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771|回复: 0

[习题]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押题试卷(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3 12: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填写在括号里,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对于任性的学生,应着重培养其意志品质的【    】
A.自制性                               B.自觉性
C.果断性                               D.启发性
2.【    】是由杜威首创,由他的学生克伯屈加以推进并大力推广的教学组织形式。
A.道尔顿制                             B.班级授课制
C.设计教学法                           D.特朗普制
3.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    】于1949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问题。
A.泰勒                                 B.斯腾豪斯
C.斯塔克                               D.斯克里文
4.心理断乳期是指【    】
A.幼儿期                               B.学龄期
C.少年期                               D.成年期
5.认为学习是“生长”出“新知识”的学习理论是【    】
A.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6.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7.某音乐老师为了维护课堂纪律,把两个在课堂上讲话的学生轰出教室,该教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
A.人格尊严权                           B.名誉权
C.人身权                               D.受教育权
8.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的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
A.现代教育论                           B.活动课程论
C.学科课程论                           D.实质教育论
9.提出以高难度和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是【    】
A.凯洛夫                               B.赞科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10.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据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1.关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课程与教学不可分割                   B.课程总是在特定的教学中实现的
C.教学包括课程                         D.教学总是在特定的课程基础上进行的
12.有时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舌尖现象”。能对这种遗忘现象的原因进行解释的是【    】
A.消退说                               B.干扰说
C.压抑说                               D.提取失败说
13.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
A.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
C.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
14.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
A.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5.小明背诵一个英语单词,背诵8遍的时候正好记住,那么小明共背【    】遍才能是记忆效果更佳。
A.8                                    B.9
C.10                                   D.12
16.王羲之家族许多人善于绘画,并出过多位画家,这说明对发展起重大影响的因素是【    】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内部因素
17.根据活动机能,课外活动课可以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和【    】
A.探究性活动                           B.发现性活动
C.探索性活动                           D.训练性活动
18.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    】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了【    】的统一。
A.尊重学生与信任学生                   B.科学性与思想性
C.知与行                               D.理论与实际
20.学科从物理、生物、化学综合起来的一门学科是【    】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融合课程                             D.相关课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斯皮尔曼提出的“二因素理论”认为能力是由______因素和______因素构成的。
2.______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在教育合力中,______ 占主导地位。
4.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______、______和动机四个过程。
5.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______年义务教育。
6.学生文化的特征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和______。
7.桑代克的三大学习定律是______ 、______ 、______ 。
8.注意的功能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9.班级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的______提出来的。
10.情绪情感的功能有适应功能、______ 功能、______ 功能、______ 功能和健康功能。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
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成正比。【    】
2.动作技能的教学一般宜采用示范法。【    】
3.德育过程就是知、情、意、行的共同发展的复杂过程,所以要按照此顺序进行。【    】
4.“为人师表”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    】
5.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很重要,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    】
6.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成正比。【    】
7.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
8.奥苏贝尔提出了课程研究的“活动分析法”。【    】
9.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因此教师可以随意对待学生。【    】
10.课外、校外教育即是课堂之外的教育。【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1.师生关系
2.愉快教学法
3.问题解决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2.简述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3.怎样理解学生是独特的人?

4.简述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
5.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试述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
2.联系实际,说说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七、案例分析(本大共15分)
学生张某父母离异,初一时迷上游戏,为了逃避妈妈的唠叨,可以把自己关在卫生间一玩就是几小时,上课时发呆,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到初二已经是有点破罐子破摔了,但是他特别喜欢画画,下课画,上课画,做作业也画,作业本上、书本上,到处是乌漆杂八的画。教师多次对他苦口婆心地教育,非但没有引起他的重视,反而使他产生了抵触情绪,觉得老师有意和他过不去。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⑴简述学校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⑵针对张某的情况,学校如何发挥道德情感的作用?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0-7 04:31 , Processed in 0.10796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