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的心理品质,归纳为以下三个维度: 认知品质:个体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的直接影响个体认知活动体制和水平的人格特征因素。 敏锐的观察力 精确的记忆力 丰富的想象力 优良的思维品质 善于分配注意力 个性品质:个体在对客观事物对待活动中的个性心理特征。 成熟的自我意识 : 健全的自我认知;积极的自我体验;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教师情感特征: 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教师应有情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教师责任感。 教师意志特征: 明确的目的性和实现目的的坚定意向; 处理问题时的果断性和坚定性; 解决矛盾时的沉着、自制、耐心和坚持性 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 教师动力特征:成就动机和求知欲。 适应能力: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者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 自我定向的适应能力:生活适应;生理适应;职业适应;学习适应。 社会定向的适应能力:社会环境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应激情境适应;职业角色适应。 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教师具备的特定的能力,职业特征和人格特征。是判断个体是否具备职业资格的重要标准。 结构:职业意识:是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动力和调节成分,是指个体形成和保持同教师职业活动有关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 阶段:金兹伯格认为职业意识在个人生活中是一个连续、长期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空想期:儿童期----尝试期:11-17岁----现实期:18岁以后。 系统包括: 职业需要:是个体从事教师职业的内部动力,是个体工作积极性的心理源泉。 可分为:职业意向;职业动力;职业理想。 复杂结构的因素:从生活需要出发;从发展个性需要出发;从承担社会的需要出发。 有代表的职业倾向:献身倾向;成就倾向;兴趣倾向;实利倾向。 职业价值观:是对职业等级、职业选择、职业报酬以及职业生活基本意义的问题的价值判断,主要体现在对职业评价的取向、对职业选择的原则以及对职业活动报酬的期望回答上。 职业道德:个体在从事职业中,思想和行为所要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职业气质:特定职业对从业者所要求的具有的比较典型的、温度的心理特质,它使不同职业活动的心理动力特征染上各自独特的色彩。(气质类型+职业形象:行为举止、职业形象和职业习惯。) 职业知识和技能 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所属学科的知识;相关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 教师的技能结构:智慧能力;相应熟悉的运动技能。 教育能力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分析,要求具有以下几种能力: 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语言表达、教学监控、教学评价、教学机智、因材施教、教学审美。 组织管理能力:班级管理、课堂管理、人际协调。 自我发展能力: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自我教育。 教育科研能力:理论素养、科研意识、科研方法和技能。 特征:稳定性、基础性、综合性、发展性。 培训: 内容:动力(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气质);操作(知识结构、职业技能) 途径:一体化进程、制度化。 模式:校本培训模式(技能型,实践型,评价型,理论型)、专业发展学校培训模式、入职教育培训(校内培训,每周2天,教师中心进修,每周一天)。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修订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 核心内容: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社会主义; 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依法履行教师职责;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忠于人民教育事业; 志存高远,勤恳敬业,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认真,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搪塞。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不得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得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理论依据)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具体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标指向) 不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指导思想)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生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崇尚 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有助于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 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有助于学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有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 班主任的角色: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班主任是协调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 班主任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实施者; 班主任是联系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纽带。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进行班级管理和教育 组建班集体; 指导班级核心组织开展活动; 发挥每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集体建设。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世界观,端正学生的人生态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行为规范,获得必要的社会实践 经验; 培养学生的基本社会能力。 了解,分析和全面掌握班级以及个体的学习情况; 把学习情况与家长和任课老师进行沟通,努力寻求最佳的教育方法; 与班委和学生个体沟通,通过集体管理使班级各项活动能实现学习状态的有效化; 正对班级情况适当的进行学法指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对班级和个体的学习进行监督和引导。 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教育活动 包括:教学活动,课外校外活动,社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共青团与少先队。 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加强与任课老师的沟通与合作; 配合学校做好其他工作; 协调家庭与社区的教育力量。 学生的操行评定 操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的综合表现,评定操行是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和行为情况作出评价。 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有:道德品行、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 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做好班主任计划与总结 工作计划要目的明确、条理清晰、陈述简练、操作可行。分为学期和周/月计划。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 调查研究法: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个体和班级的集体情况,把握班级的特点,找出解决班级问题的方法。 内容:了解和研究集体,包括:集体情况,班级情况,班级文化和班级其他方面; 了解和研究个体,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家庭情况,思想道德,学习情况。 调查研究应该注意的方面: 实事求是,全面调查 客观分析,发展学解决。 具体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调查法和测量法。 观察法: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了解的方法。 应该注意: 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解决为什么观察和观察什么的问题; 要有观察的计划,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要及时做好原始记录,以求资料的客观真实性; 要对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去伪求真,透过现象看本质; 写出结论,对观察作出全面,准确的最终评价。 谈话法: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的与学生通过问答方式的正面交流以了解学生方法。 应该注意: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内容; 对谈话过程要有周密思考,要做到心中有数; 谈话态度要真诚,诚恳,不要让学生紧张,更不能有对立情绪; 根据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谈话技巧,善于引导和启发; 要耐心聆听学生的意见,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说话; 谈话之后要写谈话记录,记录下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榜样示范法:班主任通过他人的高尚情操,模范行为和优秀业绩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方法。 应该注意:要注意榜样的适应性; 要注意榜样的事实求是性; 要注意班主任的示范性。 情境感染法:班主任利用或者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以境育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 中感受情境中的教育内容,从认识上发生改变,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应该注意:情境的创设要与要求一致; 情境的创设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要优化情境的感染力。 规范制约法:用规范约束学生行为,使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共同制定班规,并成为全体成员的共同追求; 要加强指导和监督,以防规范软化现象; 要实行一定的奖惩手段,优化制度的运用效果; 班主任要执行规范的示范作用。 舆论影响法:班主任通过积极向上的舆论,为班级营造积极的,浓郁的环境氛围,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方法。 应该注意:明确班级发展目标,树立舆论价值导向; 引导和培养正确的舆论; 利用各种因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心理疏导法:班主任通过 心理学知识和方法,辅导,疏导或者进行沟通,解开学生的心结,使学生心理平衡,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 应该注意: 客观诊断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对症疏导; 要及时疏导,防患于未然; 要入情,入心,入理的疏导。 行动锻炼法: 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劳作等实际行动时,班主任通过心理学的行为改变技术对学生错误的行为进行矫正,使其知行统一,从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应该注意:行动训练与说服教育相结合; 及时强化,逐步形成习惯。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最基层的组织,又是由青少年学生为主体,以社会化的学习和交往活动为特征的社会组织形式。 特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为达到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 健全的组织结构和富有行动力的核心组织; 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组建班集体的三个阶段:组建班集体: 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熟悉班级和学生整体情况,发现、选择和培养积极分子; 建立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 组织开展班级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增进了解,提高班级的吸引力。 班集体初步形成: 通过培养放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组织开展活动; 继续培养积极分子,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监督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让学生形成自觉遵守班级制度的好习惯。 班集体形成: 提高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班集体;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从整体提高班级全部学生的素质。 班级功能: (说法一)教育功能、管理功能、社会功能。 (说法二) 班级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班级组建具有限定性、班级的教育内容具有统一性、 班级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班级是动态和静态的统一。 自我意识: 概念:个体在与社会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个体对自身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关系的认识和体验基础上,不断调整自身行为,以达到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自身完善的过程。 结构和类型: 从意识活动的特点分析:主观自我、客观自我(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精神的自我)。 从意识活动的形式分析:知情意(自我认识与评价、自我感受与体验、自我监督与控制)。 从意识活动的内容分析: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从意识活动的自我观念分析: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从意识活动的层次分析:表层自我、深层自我。 从意识活动受情绪的影响分析:理智型自我、情绪型自我。 从意识活动的稳定性分析:稳定型自我、变化型自我。 从意识活动受他人影响的分析:唯他型自我(场依存型自我)、本体型自我(场独立型自我)。 教师自我意识的作用: 教师作为普通人,自我意识的提高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 教师最为专业的教育者,自我意识水平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重要条件。 教师自我意识的内容: 教学目的明确,并始终按照教学目的展开教学; 教学内容正确,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教学方法适当,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 教学语言清晰准确,通俗易懂,富有感情并抑扬顿挫; 教学安排计划性强,组织严密,有条不紊; 教学气氛热烈,教师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使双方始终处于互动当中。 教师自我意识的特点: 内容的广泛性和教育学; 作用的双重重要性(教师素质、学生素质); 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具有主题自觉性和社会期待性。 成熟教师自我意识的特征: 从认知的维度: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 从体验的维度:自信、自爱、自尊、自强、责任感、义务感、献身感、自豪感、荣誉感。 从控制的维度:自觉抵制不利因素的刺激和影响、善于进行自我批评、善于进行自我调节,适应新环境。 提高教师自我意识水平的途径: 通过他人观察和自我观察相结合 他人观察是完善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 自我观察是提高自我认识的关键。 通过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 外部评价的局限性:不连续性和偶然性、掩饰性和非真实性、受其他方面的影响(身体,情绪,精心准备,怯场) 自我评价的优越性:积极主动的、连续真实的、提高自我意识和学生自我意识、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根本动力、任何外部评价最后都要对教师行为有作用。 通过对自身活动的结果的反思:思得、思失、思效、思改。 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自我效能感: 概念:是人们对自身完成特定目标行为所需要的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它与一个人的能力无关,但是却对所拥有的能力能做什么的判断有关系。 功能:选择行动、努力的付出和坚持不懈、思维的方式和情感反应、行动的产生者和预告者。 影响因素:对成败的体验和认知归因、替代性和想象性的体验、评价和劝说、生理和情绪状态。 教育效能感:教师在教育领域对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对自己是否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主观判断和信念。 结构:一般教育效能感: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以及教育在学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一般想法和判断。 个人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到底能给发展中的学生带来多大的作用的信心和判断; 教师对自己是否能完成教学任务,搞好教学,教好学生的信念。(狭义) 功能:决定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教学活动的坚持性; 决定教师面对教学困难的态度; 影响新的教学行为的获得以及该行为在此后的表现; 影响教学时的情绪状态。 特点:在教龄(明显)、学历和性别(不明显)上的差异; 教龄:教师随教龄的增加一般教育效能感下降,而个体教学效能感上升; 小学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要显著高于个体教学效能感; 中学教师的个体教学效能感出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 新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教育效能感的差异。 影响:阿什顿:宏观系统水平、外部系统水平、中间水平、微观系统水平。 班杜拉:成败体验和认知归因、替代性和想象性的经验、别人的评价和劝说、生理情绪状态。 伍尔福克和霍伊:制度的完整、校长的要求、关心与T恤、学校支持系统、学校校风、学术强调。 辛涛:制度的完整、工作提供的发展条件、学校的支持系统、学校风气、教师关系、师生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