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948|回复: 0

[习题] 2015福建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历年真题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1 09: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2011 年4 月24 日,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讲话,提出“三个结合”,以
下各项不属于“三个结合”的一项是()
A.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
B.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C.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
D.实现自我价值和经济价值紧密结合
2.2010 年中国GDP 排行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几位?( )
A.二B.三C.四D.五
3.2010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被誉为“雷锋传人”的是( )。
A.王伟B.郭明义C.孙炎明D.刘丽
4.2011 年4 月第一次参加“金砖国家”集团第三次首脑会议的是哪个国家( )。
A.巴西B.俄罗斯C.印度D.南非
5.国内重要科技业者-宏基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 年为了“再造宏基”提出了
有名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微笑曲线”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企业最重要的是人才
B.企业必须尽可能地压缩自己的生产成本
C.企业要运转,必须保证足够的现金流
D.企业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创新,提升自己的服务和品牌
6.2011 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 )。
A.合理运用利率,汇率B.合理运用存款准备金率
C.稳定物价D.公开市场操作
7.《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规定,教师职业道德的权重业绩考核
的比例应该不低于( )。
A.20%B.30%C.40%D.50%
8.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
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
A.3B.4C.5D.6
9. 最早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教育改革发展纲要》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0.学生在学校被开水烫伤,学校应该( )。
A.先查明原因,后告知家长B.先及时救护,后查明原因
C.先查明职责,再救护D.及时告知家长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从事科学研究,是每个教师的( )。
A.权利B.义务C.责任D.使命
1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
A.14 周岁以下B.14 周岁以上不满16 周岁
C.16 周岁以上不满17 周岁D.18 周岁以下
13.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B.洛克C.卢梭D.利托尔诺
14.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15.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
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现象。
A.关键期B.依恋期C.混沌期D.最近发展期
16.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
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17.1904 年,清政府颁布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是( )。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寅学制D.壬戌学制
18.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定( )。
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19.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20.( )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大力推进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
础教育课程体系。
A.1999B.2001C.2002D.2003
2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A.学术影响力B.个性影响力C.年龄影响力D.职称影响力
22.“教无定法”说明教师的教学要具有( )。
A.连续性B.长期性C.创造性D.示范性
23.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
A.班级活动B.文学艺术活动C.群众性活动D.社会公益活动
24.一名教师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 )。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关注
25.小张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字描述在头脑中呈现出孙悟空的形象,这是( )。
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幻想
26.人的认识的倾向竹的表现形式( )。
A.兴趣B.需要C.动机D.理想
27.“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 )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
28.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
是( )。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创造性思维
29.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A.联结阶段B.认知阶段C.自动化阶段D.熟练阶段
30.根据福勒与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教师考虑因材施教,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
生有不同的需要,这属于( )阶段。
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感受
31.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场独立型B.深思型C.场依存型D.冲动型
32.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的是( )。
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负强化D.替代强化
33.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的是( )。
A.动机水平适中B.动机水平较低C.动机水平很高D.动机水平很低
34.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
35.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是认知结构中适当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
性,为此,他提出( )教学策略。
A.先行组织者B.验证假说C.意义学习D.程序教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3 小题,每空1 分,共15 分)
1.201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_______周年。
2.《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战略目标中提到,到2012
年,学年三年毛入园率达_______。
3.“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_______。
4.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受社会、文化和_______的影响。
5.让安静的学生变活泼,这体现了人的_______具有可塑性。
6._______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7.通过观察预测地震,体现了思维的_______特征。
8.对已完成义务教育不再上学的学生,相关部门要对他们进行_______教育。
9.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_______的课程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
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等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10.“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_______。
11.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_______级人民
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12.《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以_______为基本
教育政策。
13.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观点是:是心理学和伦理学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
心,以_______为中心。
1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_______。
15.看到红色让人觉得热,蓝色让人觉得冷是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5 分,共15 分)
1.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2.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根据记忆规律,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有效复习。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4 小题,前两题每题10 分,后两题每题15 分,共50 分)
1.某教师细教导一位懒散、不爱学习的学生。她看到一部叫《坏小孩日子》的书之后,
了解了一些儿童身心发展的知识。这位教师调整教育方法,发现这个学生有爱画动画的特长,
这鼓励他画画。后来这个学生成为了一名动画画家。
(1)试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2)以上材料如何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通过调查,有70%的教师不承认学生有隐私权,认为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提高教学
效果,可以拆看学生的信件。
教师可以拆看学生的私人信件吗?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说出理由。
3.甲同学因为父母离异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上课走神。乙同学因为被老师当众责骂而逃
课。
(1)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6 分)
(2)甲乙两同学分别缺少哪些需要?根据甲乙两人的情况,提出合理建议。(9 分)
4.某男教师刚从大学毕业,在一所中学任教,他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整天关心的是如
何上好课,准备教学材料,一味严格要求学生。学生不喜欢他,害怕他。渐渐地,这位教师
也发现了异常,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越来越不积极。他与学生的互动也越来越少,他和学生
之间的交流仿佛隔着一堵无形的墙。
后来在校长的帮助下,这位男老师认识到自己的疏忽。课间他会走到学生间与他们交朋
友,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渐渐地,他能在课堂上与学生良好互动并上好课了。
(1)试述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7 分)
(2)根据上述材料的启示,请说说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8 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选D。【解析】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提出的三个结合是: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
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
密结合起来。
2.选A。【解析】2012 年中国GDP 超越日本排名第二,紧随美国之后,日本排名第三,
德国和法国分列第四和第五。
3.选B。【解析】郭明义是辽宁鞍钢集团的一名普通铁矿管理人员,家里的生活并不富
裕却在16 年的时间里为失学儿童、受灾群众捐款12 万元,20 年来55 次无偿献血。他做事
不求人知,也不求回报,默默无闻奉献自己,被人们誉为“爱心使者”、“雷锋传人”。
4.选D。【解析】“金砖国家”集团第三次首脑会议于4 月14 日至15 日在中国海南
三亚市举行。这是南非第一次以“金砖国家”成员国的身份参加这一盛会。
5.选D。【解析】产业经济学中的“微笑曲线”表明,加工制造位于产业链附加值曲线
的最底端,利润相对薄弱,企业如果要获得更多的附加值,就必须向两端延伸——要么向上
游端的零件、材料、设备及科研(内在质量)延伸,要么向下游营销端的销售、传播、网络及
品牌(外在路径)延伸。总体而言,愈向两边走,企业获得的附加值就越多。
6.选C。【解析】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今年我国将努力实现8%
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保持物价
总水平基本稳定”成为全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7.选B。【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中“职业道德”部
分的评价结果,按不低于教师绩效考核30%的权重计入教师绩效考核结果。
8.选C。【解析】《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
5 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
缴。
9.选D。【解析】最早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是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
革的决定》,随后,在1986 年九年义务教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以法律的
形式确定下来。
10.选B。【解析】学生具有身心健康权,在学校中学生被开水烫伤,不管责任由谁承
担,都应该先对学生进行救护,再查明原因,告知家长。
11.选A。【解析】教师权利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
酬待遇权,进修培训权。
12.选B。【解析】1991 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
第九条规定:“对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的少年被告人一律不公开审理。对十六岁以上不满
十八岁的少年被告人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13.选D。【解析】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利托尔诺,A 项孟禄是心理起源论的代
表人物。
14.选B。【解析】早在4000 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
育发展到了比较完备的形式。
15.选A。【解析】《学记》中的话是说当人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在某个时期处于加速
发展时,如果这个时候不进行教育和学习,那么错过了这一时期,这一方面的发展空间就很
小。比如2-3 岁是孩子口语发展的加速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孩子处于封闭、缺乏交流的环
境中,那么即使后来再努力学习表达,也很难取得高的水平。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存在关键
期的现象。
16.选A。【解析】赫尔巴特、孔德、涂尔干、孔子是教育目的社会本位的代表人物,
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17.选A。【解析】壬寅学制是1902 年颁布,1922 年颁布了壬戌学制,壬子癸丑学制是
辛亥革命后1912 年颁布的学制。
18.选B。【解析】新课程教学改革为了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重点在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9.选D。【解析】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注意把握题干中的环境、熏陶、感染等关键词。
20.选B。【解析】略
21.选B。【解析】班主任领导影响力主要包括职位本身赋予的职权影响力,而最为关键的
是教师的个性影响力。班主任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优秀的人格魅力更能深刻感染和影响学
生。
22.选C。【解析】“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说明教学可以遵循一定的方法,但是教学
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具有个别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创造性,灵活施教。
23.选C。【解析】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群众性活
动。
24.选A。【解析】新鲜的事物或者是比较强烈的刺激都会吸引人们的注意,这种吸引
就是无意注意,不需要意志努力,没有目的的注意。而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
注意,比如上课听讲,而有目的,却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后注意,比如对织毛衣,
骑自行车等自动化程度高的注意。
25.选B。【解析】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属于有意想象,根据创造程度的高低分为再造
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
过程。题干中的表述符合这一概念的表述。
26.选A。【解析】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缺
失或不平衡状态;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
或动力;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
27.选B。【解析】每个人的人格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体现的是人格的独特性。
28.选A。【解析】聚合思维是从给出的众多已知条件中得出未知答案,这个答案往往
具有确定性,而发散思维是从一个点发散出多种答案,比如“砖头的用途都有哪些?”
29.选B。【解析】安德森提出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分别是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
自动化阶段。
30.选C。【解析】关注生存和关注情境阶段都属于教师对自身工作适应性和自身教学
能力的关注,很少关注学生,随着教师的慢慢成熟,教师才会真正关注到学生的需要。
31.选D。【解析】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是属于冲动型的认知风格,而强调精度不是速度
的是沉思型。
32.选D。【解析】分辨是自我强化、直接强化和替代强化主要看是自己对自己、他人
作用于自己还是他人对榜样。如果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是自我强化,如果是他人直接对自己
的行为则是直接强化,如果是他人对榜样的行为而间接作用于自己则是替代强化。
33.选A。【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动机更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34.选B。【解析】利用有效的记忆方法,比如谐音联想法、位置记忆法、缩简法等都
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35.选A。【解析】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
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
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
学习的迁移。
二、填空题
1.90
2.91%
3.科学发展
4.学生
5.性格
6.课程标准
7.间接性
8.职业
9.促进发展
10.启发性原则
11.县
12.促进公平
13.课堂
14.先快后慢
15.联觉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往往与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责任感联系在
一起。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领会知识
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感知教材主要是使
学生获得关于所学内容的一个整体的表象,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必经阶段。理解的目的在于形
成概念、原理,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三)巩固知识
巩固所学的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巩固知识的意义在于避免或减少对先前学
习知识的遗忘,并且为顺利地学习新知识、新材料奠定基础。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应
重视教材的识记与巩固。
(四)运用知识
掌握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在教学中,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
来实现的,如完成各种书面或口头作业、实验等。学生从掌握知识到形成技能,再从技能发
展成为技巧,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此外,运用知识当然不只局限于技能和技巧的
掌握,它还包括“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等。
(五)检查知识
检查知识是指教师通过作业、提问、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查的过程。检
查知识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与要求,并帮
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以便及时改进。
2.【参考答案】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观察力是智力结构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学生观察力的提高,表现为观察类型
特征的改变与优良观察品质的养成。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已有的知识经验会直接
影响观察的效果,无论是课外还是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复习或预习有关的知识是必要的。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否则缺乏计划性,实际观察中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遗漏重点。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在
观察活动中,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心理品质不同,观察的效果也不一样,因此,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
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
观察品质。
此外,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
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应教会他们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
3.【参考答案】
要使学生获得巩固的知识,不能没有复习,复习效果的好坏并不机械地取决于复习的次
数,而是取决于复习的正确组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组织复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①及时复习。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必须及时,要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前进行。及时
复习可以阻止通常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速遗忘。所以,教师教授新知识后要及时地进行课
堂练习,进行复习性提问、布置家庭作业等,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及时复习。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根据复习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同,可将复习分为两种: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集中复习是
集中在一个时间内,对所要识记的内容连续、反复地进行复习。分散复习是把要记忆的内容
分在几个相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分散复习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所以,组织学生复习时,应尽量采用分散复习。分散复习时,间隔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复
习内容的性质、数量、识记已经达到的水平等因素而定。一般地说,分散复习的时间间隔应
是先密后稀,每次复习的遍数应是先多后少。根据这一规律,在学校的教学中,应当把功课
的复习合理地分配在整个学期中,而不应只集中在期末考试之前。
(2)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复习内容的恰当安排也是影响复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首先,复习内容要适量,其次,要
防止复习内容间的相互干扰。相似的内容不要安排在一起复习;对内容的中间部分应加强复
习;复习中应注意安排适当的休息。
(3)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研究表明,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比单纯通过反复阅读来进行复习效果要好。
很显然,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能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能
看到成绩,增强信心;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错误;能更好地抓住重点、难点,使复习更有目
的。所以,在组织学生复习时,应当指导学生多试图回忆,将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复习方法单调,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倦,产生消极情绪。而如果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让学生每次都能在新的联系中接触到有关的复习内容,则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有利于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充分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参加复习活动,提高复习效果。
四、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分为六个方面:关爱学生,爱岗敬业,爱国守法,教书育
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2)首先,这位教师的行为符合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教师要爱学生,关心学生,它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条件,只有关心和爱护学生,才能真正教育好学生,这位老师是在关
爱学生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教育方法,不放弃对任何一位学生的教育。
其次,这位教师的行为符合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指教师不仅仅要做到教学工作,还需要
做到育人工作,对学生做好德育工作,了解学生的内心,采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这位来时采用了运用积极因素限制消极因素的德育方法,让孩子画画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教育
教学效果。
最后,这位老师的行为符合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
充实自己的教育知识和专业知识,使得自己能够不断地应对学生身上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
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案例中的老师通过看很多教育书籍寻找到了教育学生的方法,是终
身学习的榜样。
2.【参考答案】
(1)教师是不可以私拆学生的信件的。
(2)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享有和成年人一样的权力。未成年人的人格也收
到保护,孩子的信件属于孩子的隐私,私拆未成年人的信件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这是不符
合法律的规定的。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做出了
相关的规定,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权利,从而使得青少年获得更好地成长。
3.【参考答案】
(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高到低进行了区分,分为五种类型。最低层次是生理的需要,
然后是安全的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对以上五种需
要进行了进一步的区分:位于需要层次底部的四种需要被称为缺失需要,它们是个体生存所
必需的。后一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
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会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
与缺失需要相反,成长需要是永远得不到完全满足的需要。
(2)甲同学的状况是由于尊重与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乙同学的状况是因为尊重的需
要没有得到满足。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获得了部分满足之后,人才会追求较
高层次的需要。所以甲同学的问题,老师和同学要多给甲同学一些关爱,让他体会在集体的
温暖,从而产生归属感,并且认识到很多人在爱着自己,并且老师应该和甲同学的父母取得
联系,让他们多关心孩子,多和孩子进行交流。
对于乙,老师要改变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尊重学生,不能体罚学生和随便训斥学生,
要了解到孩子也是有自己的尊严,和追求尊严的要求的。
4.【参考答案】
(1)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有利于良好教学秩序的维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学生在课堂上就比较
容易配合教师,课堂教学秩序和课堂纪律就比较好。
其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这一条和上一条是密切相关的。教学效果的实现是在课堂
纪律良好维持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气氛也就和谐,在这种和谐的气氛
之中,学生更容易没有压力的积极思考,也起到了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再次,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不
论这三种学习中的哪一种类型都是建立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之上的。课堂气氛好则同学积极思
考,老师积极引导,课堂形成了一种探究的气氛。
最后,有利于德育的实施。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和育人都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
系,学生只有和老师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才能认可教师,同时也才能模仿教师的行为,形成
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要帮助这位老师搞好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我觉得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这位教师应该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学
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了解和研究学
生个人;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第二,这位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既把学生当做教育的对象,又把学生看
做学习的主人;既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各项指导工作,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尊重
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
第三,这位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
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影响力的保证。教师以其高尚的品德、渊博的
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来为学生提供高效而优质的服务,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
戴。
第四,这位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扬教育民主。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而
不能以“权威”自居。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看法,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以
讨论、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要营造一个民主的氛围,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具有安
全感。
第五,这位教师应该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发生矛盾是难免的。
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冷静全面地分析矛盾,正视自身的问题,敢于作自我批评,对
学生的错误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或必要的等待、解释等。要能与学生心理互换,设身处地地
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启发学生自省改错。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1-23 13:51 , Processed in 0.49055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