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801|回复: 1

[练习] 【每日一练】2015年6月10日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9 22: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一个测验能测验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和特点的程度,叫测验的(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2、小学生在学习“苹果”、“桔子”、“西瓜”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这种学习是(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归属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如后进生既不愿学习又害怕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这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冲突

4、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5、小学生成成因为喜欢赵老师,进而喜欢找老师所教的语文课。这属于(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效应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5-6-9 22: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1.选B。【解析】信度是测验在测量它所测特质时得到的分数(测值)的一致性,是测验控制误差能力的量度;效度: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的符合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测验的难度是指被试完成项目作答任务时所遇到的困难程度;测验的区分度是指项目区别被试水平高低的能力量度,说明的是项目对测验目的来说的有效性程度。
2.选A。【解析】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3.选B。【解析】心理学冲突的类型分为四类:双趋冲突是指两件事物都有吸引力,但二者不可兼得;双避冲突指两件事都力求避免,但必须择取其一;趋避冲突指个体遇到单一目标同时怀有两个动机(嗜酒者不得不戒酒)时,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又恶而避之;多个目标或情境对个体同时各有利弊,面对这种情况,当事人往往陷入左右为难的痛苦取舍中,即多重趋避冲突。所以答案选B。
4.选A。【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因素;努力属于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任务难度属于外在的稳定因素;运气属于外在的不稳定因素。
5.选 C。【解析】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分别指复习刚开始的材料和最后复习的材料容易记得牢;晕轮效又称光环效应,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即爱屋及乌;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板印象,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因此选C。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5-21 18:24 , Processed in 0.093508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