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758|回复: 0

[语文] 初中语文说课:《孙权劝学》说课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9 0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设计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它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强调初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文言文教学作为新闻记者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现代文教学共同承担起这一重任,只不过侧重点可有所不同。《孙权劝学》作为一篇精练的文言文,是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好文章。其清晰的叙事思路,突出人物性格的对话,富有特色。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把它放在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中,紧扣住单元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名人的品格,态度与精神这一要求,同时新教材将文言文分散在每一单元中,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与积累文言知识,提高自己的文言阅读能力。本单元对古文的要求是“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是背诵,要当堂准确无误地背下来。”我想这一点可能是写法上有误,本单元并没有古诗词,只有这篇古文,但能让学生当堂背诵,也应该是教学本课的一个要求。所以我把本文的教学的知识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本文的文学常识。

2、了解并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能力目标:

1、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2、分析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虚心接受正确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

由于本文篇幅很短,层次清晰,书下注释较具体,学生已学过一些文言作品,因此能借助注释初步读懂文意。但部分词语并无解释,如“吴下阿蒙”今天的意思,“但当涉猎”的“当”等,但今后学生经常会见到。因此我把掌握常用文言词语作为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另外在指导学生正确朗读与背诵课文也应该多花功夫。我把人物语气与个性的分析作为教学的难点,学生分析清楚了,文章结构在脑海中有印象了,背诵这一重点也应该能顺利完成。


二、教学方法的采用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可采用认读感知、研读探究,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

由于文言文是由古汉语写成的,内容上时间跨度大,因而认读文本是文言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与任务。不认读就无从感知,认读中包括了读准字音,节奏,语气等。通过认读,学生能初步理解文意。在这一环节教师应注意指导与纠正。

研读探究是认读感知的必然延伸,是落实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必要途径,如何让学生理解文言词语,读出语感,达到背诵的目的,是这一环节的关键所在,同时研读探究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

通过以上环节,再让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得出学习本文后在思想上的体会,应该就能做到水到渠成。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一步,以故事导入,初步让学生理解“刮目相待”的意思。

播放《刮目相看》这一动画片,对学生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学生通过观看这一成语故事的来源,一方面紧扣住我们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就能初步理解成语“刮目相待”的意思。对学生初读课文,初步理解文意也有好处。

第二步,学生自己介绍作家作品,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完成练习一,其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也很好的处理了教学中对文学常识的把握。

第三步,认读感知,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简单说说文意,再让学生听范读,把握字音,节奏,在把握字音,节奏的基础上再读课文。通过读、听读、再读,一方面强化古文的读的技巧,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还可为后面的背诵打下伏笔。在这一阶段,教师一定要注意听其有误的地方,适时给予点拨。

第四步,研读探究,让学生看屏幕上的红色字,分小组自读,互相释疑,解决与把握古文言词语,再在此基础上联系以前的文言知识,完成练习四,五,六题。趁热打铁,加深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然后学生看动画,听对话,分析人物语气,进而模仿人物分角色再读对话。这样,学生就能在朗读中加入感情。

第五步,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到现在为止,学生对文章已比较熟了,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再让学生按提纲提示背诵课文。以完成教学的第二个重点。

作为情感目标,我把它放到课堂的小结中,让学生自已对照《伤仲永》一文,来说学习本文的感受,限制了学生从学习这一角度来说。避免其脱离教学的要求,而教师不用小结,学生的话就是他们的观点与看法。不必把自己的看法强加在他们头上。


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我选择了一段课外的文言文段,让学生自己去合作完成。我觉得有利于其对自己学习文言文,积累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一定的好处。

四、板书设计及说明

本文的板书反映的是文章的结构,我力求体现其简洁性与直观性。而对文章的主旨,我没有给出来,我想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去体会。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16 02:24 , Processed in 0.32658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