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测验的( )代表了测验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评估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2. 1966 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师工作应当被视为一种( )。A.专门职业 B.职业 C.技术 D.行业 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初步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思维的儿童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 将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突然意识到解决办法的现象称为( )。 A.反省 B.建构 C.顿悟 D.反射 5. ( )年起,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开始进行免费师范生招生试点。 A.2006 B.2007 C.2008 D.2009 6. 孔子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 )。 A.君子 B.兼士 C.圣人 D.绅士 7.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 )。 A.汉武帝 B.董仲舒 C.郑玄 D.朱熹 8. 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和( )。 B.体育、美育 C.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D.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9. 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10.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教师的( )。 A.传道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示范者角色 11.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深化拓展时期 12.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 )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13.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 A.命题网络 B.产生式系统 C.图式 D.认识结构 [Yao_page]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所给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中) 14.“性相近,习相远”中的“习”指的是( )。 A.禀赋 B.家庭环境 C.社会环境 D.教育环境 15.学生评价的功能有( )。 A.诊断功能 B.导向功能 C.发展功能 D.管理功能 16.班级授课制的传统模式为( )。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课堂中心 D.书本中心 17.为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名次,学生会努力学习,这里的好名次属于( )。 A.正强化物 B.负强化物 C.一级强化物 D.二级强化物 18.下列属于《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 A.教学相长 B.及时而教 C.道法自然 D.道而弗牵 19.特殊儿童是指在教育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下列选项属于特殊儿童范围的是( )。 A.资质优异儿童 B.智力落后儿童 C.情绪困扰儿童 D.学习困难儿童 20.对形式训练说形成一种挑战的相同要素说是由谁提出的?( ) A.桑代克 B.武德沃斯 C.奥苏贝尔 D.贾德 三、填空题(每空l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________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22.________创立了“发现法”教学。 23.________ 根据两难故事法的实验形成了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24.我国颁布且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是________。 25.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________。 26.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________准则和法纪________的总和。 27.神经元有两个重要特性,一是________,一是________。 28.情绪中既包含有________成分,也包含有________成分,这两者的结合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29.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0.________ 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31.自从有了学校,便有了教育。 ( ) 32.泰勒的评价模式是一种总结性评价。 ( ) 33.在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中,铃声是作为强化物而出现的。 ( ) 34.认识的发展也导致情绪产生变化和发展。 ( ) 35.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 )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36.动机 37.学科课程 38.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39.德育 40.情感 41.心理评估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2.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43.教师如何采取策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4.简述气质和人格的区别。 45.请阐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46.简述教学组织形式中道尔顿制的具体做法。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47题10分,48题11分,共21分) 47.请谈谈你对生长需要和缺失需要的理解。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A[解析信度代表测验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效度代表了测验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2. A[解析]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提出,教师工作应当被视为专门职业。 3. 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已初步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思维,但仍不能脱离具体情境和具体事物的支持。 4. C[解析顿悟是对已有信息的重新组织,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而不是无关细节,用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整个情境。 5. B[解析略 [Yao_page]6. A[解析孔子主张推行政治改良路线,需要一批有道德、有才能的从政贤才,也就是君子。 7. B[解析西汉时期,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D[解析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德、智、体、美、劳,这里的“劳”指的是劳动技术教育。 9. A[解析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10. D[解析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论、行动来影响学生,即为示范者角色。 11. C[解析]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是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 12. C[解析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是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则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即为社会自我方面的自我意识。 13. A [解析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命题网络。一个命题就相当于一个观念,它是我们能够评价是非对错的最小的意义单元。 二、多项选择题 www.wenwu8.com 14.BCD [解析“性相近,习相远”中的“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环境和教育的后天影响。 15.ABCD[解析略 16.ACD[解析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依据课本,通过课堂讲授,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17.AD[解析当某种刺激增加时,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即为正强化物;二级强化物是与一级强化物配对后起强化作用的刺激,由社会文化决定的特权、社会地位、财富、名声等构成决定人类行为极有力的二级强化物。 18.ABD[解析《学记》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比如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道法自然是老子的思想。 19.ABCD[解析特殊儿童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天赋优异儿童;一类是身心障碍的儿童。分开来讲即包括资质优异的儿童、智力落后的儿童、盲聋哑儿童、情绪困扰儿童和学习困难儿童。考生要注意资质优异的儿童也属于广义上的特殊儿童,切不可片面理解。 20.AB[解析桑代克和武德沃斯否定了形式训练说,桑代克提出了相同要素说,后武德沃斯将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 三、填空题 21.裴斯泰洛齐 22.布鲁纳 23.科尔伯格 24.癸卯学制 25.强化 26.思想政治 道德规范 27.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递信息 28.认知 生理 29.课程标准教材课程 30.行为塑造 四、判断题 31.× [解析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有了教育(非制度化),有了学校后,便有了制度化的教育。 32.√ [解析泰勒的评价目标更多注意的是结果。 33.× [解析食物是巴甫洛夫实验中的强化物,铃声与食物多次配对,引起狗的条件反射。 34.√ [解析略 35.√ [解析略 五、名词解释 36.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期间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37.学科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38.因材施教教学原则:要求教学要照顾到个别差异,也就是要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发展学生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39.德育:又称为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一定社会政治规范、思想规范、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过程。 40.情感: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41.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六、简答题 42.[答案要点 班级的学习管理;班级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管理;班级的体育卫生管理;班级课外活动管理;班级财物管理。 43.[答案要点 (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认识兴趣;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4)正确评价,适当表扬和批评; (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6)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44.[答案要点 其主要区别是: (1)气质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而人格本质上是由个人的生活经验所形成的,会因见识和新经验而发生改变;(2)气质在人的早期就已呈现出来,而人格出现得比较晚;(3)在动物身上也能观察到气质,而动物是没有人格的;(4)气质是从人的情绪、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不涉及行为的具体内容,而人格特征可能与行为的具体内容有关(如学业特质焦虑等);(5)受较高级认知过程控制的行为与人格有关,而与气质无关。45.[答案要点 (1) 理论作用:①教育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学规律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③教育心理学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2) 实践作用:①帮助教师准确地分析教育问题;②帮助教师实施科学教学;③帮助教师有效地引导和教导学生;④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46.[答案要点 道尔顿制的具体做法是: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志趣不同,他们各自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当然也就不同,甚至彼此不相干;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完成之后再接受新的学习任务。www.gwyks.com公务员考试在线网 七、论述题 47.[答案要点 马斯洛提出动机理论的“需要层次说”。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种,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将前四种需要定义为缺失需要,后三种需要是生长需要。缺失需要在满足之后不再感到需要,而生长需要的特点是越满足越产生更强的需要,并激发个体强烈的成长欲望。马斯洛还指出,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满足个体的缺失需要,有助于更高层次需要的激发。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而且这些需要会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两个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产生不同行为的原因。需要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 这个理论将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结合起来考虑对行为的推动作用,是有一定科学意义的。但忽略了人们本身的兴趣、好奇心等在学习中的动力作用,有些学习活动并不一定都是由外部动机所激发和引起的。 48.[答案要点 在社会发展的 历史过程中,社会政治的“恒定性”是相对的,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社会政治的变革也会发生。从总体上看,社会政治变革是不断趋于前进与进步的,教育则是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对于社会政治变革具有强烈的反作用。 其一,教育的普及化与社会政治变革。现代社会教育的普及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推进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教育的普及,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意识,表明社会政治的平等与开放。教育的普及深深地蕴藏着一种变革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业已在现代社会政治领域中得以展现。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更有力地推动社会政治的变革与进步。 其二,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在现代社会,教育通过传播科学真理、弘扬优良道德、形成正确的舆论,同时产生进步的政治观念,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革新。教育能力的主导作用在于它能弘扬社会政治、思想、道德领域中的正面因素,抑制与抵制腐朽、落后的消极因素,从而为推进社会政治的先进化服务。 其三,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依赖于教育而推动。民主意识、观念的养成,非教育不能达到。民主意识又与科学意识紧密相关。缺乏科学知识素养也就无法提高民主的素养。所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体国民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实现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2015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测验的( )代表了测验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评估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2.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师工作应当被视为一种( )。 A.专门职业 B.职业 C.技术 D.行业 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初步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思维的儿童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 将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突然意识到解决办法的现象称为( )。 A.反省 B.建构 C.顿悟 D.反射 5. ( )年起,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开始进行免费师范生招生试点。 A.2006 B.2007 C.2008 D.2009 6. 孔子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 )。 A.君子 B.兼士 C.圣人 D.绅士 7.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 )。 A.汉武帝 B.董仲舒 C.郑玄 D.朱熹 8. 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和( )。 A.体育 B.体育、美育 C.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D.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9. 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D.教学手段 10.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教师的( )。 A.传道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示范者角色 1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深化拓展时期 12.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 )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13.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 A.命题网络 B.产生式系统 C.图式 D.认识结构 [Yao_page]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所给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中) 14.“性相近,习相远”中的“习”指的是( )。 A.禀赋 B.家庭环境 C.社会环境 D.教育环境 15.学生评价的功能有( )。 A.诊断功能 B.导向功能 C.发展功能 D.管理功能 16.班级授课制的传统模式为( )。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课堂中心 D.书本中心 17.为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名次,学生会努力学习,这里的好名次属于( )。 A.正强化物 B.负强化物 C.一级强化物 D.二级强化物 18.下列属于《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 A.教学相长 B.及时而教 C.道法自然 D.道而弗牵 19.特殊儿童是指在教育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下列选项属于特殊儿童范围的是( )。 A.资质优异儿童 B.智力落后儿童 C.情绪困扰儿童 D.学习困难儿童 20.对形式训练说形成一种挑战的相同要素说是由谁提出的?( ) A.桑代克 B.武德沃斯 C.奥苏贝尔 D.贾德 三、填空题(每空l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________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22.________创立了“发现法”教学。 23.________ 根据两难故事法的实验形成了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24.我国颁布且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是________。 25.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________。 26.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________准则和法纪________的总和。 27.神经元有两个重要特性,一是________,一是________。 28.情绪中既包含有________成分,也包含有________成分,这两者的结合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29.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0.________ 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31.自从有了学校,便有了教育。 ( ) 32.泰勒的评价模式是一种总结性评价。 ( ) 33.在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中,铃声是作为强化物而出现的。 ( ) 34.认识的发展也导致情绪产生变化和发展。 ( ) 35.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 )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36.动机 37.学科课程 38.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39.德育 40.情感 41.心理评估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2.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43.教师如何采取策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4.简述气质和人格的区别。 45.请阐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46.简述教学组织形式中道尔顿制的具体做法。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47题10分,48题11分,共21分) 47.请谈谈你对生长需要和缺失需要的理解。 48.试述教育是如何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
一、单项选择题 1. A[解析信度代表测验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效度代表了测验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2. A[解析]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提出,教师工作应当被视为专门职业。 3. 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已初步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思维,但仍不能脱离具体情境和具体事物的支持。 4. C[解析顿悟是对已有信息的重新组织,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而不是无关细节,用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整个情境。 5. B[解析略 [Yao_page]6. A[解析孔子主张推行政治改良路线,需要一批有道德、有才能的从政贤才,也就是君子。 7. B[解析西汉时期,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D[解析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德、智、体、美、劳,这里的“劳”指的是劳动技术教育。 9. A[解析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10. D[解析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论、行动来影响学生,即为示范者角色。 11. C[解析]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是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 12. C[解析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是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则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即为社会自我方面的自我意识。 13. A [解析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命题网络。一个命题就相当于一个观念,它是我们能够评价是非对错的最小的意义单元。 二、多项选择题 www.wenwu8.com 14.BCD [解析“性相近,习相远”中的“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环境和教育的后天影响。 15.ABCD[解析略 16.ACD[解析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依据课本,通过课堂讲授,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17.AD[解析当某种刺激增加时,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即为正强化物;二级强化物是与一级强化物配对后起强化作用的刺激,由社会文化决定的特权、社会地位、财富、名声等构成决定人类行为极有力的二级强化物。 18.ABD[解析《学记》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比如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道法自然是老子的思想。 19.ABCD[解析特殊儿童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天赋优异儿童;一类是身心障碍的儿童。分开来讲即包括资质优异的儿童、智力落后的儿童、盲聋哑儿童、情绪困扰儿童和学习困难儿童。考生要注意资质优异的儿童也属于广义上的特殊儿童,切不可片面理解。 20.AB[解析桑代克和武德沃斯否定了形式训练说,桑代克提出了相同要素说,后武德沃斯将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 三、填空题 21.裴斯泰洛齐 22.布鲁纳 23.科尔伯格 24.癸卯学制 25.强化 26.思想政治 道德规范 27.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递信息 28.认知 生理 29.课程标准教材课程 30.行为塑造 四、判断题 31.× [解析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有了教育(非制度化),有了学校后,便有了制度化的教育。 32.√ [解析泰勒的评价目标更多注意的是结果。 33.× [解析食物是巴甫洛夫实验中的强化物,铃声与食物多次配对,引起狗的条件反射。 34.√ [解析略 35.√ [解析略 五、名词解释 36.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期间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37.学科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38.因材施教教学原则:要求教学要照顾到个别差异,也就是要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发展学生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39.德育:又称为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一定社会政治规范、思想规范、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过程。 40.情感: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41.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六、简答题 42.[答案要点 班级的学习管理;班级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管理;班级的体育卫生管理;班级课外活动管理;班级财物管理。 43.[答案要点 (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认识兴趣;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4)正确评价,适当表扬和批评; (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6)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44.[答案要点 其主要区别是:(1)气质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而人格本质上是由个人的生活经验所形成的,会因见识和新经验而发生改变;(2)气质在人的早期就已呈现出来,而人格出现得比较晚;(3)在动物身上也能观察到气质,而动物是没有人格的;(4)气质是从人的情绪、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不涉及行为的具体内容,而人格特征可能与行为的具体内容有关(如学业特质焦虑等);(5)受较高级认知过程控制的行为与人格有关,而与气质无关。 45.[答案要点 (1)理论作用:①教育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学规律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③教育心理学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2)实践作用:①帮助教师准确地分析教育问题;②帮助教师实施科学教学;③帮助教师有效地引导和教导学生;④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6.[答案要点 道尔顿制的具体做法是: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志趣不同,他们各自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当然也就不同,甚至彼此不相干;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完成之后再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七、论述题 47.[答案要点 马斯洛提出动机理论的“需要层次说”。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种,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将前四种需要定义为缺失需要,后三种需要是生长需要。缺失需要在满足之后不再感到需要,而生长需要的特点是越满足越产生更强的需要,并激发个体强烈的成长欲望。马斯洛还指出,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满足个体的缺失需要,有助于更高层次需要的激发。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而且这些需要会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两个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产生不同行为的原因。需要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 这个理论将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结合起来考虑对行为的推动作用,是有一定科学意义的。但忽略了人们本身的兴趣、好奇心等在学习中的动力作用,有些学习活动并不一定都是由外部动机所激发和引起的。 48.[答案要点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社会政治的“恒定性”是相对的,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社会政治的变革也会发生。从总体上看,社会政治变革是不断趋于前进与进步的,教育则是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对于社会政治变革具有强烈的反作用。 其一,教育的普及化与社会政治变革。现代社会教育的普及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推进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教育的普及,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意识,表明社会政治的平等与开放。教育的普及深深地蕴藏着一种变革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业已在现代社会政治领域中得以展现。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更有力地推动社会政治的变革与进步。 其二,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在现代社会,教育通过传播科学真理、弘扬优良道德、形成正确的舆论,同时产生进步的政治观念,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革新。教育能力的主导作用在于它能弘扬社会政治、思想、道德领域中的正面因素,抑制与抵制腐朽、落后的消极因素,从而为推进社会政治的先进化服务。 其三,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依赖于教育而推动。民主意识、观念的养成,非教育不能达到。民主意识又与科学意识紧密相关。缺乏科学知识素养也就无法提高民主的素养。所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体国民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实现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