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2014教师招考 于 2015-1-27 09:51 编辑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 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2、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 (注意:运动和变化不一定是一种发展) 3、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注意:颠倒了二者) 4、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 (注意: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的表现形式) 5、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注意:规律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 6、规律是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因此,联系就是规律 (注意:规律是事物运动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7、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 ( 注意: 对传统观念要一分为二地对待) 8、规律就是我们常讲的定律。 (注意:规律是定律的内容,定律是某种客观规律的主观映象) 9、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注意:任何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10、规律有好坏的。 (注意: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 11、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注意:思维规律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思维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是否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在起作用。) 12、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注意: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依赖一定条件的,如价值规律存在和起作用的条件是商品经济,把规律看作永远不变的,是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 1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注意:是客观实在,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不一样。) 14、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注意: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15、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注意: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6、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注意: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而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17、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注意:无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8、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 (注意: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19、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注意: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二重性,也不能直接作用) 20、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只有正确意识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才对事物有反作用 (注意:不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有反作用) 21、人类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自然 (注意:要看是否符合规律和客观条件)
22、正确意识的反作用大于错误意识的反作用 (注意:反作用的大小不是由意识的正确与否决定的) 2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注意:不一定是正确反映) 24、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注意:客观实际是出发点) 25、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注意: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