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728|回复: 0

[资料] 2015教育学考点解密系列汇总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9 10: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考点1  课堂教学设计的内涵、特点和功能?
  课堂教学是课堂有机构成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按照教学规律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规划课堂教学全过程诸因素的相互联系和合理组合,确定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步骤,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课堂教学设计是为课堂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是系统方法;课堂教学设计既关心“教”,又关心“学”。?
  课堂教学设计具有控制、激励、创造等功能。?
  考点2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学生依赖—教师主导模式。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上具有很低的自导能力,有较强的依赖性。教师在他们心中是权威的、可信赖的。?
  学生参与—教师引导模式。该阶段的学生能够进行独立判断,对所学内容已经开始感兴趣,能够主动配合教师,乐意接受教师安排的任务。?
  学生主导—教师促进模式。该设计模式的理念是基于“学生主导,教师为主体”的辩证统一教学观、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统一的学生心理发展观以及“教会学生学习”的学习观。?
  学生自导—教师服务模式。学生自导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学活动为主,学生控制着学习的总过程,处于学习的核心地位,而教师的指导和服务则始终贯穿于学生的自学活动中。?
  考点3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系统性原则;发展为本原则;学科特点原则;接受性原则。??
  考点4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需要解决好四个基本问题:现在在哪里、要去哪里、如何去那里、是否到达那里了。这四个环节是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逻辑序列,而且每一序列又由许多要素构成。?
  考点5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三大部分,其中教学目标设计包括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制定三要素,教学策略设计包括教学内容顺序设计、教学方式方法设计、教学媒体组合设计三个要素,教学评价设计包括形成性评价设计和总结性评价设计两个要素。?
  考点6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是把对象作为系统进行定量化、模型化、择优化研究的科学方法,是在系统论和控制论基础上建立的。?
  运用认知学习理论。学习者自我建构学习意义;关注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过程;把教学内容置于认知结构基础上;注重学习的迁移。?
  教学设计的统筹方法。该方法把解决问题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资源、个体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方法、扩展学习需求和教学过程中提供的学习成功机遇、课堂学习活动和课外学习活动统筹起来。?

  考点1   教学及其特点?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活动;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考点2  教学的地位和基本任务?
   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基本任务: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考点3  教学理论及其发展?
  教学理论是关于教学情景中教师行为(如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规定或解释。它关注的是一般的、规律性的知识,旨在指导教学的实践。 ?
  我国古代儒家思孟学派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它较为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时期官学和私学的经验,对教学的作 用、目的、制度与组织形式、内容、方法等都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括。《学记》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教学思想发展到了一个很高水平。 ?
  在西方,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们用的词是 “didactica”,并把它解释为“教学的艺术”。夸美纽斯以此为书名,写了本《大教学论》。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著名的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
  后来赫尔巴特的理论体系为其弟子席勒和莱因所补充与修改,其中最重要的是把赫尔巴特的教学四阶段改造成五阶段,即准备、提示、联想、系统与方法。这样就形成了曾经对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影响的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理论。 ?
  考点4   教学理论流派?
  发展性教学、结构主义教学、范例教学并称为现代教学三大流派,其思想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而且影响着当代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发展性教学理论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和教学专家赞可夫经过持续研究于1975年总结形成的。?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集中反映在《教育过程》这本书中。此书是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完成的。?
  范例教学是原联邦德国学者瓦根舍因、克拉夫基等人领导的一个流派,其教学目的主要体现于“四个统一”之中,即“教育与训育”“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主体与客体”。

  考点1  新课程中的课程结构?
   新课程克服了我国传统课程的课程类型单一和科目比重失衡的不足,进行了重新设置,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个特点。?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课程综合化趋势强化。?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考点2  新课程中的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是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共同管理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构成基础教育课程的三级管理主体。?
   国家课程是指国家委托有关机构制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或称核心课程),它是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国家公民而设计,并依据这些未来公民接受教育之后期望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
   地方课程包括两个方面含义:第一是指国家课程在地方的有效实施;第二是指地方根据本地的实际或特殊需要而开发或设计的课程。其特点有地域性、针对性、适应性、开放性等。?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进行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小组。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有满足学生实际发展要求、发挥师生学习方式、考虑学校实际可能、形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考点3  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探究学习也称发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的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学生自主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考点1  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8次重大改革,历次改革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 ?
  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 ?
   1953—1957年的第二次课程改革。根据教学计划,教育部于1956年颁发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
  1957—1963年的第三次课程改革。 这一时期的课改出现了新的动向:重视学科与育人的作用;首次提出设置选修课;实行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重视地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 ?
  1964—1976年的第四次课程改革。全国进入混乱状态,全国没有了统一的教育方针,没有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有的只是各地自编的生活式教材,生活、社会、革命构成了全部的课程。?
  1978—1980年的第五次课程改革。以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为起点,开始了课程领域内的拨乱反正。 ?
   1981—1985年的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年教育部根据邓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指示精神,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并修订颁发五年制小学和中学教学计划。?
  1986—1996年的第七次课程改革。这一时期的课改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确立了“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以往课程改革中的诸多禁区。 ?
  1996至今第八次课程改革。这次改革不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不是新旧教材的替换,而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的波及整个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系统改革,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价值的转变,涉及课程的理念、目标、方法、管理、评价等方面。 ?
  考点2   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考点3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考点1  课程及其影响因素?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我们所说的课程是广义上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的影响因素:社会发展状况、科技文化发展水平、学生的自身特征和课程理论。?
  考点2   课程类型?
  从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从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
  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校本)课程。?
  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考点3  课程理论流派?
  要素课程论。要素主义是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的一个流派,又称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其课程论源于对杜威“儿童中心”课程的反思。?
  结构主义课程论。结构主义课程论是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认为人的学习是认知结构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课程改革的倡导者布鲁纳。?
  活动课程论。活动课程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活动课程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活动课程论主张打破学科界限,课程要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中心来组织活动,以活动来代替分科教学,让学生通过活动,从“做”中获得生活必需的经验或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改造。?
  考点4   课程组织?
  课程组织是指在一定的教育哲学观指引下,将课程要素或学习经验整合起来,使其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和意图。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具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考点1   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
  教学上的授受关系。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中结成授受关系。?
  人格上的平等关系。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从教学的角度看,则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从社会的角度看,更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
  考点2  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专制型。此类师生关系中,教师教学责任心强,但不讲求方式;学生对教师只能唯命是从,学习是被动的;师生交往一般缺乏情感因素,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
  放任型。此类师生关系中,教师缺乏责任心和爱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挥听之任之,不加指导和控制;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怀疑、失望,对教师的人格议论、轻视;师生关系冷漠,班级秩序失控,教学效果较差。?
  民主型。民主型师生关系,来源于教师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以及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强大的人格力量,是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
  考点3  良好师生关系及其建立?
  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良好师生关系对教师要求: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建立教师威信;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心声。?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课堂活动。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途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补充;校外活动。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内外,而且要在校外意识到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地位,增强教育的立体效果。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6 05:05 , Processed in 0.268659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