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25|回复: 0

[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复习要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5 14: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课程标准的概念及作用
(一)课程标准的概念
在我国,明确以“课程标准”作为教育指导性文件的是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发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此后,“课程标准”一词沿用了40年,其间经历多次修订。一直到1952年,在全国学习苏联的背景下,才把原来采用的“课程标准”改为“教学大纲”。在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中,又用“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观念。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
(二)课程标准的作用
课程标准属于国家课程文件,规定的是国家在某个方面或某个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因此,课程标准毫无疑问地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具有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
1.指导教材编写
在编写某一学科的教学材料之前,应结合时代深入理解这一学科的课程标准。每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均阐述了这门课程的性质及该课程的基本理念。
2.指导教学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指导教学,组织教学;指导课程评价。
二、制定课程标准的原则
(一)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原则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园应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健康发育,在幸福的童年生活中,实现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的课程应面向每一个学生,其标准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要进一步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课程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不能被任意扩大、拔高。课程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
(三)制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原则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新课程标准的框架与特点
(一)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各种课程标准的结构大体上是一致的,主要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部分。
(1)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结构类比表;
(2)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3)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概念、标准设计思路;
(4)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的;
(5)内容标准分学段内容要求(有案例)教学内容及要求;
(6)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教学建议、课时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考核与评价;
(7)附录术语解释、案例。
(二)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2)突破学科中心;
(3)改善学习方式;
(4)评价更具有操作性和指导性;
(5)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广阔空间。
四、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1.课程价值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同一学段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知识面较窄,同一知识深度较深。同时,对各种教学的内容、教学要求作了统一的硬性规定,缺乏弹性和选择性。这种现状导致大多数学生负担过重,学生辍学率增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
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过去的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而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作为国家对未来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的纲领性文件,各学科或领域学生素质应成为新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学科教学工作的纲领文件,其关注的焦点是教师教学,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而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应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阐述。
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过去的教学大纲刚性太强,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教材多样化的实现,无法适应全国不同地区的学校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而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素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是弹性的,给教学与评价留有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同时,新课程改革把实施三级管理政策作为重要目标,给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24 20:39 , Processed in 0.107692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