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474|回复: 0

[习题] 2015年小学教招教育心理学预测试题及答案(共5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2 11: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03年,出版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著作的心理学家是( )。

A.布鲁纳

B.桑代克

C.艾宾浩斯

D.华生

2.在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中,重点进行基本规划的是下列哪一部分( )。

A.教学的具体细节

B.教学情境的创设

C.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

D.教学的主要步骤和内容

3.皮亚杰认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研究表明,一般9岁以下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主要处于( )。

A.习俗水平

B.后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普通伦理水平

5.采用暂时隔离法,改交儿童的不良行为应遵循( )o

A.1岁1分钟原则

B.1岁3分钟原则

C.1岁30分钟原则

D.1岁1小时原则

6.按斯金纳的观点,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是( )。

A.练习

B.同化

C.顺应

D.强化

7.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需要等,属于( )。

A.生理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8.有研究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9.增加要学习新材料的相关信息,以达到促进学生对新材料理解和记忆的目的。这种方法是( )。

A.深度加工方法

B.组块化编码

C.适当过度学习

D.有效运用记忆术

10.培养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一般宜采用( )。

A.发现法

B.讲解法

C.示范法

D.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11.有位学生已知道“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但在运算11+3×7=?时,还是把11与3加起来再乘以7,这是受下列哪项影响的表现( )。

A.定势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水平迁移

12.在给学生分配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注的问题应该是( )。

A.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B.减少课堂混乱

C.照顾优秀学生

D.照顾后进学生

13.在背诵一篇短文时,一般前后端的内容容易记住,中间的内容难记且易遗忘,这是哪种影响的结果( )。

A.同化说

B.痕迹消退说

C.动机说

D.倒摄抑制与前摄抑制

14.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A.建构学习论

B.结构学习论

C.认知学习论

D.联结学习论

15.学生对自己学习内容和任务的认知,以及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 )。

A.元认知策略

B.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______两个方面。

17.有研究表明,儿童学习口头言语的关键期是______岁。

18.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可以将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______和命题学习。

19.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______、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20.研究表明,熟练程度达到______时的过度学习,记忆效果最好。

21.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______三种。

22.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______。

23.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______、提出假设和检验阶段四个阶段。

24.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和______。

25.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_____和学习期待。

26.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______和外部动机。

27.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______三种成分。

28.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______、班级规模、班级的性质和对教师的期望。

29.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相似性、______、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30.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______。

31.在实际教学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______。

32.通过对一些行为进行奖励使之越来越接近期望的目标。这种促使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称为______。

33.福勒和布朗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______三个阶段。

34.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______与内化三个阶段。

35.有效自编测验的必要条件是效度、信度和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简述童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37.简述直观教学必须运用的感知规律。

38.简述心智技能形成的一般阶段。

39.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40.简述迁移的意义。

41.简述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联系实际,谈谈在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3.国内一项关于儿童对成人惩罚的公正判断的发展性研究表明,5岁和7岁儿童对成人不公正的惩罚,多数持肯定态度,而9岁儿童则对成人的不公正惩罚提出了疑义。请用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有关理论对此特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B 2.D 3.A 4.C 5.A 6.D 7.D 8.A 9.A 10.D 11.A12.A 13.D 14.A 15.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6,社会环境 17.2 18.概念学习 19.操作模仿 20.150% 21.资源管理策略 22.认知结构 23.理解问题 24.独创性 25.学习,需要 26.内部动机 27.道德行为 28.教师的领导风格 29.原有认知结构 30.动作技能目标 31.言语直观 32.行为塑造法 33.关注学生 34.认同 35.区分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1)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2)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主义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3)个性发展占有重要地位。(4)道德概念的认知已从直观具体的、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本质的认识。(5)开始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来评价道德行为。(每个要点1分)

37.(1)直观的对象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1分)。(2)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将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1分)。(3)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1分)。(4)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清晰地感知(2分)。

38.(1)原型定向(1.5分);(2)原型操作(1.5分);(3)原型内化(2分)。

39.(1)主体性原则(1分);(2)内化性原则(1分);(3)特定性原则(1分);(4)生成性原则(1分);(5)有效的监控原则(1分)。

40.(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1.5分);(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2分);(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5分)。

41.(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1.5分);(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1.5分);(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5分);(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2.5分);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2.5分);(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2.5分)。(各要点必须联系教学实际,如不联系教学实际只有要点,每一个要点最多只能给1.5分。)

43.(1)反映了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标准受成人的影响;“(2)中高年级儿童的道德判断标准受自己的主观标准的支配;(3)表明小学儿童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每个要点2分,论述水平4分,共10分。)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其中,小学生主要处于( )。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2.有研究表明,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是( )。

A.2岁

B.3岁

C.4~5岁

D.10岁

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C.主动感对内疚感

D.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4.学习了苹果、梨子、香蕉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这一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5.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是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 )。

A.内部而稳定的归因

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C.外部而稳定的归因

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6.从迁移的观点看,“温故知新”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7.学习英语单词,属于( )。

A.概念学习

B.符号学习

C.命题学习

D.原理学习

8.研究表明,过度学习达到以下熟练程度时,记忆效果最好( )。

A.50%

B.100%

C.150%

D.200%

9.下列选项中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A.打篮球

B.骑单车

C.吹口琴

D.解应用题

10.下列选项中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 )。

A.画线

B.复述

C.谐音联想法

D.列提纲

11.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12.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 )。

A.直觉式道德情感

B.想象式道德情感

C.伦理式道德情感

D.表象式道德情感

13.下列教学模式不属于个别化教学的是( )。

A.程序教学

B.合作学习

C.计算机辅助教学

D.掌握学习

14.赵老师是二甲班的班主任,每次赵老师上课或在场时,学生都规规矩矩,可是等赵老师一走开,班级纪律明显涣散。赵老师的领导方式很可能是( )。

A.集权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兼有BC两种型

15.下列哪种题型不属于客观题( )。

A.选择题

B.是非题

C.填空题

D.论文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1903年,出版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的心理学家是______。

17.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______,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8.中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______学习三类。

19.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是______。

20.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中的干扰主要有两种,即前摄抑制和______。

21.熟悉了红砖是作为建筑材料用的,就看不出它的其他功能,这种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现象叫______。

22.多媒体教学属于______直观方式中的一种。

23.小学儿童的品德发展存在着关键年龄。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儿童的品德关键年龄大致在______。

24.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______三个阶段。

25.有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引起老师注意他。这时他的学习内驱力主要属于______内驱力。

26.某学生在知觉事物时,喜欢看教师的“脸色”而修改自己意见,该生认知风格很可能属于______型。

27.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______目标三大领域。

28.学生身上表现出的退缩、神经过敏等行为问题,这属于______问题行为。

29.吸引与排斥、______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

30.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教学评价,称之为______评价。

31.布鲁巴奇等人提出了四种教学反思方法,即反思日记、详细描述、______和行动研究。

32.根据问题结构特点的分类,数学应用题中的问题一般属于______问题。

33.技能即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______。

34,流畅性、______和独创性是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基本特征。

35.智力超常是指智商超过______的儿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研究对教学的主要启示。

37.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8.简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39.简述有效地促进知识保持的主要方法。

40.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1.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请举例说明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43.当前,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的老师往往以说理为主,收效甚微。请你从学生品德结构特点及关系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B 2.C 3.A 4.C 5.D 6.A 7.B 8.C 9.D 10.C11.B 12.C 13.B 14.A 15.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6.桑代克 17.社会自我 18.行为规范 19.强化 20.倒摄抑制21.功能固着 22.模像 23.小学三年级(或9岁左右) 24.内化 25.附属 26.场依存 27.动作技能 28.心理 29.合作与竞争 30.总结性31.交流讨论 32.结构良好 33.一种活动方式 34.变通性 35.140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2分)。要做到:(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2分);(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1分);(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1分)。

37.(1)相似性(1.5分);(2)原有认知结构(1.5分);(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2分,心向与定势答出其中之一便可得2分)。

38.(1)连续性与阶段性(2分);(2)定向性与顺序性(1分);(3)不平衡性(1分);(4)差异性(1分)。

39.(1)深度加工材料(1分);(2)有效运用记忆术(1分);(3)进行组块化编码(1分);(4)适当过度学习(1分);(5)合理进行复习(1分)。

40.(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1分);(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1分);(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1分);(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2分)。

41.(1)教师的领导风格(2分);(2)班级规模(1分);(3)班级的性质(1分);(4)对教师的期望(1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5分);(2)提供变式(2.5分);(3)科学地进行比较(2.5分);(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2.5分)(只有要点,未举例,扣4分)。

43.(1)指出“说理”即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教育(3分);(2)运用品德结构的观点,指出品德教育应该重视品德教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4分);(3)指出还应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3分)。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倾向成分

D.认知与情感成分

2.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3.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认知表征是( )。

A.动作表征

B.符号表征

C.映象表征

D.表象

4.教“果实”时。教师不仅提供某一果实,还提供了颜色、大小、形状不同,可食与不可食,硬与软的各种果实。这运用了心理学中所说的( )。

A.感知觉

B.比较

C.判断

D.变式

5.要使学习效果最佳、不易遗忘,过度学习应达到( )。

A.50%

B.100%

C.150%

D.200%

6.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 )。

A.产生成就感

B.观察榜样

C.相信自己

D.认识自己

7.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够正确测量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征的程度被称为( )。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8.创造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

A.独创性、流畅性、新颖性

B.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

C.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

D.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

9.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10.一般而言,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的是将学习成败归因于( )。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运气好坏

11.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检验假设

D.论证假设

12.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

A.教学过程之前

B.学生毕业时

C.教学过程之中

D.教学过程之后

13.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14.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 )。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15.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

A.交往焦虑

B.上学焦虑

C.考试焦虑

D.课堂焦虑

16.让学生以自己的水乎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之为( )。

A.个别化教学

B.指导性教学

C.合作教学

D.情境教学

17.集体是群体发展的( )。

A.最终结果

B.中间环节

C.目标

D.最高阶段

18.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19.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 )。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动作技能

20.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

A.道德信念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价值内化

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动机有激活、指向和_________三个基本功能。

22.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________。

23.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________、自我追求等。

24.奥苏伯尔把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归结为________、________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25.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项成就行为的主要判断称为________。

26.人们一般根据问题的清晰程度,将其分为有结构问题与________问题。

27.心理发展有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________。

28.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在________、组织教学过程和________三个方面。

29.课堂结构包括课堂________与课堂________。

30.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称之为________。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31.学生的不良行为可分为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行为两种。( )

32.群体中大多数人意见一致时必然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个别人不敢发表反对意见,即使发表了,也“成不了气候”,不能影响从众的现象。( )

33.“独自一个人不敢做的事,在群体中就敢做了”属于去个性化现象。( )

34.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和模仿也可以导致服从行为。( )

35.民主型和放任型的教师领导方式有利于课堂良好气氛的形成。( )

36.去个性化的实质是在群体之中个人责任心、责任感的降低。( )

37.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开始形成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最早心理发展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 )

38.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降低。( )

39.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通过研究发现,力求成功者更容易选择非常容易的任务。( )

40.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发展过程。( )

41.给定信息与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叫问题。( )

42.一般迁移是指学习者所掌握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学习态度的迁移。( )

43.负强化与惩罚是两个不同含义的概念。( )

44.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

45.功能固着是一个人意志坚定的表现。(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6.学习准备中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7.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能力?

48.当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成败的归因?

49.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主要措施。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50.试述知识学习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C4.D5.C6.C7.A8.179.A10.A11.C12.C13.D14.D15.C16.A17.D18.C19.B20.D

二、填空题

21.强化

22.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23.自我调节

24.认知内驱力、自我实现内驱力

25.自我效能感

26.无结构

27.个别差异性

28.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29.情景结构、教学结构

30.学习策略

三、判断题

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

四、简答题

46.【答案要点】儿童学习准备的个别差异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生理上的个别差异与个体的发育成熟过程有关,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儿童生理成熟的结构,完善程度以及达到生理成熟的年龄存在着个别差异。心理上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兴趣、态度、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智力等方面。

47.【答案要点】

(1)敏锐的观察能力。

(2)较强的言语表达能力。

(3)灵活的组织教学能力。

(4)把握时机进行教育的能力。

(5)一定的知识创新能力。

48.【答案要点】

(1)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教师应注意这种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2)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要可以完成,否则,总不能正确完成,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

(3)课题应从易到难呈现,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

(4)在某一课题失败后,可先完成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客体上获得成功感。

49.【答案要点】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五、论述题

50.【答案要点】知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首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校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宝贵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促进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心智技能作为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其掌握是以知识的学习为前提的。大量研究也表明,知识掌握水平越高,越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

再次,知识学习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前提。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通过知识学习,个体体验着前人的创造成果,这对于创造态度的获得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缺乏知识的头脑是不可能有创造性的,创造性不会从无知无识的头脑中产生。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 )。

A.一定的帮助

B.直接影响

C.较弱的影响

D.间接影响

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避免失败的倾向

C.避免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4.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

A.布鲁纳

B.苛勒

C.奥苏伯尔

D.加涅

6.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 )。

A.产生成就感

B.观察榜样

C.相信自己

D.认识自己

7.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8.创造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

A.独创性、流畅性、新颖性

B.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

C.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

D.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

9.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10.一般而言,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的是将学习成败归因于( )。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运气好坏

11.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反应效率的是( )。

A.动机水平适中

B.动机水平较低

C.动机水平很高

D.动机水平很低

12.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视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3.“自由联想”或“触景生情”引起的回忆是一种( )。

A.有意回忆

B.无意回忆

C.直接回忆

D.追忆

14.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 )。

A.活动技能

B.学习技能

C.一般技能

D.认知技能

15.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6.根据心理辅导的目标,可以将心理辅导分为调适性辅导和( )。

A.治疗性辅导

B.发展性辅导

C.主体性辅导

D.个别化辅导

17.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的行为属于( )。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18.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

A.学生的智力水平

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学习的方法

19.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

A.道德信念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价值内化

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20.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 )教学。

A.愉快教学

B.个别化教学

C.情境教学

D.理想化教学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这种培养创造性的方法叫__________训练。

22.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可将知识的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__________。

23.根据记忆依存时问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类型。

24.小学生为了获得教师的赞许而努力学习,这种动机被奥苏伯尔称为__________内驱力。

25.根据布卢姆等人对目标的定义和分类所进行的系统的研究,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6.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包含了两个分量表,即__________量表和__________量表。

27.性格是指由人对__________和他的__________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性。

28.根据学习策略的分类,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含__________、学习环境管理和努力管理等。

29.甲儿童因偷吃东西打破了1只碗,乙儿童因帮助妈妈洗碗打破了5只碗。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乙儿童的行为更坏”的儿童处于__________阶段。

30.对于不敢提出合理要求、不敢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也不敢表达自己的不满的学生,比较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是__________训练。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1.学习准备

32.心理发展

33.创造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4.如何从个性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5.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36.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37.简述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8.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请简要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看法。

39.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B4.C5.B6.C7.D8.B9.A10.A11.A12.B13.B14.D15.C16.B17.C18.C19.D20.B

二、填空题

21.头脑风暴

22.命题学习

23.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4.附属

25.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26.言语操作

27.现实的态度行为方式

28.学习时间管理

29.权威

30.肯定性

三、名词解释

3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心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32.所谓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心理发展有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心理发展各方面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互别的,逐渐分化与统一的特征。

33.所谓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

四、简答题

34.【答案要点】由于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从个性人手来培养创造性,也是促进创造性产生的一条有效途径。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个性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2)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5.【答案要点】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是一种无道德规则阶段。

(2)权威阶段(6—8岁),此阶段又称他律道德阶段。

(3)可逆性阶段(8—10岁),此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

(4)公正阶段(10—12岁),此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

36.【答案要点】

(1)确立合理的心智技能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7.【答案要点】从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有一个过程,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五、论述题

38.【答案要点】

我认为奖此罚好,原因如下:

(1)惩罚传递不该怎么做的信息,奖励传递该怎么做的信息。

(2)必要的惩罚是需要的。学习是有纪律的活动,必要的约束与惩罚可以维持次序.但是惩罚不应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求知欲。

(3)奖与罚应及时公正,才能真正提高一个人的积极性。

(4)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个性差异。

(5)内在动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最强的内在动机。

39.【答案要点】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问题的特征

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课堂中各种形式的提问、各种类型的课堂和课后练习、习题或作业等,都是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不同的呈现问题的方式将影响个体对问题的理解。

(2)已有的知识经验

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因此,定势也必然影响问题解决。

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2.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3.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4.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5.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称为( )。

A.诱因

B.问题情景

C.学习期待

D.强化

6.根据记忆活动有无目的性,可以将记忆划分为( )。

A.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B.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

C.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D.形式记忆和逻辑记忆

7.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 )现象。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迁移

D.酝酿效应

8.智力技能包括各种认知因素,其中( )占据最主要地位。

A.感知

B.记忆

C.想象

D.抽象思维

9.通过教师的表扬与鼓励而激发的学习动机是一种( )动机。

A.内部

B.外部

C.认知动机

D.错误

10.把心理健康者称为“自我实现者”的人是( )。

A.马斯洛

B.奥尔波特

C.苏波

D.詹姆斯

11.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反应效率的是( )。

A.动机水平适中

B.动机水平较低

C.动机水平很高

D.动机水平很低

12.晚上的学习效果优于白天,这是由于白天受什么干扰较多(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13.“自由联想”或“触景生情”引起的回忆是一种( )。

A.有意回忆

B.无意回忆

C.直接回忆

D.追忆

14.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 )。

A.活动技能

B.学习技能

C.一般技能

D.认知技能

15.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6.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 )。

A.方向

B.范围

C.方向和范围

D.纪律约束

17.“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所反映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 )。

A.强化原理

B.认知失调说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说

18.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 )。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19.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20.奥苏伯尔的同化模式中,总括性同化又称(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有班级规模、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的性质和_________。

22.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奥苏伯尔_________的和布鲁纳的_________。这二者都重视所学内容的_________的重要性。

23.品德的心理结构主要有三个成分,它们是道德认识、_________和道德行为。

24.从迁移产生的方向看,迁移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前者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后者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25.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能力或特性称之为_________。

26.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_________、想象的道德情感和_________三种。

27.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为_________。

28.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类型。

29.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

30.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是_________。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

32.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

33.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

34.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 )

35.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

36.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 )

37.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

38.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所有的小学生都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 )

39.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

40.听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既是意义学习,也是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什么是遗传?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42.简述遗忘规律。

43.简述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44.简述操作技能形成中练习曲线的共同趋势。

45.简述教学中的感知规律。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46.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B3.D4.C5.B6.A7.C8.D9.B10.A11.A12.D13.B14.D15.C16.C17.D18.B19.B20.B

二、填空题

21.对教师的期望

22.有意接受学习论发现学习论结构

23.道德情感

24.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25.创造性

26.直觉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

27.问题解决

28.消极的对抗的

29.课程教学方法

30.发现教学

三、判断题

31.√32.×33.√34.×35.√36.×37.√38.×39.√40.×

四、简答题

41.【答案要点】遗传是指亲代将自己的生物特征传递给子代的生物学过程。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1)儿童个体发育发展的起源是遗传;

(2)遗传规定了个体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或什么范围;

(3)儿童通过遗传而继承到的特征,同这些特征的实际表现程度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

42.【答案要点】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事物不能或者错误地再认或回忆。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著名的遗忘规律—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应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先快后慢)。

43.【答案要点】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有:

(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与编排教学程序。

(2)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教学技巧。

(3)学习方法的传授与训练。

44.【答案要点】

(1)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操作活动的速度加快,准确性提高,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趋势。

(2)练习过程中的高原现象。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有时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称之为高原期。

(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在动作技能随着练习而提高的总的发展趋势下,存在着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起伏现象。学习活动越复杂,波动越明显。

(4)技能形成过程中存在个别差异。

45.【答案要点】要想在直观教学过程中获得有关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和观察直观对象。而要想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教学中的感知规律包括四个方面:

(1)强度律;

(2)差异律;

(3)活动律;

(4)组合律。

五、论述题

46.【答案要点】

(1)大力培育优良的校风。学校风气是每个学校的领导者和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富有自己特色的、稳定的集体意识倾向和行为特点的集中表现。校风的好坏对教师心态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素质的提高。良好的校风具有感染、行为导向和内聚功能。大力培育良好的校风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重要的心理学途径。

(2)注重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教学目标事先进行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调控或校正。

(3)将自我教育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点。自我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内在动力,因而应当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点加以对待。

教师的自我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

②自我筹划与自我设计;

③自我监督与自我反省。

(4)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能够明显地提高自身素质,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可以使教师更好地认识教育规律;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有利于教师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趋向,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可以充分满足教师的求知欲、成就欲,是激发教师取得创造性成果的内在动力,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15 05:16 , Processed in 0.34232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