面。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习的条件,为了使合乎希望的效果出现,需要确定这些条件。(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7、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因是要确保没有一个人是“教育上的不利者”,并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最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潜能的平等机会。即教学设计是要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保证没有人处于教育劣势之中,而让每一个学习者都享有同样的机会.利用他们自己的潜能去完善自己,让每个学习者都对面临的各种挑战充满信心。(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8、由于,不存在能同时实现多种教学目标的最佳教学策略,或是任何单一的策略能适用于各种教学情况;教学策略的选择,只能是为特定的教学目标选择相对最优化的策略,对教学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一体化组合应用的整体考虑。(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9、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的学习。此处所关心的既不是“群体”在意见或能力方面的变化.也不是社会团体内和社会团体间的信息或态度“传播”意义上的教育,所描述的教育是指向于个体的。(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0、在教学设计中运用系统思想,正是由于把教学看成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因素组成的系统。这是一个由输入(建立目标)——过程(导向目标)——输出(评价目标)的完整过程。它要求人们从系统整体观出发,以环境分析人手制定教学目标,发展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传递、评价,并有效地运用系统反馈进行教学设计的修正,从而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1、评价和修改作为反馈调控方法和工具,是教学设计系统过程不可或缺的内容。评价应该按照学生达到预期目标的能力来测试,即进行绝对评价。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知识、技能、情感和能力的发展上。评价结果的分析不能从责怪学习者方面去寻找原因,而要从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发展教学策略方面去解决问题。(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2、在教学设计中,学习需要是一个专门的概念,是指学习者学习方面当前的状况与被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距离,或者说,是学习者已经具备的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学习需要分析是界定现实结果和期望结果之间差距的一般过程。(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三、简答题
1、学习需要的分析方法。
2、信息加工分析。
3、使能目标分析。
4、支持性条件。
5、对学习内容的初步评价。
6、学习准备。
7、教学目标的设计。
8、布鲁姆的目标3-Y类理论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的异同。
9、行为目标的编写方法。
四、论述题
1、教学设计的前提。
2、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3、教学理论的概念模式与教学设计。
4、学习需要的类型。
5、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6、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7、加涅的指导学习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五、教学设计-实例
要求:课程内容的信息加工分析、使能分析,对其中某一小部分或一种技能编写层次目标和教学过程方案(可以按照加涅的九个教学事件编写)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A 5A 6A
7D 8A 9A 10A 11D 12D
二、判断题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12A
三、简答题
1、学习需要的分析方法;
(1)、内部参照分析。指用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确定的教学目标(或工作需要)即对学习者的期望与学习者学习(工作)现状做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学习需要的一种方法。通常,在我国的普通学校教育中,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现在各科教学大纲和标准教材里。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为:设计形成性的测验题、问卷或观察表,进行数据收集。然后通过分析试卷、问卷和观察记录,直接从学习者处获得信息。分析学习者的情况。,召开教师等有关人员的座谈会或对他们作问卷调查,按形成性的指标的内容询问学习者目前的状况。
(2)、外部参照分析。指根据机构外社会(或职业)的要求确定对学习者的期望值,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学习者学习的现状,找出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把社会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超前性、需要的科学预测)为标准和价值尺度来分析教育、教学的需要,从而制定教育、教学的发展目标。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为:
对毕业生做跟踪访谈、问卷调查;听取他们的感受和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建议;并进行数据分析。
到毕业生所在的学校了解、访谈或问卷调查收集数据;了解他们对毕业生的意见和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改进意见;并进行数据分析。
进行专家访谈,了解专家关于社会目前及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观点和意见,并进行有关的数据分析。
2、信息加工分析又称“过程任务分析”,是以学习需要分析过程中得到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分析中得到的学生的起点状态为依据,逐步分析列出一系列的信息加工的内容和单元目标,从教学的终端状态一直延续至学习者的起点状态。信息加工分析采用加涅提出的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分类,首先将教学目标分解为5类内容的子目标,然后根据各类中的内容相互层次关系进一步分解成为在内容上并列或从属的子单元。对学习内容进行信息加工分析。就是将实现教学目标时.学习者信息加工中涉及的所有心理的和操作的过程揭示出来的分析方法,或者说是确定学习者要达到目标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如图所示。信息加工分析可以揭示两种信息:清楚的描述实现教学目标的信息加工步骤和单元目标,即呈现一系列目标和行为。并且还可以揭示出某些不明显的个别步骤。它对于设计教学中的发展教学策略等后续工作非常关键.特别是那些内部加工而非外显的行为尤为重要。
3、使能目标分析。信息加工分析完成后,学习内容分析的另一项任务就是鉴定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所必须掌握的先决条件。先决条件包括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两类。必要条件是指决定下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也就是使能目标。在从起点状态到终点目标之间,学生必定有许多知识技能尚未掌握。而掌握这些知识技能又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条件。这些介于起点到终点之间的教学目标就称为使能目标。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越多.则使能目标也越多。一般而言,如果先后两次教学的知识、技能距离较大,其中的使能目标也比较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是从终点目标出发,来一步一步揭示其使能目标的,如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目标,他必须预先具备什么能力或倾向?”一直追问到学生的起点状态为止,然后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分层次一一排列出来。这样,起点状态、使能目标和终点目标及其类型和它们的先后顺序被分析清楚了,则教学的步骤和方法的确定就有科学的依据了。
4、支持性条件:
使能目标是保证终点目标达到的必要的先决条件。有效的学习除了必要条件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支持性条件。使能目标是构成高一级能力或倾向的组成成分。缺乏它,新的学习活动便无法进行,因此称为必要条件。支持性条件则像化学中的“催化剂”,有助于加速或减缓新的学习的进行。例如,对于某一原理的学习,这一原理所包含的墓本概念是它的必要条件,而认知策略、时间毅力、学习动机与态度等则是它的支持性条件。在任务分析时,教师也应对这些支持性条件加以分析。
5、初步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用于考察选择和组织的学习内容的效度和对学生的适合性。评价的内容主要有:
(1)、确定内容对目标的有效性。考察选定的学习内容是否为实现教学目标所必需,有无内容与目标无关或重复应该删去,是否需要补充内容,;-
(2)、确定内容组织的科学性。考察内容安排是否符合有关学科的逻辑序列结构,能否反映出基本的知识结构等。
(3)、确定内容的教学性和适用性。考察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结构安排是否适合学生原有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结构,能否符合学生认知年龄特征等。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习者已经具有的认知结构会强有力地影响新的学习。
6、学习准备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学习可以分为认知的、动作技能的和情感的学习,学习准备也相应地有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学习者原有的学习准备状态就是新的教学的出发点。根据学习者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就是教学的准备性原则,我国教育学中称之为“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
对学习者学习准备的分析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分析学习者从事新学习的预备技能方面。了解学习者是否具备了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作为从事新学习的基础;
二是分析学习者对新学习内容的目标技能的掌握情况,了解学习者是否已经掌握了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规定的知识与技能。对那些已经掌握了的内容,显然没有必要再作为继续学习的内容。这有助于确定内容或建立教学起点方面不仅可靠而且详略得当。
三是分析学习者对从事特定学科内容学习的认识与态度,检查是否存在偏爱或误解。分析的目的是通过认定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和对有关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实现学习者的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的定位。
7、教学目标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确认学习目标的分类、制定可以操作的学习目标和编写评价学习目标的材料。;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学习内容分析两项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内容分析以课程和单元目标为基础,而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又离不开具体的学习内容。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常有必要对内容作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改。目标的最终确定,还取决于对学习者实际能力的分析。教学的一般目的或称教学的总目标是作为统贯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它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它所把握的是各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但是,教学总目标毕竟只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原则性规定,对于复杂的教学活动来说,只有一个原则性的规定是不够的。要使总的要求落实到整个教学活动体系的各个部分中去,就必须对实际的教学活动水平做出具体的规定,按照学习结果的分类和学习的信息加工的层次设计可以操作的教学目标,以便贯彻教学活动.实现学习和检验学习成果。
8、从划分标准看,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的标准是测量学的,每一种教育目标都围绕如何测量或操作的角度提出。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提出与形成的年代较晚,吸收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最新成果,在对学习结果进行划分时,不仅考虑了结果的测量,同时阐明了每类学习结果的学习过程、条件及其相互之间的层次关系。从出发点看,布鲁姆提出目标分类理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因为测量与评价必须参照教育目标,可以操作的不同的具体目标为测量和评价提供了依据的标准。但是该分类没有涉及知识、技能的本质和阐明知识、技能是如何习得的,不适宜用来指导学习和教学。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既适于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还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习者的学习。从所涉及的范围看,两种分类系统在三大领域的划分上完全相同,不同的是用词上的差异,其中认知领域在用词和所涉及的范围几乎没有差别,情感对应态度,动作技能对应动作技能。
9、行为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也就是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来陈述的目标。1962年心理学家马杰(RFEager)提出,为了克服传统教学目标的含糊性.必须取消用描述内部心理状态的术语来陈述目标的方法,代之以用描述行为的术语来陈述目标。马杰认为,一个陈述得好的行为目标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要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或会说什么),二是要规定学生的行为产生的条件:三是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的标准。
四、论述题
1、教学设计的前提包括:
(1)、教学设计必须是以帮助每个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
(2)、教学设计必须运用系统方法。
(3)、系统的教学应有利于学习者自身的发展。
(4)、教学设计必须基于人们如何学习的知识。
(5)、教学设计层次的选择。
(6)、评价和修改是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2、把学习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顺理成章的。因为教学原本就是人类为寻求最佳的学习途径而进行的筹划。
(1)、行为主义理论与教学设计。
(2)、认知理论与教学设计。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3、把教学理论的概念模式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一方面是深受目前教学理论研究中要素主义趋向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理论研究中概念模式的特定作用所决定的。教学理论中探讨的课程、内容组织、教学传递、学习者个体特征甚至教学管理过程,都可以通过概念模式加以分析。里奇把教学的概念模式分为三类:时间中心模式、学习者中心模式与任务中心模式。
(1)、时间中心模式。
(2)、任务中心模式。
(3)、学习者中心模式。
4、伯顿和梅里尔(工.KBurton&Merril”将需要划分为六类,这六类学习需要为教学设计者提供了确定所收集信息的类型和将需要如何归类的方法框架。这六类学习需要是:
(1)、标准的需要。(2)、比较的需要。(3)、感到的需要。(4)、表达的需要。(5)、预期的需要。(6)、处理突发事变的需要。
5(1)、理论基础。
科学探究教学模式是以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及其认知结构教学论为理论基础的。它是由舒赫曼通过观察、分析科学家的创造性探索活动而概括成型的。布鲁纳和舒赫曼认为,学生本能地对一切新奇的事物感兴趣,这种自发的好奇心促使人们在面对陌生的现象时尽力去寻找其发生的原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就是,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并最终解决问题。学生在提问和形成假设的过程中,教师只对其对错进行“是”“否”判断,学生不能要求教师进行解释,以培养训练学生了解和掌握发现事物变化规律的一般思维方式。
(2)、基本结构。
一般来说,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包含呈现问题情境、收集信息并进行实验、主动解释问题和分析探究模式与类型等四个阶段。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如小组形式、个别形式和组班教学形式。
①呈现问题情境。②收集信息并进行实验。③主动解释问题。④分析探究模式与类型。
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宗旨是要人们意识到并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一模式中,师生之间是一种既合作又严密的关系,师生比较平等,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探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控能力。
6(1)、理论基础。
奥苏贝尔(19781994)认为,依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接受学习既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情况下,有潜在意义的课题或材料在内化过程中被理解,成为有意义的。在机械的接受学习的情况下,学习课题要么缺乏潜在意义,要么是学习者在内化过程中没能使之成为有意义的。同样,发现学习中亦存在着意义与机械的区分。动物的尝试错误即机械的发现学习,而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即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奥苏贝尔以一个图表对这四类学习及其关系进行了对比。如图所示。
(2)、基本结构。
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及其“先行组织者”技术的基础上,乔伊斯(BJO)rce)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发展了教授教学法。按照这一模式,教学过程一般有如下三步:
①呈现先行组织者。②呈现学习课题或学习材料。③认知结构的加强。
7(1)、理论基础。
加涅认为认知加工过程的学习内部条件是由8个有序的阶段组成的。这八个阶段分别是:注意、选择性知觉、复述、语义编码、检索、提取、反应和反馈。教学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内部过程的外部事件。对应着这8个学习的内部条件,加涅提出一种与学习的内部活动过程相对应的教学设计程序——九个步骤的教学事件。
(2)基本结构。
①在“引起注意”。②在“告诉学生目标”。③在“刺激回忆先决性的学习”。④在“呈现刺激材料”。⑤在“提供学习指导”。
⑥在“引出作业”。⑦在“提供作业的正确反馈。⑧在“评价作业”。⑨在“促进记忆和迁移”。
五、教学设计实例
设计教学过程(见考试说明教学设计举例)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0-7 10:25 , Processed in 0.32985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