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
1.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
A.学习压力 B.学习兴趣 C.学习期望 D.学习知识
2.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3.()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A.学习期望 B.学习兴趣 C.学习压力 D.学习动机
4.周总理在学生时代,曾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的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5.力求在本学期取得好成绩,争取拿到奖学金,属于()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认知内驱力
6.数学老师讲课很生动,激发了某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其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低级的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7.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内在学习动机是()
A.获得表扬 B.获得高分 C.获得好名次 D.获得解答
8.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求知欲
9.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10.当学习动机处于()水平,学习效果较好。
A.高 B.低 C.适中 D.任何
11.“学生之所以学习,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奖赏、赞扬和优异的成绩等报偿”,持这种观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A.归因理论 B.成就动机理论 C.强化理论 D.自我效能感理论
12.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来源于()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主义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 D.行为主义理论
13.下列属于人本主义动机理论的有()
A.操作作用理论 B.需要层次论 C.成就动机理论 D.归因分类理论
14.提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耶克斯和多德森 B.马斯洛 C.韦纳 D.阿特金森
15.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在的、稳定的因素是()
A.能力 B.努力 C.运气 D.任务难度
16.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外在的、稳定性因素的是()
A.能力 B.努力 C.运气 D.任务难度
17.“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
A.内部的可控因素 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
C.外部的可控因素 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18.属于内在、不稳定、可控的因素是()
A.运气 B.努力 C.能力 D.任务难度
19.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 B.奥苏贝尔 C.韦纳 D.阿特金森
20.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A.喜欢对问题承担责任
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
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21.成就动机理论观点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失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最可能会()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22.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最早由()提出。
A.费斯廷格 B.奥苏贝尔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23.班杜拉认为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
A.自我期待 B.自我判断 C.自我评价 D.自我效能感
24.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
A.熟悉教材 B.了解学生
C.实施启发式教学 D.多种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并贯穿始终
25.“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学习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26.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构成。
A.意识和能力 B.规则和技能 C.经验和方法 D.认知策略
27.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略
B.学习策略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方法的集合体
C.学习策略不能与具体的学习方法截然分开,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表现出来
D.学习策略是调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高级认知能力,是会不会学的标志
28.()常被描述成一种理解记忆的策略,其要旨在于建立信息间的联系。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精加工策略
29.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从而使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30.为了要记住“桌子”“巧克力”这两个词,而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桌子上放着巧克力”等这样的联系,这是运用了学习策略中的()
A.注意策略 B.复述策略 C.精细工策略 D.组织策略
31.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A.组织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32.学习某材料,10次正好记住,那么一共学习多少次效果最好()
A.8次 B.10次 C.12次 D.15次
33.在学习中,学习者采用在主要内容下划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34.组织策略属于()
A.精加工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调节策略
35.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这属于()
A.复述策略 B.元认知调节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36.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是()
A.元认知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复述策略
37.下列不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A.表格 B.摘录 C.列提纲 D.过度学习
38.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39.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元认知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认知策略
40.下列不是认知策略的是()
A.纲要策略 B.归类策略 C.计划策略 D.复述策略
41.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A.语义联想 B.视觉想象 C.关键词法 D.谐音联想法
42.教师要指导学生拟写课文中没有的、与课文中某些重要信息相关的或用自己的话组成的句子,从而把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这是使用了()
A.组织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43.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A.复述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44.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理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图像
45.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之为()
A.元认知计划 B.元认知能力 C.元认知控制 D.元认知知识
46.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是指()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 C.元认知控制 D.元认知计划
47.下列哪一项属于元认知的实例()
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
48.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始之前计划完成任务所涉及的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等是指()
A.计划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49.学习者在阅读困难或不熟悉的材料时放慢速度,这里采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A.元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50.计划安排每天自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组织策略 B.认知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51.在教室里,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以及和谐的色彩等,还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等是属于学习策略的()策略。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52.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定势 B.定义 C.变式 D.同化
53.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句说的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54.下列属于意义识记行为的是()
A.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
C.小明利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
55.“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A.定势 B.迁移 C.应用 D.技能
56.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属于()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57.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特殊迁移 D.垂直迁移
58.有关迁移的经验类化说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A.桑代克 B.武德沃斯 C.贾德 D.詹姆斯
59.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一般将迁移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D.近迁移和远迁移
60.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和“ball”后学习“eyeball”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
A.一般迁移 B.负迁移 C.垂直迁移 D.正迁移
61.过度学习的适当强度是()
A.100% B.110% C.120% D.150%
62.用“道德两难法”让儿童对道德问题进行判断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班杜拉 D.奥苏贝尔
63.根据迁移的程度迁移可以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D.近迁移和远迁移
64.相同要素说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 B.贾德 C.班杜拉 D.杜威
65.根据迁移性质和影响效果的不同,一般分为()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66.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67.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68.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直接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
A.手段—目的分析法 B.逆向工作法 C.爬山法 D.算法式
69.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70.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子很难骑好三轮车,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受了()的影响。
A.定势 B.正迁移 C.原型 D.负迁移
71.问题解决的第三那阶段是()
A.提出问题 B.明确问题 C.验证假设 D.提出假设
72.()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是品德建立的开端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73.在品德形成的认同阶段,个体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试图使自己在态度和行为上()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思想接近
74.在限定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观念,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A.灵活性 B.独创性 C.发散性 D.流畅性
75.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76.在学习了语文拼音之后,会干扰其对英语音标的学习,这属于()
A.垂直迁移 B.水平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77.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78.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这属于()
A.定势 B.功能固着 C.变式 D.同化
79.受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定势 B.变式 C.原型 D.内化
80.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81.要打开一个三位数组成的密码锁,可以从000、001、002逐一尝试直到998、999,最终便会找到一个正确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
A.推理式 B.算法式 C.演绎式 D.启发式
82.会骑自行车,有利于学习两轮摩托车,这主要受下列哪种机制的影响()
A.变式 B.定势 C.正迁移 D.负迁移
83.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理解 B.巩固 C.应用 D.迁移
84.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属于解决问题的哪个阶段()
A.提出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8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称为()
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情境 D.问题对象
86.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87.“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说的是()
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学习策略 D.学会学习
88.以自尊心、荣誉感、自信心、胜任感等心理因素表现出来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社会发展内驱力
89.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90.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获得规则 B.理解概念 C.创造性 D.知识迁移
91.把大目标分成子目标,然后进行算子搜索,逐渐缩小当前问题情境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
A.问题空间 B.手段—目的分析 C.启发式 D.算法式
92.在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出现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阶段
93.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94.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A.原型定向、原型内化、原型操作 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D.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95.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转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是在()阶段
A.原型定向 B.原型动作 C.原型内化 D.动作定向
96.体操、游泳、球类等活动涉及的技能类型主要是()
A.认知技能 B.社交技能 C.智力技能 D.动作技能
97.写作、阅读、运算、解题等所属的技能类型是()
A.操作技能 B.动作技能 C.运动技能 D.智力技能
98.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是()
A.模仿 B.练习 C.想象 D.学习
99.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的方式是()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一般技能 D.特殊技能
100.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为()
A.推理法 B.启发法 C.讨论法 D.头脑风暴法
101.在智力技能形成的某一阶段,言语成了智力活动的对象。该阶段是()
A.原型操作 B.原型内化 C.操作定向 D.原型定向
102.通过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是()
A.动作技能 B.智力技能 C.技能 D.思维活动
103.高智商与高创造性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
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
C.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D.创造性与智力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线性关系
10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在学习比较复杂或困难的内容时,学习效率会随着学习动机的增强而()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无关
105.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106.技能是一种()
A.智力 B.能力 C.才能 D.活动方式
107.有关技能和习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技能和习惯都和一定的情境相联系
B.技能和习惯都有好坏之分
C.习惯是保守的,技能是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近
D.习惯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108.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活动方式是()
A.动作技能 B.智力技能 C.练习 D.能力
108.学生动作的执行由出声的外部语言到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再到内部语言的过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
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 D.操作练习
110.在操作形式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并一体化称为()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原型定向
111.在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动觉控制开始起主导作用。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定向操作
112.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为()
A.操作模仿 B.操作定向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13.数学课上,为了更好地形成智力技能,教师常在黑板上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这是给学生提供()
A.原型定向 B.原型模型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14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物质性、内潜性、展开性
115.学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是()
A.规则学习 B.概念学习 C.辨别学习 D.解决问题的学习
116.学生根据哺乳动物的关键特征,来判断某些动物是不是哺乳动物的过程是()
A.抽象化 B.概括化 C.归纳化 D.分化
117.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118.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119.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120.原有观念为下位,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上位观念,这种学习是()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121.如果学生已经有了“哺乳动物”的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
A.概念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22.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的。在(),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成年期
123.学习效率与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124.学生先学习了苹果、香蕉的概念,再来学习水果的概念,这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125.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A.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 B.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
C.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 D.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
126.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无作用 D.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127.皮亚杰认为,()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A.10 B.9 C.12 D.18
128.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A.25% B.50% C.75% D.100%
129.()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青年中期
130.品德是一种()
A.社会现象 B.意识形态 C.道德标准 D.个性心理特征
二、多项选择题
1.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相关的动机是()
A.内部学习动机 B.外部学习动机 C.认知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E.附属内驱力
2.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A.学习兴趣 B.学习需要 C.学习态度
D.学习期待
E.学习自觉性
3.下列选项属于外部学习动机的是()
A.学习是为了取得老师的表扬
B.学习是为了不让父母失望
C.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
D.学习是为了报效祖国
E.学习是出自好奇心
4.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属于稳定归因的因素有()
A.努力 B.运气 C.任务难度
D.能力
E.外界环境
5.阿特金森认为人在避免失败时有以下哪些倾向()
A.防止自尊心受伤害 B.选择非常容易的任务 C.选择非常难的任务
D.避免失败的倾向
E.追求刺激的倾向
6.成败归因理论的稳定因素包括()
A.个人的能力 B.工作任务的难度 C.个人的努力程度
D.运气
E.个人的心境
7.小明为了获得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他的学习动机是()
A.低级动机 B.高级动机 C.外在的动机
D.内部的学习动机
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8.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的影响。
A.期待 B.诱因 C.结果因素
D.先行因素
E.需要
9.学习策略由()构成。
A.认知策略 B.计划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E.学习过程
10.以下几个属于认识策略的有()
A.复述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计划策略
D.组织策略
E.精加工策略
11.常用的精加工策略有()
A.记忆术 B.做笔记 C.提问
D.列提纲
E.画关系图
12.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学生将该单词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A.谐音法 B.组织策略 C.形象联想
D.精加工策略
E.复述策略
13.元认知策略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包括()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体验 C.元认知监控
D.元认知计划
E.元认知调节
14.温故而知新属于学习迁移中的()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E.一般迁移
15.资源管理策略包括()
A.时间管理策略 B.努力管理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
E.学业求助策略
16.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
A.流畅性 B.认知性 C.变通性
D.序列性
E.独创性
17.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规范
D.道德意志
E.道德行为
18.有结构问题的特征()
A.问题的明确性 B.解法的确定性 C.问题不明确性
D.解法的开放性
E.答案的已知性
19.态度的结构包括()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E.理智成分
20.根据归因理论的观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做法是()
A.努力是成功的条件 B.运气的作用 C.能力的作用
D.学习的材料的难度是关键
E.努力是有效的
21.针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策略主要有()
A.认知策略 B.模式再认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动作步骤学习策略
E.组织策略
22.知识学习的过程()
A.知识准备 B.知识理解 C.知识巩固
D.知识复习
E.知识运用
23.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局部动作阶段,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是()
A.示范 B.讲解 C.反馈
D.练习
E.动觉
24.知识应用的过程一般通过下面哪几个环节来完成()
A.审题 B.联想 C.知识理解
D.课题类化
E.背诵记忆
25.下列选项属于陈述性知识表征方式的有()
A.命题 B.命题网络 C.表象
D.图式
E.产生式
26.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有()
A.命题网络 B.产生式系统 C.图式
D.认知结构
E.产生式
27.练习曲线规律()
A.开始进步快 B.中间有一个高原期 C.后期进步慢
D.总趋势是进步
E.有时出现暂时退步
28.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B.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C.动作进行的外显性 D.动作对象的客观性
E.动作对象的观念性
29.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几个阶段。
A.原型定向 B.原型固化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E.操作整合
30.奥苏贝尔提出的几种同化模式是()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先行组织者
D.组合学习
E.命题学习
31.下列选项中哪些因素会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
A.挫折经历 B.替代经验 C.言语劝说
D.情绪唤醒
E.性格特征
32.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可以将知识分为()
A.陈述性知识 B.言语知识 C.操作知识
D.程序性知识
E.学习知识
3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学习游泳
34.影响反馈效果的因素有()
A.反馈的方式 B.反馈的内容 C.反馈的对象
D.反馈的频率
E.反馈的数量
35.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A.吹笛子 B.打网球 C.体操
D.阅读
E.计算
36.加里培林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A.动作的定向阶段 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C.出生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D.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E.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37.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包括()
A.提问 B.获得 C.提取
D.分析
E.保持
38.下列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B.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
C.浏览阅读材料
D.设置学习目标
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39.下列属于元认知控制过程的是()
A.制定认知计划 B.监视计划的执行 C.对认知过程的调整
D.对认知结果的反馈
E.管理认知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
40.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三阶段是()
A.依从 B.顺应 C.认同
D.同化
E.内化
41.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是()
A.起始状态 B.目标状态 C.中间状态
D.答案
E.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42.问题解决的特点有哪些()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唯一性
E.固定性
43.与新手相比专家具有哪些特征()
A.专家比新手能更有效地组织信息
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
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D.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
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44.能否发现问题取决于以下因素()
A.智力 B.认知过程 C.主体的活动积极性
D.主体的求知欲望
E.主体的知识经验
45.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遗传得来的
D.通过学习形成的
E.一种内部准备状态
46.以下关于品德的理解,正确的是()
A.品德是后天学习形成的 B.品德是个体的先天禀赋
C.品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D.品德是认识和行为的统一
E.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等同于道德
47.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是()
A.爱国主义情感 B.集体主义 C.归属感
D.责任感
E.事业感
48.在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个体的努力程度对应的维度应该是()
A.稳定 B.不稳定 C.内部
D.外部
E.可控制
三、填空题
1.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外部刺激物。
2.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把学习动机分为和。
3.由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4.归因理论是从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5.韦纳将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因素来源、和。
6.学习者把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运气或任务难度,他们都是 、 维度的归因。
7.在家里被娇生惯养、处境优越的孩子通常自我评价;而在家庭缺乏地位、不被重视的孩子则自我评价一般。
8.成就动机理论认为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困难的任务。
9.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10.“只要我努力,我一定能做得最好”,在班杜拉看来,这种人的比较高。
11.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期待包括期待和期待。
12.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克服,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13.精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和策略结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记忆效果。
14.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
15.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是 。
16.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是
17.演绎式学习属于垂直迁移中的迁移。
18.创造性的培养主要要从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三个方面进行。
19.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 与内化三个阶段。
20.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 、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其核心是
21.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这在心理学中叫。
22.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是指。
23.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24.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是问题解决的阶段。
25.布卢姆认为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知识,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
26.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两类,即和 。
27.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方法是 。
28.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发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29.桑代克等人的研究发现,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时,才能产生迁移。
30.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具有目的性、 、序列性的特点。
31.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中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32.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与两种。
33.陈述性知识的表征的主要形式有和。
34.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
35.程序性学习由陈述性阶段、程序化阶段和三阶段构成。
36.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依照由低到高分别为、 、。
37.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能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为和动作技能两种。
38.阅读技能、写作构思技能、观察技能属于技能。
39.操作技能的特征有、外显性、展开性。
40.知识就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
4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
42.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基本途径是。
43.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对象的观念性、、结构的简缩性。
44.练习后期,成绩出现暂时停顿现象,即所谓的。
45.现代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两种,一种是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一种是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对迁移的影响。
46.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和。
47.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 。
48.影响练习的因素有和练习方式。
49.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和分散练习;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不同可分为整体练习和。
50.规则的学习是通过接受式学习和两种方式来进行的。
51.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是。
52.就有效的操作技能而言,模仿需要以为基础。
53.格林诺等人提出了迁移的理论。
54.做笔记是阅读和听讲时常用的一种,教师应注意讲慢一点、重复复杂的主题材料、在黑板上写出重要信息等。
55.产生式就是有关条件和行动的规则,简称。
四、判断题
1.学习动机的作用之一是可以提高信息加工水平。()
2.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减弱。()
3.小强是一位很想获得成功的有志青年。他的老板现有三件事情需要完成:一件比较容易、一件中等难度、一件很难。如果小强可以挑选其中一件来完成,那么他应该会挑选最难的那一件。()
4.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5.学习策略比认知策略所包容的范围更广。()
6.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是属于元认知策略。()
7.做笔记是组织策略中常用的学习方式。()
8.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学习策略为精加工策略。()
9.根据迁移的路径,可分为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10.定势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
11.皮亚杰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
12.在限定时间内产生的观念数量越多,其思维的流畅性越强。()
13.共同要素论的代表人物是桑代克。()
14.一切有意义学习中都包含知识的迁移,在机械学习中没有迁移。()
15.技能与一般的随意运动无区别。()
16.二年级的儿童学会用学具拼搭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这是动作技能学习。()
17.动作技能的教学方法一般宜采用示范法。()
18.动作技能的特点是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及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19.概念学习是学习运用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
20.在下位学习中,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会导致原有认知结构的实质性变化。()
五、名词解释
1.知识
2.自我效能感
3.元认知
4.发散思维
5.学习迁移
6.技能
7.爬山法
8.学习动机
9.学习策略
10.品德
11.问题解决
12.原型启发
13.功能固着
14.思维定势
15.头脑风暴训练
16.概念学习
17.手段—目的分析法
18.创造性
19.归因
2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21.自我提高内驱力
22.陈述性知识
23.表征学习
24.心智技能
25.高原现象
26.生成性学习
27.变式
六、简答题
1.简述奥苏贝尔学习动机的分类。
2.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何关系?
3.简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4.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5.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6.简述教师在实施奖励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7.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8.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如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9.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10.简述学习策略的几种类型。
11.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和意义。
12.什么是复述策略?试阐述常用的复述策略。
13.学习策略训练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4.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15.简述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迁移。
16.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7.简要说明解决问题的阶段。
18.简述你对学生品德培养的理解。
19.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保持?
20.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有哪些?
21.简述技能的特点。
22.简述智力技能的特点和形成阶段。
23.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
24.简述高原现象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25.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练习?
26.简述常用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
27.简述成就动机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28.简述认知结构的迁移观。
29.在运用变式时,常会发生什么错误?
30.简述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
31.简述学习动机的几种主要理论。
32.简述问题解决的特点。
33.简述精加工策略的具体方法。
34.试简述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策略。
35.简述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七、论述题
1.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如何进行学习时间管理?
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阐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里的运用。
5.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6.试述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7.试论述如何进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
8.试述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
9.试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八、案例分析
1.李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但就是太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请用韦纳的归因理论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是怎样的?
(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韦纳的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2.王小红是高一(2)班一位很不自信的学生。其实,她是以较高的分数考进这所高中的。只是进入高中后,还没能很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没有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
如果你是她的老师,你将怎样帮助她提高在学习中的自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