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852|回复: 0

[体育] 2015年中学体育教师招考教材教法习题(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8 17: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本帖最后由 2014教师招考 于 2015-3-18 17:06 编辑

一. 填空题
1.体育教材教法主要阐明教材的意义、教学任务、基本动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指导等,重点是动作方法、要点、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保护与帮助、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和教学指导等。
2. 体育教材教法研究对象是是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法手段四个要素和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引起的矛盾和解决方法。
3.  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发展性、综合性和可补性的特点,教学方法受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学生认知规律以及教学理论等因素的制约。
4.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的教学过程可分为导入部分、展开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部分。
5.教学设计应明确目的、突出重点、有张有弛、逻辑性强。
6.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的教案是教、学、思、讨论以及教学内容在时间上有序展开过程的书面形式。
7.导语是理论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常用的有交代背景式、讲述故事式、介绍名人式、以旧带新式、音像图示式、巧解题目式等。
8.中学跑的教学任务是发展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和协调等身体素质。内容包括快速跑、耐久跑、接力跑和障碍跑等。
9.跨栏跑技术的重点是“跨栏步”;难点是“跨栏步”与栏间跑技术的结合。
10.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闭锁性、动荡性、过渡性、自我意思的觉醒
11.技能学习的阶段泛化、分化、自动化三个阶段的关系
12.速度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运动中的位移速度三种。
13.动作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和能量供应系统。
14、耐力素质可分为:肌肉耐力、无氧耐力和有氧耐力三类
15、太极拳具有自然圆活、心静体松、柔和缓慢、刚柔相济、连贯协调、轻灵沉着、虚实分明等特点。
16、刀术以缠头裹脑的招术为基本动作,加上劈、砍、挂、撩、扎、点、云、崩等刀法所组成的套路练习。
17、足球运球技术的重点是运球脚对球的推拨动作。
18、足球教学中不论哪种踢球动作方法,动作顺序都是助跑、立足、摆腿、触击球、踢后随送动作。
19、口令的前半部分为预令,是指明动作的性质;后半部分为动令。是命令动作的开始。
20.引导养生是通过呼吸调节、身心松弛、意志集中、圆滑徐缓等有节律的动作来达到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目的的锻炼方法。
二、名词解释
1.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是以中学体育教材为研究对象的分科教学法,它是在总结学校体育理论和体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教师正确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也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直线型:是由易到难、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原则,按年级顺序排列。
3. 螺旋型:是同一教材内容在各年级反复出现逐步提高要求,如跑、跳跃、投掷等内容。
4. 示范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身体练习或直观教具,或向学生做示范,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知识或动作表象的一种方法。包括动作示范、图片、图表和模型的演示、幻灯、录音、录像、教学电影及电脑等多媒体的演示等。
5.诱导性练习:是指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较难动作而采取的技术结构域所学身体练习相似的简单技术动作。
6.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学途径和手段。
7.课的设计:是指在备课过程中,明确本节课的指导思想和主题,对整个教学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各个步骤,每项教材教法进行认真的研究后,拟定出的比较详细的实施构想。
8.课时计划:在课的设计的基础上,用文字讲课的设计中的构想,编写出科学、合理、切实的计划或者方案。
9.蹲踞式跳远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
10.反应速度:一般指人体遇到突然地情况变化时刺激反应的快慢。如基建队抗中的防守,短跑运动员的扑救来求,篮球比赛中的抢断对方的球,排球比赛中的接救球等动作均需有较高的反应速度。
11、动作速度:一般指人体完成某一单个动作或成套动作作用时间的长短,如跳高运动员跳高时脚的踏跳速度、花样滑冰的旋转速度,投掷标枪和手榴弹等的出手速度等。
12、运动处方:类似医生给病人开的医药处方,是有指导老师、医师或教练员给参加锻炼的人,按年龄、性别、心脏或运动器官的功能,运动经历和健康状况等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内容和运动负荷。
13、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功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14. 教材的重点:是指身体练习的主要部分,既某一个身体练习的技术关键或技术环节的重要连接部分。
15、重复锻炼法:按一定符合标准,重复进行某项练习的方法
16、间歇锻炼法:在锻炼过程中,采取间歇锻炼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
17、变换锻炼法:在锻炼过程中,采取变换环境、条件、要求等因素,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
18、练习法:学生在教师德指导下,对所学技术动作,反复练习,多次重复以巩固与运用所学知识,掌握体育技术,提高身体素质和各项运动能力的方法。
19、直观法:以直观为主的教学方法
三.简答题
1.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分类(可以用图表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方法以比赛活动为主的方法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方法
讲解法
问答法
讨论法
示范法
演示法
保护与帮助法
分解练习法
完整练习法
循环练习法
重复练习法
更换练习法
游戏法
比赛法
情景法
发现法
问题探究法
小群体学习法
2.体育教学中运用语言法进行教学时的要求
答:(一)要科学的组织教材,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原理清晰,层次分明,使讲述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思考;
(二)是语言要准确、精炼、生动能吸引学生认真的听讲,主动的学习;
(三)要注意指导学生听课,有思考的练习。
3.体育教学中采用示范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①示范前老师要有明确的目的,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保证示范的效果
②示范时,选好位置和方向,尽量使每一位同学都能观察到示范对象及其示范过程;
③要引导学生观察示范动作的主要特征和动作方法。
④要启发学生边观察别思考,把感知觉和理解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全面、正确的知识
⑤把示范与讲解结合起来, 教具的演示时要注意时机和实效。
4.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答:(1).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2).确定课的类型与教学结构。
(3).分析教材的意义
(4).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具等)
(5).语言法的运用。
(6).拟定辅助性教学措施。
(7).场地器材的需求,布置
(8).身体练习的负荷量的制定。
(9)  .体育教学评价的设计。
5.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p27)
一、关于书写课时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体育保健特点和方法
答:(1)教育性和健身性
(2)一般要求和区别对待性
(3)练习手段的循序渐进性
(4)社会生活的实用性
7.青少年身体素质发育和运动能力的关系: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密切的联系,他们得到提高受身体形态和技能的制约
男孩在大约19岁之前,女孩在大约13之前,速度、耐力、弹跳、腰腹肌的力量和静力性力量等各项身体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男孩在19—22岁之间,各项身体素质出现高峰;女孩在11—14岁之间出现一次高峰,17岁以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停滞和下降阶段,18岁以后回升,22出现第二次高峰,整个发展呈现双峰式。
男孩:①快速增长阶段7-15岁。②缓慢增长阶段16-20岁。③稳定阶段21岁左右。
女孩:①快速增长阶段7-12岁。②停滞和下降阶段13—17岁左右;③缓慢增长阶段18-20岁左右;④稳定阶段21岁左右。
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来进行体育教学,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增强学生锻炼的信心。

问答题
一、体育课程的基本特点:1、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 ;2、体育课程是生活教育课程;3、体育课程是情意类课程;4、体育课程是综合性课程
二、五个学习领域: 1、运动参与目标2、运动技能目标3、身体健康目标4、心理健康目标5、社会适应目标
三、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1、身体直接参与;2、体力与智力活动相结合;3、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四、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1、整体性,2、连续性,3、层次性
五、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1、身体运动性,2、健身性,3、娱乐性,4、非阶梯性
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优点:1、自主学习的优点:有利于学生进行适合于个性特点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思维能力。2、合作学习的优点: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取长补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和集体性。3、探究性学习的优点:有利于学生认识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水平、单元、课时计划三者的关系:单元教学计划是水平教学计划的细化;单元教学计划是制订课时计划的依据
八、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多样性、潜在性、多质性
九、中学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特点:
1. 更加突出健康和教育的价值
2. 重视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
3. 强调教学内容和方式要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4. 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5. 构建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十一、体育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ABCD):
1(A:Audience)明确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2(B:Behaviour)准确使用行为动词;3(C:Conditions)规定学习条件;4(D:Degree)说明预期达到的熟练程度
十二、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 2、教学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3、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十三、动作技术的初学阶段(泛化阶段)的教学方法:
情景置疑法、启发法、发现法、直观法、示范法、多媒体法、模拟法、辅助练习法、暗示法、比较法、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法等
十四、中学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1、体育教学的目标2、体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有效性3、学生与社会的实际4整个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名词解释
1.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师分析体育教学问题,构建教学方案,并对方案进行预估、评价的教学优化过程。
2.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标是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景中预期产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预期要达到的标准。
3.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所有教与学的总称。
4.体育教学内容:是那些以体育教育为目的,以身体练习、运动技能学习和教学比赛等为形式,经过组织加工后的,可以在教学环境下进行的内容的总称。
5.教案(课时计划):教案亦称课时计划,是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所设计出的教学基本结构和过程的书面表达形式。
6.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7.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步骤,完成学习目标的体育学习方法。
8.探究式学习: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科领域或体育活动过程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于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等探索活动没,使得他们体育知识、运动技能、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的学习方式。
9.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10.体育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学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
11.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是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综合题
快速跑包括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弯道跑。
跨栏跑:重点是跨栏步;难点是跨栏步和栏间跑技术的结合。注意跑的直线性,身体的平衡感和节奏感。
推铅球:重点是最后用力;难点是滑步和最后用力相结合的技术。
队列队形是指全体学生按照统一的口令,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作。其基本术语:列是指左右并列成一排。   路是指前后重叠成一行。   间隔是指个人或成队彼此之间左右相隔的空隙。两人两肘之间的间隔约为10厘米。    距离是指个人或成队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间隙,个人之间的距离(前一名的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为7.5厘米,队与队之间约为两步。    基准学生是指教师指定为行动目标的学生。   口令是指一般由预令和动令组成。
队列练习的原地动作:立正、稍息、集合、解散、看齐(向右看齐,向左看齐,向中看齐)、向前看、报数、原地转法
队列练习行进间动作:齐步、正步、跑步、踏步、立定、行进间转法
双杠:支撑摆动重点是以肩为轴,直臂顶肩。难点是掌握前、后加速摆腿时机。
横马分腿腾越:重点是提臀分腿。难点是推手顶肩振上体。
排球:正面下手发球的的重点是直臂挥摆、掌根击球、击球时机。正手上手发球的重点是平稳抛球,掌根击球。跳发球的重点是旋转抛球,用展收腹带动臂的鞭打。传球(双手上手传球)重点是手型,击球点和用力顺序。扣球的重点是起跳,挥臂和击球手法。难点是起跳时间和起跳点。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中学武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突出武术的民族特点;突出武术的技击特点;突出武术神形兼备的特点;突出武术的节奏特点;突出“眼神”的配合;突出武术的“八法”特点
中学的游戏教材中,是以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分类方法进行的。按其内容分为奔跑游戏、跳跃游戏、投掷游戏,对抗与负重游戏、球类游戏等
选编游戏的原则:要有针对性;要突出教育性;要具有锻炼价值。
大题目:单元计划的制定:一堂课的设计:一个完整的教案: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13 14:57 , Processed in 0.10825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