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判断题 1. 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而不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错误。教师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因此,教师道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 2. 教师只要在课堂 教学中按其职业道德的要求行事就可以了。——错误。教师职业道德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精神支柱。因此教师应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循其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3. 只要有一定的文化 科学知识就可以当教师。——错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还需要有相应的 专业知识及教育科学知识。 4.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养应有特殊而严格的规定。——正确。 5. 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错误。师生关系是以个结构复杂的多层次的关系体系。教与学的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6. 师生关系如何无所谓i,只要教师业务能力强就行。——错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7.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正确。 8. 教育机智是教师灵感的突显。——正确。 9. 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10. 少年期是多事之秋, 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X11. 一定社会的 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12. 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X 13. 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X 14. 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X 15. 分组教学时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X 16. 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17. 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8. 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9. 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由遗传、环境和教育。 20.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已有课程知识的施与者变为 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 21. 现代学生观强调学生主体性的观点,学生主体性包括学生在教育教学该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 22. 中小学普及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开设信息技术选修课程。 X,必修课。23. 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高低和尊卑之分。 24. 诚信既是人际关系中的基础性道德,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而学校是诚信教育的启蒙场所。X,重要场所。 25. 新课标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6年级)、第二学段(7-9年级)、第三学段(10-12年级)。X 26. 提倡选择性学习是日本教学课程的一大特色。 27. 新一轮的 数学课程改革,就是对传统教学的彻底改变。 X28. 教学在19世纪已经发展成独立的学科。 29. “精讲多练”成为我们普遍的教学模式。X 30.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1.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实现的指导思想。X 32. 教师由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义务。(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这是权利不是义务,成为管理学生的权利)X 33. 《教师法》也适用于在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等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34. 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由学校和教师签定聘任合同,明确规定教师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教师法第三章第十七条: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方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35. 教师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学校各部门,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X(教师法第二十三条 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 36. 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向依法成立的奖励教师的基金组织捐助资金,对教师进行奖励。 37. 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38. 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9.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师范教育,并采取措施,鼓励优秀青年进入各级师范学校学习,分师范学校不承担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X(非师范学校应当承担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各级师范学校学生享受专业奖学金。) 40.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教师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提供方便,给予资助。 41. 我国古代《学记》一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42. 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教学法的四个阶段是: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43. 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X(桑代克) 44. 桑代克于1908年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X(1903年) 45. 桑代克早期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46. 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47. 自制和自我监督是自我调控中最主要的方面。X(自制和自我监督改为“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 48. 先天遗传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 49. 霍尔是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的最早提出者之一。X(维果斯基) 50. 个体间智力发展是非常态分布。X(常态分布) 51. 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表了自己关于记忆的研究。 52. 斯金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过程。X(斯金纳改为操作学习论) 53. 格式塔认为学习是由顿悟来实现的。 54. 知识的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验,看对知识的分析概括是否恰当、运算是否正确。 55.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相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转化与发展。 56.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程序的知识。X(程序改为“步骤”) 57.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将新的命题与命题网络中的有关命题联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要对信息进行精加工组织。 58. 理学习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内部条件并进行言语指导,概念学习的例—规法与规—例法耶是远离学习的两种基本形式。 59. 动作技能的学习以一定的认识活动为基础。 60. 动作技能形成的目标是熟练操作。X 61. 分化的需要在同类的刺激中抽取出共同的特征。X 62.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化的技能的过程。 63. 正例和反例的提供时学习模式识别的必要条件。 64. 支持策略师指直接操作材料的各种学习策略,主要有信息获得、贮存、信息检索和应用策略。 65. 学习策略对信息加工进行控制,主要是自我监控策略对个体认知过程的监视、管理和指导。 66. 理解策略是指学习者能够将新的学习材料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使之形成联系。 67. 自我提问法、相互提问法、知识传授法都是学习策略的教学方法。X 68. 设计优化的教学结构的指导思想史在教学中设计先行组织者。X 69. 什么样的人格特征有利于人在活动中创造。X 70. 一般说来,定义良好的问题较易解决;而定义不良的问题较难解决。 71. “集体大脑”指一个新的设想可能由几个乃至更多人集中站到一起形成。X 72. 多功能三角尺的开发属于希望点列举法。 73. 法拉第对“电力”“磁力”关系的研究属“移植法”。X 74. 兴趣定由内、外、直接、间接四个因素构成的。X 75. 人本心理与加涅认为,要提示动机的本质,必须关系人的需要,把需要区分为一些基本的层次,对这些需要层次进行研究,从整体动机的实质。X 76. 学习目标是学生对学习兴趣及结果的期待,达到学习目标学生受到各种强化。X 77. 道德和品德是两个相同的概念。X 改为:品德和道德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78. 品德是社会 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 X 改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除了既受社会条件的制约还要受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他将随着个体的产生、成长、死亡而发生、发展以至消亡。79.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80. 自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是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受自身以外价值标准所支配。X 81. 要是学生将掌握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主要是让他们掌握大量的道德知识。X 82. 加涅将教学目标或学生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能力、动作技能和态度5类。X 83. 学习准备是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育的起点。X 84. 教学支架式从绘画的画架引申而来的。X 85. 程序教学的真正首创者是普莱西。X 86. 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源于《孔子·述而》。 87. 是非题是要求学生对一则陈述的命题给予是非判断的一种试题形成。 88. 观察评价常采用行为检查单和轶事记录等方式进行。X 89. 档案袋是档案评价的重要依据。 90. 根据评价中所使用的测验的来源不用,可以将测验分为标准 化学绩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X91. 测验时评价的前提和重要手段不等于评价。X 92. 课堂教学监控系统的特性是施于未发、被控为主和个体单独的过程。X 93. 课堂教学监控系统在结构上包括三项基本内容:价值取向要素构成和课堂教学的监控设备。 94. 满足课堂教学监控心理要求的策略有紧张的教学较少的参与机会和教师一般的教学艺术。X 95. 道德品质的基础是道德动机。X 道德认识 96.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有两种:促进和阻碍。 97. 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X 桑代克。 98. 社会学习理论人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X 观察学习 99. 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手段—目的的分析法。X 逆推法 100.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X 101. 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着和传递着,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X 102.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103. 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X 104. 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X 105. 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X 106. 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X 107. 解决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 108. 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109. 智力年龄的概念是比纳提出的。 110. 良好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 111. 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X 112.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113. 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对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 114. 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先天遗传起决定作用。X 115. 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智慧只停留在动作水平。 116. 记忆是一个被动保持信息的系统。X 117. 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X 118. 行动研究法的操作步骤和程序一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 119. 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120. 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痛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改进教学设计质量。 121. 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唯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X 122. 计算机付诸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123.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124. “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 125. 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X 126. 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X 127. 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唯一的结论。 128. 负强化就是惩罚。X 129. 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 130. 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131. 看见武器的人比没有看见武器的人具有更强烈的攻击性行为。 132.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模式改善了原先 心理咨询较为被动的工作方式。 133. 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 134. 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135.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36. 语言的发展进程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 137. 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138. 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后天环境去决定作用。X 139.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X 140. 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内容分,可将问题分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管理问题、自我发展问题等。 141. 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创造条件,对由此引起的或改变的被试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142. 用观察法研究心理现象时,不必借用仪器。X 143. 个案研究法是把个案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进行的研究,不可以以群体为单位。X 144. 调查法中只有保证总体中每一个人被抽到的机会相等,才能使样本情况代表总体情况。 145. 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146. 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堆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研究。 147. 同一心理技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148. 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认知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149.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150. 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二. 多选题 1. 课程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影响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科学文化因素、社会因素。 2. 课程的基本类型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 3. 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指导书。 4. 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和顺序:课程设置、课时分配、规定培养目标、学科顺序、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5. “拔苗助长”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6. 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7.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一般的方法由将手、提问、组织讨论、家庭作业。 8. 目前中小学教学中普遍运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主要有投影器、录音机、录像机。 9.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中小学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家庭教育、高等教育。 10. 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11. 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知、情、意、行。 12. 教学的组织形式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分组教学。 13. 课程改革要改变原有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14. 新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5. 新课程在课程管理方面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6. 属于课程改革提出的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的校内外课程资源有: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各种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信息化课程资源。 1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都达到,体现国家队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18. 新课程体系下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基础上的教师自评为主;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19. 学校在课程开发中的任务有: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20.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学生自由选择;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21.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22. 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 23. 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档案袋评定、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表现展示评定 24.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人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25. 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 的说法正确的是: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26. 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对话的、互动的 27. 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学习者、促进者 28.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29.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保障措施 30.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 31. 地方队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贯彻国家课程政策、指定课程实施计划、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32. 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由家庭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 33. 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育实践回归 34. 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验证性、教育性、探索性 35. 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目标分析研究时期、多方位研究时期、教育评价研究时期 36. 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37.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六项具体目标有:转变课程的功能、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和建立发展性的评价观、醋精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39. 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主要强调两个方面:学生对教学的认识、学生对教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40. 教学思维的特性主要有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 41. 教学基本功能分为: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他教学能力主要指观察、理解、记忆、运用的能力 42. 皮亚杰提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练习和 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43. 皮亚杰所说的适应机能包括哪些过程:同化、顺应 44. 正迁移可分为:横向迁移和竖向迁移 45. 影响迁移的因素有:认知结构、媒体、年龄、态度 46. 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认知结构、智力、年龄、态度 47. 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有: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指导、学习材料特性、迁移的媒体 48. 生长需要包括:求知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9. 求知欲、知识价值观、成就归因、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 50. 注意的功能有:调节功能、维持功能、选择功能 51. 知觉的特性包括: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间接性 52. 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字词、人名、时间、观念 53. 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效度、信度、标准化 54. 性向测验用于测量:潜在才能、能力倾向 55. 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调节与维持功能 56. 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外显性 57. 人格的本质特征有: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复杂性、功能性 58.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 59.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横断研究法、纵向研究法、群体序列研究法 60.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 61. 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丰富、课程结构的更新 62. 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63. 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是指文法、修辞、辩证法 64. 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 65. 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是: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66. 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以业余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短期为主 67.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68. 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是: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个别差异 69. 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核心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70. 学校文化的内容有: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对个性的理解、对学习,工作的态度、对集体的看法 71.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 72. 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公共性和生产性、科学性、国际性、终身性和未来性 73. 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信息传递、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74. 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措施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程,获得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76. 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77. 参观教学法可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78. 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 79. 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80. 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教育法,制定本法 81. 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82.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8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制、靠制度来保障”。 84. 在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放在突出地位 85. 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86.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仅仅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各思想政治教育 87. 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88. 申请认定 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身份证、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范围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 89.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90.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提问、言语指点、提供线索方式给学生提供教学支架。 91. 教学设计由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问题组成的 92. 质化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包括观察评价、档案评价 93. 量化教学的评价方法与技术包括课堂测验的问题类型与编制技术、测验的准备与实施、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实施 94. 典型的纸笔测验包括论文问题、匹配题、是非题、填空题 95. 根据对教学评价的资料的处理方式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常模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 96. 下面几项哪些属于教师角色的特点:学生个性塑造者、科学文化知识传递者 97. 下面哪些属于教师的角色:学生个性的塑造者、科学文化知识传递者、学校集体领导者、学生的示范者 98. 教师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多面性、延时性 99. 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有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维持课堂学习纪律 100. 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移情指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嗦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 101. 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法管理区象在于权重、稳定性系数 102. 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迁移有正迁移、负迁移 103. 加涅将教学目标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和动作技能、态度 104. 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认知、情感、社会性 105.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评性、敏捷性 106. 学生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类型差异、智力发展水平差异、智力表现早晚差异 107. 学生认知的发展的分类:注意、记忆、思维 108. 班杜拉认为强化可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109. 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可以分为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 110. 我国学者的学习分类: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和熟练、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道德品质或行为学习和熟练 111. 通过信息加工过程人们获得的知识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112.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有知识、信息、表征、贮存 113. 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原型、讲授概念的方式、概念之间的联系 114. 程序性知识可以划分模式识别程序、动作步骤程序 115. 从动作过程中外部情境是否有变化的维度,可将动作技能分为开放性技能、封闭性技能 116.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主要有活动的对象不同、活动的结构不同、活动的要求不同 117. 程序性知识学习的阶段有陈述性阶段、程序化阶段、自动化阶段 118. 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形成的阶段有:认知阶段、分解阶段、联系定位阶段、自动化阶段 119. 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有:原型定向阶段、原型操作阶段、原型内化阶段 120. 元认知培养的方法过程自我提问法、相互提问法、知识传授法 121. 根据学习策略的运用范围,可分为一般学习策略、学科学习策略 122. 根据学习策略的涵盖成分,可将学习策略分为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自我监控策略、自学策略 123. 自我调节学习的模式有自我评价和监控、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策略执行与监控、策略结果的监控 124. 学习策略的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过程性原则、训练性原则、分解性原则、一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效能感原则 125. 学习策略的教学的方法和途径:表面深层成就法、构架法、学科渗透式教学、学习策略的专门训练 126. 学习策略教学的程序:策略教学计划的制定、将策略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127. 为了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合理编排教材内容应做到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128. 学习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化说、奥斯古德的歉意三维曲面模型、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迁移理论 129. 下列属于创造法培养中的类比模拟法的是鱼-潜水艇、蝙蝠-雷达、蒲公英-降落伞 130. 问题解决的特点是问题情境性、目标指向性、认知操作性 131. 问题解决的类型是定义良好的问题和定义不良的问题、排列问题、结构推导问题、转换问题 132. 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33. 创造性的评定原则是一致性、多样性、适应性 134. 创造性评定的基本方法是创造性测验法、创造性实验法、作品分析法、主观评定法 135. 创造性的评定工具:南加利福尼亚大测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威廉斯创造力测验 136. 维纳的三维归因分类有内外维度、特定维度、可控制维度 137. 研究者发现,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对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的不同是:不同成就目标定向的个体情感方面有差别、不同成就定向的个体在行为方面有差别 138. 学习动机的分类是内在动机、外来动机、主动性动机、辅助性动机 139. 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行为主义强化理论、人本主义的需要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成就目标理论、习得性无力感理论与自我效能感理论 140. 品德的心理结构可归纳为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