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741|回复: 0

[习题] 2015年教师招聘选择题大全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 11: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D]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2.1)
              A2  B4  C5岁以前  D1—3  [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 B4  C5岁以前    D1—3  [B ]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 D]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A]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A]
18.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D]
19.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 A]
20.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6.1)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 D]
21.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程序性知识  B.实用的知识  C.直观的知识  D.可应用的知识[ A]
2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 A]
23.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
              A.长时记忆  B.内隐记忆  C.操作记忆  D.形式记忆 [ A]
24.    短时记忆的容量
            A.较大  B.没有限制  C.非常之小 D.为72个组块 [ D]
25.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A.时快时慢  B.快者愈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  [ C]
26.    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冯特  D.弗洛伊德[ A]
27.    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复习越早越好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 A]
28.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29.    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斯金纳  D.威廉?冯特[ B]
30.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 (7.1)
A.操作技能 B.技巧C.操作能力 D.能力  [A ]
31.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C.智力 D.思维程序 [A ]
32.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8.1)
              A.复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A]
33.    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A.记忆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B]
34.    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C ]
35.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等  [D]
36.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A.意识和能力构成 B.规则和技能构成 C.认知策略构成  D.经验和方法构成 [B]
37.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9.1)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A]
38.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D]
39.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 [C]
40.    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10.1)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D]
41.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D]
42.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策略系统 D.价值体系  [D]
43.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D]
44.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 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A]
45.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B]
46.    态度的情感成份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态度的核心成分  B.动力性成份  C.非智力成分  D.内化了的成份 [A]
47.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 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 [B]
48.    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11.1)
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A]
49.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浑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 [A]
50.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洗手  D.强迫恐惧  [B]
51.    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极端焦虑  [D]
52.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  B.原因不明地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地惧怕  [C]
53.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
A.不容易矫正  B.容易矫正  C.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D.也属于心理障碍  [C]
54.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12.1)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  [C]
55.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A.若干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B]
56.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A.信息加工  B.智力活动 C 信息输入  D.心理变化 [D]
57.    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
A.各种智力活动 B.各种子目标C.各种课堂行为 D.教学阶段  [B]
58.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  [D]
59.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合作学习策略  [A]
60.    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A.有所不同 B.相类似  C.有一定联系  D.没有必然联系  [B]
61.    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A.教师的主导教学 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 D.个别课堂练习[A]
62.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C]
63.    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  D.有实质性影响 [A]
64.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C]
65.    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
A.迷失方向  B.错用方法 C.措手不及  D.产生焦虑 [A]
66.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13.1)
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养纪律功能  [B]
67.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
A.一定的帮助  B.较弱的影响  C.间接的影响 D.直接的影响  [D]
68.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A.可用因素  B.微弱因素  C.重要因素  D.利弊兼有的因素  [C]
69.    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谊  D.约束力量  [A]
70.    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
A.最终结果  B.中间环节  C.目标  D.最高阶段 [D]
71.    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小集团意义 C.依赖兴趣的作用 D.没有政治意义 [A]
72.    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
A.极大的影响 B.不大的影响 C.积极的影响 D.消极的影响 [A]
73.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A.集体观念  B.从众  C.服从大局  D.集体凝聚  [B]
74.    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
A.是权威意见 B.将有助于他  C.旁观者的意见  D.是客观的意见  [A]
75.    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A.连锁性感染  B.互相监督  C.互相帮助  D.遵守纪律 [A]
76.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
A.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B.和口头的规范  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  D.不成文的被动规范 [A]
77.    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
A.方向和范围  B.方向  C.范围  D.纪律约束 [A]
78.    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
A.态度一致  B.行动一致  C.观点趋同 D.相互理解与扶持[B]
79.    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
A.行动对抗  B.不团结、不信任  C.拉帮结伙  D.互相为难 [A]
80.    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
A.主要因素 B.辅助因素 C.外部互动因素 D.环境因素  [A]
81.    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
A.教学风格 B.组织教学方法 C.气氛区 D.教学氛围  [C]
82.    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语言符号系统和
A.暗示影响系统 B.非语言符号系统  C.文字符号系统 D.情感感染  [B]
83.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
A.感情关系 B.心理距离  C.友谊关系 D.互助关系[B]
84.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需要满足的程度[D]
85.    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
A.人际关系 B.对立统一关系  C.心理互动过程 D.人与人的矛盾 [A]
86.    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
A.必要条件 B.辅助条件  C.重要表现 D.主要过程  [A]
87.    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
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B.养成竞争意识  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 D.促进团结协作 [A]
88.    竞争有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
A.积极价值 B.创造性功能  C.内在价值和创造性 D.真正目的 [C]
89.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A.监控与管理 B.准则与控制  C.限制性影响 D.限制与规范  [B]
90.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A.课堂情境 B.课堂结构   C.课堂形势 D.课堂教学 [B]
91.    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
A.课堂约定 B.课堂行为准则 C.课堂纪律 D.课堂行为[B]
92.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D]
93.    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
A.教室的布置 B.教师的行为表现 C.学生的学习方式 D.学生座位的分配 [D]
94.    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
A.教学过程的规划 B.教学内容设计  C.教学方法的实施 D.教学方法的选择 [A]
95.    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采用适当的惩罚
A.也是不行的 B.也是违法的  C.也是不必要的 D.是必要的 [D]
96.    编制课程表时,尽量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
A.随机安排 B.分类安排  C.集中安排 D.交错安排[D]
97.    长时间地集中学习同一学科或同一类学科,使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接受同一种刺激,会导致
A.兴趣形成 B.自发复习  C.过度学习 D.疲劳和厌烦 [D]
98.    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
A.心理异常 B.不适应表现  C.不良表现 D.问题行为 [D]
99.    班级里学习成绩差生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学生
A.也全都有问题行为 B.没有问题行为  C.只有问题行为萌芽 D.也有问题行为[D]
100.    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A.冲动型问题行为 B.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C.多动型问题行为 D.自律障碍行为 [B]
101.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14.1)
A.作出分析 B.作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作出决策 [D]
102.    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
A.一种量值 B.一种题型 C.某种题型 D.多种题型 [A]
103.    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
A.基本过程 B.全部过程 C.主要过程 D.系统程序 [D]
104.    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
A.严格规则 B.系统规则 C.标准规则 D.系统程序[D]
105.    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A.教师随堂评价 B.教师自编测验 C.随常考试 D.课堂提问测验 [B]
106.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
A.成就水平的测验 B.能力形成的测验 C.结构的测验 D.智力发展的测验  [A]
107.    一般人们认为标准化考试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
A.比较密切 B.缺乏学业效度C.很不协调 D.基本协调[C]
108.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A.教育目的服务的 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D.当前工作服务的[C]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
5、()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
6、()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  )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 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
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
10、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
11、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创立的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C、认知 D、人本主义
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A、罗杰斯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1/A 2/D3/ D 4/C 5/B
6/F E D C B A7/C8/A9C10B11A12C13A14B
二、多项选择题
1、 心理现象分为(AC)      
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 C、个性心理 D、情感过程 E、意志过程
2、心理过程包括(CEG
A、 感知过程 B、知觉过程 C、认识过程 D、注意过程
E、情感过程 F、行为过程 G、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BCE)    A、认知 B、能力 C、气质 D、情感 E、性格
4、心理学可分为(AD)   
A、理论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应用心理学 E、社会心理学
5、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BDE
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实验心理学
6、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BCDE
A、社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咨询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E、消费心理学
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BCE,F
A、 心理学学科性质B、心理学方法论C、身心问题
D、学习心理机制E、心理的生理基础F、心理的起源
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ABD)      
A、客观性B、可验证性C、准确性D、系统逻辑性E、描述性
9、(ABC)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D、人的社会性
10、(AC)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 C、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E、机械唯物主义
1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BCD)、
A、客观性原理 B、系统性原理 C、发展性原理 D、教育性原理E、协同性原理
12、观察法可以分为(A, B, CE)、
A、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 B、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
C、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       D、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 E、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
13、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BCDE
A、 每次尽可能长 B,有明确观察目的C、随时记录
D、可利用现代手段E、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14、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AB)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
A、自变量 B、因变量 C、人脑 D、客观世界
15、实验法可分为(AD)        
A、实验室实验法 B、情景实验法 C、参与实验法 D、自然实验法
16、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BCD)、
A、实验情境 B、控制被试 C、控制实验刺激 D、控制被试的反应
17、调查法可分为(BCDE)、
A、 一般调查法和特殊调查法 B、一般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
C、事实特征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
D、结构式调查和非结构式调查    E、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电话调查法等
18、调查法的缺点是(BCD
A、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 B、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回答
C、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         D、问题措词不易确定
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ABD
A、实验和研究设计 B、对数据的统计处理 C、抽样法 D、逻辑思维法
20、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分为(AC)        
A、孕育阶段 B、转折阶段 C、确立阶段 D、发展阶段
2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BD
A、心理学的确立   B、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C、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 D、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
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ABC)         
A、意识 B、前意识 C、潜意识 D、后意识
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ABC
A、潜意识理论 B、梦的解释 C、泛性论 D、本能学说 E、人格理论  
     
1、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最早提出的?
A、瑞士皮亚杰  B、奥地利劳伦兹  
C、美国桑代克  D、苏联维界斯基
2、青少年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叫做: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自我意识
3、智商是能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称IQ,其公式表述为:
AIQ = 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X 100%
BIQ = 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X 100
CIQ = 实际年龄/智力年龄X 100%
DIQ = 实际年龄/智力年龄X 100
4、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这类学习称之为:
A、人类的学习   B、广义的学习  
C、学生的学习   D、成人的学习
5、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   B、桑代克   
C、苟勒   D、我国心理学家
6、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7、反映动机内容社会意义的是:
A、内部学习动机     B、直接性动机  
C、高尚的学习动机   D、直接性动机
8、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所提:
A、阿特金森  B、马斯洛    C、维纳    D、班杜拉
9、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叫做: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10、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叫做:
A、概念的学习   B、符号学习   
C、命题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1、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说是:
A、痕迹衰退说 B、同化说   C、干扰说    D、动机说、
12、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称为学习的: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记忆策略
13、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的相接近,这种现象称为
A、从众   B、服从   C、认同    D、内化
14、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中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生活焦虑   B、睡眠障碍焦虑   
C、交友焦虑   D、考试焦虑
15、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叫:
A、心理教育    B、心理评估   
C、心理测验     D、心理辅导
16、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A、选快后慢   B、前后一样   
B、选慢后快   D、没有规律
17、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要领或抽象原理的一种学习策略叫做:
A、发现教学   B、合作学习  
C、情境教学   D、个别教学
18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为:
A、课堂气氛   B、群体规范   
B、人际关系    D、群体凝聚力
19、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将教育评价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证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20、一位新教师当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那么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属于: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教学阶段
A )(C  )(B)(C  )(A  )(B  )( ? )( B )(C  )(C  )( B )(B )(D)( D )(C  )( A )( A )(A)(B )(A  
1、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训练:( )
A、呈现厌恶性刺激 B、消除敏感反映
C、消除肌肉紧张   D、请求他人为自己做某件合理的事
2、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的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
A、场独立型 B、沉思型 C、冲动型 D、场依存型
3、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策略是:( )
A、合作学习 B、情境教学 C、发现学习 D、程序教学
4、“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这种学习就是( )
A、记忆学习 B、尝试学习 C、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
5、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人了哪类需要之中?( )
A、安全需要       B、尊重、成就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强调:(   )
A、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B、发展了的心理官能
C、已有经验的概括化 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7懂得了(a+b2展开,就会解(2a+3b2等,属于:( )
A、顺应迁移 B、同化迁移 C、重组迁移 D、逆向迁移
8、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这符合:( )
A、效果律 B、近因律 C、准备律 D、练习律
9、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就是:( )
A、群体凝聚力   B、课堂气氛
C、群体规范    D、学校人际关系
10、把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11、计划安排每天自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的:( )
A、组织策略    B、认知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2、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苟勒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13、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高见,具有新奇性。这反映了创造性的什么特征?( )
A、变通性 B、流畅性 C、独创性 D、选进性
14、学习把白菜、青菜、番茄概括为“蔬菜”,这种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连锁学习 D、命题学习
15、学生希望得到同学的友谊、老师的关心,这是哪一种需要?(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16、布鲁纳的学习论是:( )
A、完形—顿悟说     B、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C、认知—结构学习论 D、建构主义
17、布卢姆等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 )
A、道德目标 B、动作技能目标
C、发展目标 D、健康目标
18、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
A、健康的生活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环境   D、健康的心理
19、论理道德发展走向成熟,可以较自觉地运用道德原则调节自己的行为,是出现在学生发展的:( )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高中阶段 D、初中阶段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B2~7C7~11D11~15
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成功律   D、成功—成功律
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顿悟说     B、认知—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1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起 D、知识迁移
1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这是运用了( )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交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12、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认知计划(计划策略 )、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 )和( )
A、调节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实施策略   D、价值性
13、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 )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1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 )
A、道德理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品质 D、道德意识
15、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 )
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
16、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17、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18、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 )
A、吸引的人际关系  B、合作的人际关系
C、沟通的人际关系  D、平等的人际关系
19、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20、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0-7 06:48 , Processed in 0.141982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