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浙江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官网发布《致歉》,声明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陆盈盈博士被聘为特聘研究员,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之前的网页内容有误。而此前媒体据官方网站的信息称,1988年出生的陆盈盈,或恐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教授、博导。 27岁女生陆盈盈被聘为“特聘研究员”,却被宣传成了“中国最年轻的教授”“27岁女博导”,可以说闹了一场小乌龙。不过,虽然是研究员而不是教授,熟悉高校者都能知道,浙大给陆盈盈的应仍是高级职称待遇,即这个研究员相当于教授级。而且,陆盈盈“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当然也具有博士生导师的资格。浙大不受年龄的束缚,重用27岁的女生,仍是事实。 只是,笔者想说的是,浙江大学该实验室官网发布的致歉,表面看只是“抠字眼”的文字更正,实际却内有玄机,既是对职称制度的现实反映,也对职称和教育改革发出了提醒。 首先是,大家在看到陆盈盈受聘高级职称时,勿忽略了“特聘研究员”的“特聘”两字。何谓“特聘”?简单地说,就是走的特殊通道,没按照正常流程进行。再说得明白一点,按照正常流程,职称需要根据工作年限、研究成果、奖惩情况等,进行申报评审,一位年轻学者水平再高,但工作年限不够,基本上当不上研究员或教授。现在,陆盈盈有美国名校的博士学位,代表性论文发表在多家国外知名专业期刊,被“特聘”研究员,可是,没有洋博士头衔、没在国外发表过论文的年轻学者们,何时评职称也可以不用熬年头、拼资历呢?其次是,从陆盈盈和其他一些相关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高校评职称有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有多篇国际论文成果的陆盈盈被浙江大学聘为特聘研究员,此前,不到30岁的施鹏鹏因“个人成果突出”当上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也都可以作为用人佳话来看待。可是媒体也曾报道,有高校里的名教师教学和师德水平很高,讲课深受学生欢迎,几十年培养了大量人才,就因为学术研究成果少了一些,一辈子也评不上教授。另外,除了僵化死板和太重科研以外,在职称评审的条件中,经常还被人为加上不相干项目。 理想的场景应该是:职称并不靠论资排辈或者唯论文,也没直接跟待遇挂钩的社会统一职称。人社部领导曾指出,“其实按原来的制度设计,职称评定是单位内部管理的方式,不是面向全社会的”。我们饱受诟病的职称制度,必须切实改革。27岁的陆盈盈成为“特聘研究员”,确是用人上的大胆突破。但如果她的“特聘”两字能去掉,论著少而教学优者也能评上教授,不再有“评上高级职称不干活”现象,我们的职称制度才能公平、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